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好啦 | 我们为什么要在一起吃饭?
《全家福》(Family Portrait),吉利斯·范蒂尔博格(Gillis van Tilborgh)绘,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饭好啦!”这是西方的母亲们叫正在屋里玩的孩子和正在看报纸的丈夫吃饭时,经常喊出的一句话。听到这句话,我们知道要吃饭了,就会丢下手头正在做的事。这句话代表着每天最重要的时刻,它是家庭生活的证明,代表着妈妈的关爱,爸爸的威严。所以在很多国家,人们一直在说这句话。
餐桌承载了记忆。每一顿饭,都融合了记忆。餐桌是一家人相聚的地方,是一家人团结的象征,同时也记录了父母的争吵和童年的悲欢。在餐桌上,我们品尝年少时曾经吃过的菜,追忆似水年华;我们吐槽不爱吃的莴苣和动物肝脏;我们吃着第一次制作时失败的橙汁鸭,回忆少年时的爱情;我们为那些没说出口的道歉感到难过;我们吃着烧焦的菜花,因孤独而流下眼泪;我们用手指蘸慕斯酱,那种感觉着实美妙。
围着桌子,人们可以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就算只是对饭菜夸赞几句。我们会在餐桌上聊起以前吃的菜,想吃的东西,还有各种事情。要是我们在餐桌上什么也不说,最后一定会吃不下饭。我们靠嘴巴来品尝、咀嚼,也用嘴巴来说话、亲吻。
用餐环境、餐桌礼仪、用餐人员和用餐体验都很重要。大家都知道品尝葡萄牙青酒的小贴士。在洒满阳光的酒店花园细细品味,才能得到青酒美妙的口感,要是在供暖的家里,一边看着雨中的街道一边喝,口感则会差之甚远。就像绸缎桌布和水晶高脚杯一样,简单的木桌和农家餐具也能勾起我们的情感。食物就是一场戏,餐桌是舞台,厨师是主角。就算口味并无二致,人们总会对精致的食物青睐有加,也会吃的更多。这点很重要,尤其是你想劝老人多吃点的时候。
“饭好啦!”一句话就将人们带到餐桌旁。餐桌有圆有方,有木制也有塑料制,或是铺着奢华的桌布,或是放着缀有花纹的餐巾,又或是放着芦苇编的垫布。有时,餐桌上空空如也,只有以前吃饭留下的痕迹。我在法国农场用的那张餐桌有200年的历史了,不知道哪位厨师用面包刀划出了一道对角线。“饭好啦!”一句话就将人们带到饭菜旁。饭菜不仅可以摆在餐桌上,还可以放进篮子,带到草地上野餐;或是放在汽车后厢,在公路旁大快朵颐;或是放在阳台上那张摇晃的桌子上享用。马奈(Manet)的著名作品《草地上的午餐》就描绘了一个裸体女人坐在草地上享用午餐,她的面前有一堆水果,水果边似乎是放着一块揉成一团的桌布。(或者那是她的裙子?故意用来当桌布的?)
《草地上的午餐》,马奈绘
吃饭时的座次也是大有讲究。正对着坐的人,不可避免地会与对方对视。而相邻而坐的人们,要不看着其他人,要不看向窗外,要不就盯着墙。对视或者不对视,会让交谈变得更加轻松吗?和谁吃饭以及座次安排会影响食物的口感吗?对这些问题,爱德华·霍普(Edward Hopper)的画作《Chop Suey》做出了很好的阐释。画面中,两个女人在纽约的一家中国餐馆面对而坐,而餐桌上几乎是空的。餐桌代表着世界的中心,而我们在其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就像行星绕着太阳一样,我们绕着餐桌转来转去,受不同饮食习惯的影响,渴望有人陪自己吃饭。
《Chop Suey》,爱德华·霍普绘
吃饭不仅包括享用食物,还包括上菜礼仪与餐桌礼仪。就算是临时准备的一次野餐,或者是自己享用的一块巧克力蛋糕,每顿饭也是一系列行为的集合。从盘子里、盒子里、野餐用的篮子里拿出食物,放进蒸锅;掀开盘子,倒入醋和油,捣碎搅拌。就算是一个人从包里拿出糖来吃,也存在着基本的礼仪,存在着一瞬间的欢悦,或是尴尬和愧疚。饮食和政治也有关联,并且对政治发挥作用。正式宴会已经成为各国开展讨论、彰显实力和财富的地方。一顿饭不论简单还是复杂,都有开始和结束,从叠餐巾、摆餐具开始,接着祷告、讲话和祝酒,最后喝完饮料,满足地躺在草坪上。
将食物和礼仪联系在一起,并且会考虑家人以外的人是不是饿了,会这样做的生物只有人类。餐桌造就了我们人类,烹饪是人类关系的基础。区分人类和动物的标志不是人类使用工具。其他灵长类从蜂巢蘸取蜂蜜所用的棍子,勉强也能称之为“叉子”或“勺子”。真正的区别在于,人类在桌子上吃饭,最起码也会为吃饭准备一个特定的场所,比如在地上铺一块垫子。就算再饿,我们也不会吃没拿到手的食物;就算不习惯,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一般也会一起吃饭。我们会等所有人的盘子里都盛上食物才吃饭,所有人都吃饱了,这顿饭才算结束。如今,在城市家庭中,每位家庭成员都有自己的生活,所以渐渐变成各吃各的,不再和家人在特定时间一起吃饭了。在单亲家庭中,饮食也开始变得不规律,一家人的团结也在消失。
“饭好啦!”代表着一个特殊时间,一天的特殊阶段。这个特殊时间由文化决定,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午饭还是晚饭最重要?是12点15分吃三明治,还是下午三点吃午饭?“饭好啦!”意味着其他一切事情都要先丢到一边,起码要放下玩具,合上课本,电脑待机,停止工作。西欧国家一般一天吃三顿饭,也有地方会以吃饭的时间来计时。甚至在有些地方,早餐是前一天晚上吃剩的冷饭,工人带着午餐去干活的地方吃,还得留点午餐当晚餐。
餐桌的历史有多久?在成千上万年的进化史中,人类都没有餐桌。罗马皇帝躺在床榻上,床边放着矮桌。中世纪的穷人用木槽盛饭,非洲和印度人吃饭时蹲在地上,或者盘腿成莲花式席地而坐。有数据表明,世界上有四分之一的人不在桌子上吃饭,而是围坐在垫子旁,或是站在泥泞的市场里,倚着一根细细的支架做支撑。在贫穷的国家,妇女和孩子一般与男子分开,在厨房里或附近吃饭。她们不说“饭好啦!”,而是说“过来吃吧!”还有许多国家,日常问候时大家会说“吃了吗?”为什么说在桌上吃饭是人类进化的最佳标志?因为人类不单是会吃饭,而且注意怎样吃、在哪吃、和谁吃。18世纪时,荷兰人还将好朋友称为“桌友”。
不过,餐桌正在渐渐消失。在富裕国家,人们很少购买餐桌。这折射出我们所处时代的许多现象。餐桌不再是家庭生活的中心。我们坐在电脑旁吃、站在厨房里吃、窝在沙发里边看电视边吃、在车里吃、或是边走边吃。最重要的是,一整天我们都在吃。而我们在桌旁吃饭时,身边也并不是只有一张餐桌,还有些其他东西,比如说电脑、电视或报纸。盘子的销量也在下降,餐盘和餐具也是如此。我们购买的食品中,用一次性盘子装着的即食食品越来越多,不用餐具装的小点心也在不断出现。要是我们拿着用微波炉热好的食物,放在膝盖上吃,那么餐桌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
厨房也在发生变化。先进的厨房会内置藏书室和吧台。迄今为止,最先进的厨房莫过于意大利博洛尼生产的“食物之外的厨房”,在这个厨房中,桌子、沙发、厨房融为一体。讽刺的是,不管是怀旧的农场厨房还是高科技的厨房,越能显示身份地位的厨房,用的次数就越少。
原文选自:《大西洋月刊》
作者:路易斯·O·弗雷斯科(Louise O. Fresco)
译者:顾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