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的说法这么流行,也快过时了吧?
编辑按:也许因为武老师前不久上了一档流行节目,于是“原生家庭”这个概念更普及了,这特别好。
很多朋友把这个概念当作一个正在流行的谈资,也有很多朋友对这个概念提出了自己的质疑。
嗯,今天我们来看李雪是怎样谈“原生家庭”的:“原生家庭”这个概念,是一门实用的工具。
文 | 李雪
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在于那些你不知不觉间重复了数次的剧情模式,和那些无法言说的焦虑痛苦。
比如,当一个来访者对咨询师说“我觉得自己不够好”“我对健康有焦虑” ,稍微有点心理学常识的咨询师都会知道,要去理解来访者这些浅表说法背后,他真正在焦虑什么。
01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到底是有多大?
在一个人产生自我观察之前,他的性格命运100%是由过去的经历塑造的。
产生自我观察之后,才开始了成为自己的进程。
自我观察的有力手段之一,是借助精神分析心理学,通过理解跟主要养育者之间的关系,来理解自己当下的情绪反应模式,并且在真实的关系中践行自主选择的模式,走向自由。
在轮回的巨大惯性中插入觉知的楔子,真的非常难。
因为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都伪装成正常的系统程序暗箱操作,精神分析是一个有力的杀毒软件,帮助我们识别出已经“正常”运转几十年的木马程序。这条路上,我可以说是刚刚开始1%的进程。
如果有人否认原生家庭对人的巨大影响,也许是糊涂,也许是逃避。
如果有人可以跳过对原生家庭的理解分析,当下直接让人解脱惯性,获得自由,并且他自己已经做到了,那么我非常渴望跟这样的人学习。
法门千千万万,莫要觉得路只有一条。别人的路,就算自己走不了,多听听多看看,扩展意识的宽度,也是极好的。
02
原生家庭是如何影响一个人的?
我的理解是,通过两种方式。① 重复过去的关系模式 ② 重复过去的防御模式。
①
重复过去的关系模式,比较好理解:
比如妈妈经常向你宣泄她的痛苦,你长大后会不知不觉间的在人际关系中失去界限,看见对方有痛苦就升起拯救欲,丢掉自己的界限,结果反被对方剥削。
你也会自以为帮助了对方就是为对方好,因此自以为跟对方很亲近,结果对方并没有那样以为,结局可能双方反目成仇。
精神分析理论可以通过理解原生家庭,来扒清剧情结构,在轮回的惯性中切入觉知的楔子,楔子打得多了,我们就有可能停止这个惯性,学习建立有界限,有自我主体性的关系。
这个过程极为挫败人,每一次你费尽全力认清了一个模式,以为自己修通了,结果下次又被惯性碾压,那么继续修觉知。等你终于修通了一个情结,还有更多无意识的坑等着你跳。
重大情结一个个修通后,我们具备清晰的界限,有内在的主体性,能够自由选择,自我负责,就会成为心理上的成年人。
对于原生家庭烂透了的人来说,这个过程如同扒皮抽筋换血。
无论你的原生家庭多变态,每个剧情也都是无数人共同在经历的,所以我开了在线课《李雪陪你重新养育自己》,来梳理我自己跳坑出坑的经验心得,在我被坑过的地方打上路标说明坑的结构,对于走在自我觉知路上的人,我非常有信心它会很有助益。
②
重复过去的防御模式,是原生家庭对人的第二层影响:
防御模式是过去帮助你从可怕的原生家庭中幸存的方法。防御模式=自我,解脱这个影响,不只是扒皮抽筋换骨,而是挑战整个自我的死亡,完全做到意味着开悟。
西游记中唐僧西天取经,一路上各种吃人的陷阱、真假难辨的妖精迷惑,唐僧在孙悟空的保护和对佛法的坚定信仰下,保持正念,最终逃离陷阱,到达西天。
这个过程中的陷阱和迷惑好比原生家庭对人的第一层影响,我的课程是个便携版的云端孙悟空,陷阱妖精出没的时候能提个醒,不是因为我智慧,而是因为我被坑太多次啦
而放下防御模式,如同让唐僧开除孙悟空,放下佛经,不再念佛,取不取经没所谓。我擦,这什么鬼,这简直比要了唐僧的命还可怕。当一个战士在丛林中手握利剑,正跟猛兽搏斗,你跟他说,放下屠刀,这不开玩笑吗?
西游记结尾,佛主给了唐僧空白经书,就是想棒喝下唐僧,帮他放下取经这个大执念,放下“我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这个终极自我认同,立地成佛。
可惜西游记中唐僧未悟,佛主只好送了制作精良的经书,授予取经团队荣誉勋章,Good-Bye!
原生家庭对我的第一层影响,我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越挫越勇,终于修炼成心理学畅销书作家,第一本书《当我遇见一个人》还获得了中宣部最佳市场表现奖。
这要归功于我的战斗精神,我的终极防御武器:逻辑清晰,试图厘清一切的头脑。
这个头脑帮助我保持自我观察,从比原始丛林还残酷的原生家庭中幸存下来,自救救人。没有这个头脑,我妥妥成为精神分裂症,死在某个路边的无名尸体。
所以问题就来了,要我放下这个头脑,这比自杀还可怕。
头脑对我的占据,已经“我就是你,你就是我”就像我无法控制自己一天呼吸了多少次、眨了几次眼一样,我极难觉察到头脑渗透到每一个神经细胞记忆的绑架。
走出剧情轮回好比开荒种地让世界更美好,而放下防御模式等于要自己给自己扔颗原子弹。
所以老子说“复归于婴儿”。这条路,开战吧!
03
说回亲子关系——原生家庭如何塑造一个“无法无天”的孩子?
举个例子,我常说给孩子爱与自由,孩子天然内在的灵性自然会发展出无限的可能,有时候就会收到类似这样的评论:你的观点和其他人留言说的方法都没用,我儿子就是调皮/胆小/不知足…还给自由?给了自由岂不是更了不得了…
可以看到,有的人是真心来学习的,会思考别人的做法,尝试新的方式。有的人只是来自说自话,沉浸在自己剧情里:我儿子跟你们儿子都不一样,就是不讲理,你们的方法没用的。
通过这种自我催眠,一遍遍的巩固自己的内在剧情:我是非常讲理、非常付出的好妈妈,无奈摊上一个天生不讲理的坏儿子。
可以想象,这种催眠持续下去,孩子会变得越来越“无法无天”,以突破禁忌打破规则为乐,甚至不惜将自己置于危险之地。因为这个关系里,孩子承接了母亲投射出来的“不讲道理、无法无天的混球”角色。
母亲为什么要投射给孩子这样的角色呢。我的推测是,母亲在生活中是一个谨小慎微,缩手缩脚的人,所以他把内在对“为所欲为”的渴望投射给了孩子。
有可能,母亲的原生家庭,有个弟弟是这样的人,弟弟受到家里人的宠爱,让姐姐羡慕嫉妒恨。
孩子不顾危险,什么都要摸,什么规则都要打破,这个时候母亲嘴上说着:这个孩子太不讲理,这样不行。可心里却隐隐有一种得意和爽感,所以儿子会受到鼓励,继续胆大妄为。
而能够看见孩子的父母,不会去简单粗暴的禁止孩子做什么,也不会把孩子置于危险而不理,而是耐心的陪伴孩子认识危险事物,让孩子学习和认知到如何在保障自己安全的前提下,自由探索。
最后说一句,有些人评论,李雪我就是按照你的方式给以孩子爱和自由,可是孩子怎么没有像你们说的那么好,比如不讲理、一点不满足都不行、出门胆小等等。
孩子就是大人的镜子,你是看见了真实的孩子,满足了真实的孩子,还是陷在自己的某个剧情里,让孩子承接了你的投射?
作者 | 李雪
心理学学者,从事心理学研究近十年,创办「初心心理」
畅销书作家,著有《当我遇见一个人》当当网与亚马逊有售。
公众号 | 李雪爱与自由
新浪微博 @李雪爱与自由
编辑 | 林诗野
插图 | 美剧《无耻家庭》剧照
*
新书因为我和出版编辑的完美主义病,一定要比第一本更高品质,所以出版时间一拖再拖。预计今天夏天上市。讲已经被层层剧情迷雾捆住的成年人,如何看清真相,直接解套。
*
目前我只出了一本书《当我遇见一个人》,其他署名李雪的亲子关系书不是我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