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王小帅 | 击穿全球观众泪点,这部电影必将载入华语片史册!
众所周知,今年华语电影最大热门话题就是王小帅导演的《地久天长》凭借王景春、咏梅两位的精彩表演,包揽了第69届柏林电影节影帝影后2个银熊奖,同时受到了国际媒体和社会各界的赞誉。
柏林获奖后不久,《地久天长》就趁着这股热潮,定档3月22日,终于在今天跟国内的观众朋友们见面了!
《地久天长》获得最佳男女演员奖 (左起咏梅、王小帅、王景春)
为此厂长造访了王小帅在北京的工作室。
最先映入眼帘就是王小帅的书架,书架上不仅有各种世界名著和文学佳作,还陈列着王小帅的”电影历程“。厂长看到了他在各大电影节上的获奖照片,还有他各个作品拍摄时用过的场记板,《闯入者》、《日照重庆》、《地久天长》都在其中。
为了给大家带来更多关于《地久天长》幕后的故事,厂长跟王小帅导演和制片人刘璇进行了几小时的畅谈。
《地久天长》导演王小帅向新片场观众问好
附王小帅专访+导演特辑
华语片的荣耀,中国故事击穿全球泪点
《地久天长》讲述了患难与共的两个家庭因为一场有隐情的意外被迫疏远,他们在长达30年的时代洪流下历尽伤痛与不安,人生起伏跌宕,最终选择面对真相,滚滚向前的故事。
柏林电影节展映现场
影片在柏林的千人放映大厅展映,3个小时,无人离席。据说还出现了“集体哭晕”的场面,连外媒的影评人、观众都为电影所呈现出的情感流下了泪水。国外各大媒体给予了超高的评价:
王小帅导演没有用音乐来烘托这些重要的时刻,而是用演员的表演向我们传递沉静的力量。
——德国 Rbb 24
一种恒久的哀伤一直弥漫在影片情绪中,这是导演最有野心的一部作品,带着质朴感将叙事与表演都保持在悠缓的节奏上,随着影片后段逐渐填补前期的叙事空白时,整体展现出强大的情感张力。
——英国电影协会
不得不说的是,《地久天长》作为柏林电影节的压轴,几乎就是本届电影节最为激动人心最重要的作品。几乎凭一己之力,拔高了本届柏林的整体水平,这在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
——意大利 太阳日报
国内在柏林现场观看过电影的观众都在豆瓣上打出了4星或5星的好评,还有“哭到中途离场”的!
时隔十年再次获得柏林奖
在谈到这次获得柏林奖的时候,厂长采访了电影制片人刘璇,同时也是王小帅的夫人,她表示获得柏林电影奖,是“意料之内的惊喜”,因为这双银熊奖真的几乎毫无悬念,大赛评委之一的桑德拉·惠勒强调:“银幕上几乎没有另外一对夫妻,可以有如王景春与咏梅演绎得如此自然”! 刘璇也一再坚持推荐大家去电影院观看《地久天长》,“这部电影展现了中国电影很高的艺术水准,这样的艺术一定要在大荧幕上体验一下!”
王景春、咏梅获得柏林银熊奖
导演王小帅也算是华语电影界参加柏林电影节的先驱了,他十分感慨,“上次来柏林参展,还是十年前的《左右》,十年了,柏林电影节这套参展流程和评选机制都没变,甚至主席办公室的小屋、围墙的颜色、沙发的摆设都没变,我们的作品能在三大电影节上受到最高规格的礼遇,那是一种仪式感,电影艺术需要这样被尊重!”
中国传统故事背景,国际化的制作团队
获得如此高的奖项和评价,并非一日之功,那是王小帅导演和全体制作团队历时4年的筹备和拍摄所获得的成果。因为对于这样有特殊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的电影,最靠谱的选择是找一支国内强大的团队来完成影片的拍摄和制作,因为需要每一个成员能理解故事的发生背景,理解台词所表达的情感。
《地久天长》剧照
但是王小帅做了一次大胆的尝试。他也第一次打破了之前固定的制作班底,找到了韩国摄影师金铉锡。“摄影和美术不一样,美术是肯定要自己长期合作的班子,要对中国年代的变迁有很细致的了解,但摄影师就是在你搭好景布好光之后,他用镜头和光线说话。”
“所以当时我的设想是比较灿烂的,人的一生虽然跌宕起伏,但还是要生活在阳光里。我想起了李沧东的电影《诗》,就找到了金铉锡。”
《诗》剧照
刘璇说制片最大的难点在于演员的年龄段跨度在30年,“所以有从年轻变老的过程,演员是需要戴老妆的,而且很多面部的细节需要特效去完成。这个问题我们也找到了国外非常有经验的马修·史密斯的特效化妆团队”,《朗读者》《杀死伊芙》《黑镜》等知名影视作品的特效化妆都是他。
如此看来《地久天长》能在电影节上打动来自全球观众也并不奇怪了,因为他首先得到了这些国际专业团队的认可。这要归功于王小帅和刘璇的果敢大胆,更离不开中国团队与海外团队的无间合作!
王小帅的成功是命中注定
非线性叙事的结构几经波折
现在大家看到的《地久天长》起始经过无数次的剧本修改,和叙事结构的推敲改动。刘璇告诉厂长,“最初两个孩子的设定是一男一女,有点青梅竹马的意思,但后来慢慢加入更多的元素,就超出原先剧情设定的范围了”,于是编剧阿美贡献了地久天长的第一稿,“她自己写的时候就很感动,边写边哭,连说这个故事太好了!” 后来剧本又陆陆续续经过了五六次的修改。后来王小帅还是觉得故事的内容体量太大,不得不进行删改,“最开始阿美的版本是线性叙事结构,两家人各自的故事都会有,命运像洪流一样推着两家人向前走,但问题是文字可以洋洋洒洒地写出来,把它转化成影像就是另一回事了,我当时很头疼,如果这样拍下来时长是不可控的,这几十年的跨度到底如何表示”。
《地久天长》剧照:两家人年轻时的合影
正是对线性叙事执着的怀疑,让王小帅突然灵感迸发,“那我就把这几个人物命运上主要的时间点都卡出来,这样搭景的时候也很明确,就把剧本结构重新打翻。” 最终经过了两次完全的结构调整才有了现在《地久天长》的故事架构。在剪辑上也选择了时间线交叉跳跃的方式,干净利落的呈现除了主角的经历和情感,让观众看完也像经历了三十年的人生旅程。
《地久天长》剧照
场景搭建是个大工程
片中两家人生活的筒子楼,是在包头找到的旧楼房,最初王小帅对场景搭建颇具野心,“我们打算做一个包头市过去的复制,先到实景留下的那些老房子格局都看好,进行量取等等工作,再找一个空地按照我们的样本重建一个小城。这样以后再拍这种八九十年代有小城氛围的戏就可以直接进去拍了,也能造福当地旅游业。”但最终由于资金和时间的原因没能实现,实属惋惜。
《地久天长》横版海报
在拍摄过程中还发生了令团队陷入尴尬的趣事:“当时来了一个消息,包头市要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我们本来选好的外景街道和楼房要进行全部粉刷,但是我们要的那些老墙就消失了,当时痛心疾首。……后来我们跑断腿在包头市边缘找到了一个极其相像的老楼。”
老年的刘耀军夫妇回到原住宅
片中有个场景是夫妇俩时隔多年再次回到他们原来居住的地方,为了体现年代的变化,”原来院子里的树苗都要重新种植,杂草也都要拔掉,因为进入新世纪了,全国都在搞绿化嘛。“ 如此细致周全的考虑也让影片几乎百分百还原了年代感十足的场景。
从三线三部曲到家园三部曲
王小帅在柏林电影节上就从未失手过,2001年《十七岁的单车》获评审团大奖,2008年《左右》拿下最佳编剧奖,再到如今《地久天长》包揽影帝影后。
别看《地久天长》是跟诸多国外团队合作的”大制作“,但其实在王小帅刚刚拍电影的时候,却寒酸不堪。刘璇谈起了王小帅的过去,那个时候拍电影的艰苦岁月厂长听了都难以置信:”当时《冬春的日子》是他自己借钱拍的,到了《青红》这个状态还是没有改变。他创作力是很旺盛的,但经常单打独斗,自己一定要亲手操持很多事宜,当时《青红》的投资方突然出现问题,然后他拍戏的时候只要一停下,就开始打电话借钱。“
电影《青红》的海报
”三线三部曲“就是在这样的极端条件下拍摄完成的,”’三线‘是小帅非常有代表性的,对他个人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当最后《闯入者》拍完,给’三线‘做了一个完整的收尾,故事的层次丰富了,世界复杂性也呈现出来了。“
《我11》电影海报
《地久天长》是王小帅至今完成度最高的作品,也是“家园三部曲”的首部。从两代人的和解与坦诚到社会变迁、历史画卷、文化符号、苦难白描一应俱全,近三小时的片长串起了中国近三十年的时代变迁与中国人漫长又短暂的一生。
少年王小帅一家 (左起母亲邓美慈、妹妹王冠子、父亲王家驹、王小帅)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王小帅的成功是命中注定的。他的电影就是他自己的生活,他电影中的故事就是他自己的故事,这一切的灵感来源成就了今天的王小帅。
地久天长,也是人生之无常
对于王景春、咏梅两位所诠释的角色,其实就是中国时代背景下的代表。与往作相比,《地久天长》时间跨度更长,叙事背景也更宏大。“隐忍”与“克制”,是王小帅最喜欢的中国人的特质,用他的话说,“这部电影是拍给中国人看的,都是中国式的家庭,也是中国人的情感”。 王景春饰演的刘耀军从年轻时的血气方刚,到后来向命运妥协,选择隐忍。他妻子是个典型的中国女人,“她活下去一切的动力,都是为了对方,为了活本身,剩下的事情就是按部就班地慢慢变老”。
王小帅想做到的其实就是“还原生活的本真”,虽然做不到100%还原当年,但我们都能通过电影体会到人生之无常的况味,”四季、三餐、两人、一生“的平凡与宏大。
《地久天长》四季三餐预告片
“漫长的人生,每个人都想求一生平安,但可能有的事会让你不得不颠沛流离,不能绘制出自己完美的生活蓝图,但即使如此,也希望友谊地久天长,生生不息…”
《地久天长》在今天已经登陆国内院线了!相信厂长,走进影院的这3个小时,将会是沉浸其中的三小时。
本文为节选内容,更多关于《地久天长》的幕后故事和细节,请点击阅读原文观看
「厂长每日一问」
看完《地久天长》的你有什么感触?
请在留言区分享
截止3月25日中午12点整,
留言获点赞数最高的前3位粉丝,
将会获得《地久天长》免费电影票2张!
(注意:禁止刷赞行为!厂长也会根据评论内容的质量决定哦~)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