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大学期间对我影响最大的十本书!

2016-03-09 菜菜小桃子 书单控

文/菜菜小桃子(简书作者)
原文链接:http://www.jianshu.com/p/28531cc20e67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标注“简书作者”。

如果有人问我,大学期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的回答:“最大的收获是养成了阅读的习惯。”这彻底的影响着我接下来的生活,也将持续影响着我今后的生活。同时,我自己也在阅读的过程中甘之如饴。

大学四年的时间,大概估算一下,应该读了将近三百本书。没有做具体的统计,但在豆瓣标记的有两百,加上一些忘记在豆瓣标注的应该有三百。大学看的书目相对较杂。言情的看亦舒、张小娴也看张恨水;现代幽默派最爱钱钟书、杨绛和林语堂;散文喜欢北岛、徐晓,大学也爱周国平;批判性文学看柏杨、李敖,最爱的还是龙应台。回忆性著作喜欢章诒和,聂华苓和齐邦媛;遗憾的是外国文学读的比较少,哲学著作也只是浅尝辄止。

书读的杂,不过对我的影响却持久深远。大学里对我影响最大的十本书,一方面是独立思考体系,如:乔治·奥威尔《1984》、余华《十个词汇里的中国》、何伟《甲骨文》、杨显惠《夹边沟记事》、高尔泰《寻找家园》。另一方面则是对自由的渴求,心灵的回归,如:卢梭《忏悔录》、梭罗《瓦尔登湖》、毛姆《刀锋》、歌德《浮士德》、王小波《红拂夜奔》。

乔治·奥威尔《1984》



大一现当代文学的第一节课,老师告诉我们大学要学会怀疑,随后便推荐了反乌托邦三部曲《1984》《我们》《美丽新世界》。

这部乔治·奥威尔的《1984》是我看的乌托邦三部曲的第一部,当时看完这本书带给我的后遗症便是思想的开悟与启蒙。

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

乔治·奥威尔1948年写的作品,最后变成了残酷的现实。很多时候被奴役并不是最恐怖的,最恐怖的是被奴役的时候非但不自知,还把这奴役当做至高无上的荣耀。最让人感觉不寒而栗的是集体的被奴役,集体的无意识,集体将自由即奴役当做赞歌一样歌颂。

余华《十个词汇里的中国》


余华曾说“十个词汇给予我十双眼睛,让我从十个方向凝视当代中国。”

这十个词汇分别是“人民、领袖、阅读、写作、鲁迅、差距、革命、草根、山寨、忽悠。”历史观点与热点话题相结合,余华在十个词汇中反思历史,窥视当下。

这本书看完,直接刷新了我的三观,特别是对中国近代史的观念的刷新。从《十个词汇里的中国》这本书中,可以找到很多余华小说里的原型。都说余华的小说具有批判性,从《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再到《兄弟》,其实小说的原型都是赤裸裸的现实故事。

何伟《甲骨文》


何伟(彼得·海斯勒)的中国三部曲,《江城》《寻路中国》《甲骨文》我都很喜欢。喜欢《江城》里平等自由的师生情谊还有江城涪陵的生活气息。喜欢《寻路中国》在路上的放浪自由,沿着长城开着吉普车,这本书里的何伟嬉笑可爱又略带顽皮。到《甲骨文》的时候,原先在《江城》的那帮学生们长大了,他们分布在深圳温州等地,和蓬勃热切的市场经济一起成长,同样也一起迷茫。

民国的考古学家陈梦家、深圳谋生的青年学生、大洋彼岸的唐人街、祖国边疆的维吾尔族。何伟在这其中自由切换,却不失客观的关联,同样在这不断切换之中,又穿插着当时的重大事件,从中我们得以了解一个更为立体的近现代中国。

何伟和他的夫人张彤禾都是用自己的切身行动在寻路中国,他们不是旁观者,而是深入到普通人的生活里,并和他们做朋友。他们从不正面描写事件,也不做抒情和评论。他们只着眼于普通人物的喜怒哀乐,正是这些普通人的情感叩击着读者的心。何伟的《甲骨文》如是,张彤禾的《打工女孩》亦如是!

杨显惠《夹边沟记事》


这是一本让我特别难受却总也绕不过的书,记得大三那年的暑假看完这本书的时候,内心里有种说不出的难受和压抑。之所以压抑,是因为书中的每个故事都敲打着我的每一条神经。

关于反右,关于劳改,关于知识分子被无情的压迫;关于饥饿,关于白骨遍野,关于尊严与良知。上海女人那一章节中,女人不远千里来给丈夫送寒衣,面对着的时候却是连白骨也寻不到的茫茫沙漠,旁边,还有狼群在不住的嘶吼。在那个时代,还有多少个上海女人,盼望着在劳改的丈夫能回到自己的身边。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的历史场景又一次残酷上演。

在《夹边沟记事》里,这种关于饥饿与死亡的例子比比皆是,最终死去或幸存,都一样触目惊心。读后在震惊之余引发我们关于生命、人性以及历史方面的深沉思考。

高尔泰《寻找家园》


大学里读过几本关于反右和文革的书,如高尔泰这般平和淡然的却凤毛菱角,毕竟在那样一个在集权主义政治下,对于知识分子的压迫又怎能轻描淡写的一笔带过。但是高尔泰用平和的笔调回忆一生的经历。没有愤怒,没有呐喊,有的只是平静的叙述。高尔泰从故乡高淳开始叙述,故事娓娓道来。早年绘画求学的经历,因为《论美》而被打入胡风反革命集团,后因文字狱被流放西北劳改。

高尔泰的前几章童年的事迹并没有引发我的兴趣。后来闲置了几个月之后,再次阅读,却深深地被高尔泰感动,直至今年读《草色连云》,对高尔泰的喜爱又更胜一筹。

高尔泰是一个美学家,他的主张是:“美是自由的象征,自由是相对他由而定的。他由,就是一个被字。喝茶是自由,被喝茶是他由。旅行是自由的,被旅行是他由。”

心灵归属系列:

卢梭《忏悔录》


卢梭的《忏悔录》最让我艳羡的是他少年时独自流浪四方的经历,当时真的是看的我心潮彭拜,甩市面上那些个旅行畅销书好几条街。也许看书的时候,每个年龄阶段读到的东西都不一样,青春年少时看的,总是更倾心那些关于远方的流浪。

卢梭十六岁时,他逃离日内瓦去流浪,在这期间他当过学徒、杂役、家庭书记、教师、流浪音乐家等。他觉得年轻的时候登临阿尔卑斯山的高峰,才是人生最大的美事。

卢梭在《忏悔录》里说,无论怎样的封官荫爵在他眼里都不过是浮云,这世上再没有什么比年少时的四处游历来的更为珍贵的了。这样的说辞真是可以成为现代背包客的墓志铭。

梭罗《瓦尔登湖》


梭罗是喜欢孤独的,但孤独不等于寂寞,他说:“我喜欢孤独。我没有碰到比孤独更好的同伴了。”只要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其他的一切都是可以舍弃的,正如现在的极简主义生活方式,简单必须品才是最美好的。

瓦尔登湖,是梭罗心灵真正的栖居之所。同样,我们也可以在生活中寻找属于我们内心的瓦尔登湖。一花一叶,一云彩,也可以让我们回归内心的宁静。正如功夫熊猫所说的“inner  peace”,内心平静才是最有力量的。

毛姆《刀锋》


一个从二战中死里逃生的飞行员,面对事业与爱情的双丰收,却在即将结婚的时候,抛下一切,只身去往巴黎,在大学附近租住一个简陋房间,开始读书,听课,学习希腊文和拉丁文。如果有一天,你想要探寻存在的意义,你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吗?!

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刀锋》里的飞行员拉里和《月亮与六便士》里的画家查尔斯是有着相同基因的孪生兄弟。正如毛姆说的那样,查尔斯和拉里都是这世界上凤毛麟角的人物,他们没有所谓的远大前程和抱负,有的只是追随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旅程,然后各自毫不后悔地过完自己这一辈子。他们不需要活在别人墨守成规建立的世界里,他们活在自己的生活中,自由自在。

《刀锋》和《月亮与六便士》这两本书我都爱,但是因为《刀锋》是先看的,哈,这第一阅读是无从取代的。

歌德《浮士德》



一开始让我看《浮士德》我是拒绝的,后来抵不住外国文学老师的推荐,还是乖乖去看了。

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前后转移了两个阵地,站着,坐着,躺着,默读,读出声,一边听歌一边读,就差没唱着读了。为了读完这本书还真闹腾了一番,为的就是把这本所谓名著给死磕完。

看这本书,最有意思的是浮士德与魔鬼的内心斗争。这其中很像我们自己,在欲望面前我们是如何一点点被魔鬼吞噬。魔鬼的诱惑是对浮士德最大的考验。在这其中,浮士德出现过彷徨,怀疑,甚至想自杀等念头,但最终他还是被“复活节”的钟声惊醒过来。嗯,自我还是最终战胜了魔鬼。

魔鬼靡非斯特是否定的精灵,自我与魔鬼不断的相爱相杀才成全了自我。魔鬼不是可有可无,而是不可或缺的。嗯哼,很多时候,我们该好好感谢内心里的那个魔鬼!

王小波《红拂夜奔》


第一次读《红拂夜奔》,当时的感受就是,原来小说也可以这样好玩,看的过程中各种脑洞大开,书中的画面与脑中的思考也是在不断的切换。而且小波擅长运用现实与历史相互交织的写作手法,给读者创造两条风格迥异的阅读线索,在读的过程中,也是极具阅读快感的。

王小波在序言中说:“我写的是内心而不是外形,是神似而不是形似。”

红拂年轻时逃出了洛阳城,到中年了发现长安城只不过是另一座牢笼,原来一生的追求最后只不过是回到了原点,逃离洛阳城则是对枷锁和束缚的挣脱,对自由的追寻。如果让我选择是身在牢笼还是选择出逃,那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逃离。

我只想说:我想做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能够享受思维的乐趣!

后记:整个大学前两年我的qq签名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后来大三的时候我改成“美,就是回来做真实的自我。”这是看书带给我的行为启示,也一直被我奉为圭臬。读书明智,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学会去甄别和选择,不活在大众的眼光之中,而是回归内心,做自己喜欢并让内心充实的事。比如独处,阅读,与旅行。而阅读,是值得坚守一辈子的。

读书使人进步,
专注阅读!
微博@集乐书屋
内容版权归原作者
←长按更精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