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台湾还有多少人认同孙中山这个“国父”?

2016-12-05 世界历史

这位在大陆及台湾分别被称为“革命先行者”及“国父”的中国重要历史人物,长期被两岸官方推崇,并始终为广大民众所知。

台湾“国父纪念馆

“一个国父诞辰,两岸各自表述”

尽管如此,值得一提的是,两岸在孙中山先生诞辰的“算法”上便有所不同。台湾以虚岁计数,而大陆则以足岁来论。此现象去年便在台湾引起讨论,按台湾算法,去年即为孙先生诞辰150周年,于是不止有系列纪念活动,亦发行纪念邮票、纪念币等。但也正是在台湾方面的纪念进行时前夕,大陆全国政协常委会决议2016年为孙中山诞辰150周年隆重举办纪念活动,也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系列活动。

对此,台湾联合新闻网2015年11月13日报导,曾任国民党大陆事务部主任的考试院保训会委员桂宏诚,昨(12日)就在脸书贴文提出“国父今年到底是几岁冥诞?”大哉问。桂宏诚说,“原来真的不一样,我还真的从未发现。”而陪同国民党副主席郝龙斌前赴“国父纪念馆”为“国父”献花的党史馆主任王文隆表示,他与对岸学者也曾触及此话题,结论也是台湾算虚岁、大陆算足岁所造成。

新闻同时指出,马政府乍闻对岸明年才办150岁纪念也不可置信,不过相关活动均以诸如“一○四年中枢纪念国父诞辰”为名称,也等于是技巧地回避了此另类两岸争议。

如此还真有点“一个国父诞辰,两岸各自表述”的意思。

新时期“国父”地位的挑战

如果说对孙中山诞辰的计算方法差异只是无伤大雅的小插曲,无碍两岸找到“最大公约数”。则近年来台湾社会伴随着“去中国化”而来的“去孙中山化”,则隐隐触动着两岸关系的敏感神经。

就在今年习近平主席发表纪念讲话之前,环球时报以《孙中山与台湾:年轻一代情感趋淡 绿营操纵“去中”》为题发表特约评论,批评“近年来‘绿营’却在试图搞‘去孙中山化’,以此割断两岸的联结,他们的一些极端做法已引起众怒。”体现大陆方面对孙中山在台湾的地位动摇,以及其背后“去中国化”的批判与担忧。

那么,台湾年轻人究竟如何看待孙中山,绿营的“去孙中山化”真的起了作用吗?笔者尝试从政治立场不尽相同的台湾朋友口中,梳理一个相对多元的孙中山的民间形象。

一位曾经投入洪秀柱选战,可谓“根正苗蓝”的蓝营青年J对笔者说到:“基本上我蛮推崇他。相较于同时代的中国人,他的眼光无疑是高超的。当时就算有其他中国人也留洋,也没有人能提出三民主义这样一套完整论述。我们不能以今日观点否定三民主义当时的进步价值。并且孙中山的舆论思想宣传,对当时的革命有其重要贡献。”

我想,这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台湾深蓝对孙中山的评价。当我好奇他是否担忧孙中山在台湾年轻人心目中的形象日渐负面或不重要时,他则以蒋介石为例,认为蒋才是被丑化得比较严重的历史人物,相较而言,即便“绿营”想要操作,孙中山其实很难被台湾民众讨厌。不过,他也坦言,虽然他相信除了绿营人士之外,台湾多数人对孙应是正面态度,但随着“去中国化”,“年轻人只是越来越不在意这个人了。”

另一位立场较淡的蓝营同学A同样跟我谈及蒋介石与孙中山的关系,熟读中国近代史的他对这段历史如数家珍。“我认为他(孙)被高估了,只是因蒋介石的推崇而大红。辛亥革命后,士绅阶级还是掌权者,没有颠覆既有的政治社会结构。”“毛泽东才算革命家。”他侃侃而谈,让我有一种重回大学近代史纲要课堂的穿越感。说到台湾人对孙中山的看法,A与J有着相同的见解,认为国民党推崇,而绿营虽不喜欢,但绝不会“像讨厌蒋介石那样讨厌孙文”。

台币100元上的孙中山头像

确实,孙中山在台湾“国父”地位的确立建基于蒋时代的政策,蒋介石在1954年修正了《国徽国旗法》,规定在台湾的政府机关、学校及军队除了悬挂国旗的同时,也要悬挂“国父遗像”。此外在国民党一党专政期间,也长期通过了传播、文化、教育、各级考试背诵等来强化孙的“国父”地位。从小学开始,孙中山在各级教科书中便占有不少篇幅,而“国父思想”亦成为大学共同必修科目。

然而可想而知,在台湾民主化之后,这种由国民党政府自上而下推行的全民教育不复存在,教科书几经修改,民进党也因此背上“去中国化”的骂名。反之,各种史料和档案的公开,使得对孙中山的讨论不再是禁区,客观上也使其从“神坛”走入“凡间”。加之孙中山本人与台湾之间并没有太多交集,在如今台湾民众的现实生活中几乎只存在与历史断开联结的符号意义。这也是为什么不止一位台湾朋友在被我问到对孙中山的印象时,第一反应都是“100块”(台币100元上印有孙中山头像——观察者网注)。

如此种种,都使得从前被形塑的“国父”形象遭遇空前的挑战。若无外力影响,自不可能回到过去。

“国父印象”的“代沟”

其实在全球化时代,不同代际之间的价值观差异,常常大于本国人与外国人,或是本地人与外地人的差异。台湾人对“国父”的看法也并不例外。立场偏台湾本土的H同学生活在一个“蓝色”家庭。于是当被我问到会不会因为对历史人物的不同看法而和爸妈吵架时,她笑着说:“当然会啊!”在孙中山是不是“国父”这个问题上,她与父母显然有不同的意见。“好像到我爸妈那个年代还有歌颂他的歌。”“台湾年轻人会把恶搞孙中山当成一种反威权的恶意吧?”

但不同的历史观并不影响家庭的长期融洽,这也说明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同样削弱历史人物的“存在感”。有趣的是,在对蒋、孙二人的对比和评价上,H与政治立场差异较大的J、A两位同学几乎达成完整的共识。大家都认为孙中山的形象会好很多,但年轻人确实已不太关注。

由此可见,台湾社会的“国父印象”存在基于成长背景的代际差异,教育的影响的确不容忽视。粗略来讲,除了较为明显的“蓝绿”差异之外,年纪越大的台湾人,越可能对孙中山更重视、看法更正面。故以人口结构推估,孙中山的“国父”地位尚未完全动摇,但未来的自然发展趋势确实不难预想。

人为“去孙中山化”不可能

随着时代的更迭,尤其在网络发达、信息爆炸的今天,再辉煌的历史人物,走下神坛几乎是必然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便因而失去历史意义。对于重要的历史人物,笔者还是愿意相信春秋功过,自在民心,广大民众本就有权评说。

试图重新唤起“国父思想”来连接台湾现实太过理想主义,活在当下的人们对历史的淡漠太过常见,两岸、世界皆然。反之,想彻底磨灭一个历史人物的历史意义也是不可能的,甚至你越试图去消灭它,越令人们感兴趣。

所以不论是2014年的台南孙中山铜像破坏事件,还是民进党“立委”高志鹏今年2月的修法提案,都未能得到社会的认同,反而只是激起人们的关注与讨论。在2014年台南汤德章公园事件后,台大政治学系副教授黄长玲也发表文章提出,那些把孙中山当成“威权印记”因而对其愤怒的台湾人其实并没有搞清楚。

台南汤德章纪念公园国父孙中山铜像,被“台独”拉倒

文章写到:“在现有历史纪录,孙中山向来支持民主共和,没有过迫害人权的纪录,也没有在相关思想言论中表达过只要为了国家目的,可以牺牲个别人民的法西斯思想。就此孙中山是有值得尊敬之处。然而,以孙中山追随者或继承者自居的国民党人,为孙中山的历史记忆,制造了难堪的处境。”

这篇可能会被人视为“亲绿”学者发表在“亲绿”媒体苹果日报的文章,仍然清晰地切割了孙中山本人与国民党“威权统治”的关系。正与前述几位台湾青年对蒋、孙差异的认知相符。

而正因此,从未统治台湾,只是被推上神坛的孙中山,但凭如何操作,都很难被平添罪名。面对几次蓝绿之间对此议题的激烈争议,不论是曾经的陈水扁,还是现今的蔡英文,也都不敢公开置喙。陈水扁曾在2004年出来打“圆场”:“这是我们的‘国父’,没什么好争论,也没有必要扭曲或抹黑”。而面对高志鹏的提案,蔡英文表示,“对政治敏感度较高的议题要有整体战略思维”。其后,该提案被“立法院”退回。

显然,“去中山化”对如今内外交困的蔡政府来说绝非明智的选择。只会被视同挑衅大陆,使两岸关系雪上加霜。

如此看来,绿营可能吃力不讨好的人为“去中山化”,既无必要,也无可能成功了。

当下孙中山对两岸关系的意义

纵使孙中山在台湾的地位遭遇时代的挑战,但鉴于其在中国以及国共两党历史上的关键地位,当下其对两岸关系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

从官方层面来看,孙中山既是国共两党之间持续交流,共同维系两岸和平的标志与纽带。也是穿上“中华民国”外衣的民进党政府不敢轻易放弃的两岸重要公约数。对于大陆而言,台湾各党派、团体对孙中山的纪念都将影响两岸的情感互信,在特殊时期更显重要。

反过来说,这种两岸政治格局下的“刚需”,可能既是维持孙中山,使其不为人所淡忘的重要支撑。也是将来两岸关系有所突破时,重新掀起人们对其缅怀的“不定期支票”。

对民间来说,大家不难想象,至少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孙中山仍然是两岸民众都“认识”的一个重要人物。不论他能带来的只是表面上的谈资,还是更深远的讨论。仅在这个意义上,不论称之为“国父”还是“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这个名字都不会轻易脱离两岸的话语脉络。

而这种被共同认可的两岸历史“最大公约数”,正是孙中山先生留给其国家民族的珍贵遗产。可不比争论其究竟是否“国父”来得重要吗?

看文章不过瘾?扫码关注,更多精彩等你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