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历史文化源流丨诚既勇兮又以武

2017-07-31 心耕 中国纪检监察报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异常惨烈,从战略防御到战略相持,进而发展到战略反攻,无论是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共赴国难,铁骨铮铮、视死如归,奏响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凯歌……正所谓“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9月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出自屈原的《九歌·国殇》,大意是说,那些为国献身的将士们,不仅具有勇于冲锋陷阵的气概,更具有誓死不屈的精神。在《国殇》里,屈原充满激情地讴歌那些为国牺牲血染沙场的勇士,赞美他们生是不可战胜的战士,死是鬼魂中精神坚毅的英雄。对这些人,国家要祭奠他们,要为他们安魂,要铭记他们的英名、传承他们的精神。


《国殇》中对战争的残酷作了这样的描述,像“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然而,诗人这样写,不是要表达敌人的强势和不可战胜,而是以此更加有力地突显将士们面对强敌时的无所畏惧和英勇顽强。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编年史上,英雄气息不绝,始终汹涌澎湃。


从“匈奴未灭,无以为家”的霍去病,到“死于边野,马革裹尸”的马援;从“精忠报国”的岳飞,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从“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戚继光,到“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的郑成功;从“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到“试看将来的寰球,必是赤旗的世界”的李大钊……这些有理想信仰、讲民族气节的英雄豪杰举不胜举。山因脊而雄,屋因梁而固。正是那些被人们称为民族脊梁的人,不断锻造着我们的民族品格,强化着我们的民族自信和身份认同,构筑着我们民族的道德和价值基底。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在90年血与火的征程中,我们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所遇到的敌人不可谓不凶残,所碰到的困难不可谓不险恶,但任何敌人和困难都没能挡住“红色的激流”,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军将士有崇高的理想信念,有向死而生的血性豪情,有坚如磐石的团结和严明的纪律。因此,无论敌人多么凶残、形势多么险恶,都不畏牺牲、英勇顽强,一往无前、从不退缩,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赢得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换来了和平与安宁,谱写了惊天动地、彪炳史册的英雄颂歌。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英雄有两个义项:一是“本领高强、勇武过人的人”;二是“不怕困难,不顾自己,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斗争,令人钦敬的人”。我们所说的英雄是为了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怕困难、无私奉献、顽强奋斗、勇于牺牲的人。而在与敌人殊死搏斗的战场上,在为捍卫国家和民族利益不懈奋斗的征程中,我们的民族可谓英雄辈出,灿若星辰。1939年,毛泽东在《八路军军政杂志》发刊词中写道:“从前人说:读诸葛亮《出师表》而不流泪者,其人必不忠。今天我们应该说,凡看见或听见中国军队不记旧怨而互相援助、亲密团结而不感动者,其人必不爱国。”祖国的万里江山,离不开英雄的鲜血浸染;人民的幸福安宁,离不开英雄的无私付出。英雄像一束闪亮而纯净的阳光,永远照耀着我们前行的路。


纪念英雄、缅怀英烈是人类的一种良知,是国际社会的普遍价值追求。新中国建立之初,我们就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修建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由毛泽东主席撰写,周恩来总理亲手书写。此后,在全国各地建立的革命历史纪念馆、革命烈士纪念堂、英模纪念碑等更是星罗棋布。党的十八大以来,又以立法的形式,设立“抗战胜利纪念日”“烈士纪念日”,以告慰英灵、昭示国人——国家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为国家和民族作出过突出贡献的人,让全体公民永远铭记烈士的英雄业绩,凝聚强大的民族力量。


英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脊梁,一个社会的价值标杆。不懂历史的民族没有根,淡忘英雄的民族没有魂。


近年来,总有一些怀疑和诋毁英雄的暗流涌动。他们要么以学术研究为名歪曲历史真相,要么以假设推断代替历史事实,要么用拼凑的细节否定事情的本质。如果听任这些历史虚无主义者颠倒黑白、“重构历史”,只能抹黑我们党和军队的历史,蛀空民族的精神支柱。面对这股暗流,我们必须坚决反击,从尊重历史、健全法律、培塑文化三个层面捍卫英烈、伸张正义,以重塑我们崇尚英雄的优良传统,筑牢我们强国强军的精神之基,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的民族精神代代相传、光耀千秋。(心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