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陌生人友善,值得吗?
故事的主角是桑蒂·曼恩(Sandi Mann),地点则是当地一家咖啡馆。她总会带着孩子们去那儿吃顿既便宜又开心的早餐,之后送他们去学校。那天,她的小儿子不想要那杯搭配吐司喝的咖啡了,曼恩便打算转上一圈,问问其他顾客要不要这杯免费的咖啡。会出什么差错呢?“我以为他们应该会很开心,这一切应该是温暖而愉快的。”曼恩告诉笔者说,“但恰恰相反,我只得到了疑惑的眼神。大家似乎都在怀疑:那人是不是往咖啡里吐了口水?或者下了毒?”说实话,要是让你碰上,大概也会觉得她不怀好意。最后,曼恩觉得很是委屈,毕竟她只是想送别人一杯免费咖啡而已。
事情不应该是这样的。曼恩是中央兰开夏大学(University of Central Lancashire)的一名心理学家。她刚刚开始了一项新的项目,探索“让爱传出去”的现象。这是一种大众哲学:对陌生人友善,并希望他们能将善意传递给别人。“说到底就是传递爱,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曼恩解释说。
为了响应“让爱传出去”运动,在一些咖啡店,数百名顾客为彼此购买饮料。
一个善举能产生“蝴蝶效应”吗,能让世界激起善意的涟漪吗?
曼恩想自己先试上几个星期,看看大众的反映。毕竟,大多数人还是想要友善一些的,只是我们发觉自己无法聚集这股意志的力量。乐善好施,甚至是接受帮助,真的这么难吗?乐于助人真的值得吗?现实世界,人们为何彼此猜忌呢?曼妮出了一本新书,名叫《让爱传下去——从一杯咖啡说起》(Paying It Forward: How One Cup of Coffee Could Change the World)。她将那次遭遇中的快乐与尴尬都记录在了书中。(与书中内容倡导的精神一样,曼妮将自己的稿费捐给了慈善机构,以帮助那些肌肉萎缩的患者。)
与很多人一样,曼恩喜欢每天在自己的Facebook上发一张温馨的照片,以此作为一天善意的开始。她的美国朋友黛比(Dabbie)过去常常去免停咖啡馆,只是为了寻找那个排在她前面并帮她买了单的人。“那个举动让她一天都十分开心。”曼恩说。很快,曼恩就被这一哲学的潜在影响所吸引——一个善举可能会“有连锁效应,就像蝴蝶效应一样”,让全世界激起善意的涟漪。
曼恩仔细查阅相关资料后,发现这个原理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在意大利,相对富裕的那不勒斯人(Neapolitans)一直保持一种传统,除了自己的咖啡之外,他们还会买一杯“待用咖啡”(caffe sospeso),给其他买不起咖啡的人喝。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是这个想法最著名的支持者之一。借钱给一个朋友时,他说道,“我不想假装说给你这笔钱,我只是借给你,当你遇见另外一个有类似困境的诚实的人时,你必须将这笔钱借给他,以当做是还给我”,“这样一来,用很少的钱也能做很多好事了”。
布朗随手机留下了一张纸条——“不要担心钱的问题,我只是为别人做些善事。”
如今,“让爱传出去”已经成为一个受欢迎的、影响深远的运动,它甚至被写成了小说,拍成了电影。在谷歌上搜索它,你将会看到很多关于善行的暖心故事——比如善良的慈善家们向医院支付昂贵的手术费用却不留下姓名,甚至连一个简单的感谢都不索取。
但通常,一些更小的行为往往会让你倍受感动。曼妮举了乔希·布朗(Josh Brown)的例子,这个12岁的男孩捡到了一个陌生人落在火车上的手机。手机的主人十分开心,要给他一点小小的报酬作为回报。然而,乔希在归还的手机上贴了一张纸条,写着:“不要担心钱的问题,我只是为别人做些善事。”
“随意善行”的支持者们相信,即使是最微小的行为也可以让世界激起善意的涟漪。(来源: Flickr/Heath Brandon/CC-BY-2.0)
综观所有的国家,无论地域,无论贫富,善于给予的人都会更加幸福。
——迈克尔·诺顿
这些无私的普通人们或许不会立刻获得回报(除了“给予者的光辉”),但像布朗一样的人更倾向于在生活整体满意度上收获他们的回报。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诺顿(Michael Norton)提供了一些很具有说服力的证据。研究多次发现,从长远来看,钱花在别人身上比例较大的人,比花在自己身上的人更快乐。
很重要的一点,这不只是舒适的西方生活方式的结果:诺顿(Norton)用包括美国和乌干达在内的130多个国家的数据对这个概念进行了测试。“综观所有的国家,无论地域,无论贫富,善于给予的人都会更加幸福。”他说。因此,他认为给予快乐是一种“心理普遍性”——一种特质,是人性的核心,独立于你所拥有的文化。
花时间帮助别人甚至还可能使你避免疾病困扰,曼妮说。一个持续30多年的报告显示,在这个期间,乐于投身公益事业的女性患重病的几率要减少16%——也许是因为公益活动减少了她们的压力,她们的免疫系统的也得到了加强。
尽管我们很渴望与他人建立社交关系,但我们常常还是会拒绝别人真诚的善意行为,比如下雨天与你分享一把雨伞(来源:Flickr/DncnH/CC-BY-2.0)
正如我们需要脂肪和糖分一样——我们可以培养一种自然想要帮助他人的欲望。
为什么无私的行为可以舒缓身心,对此有很多种可能的解释。向别人给予会增强你的社会联系(谁会在接到一份不错的礼物之后不感激呢?)和你生活的目的感。你觉得自己能改变世界,自然就有了起床的动力。诺顿说,由于人类是社交性动物,这可能是我们进化了的天性中的一部分。正如我们需要脂肪和糖分一样——我们可以培养一种自然想要帮助他人的欲望,他说。
至少,理论上是这样的——但是曼恩发现,“给予者的快乐”常常很难获得。看过这个研究之后,她决定花两周的时间尝试一些简单的善意行为。“我非常确定,善行不应该花很多钱,”她解释道,“所以我为自己设置了一个挑战,在这次过程中的花费必须少于一英镑。”
她的第一个任务本该是十分简单的。环境她也很熟悉,是当地一家咖啡馆。她的孩子(个个有些紧张而瑟缩)陪着她。她想要做的只是把她七岁儿子不想要的那杯咖啡送出去。然而,当她在其他顾客的位置中行走时,她看到的只是怀疑而不是感激。“我想说,‘我只是想要做点好事’。”
只有一次,她改变了一下方式。听起来似乎更合乎逻辑了,利他意味也少了些,于是大家的态度也改变了。“突然间,这变成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故事——我的孩子不想喝那杯咖啡——事情突然就变得可以理解了。”虽然他们还是拒绝,但“怀疑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微笑和感谢”。最后这杯咖啡到了一名叫罗谢尔(Rochel)的女士的手中,过了几天,她又找到了一个机会,请别人喝了一杯咖啡。
怀疑始终是最强烈的反应。
在接下来的13天中,最初的不信任是每天的共同主题。在这13天中,她尝试在下雨天时向陌生人提供一把雨伞,为某人的停车票买单,结算时,让同行的顾客排在自己的前面。“怀疑始终是最强烈的反应。”她说。每次,只有当她给出合理的解释——比如说她在等某人结账,这样别人才会接受她的好意。回看这一切,曼恩称之为“陌生人的危险警惕”。“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小心陌生人,他们可能会欺骗我们。”她说。
一个普遍的“随意善行”就是向陌生人留下激励人心的信息(来源:网络相片/吉尔·阿林·斯塔福德/CC-BY-2.0/Flickr/Jill Allyn Stafford/CC-BY-2.0)
但也有好几次,对方真的对她所做的事深有同感。“一个男人接受了巧克力,并告诉我传递爱而非恨,是一件很棒的事情。”曼恩说道,“当你发现你能让别人的心情变好,这一切都不一样了——没有什么能会比这更能让你振奋。”她甚至还在这次经历中交到了一个好朋友,她现在仍然和罗谢尔定期见面。这个女人第一天就接受了她的咖啡。
要说有什么不同的话,偶尔的敌意只是让曼恩更加坚定要坚持下去。她在报告中指出,过去的几十年中人们已经变得以个人为重,在同情心测试中,现在的人比出生与20世纪70年代的人低了40%左右。也许我们只是不习惯友善,不习惯接受善意作为回报。
“如果这就是我们所变成的模样,那这将会是个很可悲的社会。”她说,“生活中充满如此多的厌恶、否定、怀疑,人们也通常只为自己考虑。我们觉得自己只是为了自己而战,但我们需要抵制这种消极,开始一个充满善意的运动。我知道这听起来很俗气,但我们需要这样做。”
恶意与吝啬比善意更容易在人群中扩散。
“让爱传下去”运动的评判者们可能会觉得这种行为很刻意。甚至他们可能还会觉得这带有几分强制意味,用负罪感绑架人们,让他们去做一些他们可能很讨厌的慈善行为。他们可能还会指出,有证据表明,善意的传播并不像支持者所相信的那样快速。举个例子,诺顿的研究发现,恶意与贪婪比善意更容易在人群中扩散。“如果身边的人很小气,我们就很有可能将这种消极的行为传递给下一个人。”他称。
给予可能完全不用花你的钱——简单一句对陌生人的赞美或者一个拥抱都可以。(来源:Flickr/Still Wanderer/CC-BY-2.0)
你也可以说,这只是世界上需要更多善意的一个理由——为了抵消那些不好的行为。另外,尽管这些随意的善行一开始看起来是刻意的,但有证明表明,这些行为能够长期改变你,让你变得更好——最后友善成为了你的标准。“你可以培养自己的美德,使之成为一种习惯。”耶鲁大学的大卫·兰德(David Rand)说。她发现,受到鼓励去做一些好事的受试者,在接下来的任务中会更加友善,这是一种“心理溢出效应”。事实上,他认为即使是那些惊天动地的利他行为,比如说最近巴黎枪击事件中出现的英雄主义,都是因为那些刻意培养的善意小种子成长为了一种乐于助人的内在渴望。
曼恩相信我们都可以变得更好。作为一名临床心理学家,她甚至开始建议患有抑郁症的人尝试做一些善事,并把一些小的善行融合到他们的治疗方案中去。“抑郁症患者时常抱怨生活毫无意义,也看不到自身价值。”曼恩说。她随后补充道,帮助他人并不能“治愈”抑郁症,其他的疗法依然重要,然而,“让抑郁症患者有机会回馈社会,会让他们感觉不错,觉自己是个有用的人。”
从你的舒适圈开始,也许只是在街上对他人微微一笑,或是与商店服务员交谈时友善一些。
如果你也想试一试,她建议你先把脸皮练厚一些。“这需要勇气与胆量。”她说。因此,她建议一开始的时候把标准放低。“我不推荐站在大街上分发免费巧克力这种做法——从你的舒适圈开始,也许只是在街上对他人微微一笑,或是与商店服务员交谈时友善一些。”一开始,她只是简单地称赞她所遇见的人,但结果证明这是最简单的,也是大家最容易接受的善意行为。
最后,她希望自己的书能够让我们记得,很多时候对人友善会有所回报,同时它本身就是个奖赏。“这是我想要改变的大众看法。在善意之下并不是总有着别有用心的动机。你可以只为善良而善良。”
原文选自:BBC
作者:David Robson
译者:游凡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