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幸福与成就,此消彼长?

李雪 初心心理 2020-10-21



文 | 李雪



- 1 -



市面上的“天才”与“孤独”总是一对儿的?



人生有两个维度,一个是自恋维度。一个是客体关系维度。



自恋维度,指的是一个人能多大程度伸展自己的意愿和才能,实现自恋满足。绽放自我,指的是这个维度。

客体关系维度,指的是一个人能够多大程度跟客体建立真实的关系,有深度的链接。

歌德的诗剧《浮士德》探讨这两个维度:满腹经纶,久负盛名的浮士德,却想要自杀以结束毫无意义的一生。跟魔鬼签下出卖灵魂的契约后,投入到尘世爱恨情仇的关系中,最终魔鬼要收走他的灵魂时,他的重要客体出来阻止,因为浮士德这一世的存在,对于这些人来说,是有意义的。



没有真实客体关系,也可以有自恋的极大发挥和满足,只不过,这像是灵魂住在7星级高档地狱吧。



- 2 -



从心理学角度看“孤岛天才”的由来



对于婴儿期自恋受损的人(比如,在婴儿期被睡眠训练过,自恋维度和客体关系维度,容易出现此消彼长的矛盾。


即:隔离客体的情感需求,恣意绽放自我,是事业的助推器,对于亲密关系则是灾难。而希望自己做一个照顾别人感受的好人,才华通常没法横溢。


以至于,有些才华横溢的人,内心也善良,但是内心没有客体,只活在自恋维度,灵魂生活在地狱中。



为了逃避这份不知道从何而来的痛苦,需要新鲜的刺激把注意力投注到外面,比如攀爬事业的一个又一个高峰,不断迎接新的挑战,征服更多的人。对这样的人来说,衰老和无人关注是最可怕的。


当然,还有很多情况是:甚至只是孤岛,连天才都没有。


我看看自己,这一年感觉自己越来越平凡,自恋维度迅速下降,一些“神奇的能力”,比如对第一次见面的人,凝视几秒后说出他的亲密关系、事业关系现状,这种本领几近消失。而客体关系维度极其缓慢艰难爬升。整体感受是,平凡活着挺好。


有网友问:神奇能力消失不可惜么?


答:不可惜,反而感觉很好,越来越真实的活着。平凡的幸福。



- 3 -



孩子是不是“天才”,那么重要吗?




微博网友 @赫尔岛主:我儿子小时候是自闭症,各种特异功能,记忆里超强,认路能力一流。随着我们对他弥补爱和自由,孩子现在的超能力都在逐渐消失,趋于正常了。


初心心理公众号的编辑也是,小时候,他妈妈一次离家出走,两三岁的编辑为了找妈妈,爆发出类似电脑游戏里“地图全开”的能力,他牵着外婆走遍了县城东南西北的各个角落,跑去妈妈的几个朋友的住家找妈妈,而那些复杂地形的巷子,幼小的编辑之前只是牵着妈妈的手经过一次。


他说:我成年以后才意识到需要重新学习幸福的能力,我宁愿不当“霹雳贝贝”。


我们的教育,总是急急忙忙想要训练出一个个“天才”孩子。但某些训练造就的“天才”往往就是上面提到的“幸福与才能,此消彼长的天才”。



比如,现在市面上有一种针对儿童的培训“开第三眼”。蒙着眼睛“看到”物品的颜色,说是儿童经过训练都可与。一个认识的人送儿子去开了第三眼,儿子果然能够蒙着眼睛辨别物品颜色,他很得意。


他儿子说,我不愿意那样做,难受,累。


这种训练是对儿童的伤害。脉轮最重要的是平衡,过度刺激眉心轮无益身心健康。


如果父母过度炫耀孩子的某种“神奇能力”,会让孩子失去内在的中心,用失衡来博取关注。

如果某些能力是在快乐健康的成长中自然生发,孩子也享受其中,那很好,就像福杯满溢,每个脉轮都平衡饱满,共振出了一些神奇能力。


如果是特别训练刺激孩子开发某种超能力,比如超级记忆力,满足父母的自恋,这对孩子的长远发展有害。

从脑神经科学上说,超前的早教,刺激了幼儿某些脑神经的超前发展,那必然同步抑制了另一些神经的发展。婴幼儿时期脑神经发育是最快的,这个时候发展不平衡,对孩子伤害很大。


-

延展阅读:

◉《早教,破坏孩子的脑神经发展

◉《早教,“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规则制定越多,孩子情商越低

◉《让孩子“适应社会”,是一个伪命题

◉《睡眠训练,奠定孩子一生灰暗的生命底色

-


那么,怎样避免刺激孩子发展不平衡?


很简单,父母只是提供爱和自由,孩子的内在神性(即,对世界天然的感知能力)会指引他的发展顺序。


孩子需要什么,父母提供什么,顺应孩子的节奏,不控制不侵扰,这才是真正的捷径。


最后说一句:幸福与成就此消彼长,说的只是“孤岛天才”。



作者 | 李雪

心理学学者,从事心理学研究近十年,创办「初心心理

畅销书作家,著有《当我遇见一个人》当当网与亚马逊正在热销。新书也将要面市♬啦

新浪微博 @李雪爱与自由




捕捉↑其中一个二维码,关注初心心理

趁它清晰时,按住它——要——长——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