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选题系列故事二:王君超老师博士论文选题故事

2017-11-01 清华传媒评论 清华传媒评论

《导师的选题故事》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秋季学期传播学研究方法专题课程作业,作业缘起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见金兼斌老师的序言《明月何曾是两乡》。


访谈者:刘沫潇,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7级博士研究生


访谈对象:王君超,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导,《全球传媒学刊》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原人民日报海外版主任编辑、光明日报《传媒与社会》个人专栏作者。英国牛津大学互联网研究院、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美国乔治城大学访问研究员。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和“北京市新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培养人选。著有《媒介批评起源· 标准· 方法》、《第三只眼睛看传媒》、《党报宣传艺术新论》等。是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新媒介”环境下的报纸发展趋势和转型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基于微博的表达权与“理想的传播情景”》主持人。



博士论文选题故事 


“我在报到第一天见到导师时,就明确了自己的博士论文选题方向。”王君超老师回忆道。


王老师的博士论文题目是《媒介批评——起源·标准·方法》1997年甫一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报到,即告诉导师郑兴东教授,希望以此为题作毕业论文。通过答辩一年后,他的论文由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现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


王老师补充说,当时与他同门读博的学者,不止他一个人在第一次见到导师时即选定题目。比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蔡雯教授,也是在入学第一次与导师见面时,就选定了《新闻传播的策划与组织》的博士论文选题。


“博士与硕士阶段不同,博士生学习的性质,应该是学术的升华”。他认为,博士选题与本学科的学术前沿,个人的知识结构和学术兴趣密切相关。之所以选择“媒介批评”作为自己的博士选题,王老师谈到了三个缘由。


一、瞄准学术前沿,找准选题方向


在博士选题前,作为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不乏新闻敏感的他一直关注本学科的学术前沿。经过长期的观察与思考,他认为当时的学术前沿主要集中在新媒体和媒介批评两方面,前者偏向于实践应用,后者偏向于理论探索。当时内地唯一可供参考的资料,是《北京广播学院学报》(现名《现代传播》)组织了一组有关媒介批评的研讨文章;后来读到了雷跃捷著《新闻理论》中的一章相关内容。加上当时一些学者对媒介批评存在严重的误解,连名字也被称为“新闻批评”和“媒体评论”;在台湾,只有黄新生教授的一本《媒介批评》,主要介绍的也是西方的理论。这说明,当时“媒介批评”这一话题在我国学界还比较“新”。即便是在一年后撰写开题报告时,他用刚刚上线的google检索“Media Criticism”,得到的英文文献也是寥寥可数。


此外,“媒介批评”作为学术前沿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社会意义。王老师在《媒介批评——起源·标准·方法》一书的绪论中引用了美国媒介批评家谢昂(Robert L. Shayon)的一句话:“批评大众媒介就是对人类的探索,这在孕育人类命运的用意上,比登陆月球重要。[1]由此可见“媒介批评”的重要地位。


二、结合知识结构,发挥自身优势


充分利用自身的知识结构的优势,也是王君超老师选择“媒介批评”作为博士选题的原因之一。王老师的本科专业是新闻学,硕士研究方向是新闻评论。大学与硕士生阶段,他十分注重哲学、现代文学与系统科学等的课程学习,这为他选择“媒介批评”的论文选题奠定了基础。此外,王老师在主流媒体的工作经历,也让他积累了一些有关的实践经验。


三、填补系统研究的空白,致力做出学术贡献


王老师谈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虽然媒介批评已经走入学界视野,但学者们对于媒介批评这一概念尚未有清晰的认识。在探讨“媒介批评”时还有很多不准确的地方,许多学者甚至将媒介批评与内涵为舆论监督的“新闻批评”相混淆;还有人将媒介批评解读为“传媒评论”,严重“误读”了“媒介批评”的内涵与外延,因此亟需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填补系统研究不足的缺陷,特别是如何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媒介批评理论体系。


2000论文答辩时,王老师博士论文得到的了专家的好评。童兵教授的评阅意见认为:《媒介批评——起源·标准·方法》“填补了我国新闻传播学上的一项空白,也增添了国内外对这一课题的研究成果”[2]



王君超老师博士论文答辩情景


好的博士论文的两大特点 


在访谈最后,王君超老师还提出了他认为好的博士论文选题应具有的两大特点:


一、博士论文选题应具有“前瞻性”,能够经受时间的考验。确保论文从开题、写作、成稿、答辩甚至到最后出书,都具有一定的“保鲜度”。在完成博士论文后,“媒介批评”成为王老师主要的研究方向和在清华大学主讲的重点课程。2000年,王老师在通过答辩的博士论文中,就已根据系统科学理论,为“媒介批评”下过如下定义,认为“媒介批评”是对新闻传播媒介系统及其各要素进行批评的过程。[3]七年后,西方也曾出现过类似定义与此相呼应。[4] 2000年,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总编辑闵惠泉教授主动找到王老师,承诺为他无偿出版《媒介批评——起源·标准·方法》一书。2001年,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出版《媒介批评——起源·标准·方法》时,该书与刘建明教授的《媒介批评通论》一起,成为中国内地最早的两本媒介批评学术专著。这说明,他当年的选题和对关键概念的界定经受了时间的考验。


二、博士论文选题要“窄”,论述要“深”,理论视野要“宽”。王老师说,博士论文最常见的问题就是面面俱到,将论文与专著混为一谈,淹没了重要的学术价值。博士论文虽然对理论视野要求很“宽”,但其本身的写作逻辑,应该遵循“选题意义与价值——理论假设——研究方法与论证过程——结论”的学术路径,清楚、深刻地阐释一个主题,因此题目不能归于宽泛,如果不得不“宽”的话,也应当用副标题加以限制,否则就会如“平原跑马,易放难收”;在论证部分,阐释也不能面面俱到,而应在关键问题上实现突破。因此,博士论文的各个分论题之间的关系应该是递进的;而根据论文出版的专著,则可以对博士论文进行必要的扩充,各个章节之间的关系可以是联合的,也可以是递进的。博士论文的选题只有“窄”,才能使论文选题聚焦于最有价值的部分,以便围绕一个主题搜集文献,寻找创新点;博士论文选题中的“宽”,一是指理论基础与学术视野,二是指从点到面,从一个选题可以“带出更大、更多的东西”,体现出社会意义、理论张力或实践价值,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更多的理论思考。



[1] 为什么要研究媒介批评?—《媒介批评—起源、标准与方法》绪论

http://www.cctv.com/tvguide/tvcomment/tyzj/zjwz/4483.shtml

[2] 人民网书讯频道

http://people.com.cn/GB/14677/40647/40651/3022663.html

[3] 王君超:《媒介批评——起源·标准·方法》,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4] 2007年,美国学者Davis Foulger提出,“媒介批评”是“对传播媒介工作机制及效果的系统性批评”(the systematic examinationof the workings and effects of communication media)。




访谈者个人感悟 


发现“学术蓝海”,提出具有重大理论价值的选题。通过王老师的选题过程,可以看出他的博士论文致力于填补一项系统研究媒介批评的空白;从选题技巧上来看,瞄准了当时的学术前沿,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而不是“写着写着就发现过时了”。


处处留心皆学问,做“学术上的有心人”。王老师的博士论文选题灵感看似“偶然”,但其实与他平时的学术需求相吻合。他偶然发现的一组“媒介批评”探讨文章,对他平时在这方面的思考起到了“瞬间触发”作用。王老师认为,现在寻找学术前沿的方法比他们那时容易多了,因为可以直接关注本学科的国际会议征稿函,也可以从不断涌现的理论和实践新问题中去寻找。


融合跨学科知识,形成创新点。王老师在博士论文中依托系统科学的有关知识,创造性地为“媒介批评”下了一个新定义。而现在很多有创见的论文都融合了其他学科的知识,在学科交叉中发现理论创新点。这一点,可以成为博士生写作论文的借鉴。


(本文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秋季学期“传播学研究方法专题”课程作业) 

作者:刘沫潇


————————


《导师的选题故事》系列文章将会陆续推送,欢迎曾经、正在、将要经历研究写作的每一位同仁关注这里的故事,也许会点起希望,也许会激起回忆,也许能看到相似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