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昌平:理清职责新定位 理顺管理新体制 推动综合防灾减灾工作新发展

北京应急 2021-08-05


应急管理机构改革一年来,北京市应急管理系统积极适应新体制新要求,以创新的思路、改革的办法和有力的举措奋力破解难题,实现了新时代应急管理工作的良好开局。北京应急特别策划“应急机构改革一周年”,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昌平应急”。





理清职责新定位 理顺管理新体制

推动综合防灾减灾工作新发展





2019年3月25日,北京市昌平区应急管理局正式挂牌成立。昌平区应急管理局以机构改革为契机,以确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服务保障为主线,强化自然灾害风险防范,加强隐患排查整治,健全统筹协调体制,落实责任、完善体系、整合资源、统筹力量,实现了汛期安全度汛和森林防灭火工作平稳有序开展,推进全区综合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创新发展。


1

01

01


坚持“防”是基础

 找准防灾减灾职责定位 




面对机构改革划入的新职能,昌平区应急管理局成立了防灾减灾科,选优配强干部,统筹推进防灾减灾救灾各项工作。

围绕“一条主线”。局成立之初,就确立了“自然灾害”这条防灾减灾主线,并围绕自然灾害的预防、预测、预报、预警抓好“防”的落实。组织协调气象、水务、自然资源、地震等部门,加强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水旱灾害、地震灾害的预防和监测,开展隐患排查和风险评估,强化气象会商分析等机制,第一时间发布汛情、森林火险预警信息。

突出“两个重点”。机构改革职责明晰后,紧紧围绕夏季防汛和冬春季森林防灭火两项重点工作,探索机构改革后防灾减灾工作新实践。在防汛工作方面,以确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服务保障为主线,汛前防汛责任制、预案、物资、队伍、避险措施、隐患排查“六落实”常抓不懈,汛期宣传教育、培训演练、预报预警、应急值守、信息报送、监督检查“六加强”持续发力,不断推陈出新,在岗在职在责,防汛应急管理工作经受住了考验,实现了“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的工作目标。在森林防灭火工作方面,不等不靠,边组建边应急,成功组织了“10·31”阳坊山火扑救,各项工作也平安有序开展。

谋划“全灾种防范”。结合“十四五”时期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编制和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和评估工作,做好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森林火灾六大类自然灾害风险要素普查准备。整合利用气象、水文、地震、地质、森林等监测基础设施,搭建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预警平台网络,落实各灾种的测、报、防、抗、救、援措施,逐步提升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和灾害综合管理水平。



1

02

02


坚持“统”筹协调

 理顺防灾减灾工作机制 





按照“三定”方案,昌平区应急管理局承担着区应急委、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区森林防火指挥部的具体工作。日常工作中,充分利用议事机构这一平台,统一指挥、统一调度、统一协调,严格履行好应急部门“统”的职责。

完善指挥体系。建立了“1+7+22”防汛指挥体系,“1”就是1个区级防汛指挥部,由区长任总指挥;“7”就是7个重点防汛专项分指挥部,发挥行业防汛应急指挥作用;“22”就是22个镇街防汛指挥部,落实健全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防汛责任制体系。11月前,调整了区森林防火指挥部,由区政府分管应急工作的副区长担任总指挥,成员单位由区政府24个职能部门、11个有林单位、22个镇街组成,进一步压实责任、加强协商、推进融合。

理顺管理机制。按照优化、协同、高效的目标,形成“一级调度、扁平指挥、双岗保障”的防汛工作机制。组织协调水务、自然资源、旅游、城市管理、住建、道路交通等部门在区应急指挥中心联合值守、共同指挥调度,形成工作合力。防火期,组织协调园林、民政、文旅、公安等部门,联合开展森林防灭火专项检查行动,共同推动森林防灭火工作抓实落细。

整合共享资源。职能划转后,将气象、雨情、水情信息和72路森林火情视频监测系统及400兆、800兆电台全部接入区应急指挥中心,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探索434名专职安全员、582名灾害信息员、460名气象信息员、40名雨量观测员、57名地质灾害监测员、523名管水员、5616名护林员参与基层防灾减灾工作,打通监测、预警、信息报送、巡查管护和群测群防等“最后一公里”。



1

01

03


坚持“稳”中求进

 扎实开展防灾减灾工作 




在改革之初,昌平区应急管理局就坚持“先立后破、不立不破”原则,注重防灾减灾工作稳中求进,避免出现职责真空、工作空档。

深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落实。全面加强防汛隐患排查治理,汛期对全区11座水库、21座小塘坝、23座下凹式立交桥、43处泥石流沟、57处深基坑、7处施工场内高堆土等重点部位开展防汛隐患排查,逐一明确隐患责任主体,落实整改措施和应急度汛方案。各镇(街道)对山区沟道、涉山涉水景区、易积滞水点等对人员安全威胁较大的重点部位,加强现场管控,部署防控措施。

深耕应急值守工作落实。在区应急指挥中心建立了7×24小时专人值班值守制度,制订了《汛期应急值班值守工作方案》《应急视频会议系统使用管理办法》《突发事件信息报告流程》《突发事件现场处置工作方案》等规范性文件。重大活动期间及汛期,全区各单位应急视频会议系统24小时实时在线,形成“有部署、有会商、有落实、有督查”的工作流程和机制,保障了城市运行总体安全和社会秩序正常平稳。高效利用应急值守平台,累计接收上报各类信息375条。

深耕宣教演练工作落实。在昌平电视台开辟“应急管理进行时”专题栏目,围绕应急管理、防灾减灾等重点工作,深入基层一线采访报道。利用“昌平应急”微信公众平台,传播应急管理、防灾减灾等知识。8月6日,在延寿镇上庄村成功组织开展了200人参与的应急实战演练。全年共组织开展指挥、调度、抢险、避险、通讯、测报等演练67次,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有效提高。



1

01

04


坚持“救”是底线

 增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按照“三定”方案,昌平区应急管理局负责组织协调水旱灾害、地质灾害、地震等应急救援和森林火灾扑救等“救”的职责,统筹协调抢险救援工作。

加快推进区级森林消防综合救援队伍建设。完成了森林消防队伍人员转隶工作,区森林消防大队及10名全额拨款事业编制转隶至区应急局,60名森林消防队员、扑火物资同步划转。编制完成《昌平区森林消防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方案》,明确了队伍规模、队员数量、薪酬待遇、装备配备、基地建设等标准。按照“冬季防火、夏季防汛、全年应急”的思路,加快推进3支、120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队员招录、装备采购、基地建设等工作,逐步拓展队伍多元化救援能力,成为森林火灾扑救的骨干力量和综合应急救援的生力军。

夯实基层森林消防应急救援队伍基础。全力打造镇级森林消防中队21支、405人。8个山区、半山区镇分别建有1-3支森林消防中队,每队20-30人;7个平原镇(街)分别建有1支森林消防中队,每队15人。各消防中队均配备有人员防护装备、常规轻型扑火装备和以水灭火装备,应对低强度森林火情能力不断增强。

加强应急工作保障。2019年区财政加大森林消防专项资金保障力度,拨付2827.36万元,用于队员的工资福利待遇、更新装备设备、车辆维护保养、培训演练等工作,应急救援队伍装备建设取得快速发展。投资416万元专门购置8辆森林消防专用水车,在密云“3.30”山火、阳坊“10.31”山火等多次山火扑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缩短了扑救时间。2020年昌平区将计划再购置8辆专用水车,实现山区、半山区“一个中队一辆水车”的工作目标。


下一步,昌平区将按照“全灾种、大应急”要求,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




(文中部分图片为早期图片)

本期编辑:李东昊、郭戈峰、张帅府

本期校对:郭小莉

内容来源:局规划处、局办公室、昌平区应急管理局

往期回顾







“应急先锋 北京榜样”四月第二周榜单发布啦!

悦读战疫|疫情期间 那些最可爱的人

北京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2020-2022年防汛工作行动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