好奇的代价:“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图片来源:托马斯·富克斯(Thomas Fuchs)
为什么人们会忍不住去扒前任的新恋情,去浏览网上的负面评论,去做其他显然会令人痛心的事呢?在《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 Science)杂志上,最近的一项研究解释道,这是因为人们有消除不确定因素的内在需求。这项新研究表明,即使清楚所得答案终会令人伤心难过,他们也会去寻找答案,以满足自我好奇心。
在一系列的四个实验中,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University of Chicago Booth School of Business)与威斯康星商学院(Wisconsin School of Business)的行为学家测试了学生为满足自身好奇心而对接受厌恶刺激(aversive stimuli)的意愿程度。在一个实验中,研究人员给每位受试者一堆笔,并声称它们源于先前的实验。事实上,这些笔中有一半在按下笔头时会使人触电。
研究人员告知了其中27名受试学生哪些笔内有玄机,另外27名学生只知道有些笔带电。当他们独自呆在房间时,相较于对情况了如指掌的学生,不知哪些笔带电的学生按下了更多的笔头,也受了更多的电击。在之后针对其他刺激因素的实验中,如指甲刮黑板的声音和令人生厌的昆虫图片,这一效应都一一再现。
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的克里斯多夫·赫西(Christopher Hsee)是该论文的共同作者,他表示,人们对于探索发现的需求是根深蒂固的,这与他们对食物和性的基本需求不相上下。好奇一向被认为是良好的品质,它引领着人们在科学领域取得了一项又一项新突破,但“刨根究底”式的探索亦会适得其反。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经济学与心理学教授乔治·勒文施泰国因(George Loewenstein)是进行好奇科学研究的先行者,他说:“好奇心也有可能产生‘自作孽不可活’的后果,这是一个非常有洞察力的发现。”
然而,抵制病态的好奇心理并非不可能。在最后一个实验中,那些受研究人员鼓励,预测自己目睹不太悦目的图片后会有什么感受的受试者,选择查看此类图片的可能性较小。这一研究结果表明,可利用好奇心提前想象事件的后果,从而帮助人们决定其是否值得一试。赫西说:“考虑长期后果才是减轻好奇心负面影响的关键所在。”换句话说,不要再去阅读网上的负面评论了。
原文选自:科学美国人
作者:罗尼·雅各布森(Roni Jacobson)
译者:章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