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与这五年丨“厦门务虚会事件”举报人周建康:变化都在我眼里

2017-08-04 周建康 中国纪检监察报


周建康,1984年7月入党,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鸿山街道党员。中央纪委通报的鸿山街道“厦门务虚会事件”举报人之一


我今年77岁了,党龄33年,生活在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鸿山街道。自从党的十八大召开,特别是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作为一名老党员,我对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感到非常振奋和鼓舞。这五年,我不仅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鸿山街道基层党风政风的点滴变化,我都看在眼里。


——我这个“恶人”受欢迎了。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之前,街道的风气确实有点过:领导出入前呼后拥,排场大得不得了;组织会议大操大办,“花架子”多得不得了;吃饭宴请推杯换盏,影响坏得不得了。中央八项规定刚出台那会儿,有些人还是“刹不住车”,顶风违纪的事还是敢去干。“厦门务虚会事件”就是典型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行为,就是我出头当的“恶人”向上级反映的情况。事情曝光后,个别街道领导还找到我。我就跟他们讲:“党要抓基层党风政风,我们眼里容不得沙子,我不介意当这个‘恶人’,并且会坚持当下去。”


纪检监察机关对顶风违纪案件的查处和通报,对党员干部是当头棒喝,纪律的震慑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党员干部开始做纪律上的“明白人”。我们街道有个老干部党支部,我经常代表其他老干部向街道领导反映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情况,谈如何抓典型、如何防“反弹”,街道领导对我提的建议很欢迎,都能及时反馈,我这个“恶人”成了受欢迎的人。


——“领导的理发室关门了”。2012年以前,街道机关大院里设有一个理发室,不对外、只对内,专门为领导服务。每逢开会、活动,领导都要进里面修修头发,“面子”上的形象是好了,但在群众心里的形象却不佳。理发室的事情不算大,但在老百姓看来也是一种“特权”。“厦门务虚会事件”之后,大家都像开了窍,理发室再也没人去了,街道果断把理发室撤掉了。群众以前很少能见到领导,现在领导走到自己身边来了,街道的党员干部精简合并会议、出行轻车简从,把工作重心落到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上去了。他们下街道、进社区,开展大走访,和群众走得近了,心也近了,在群众中的形象更清晰、更亲切了。


——“机关的大食堂有人了”。我们街道临近苏州,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前,为了显档次、讲排场,公务接待和宴请都会安排在苏州,大多数人都疲于接待、劳神费力。这既加大了公款开销,也容易引发廉政问题。机关里有个大食堂,每天都异常冷清,只有寥寥几个没饭局的人在食堂吃饭。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之后,我每次去街道参加党建活动,都会去食堂转一转,大家都在那里吃工作餐,公务接待也节约从俭,风气有了明显好转。


放在全国来看,我们只是一个基层街道。但以小见大,我认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已经深入基层的方方面面。纪律严了,作风好了,党员干部的形象转变了,干群关系融洽了,工作也越来越有活力了。鸿山街道这五年的变化,我看在眼中,乐在心里。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鸿山街道是我生活的地方。作为一名基层老党员,我愿意发挥自己的一点作用,去做一名见证人、推动者,继续见证街道、社区工作的点滴进步。我相信,这五年的变化只是开始,我对未来更加有信心。(周建康)


事件回放:

江苏省无锡市无锡新区鸿山街道组织80余名干部赴厦门召开务虚会,参观景区,5小时不到的会却开了“4天3夜”,花费达38万元。街道党工委书记受到撤销党内职务处分,参会人员被责令全额承担外出费用,这是全国首个因违反八项规定精神被通报的案例,也是中央纪委2013年3月首批通报的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的6起典型问题之一。


电视专题片《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第二集《正风肃纪》节选


【解说词】


2012年年底,江苏无锡的鸿山街道打算组织干部到福建厦门开工作务虚会。参会的人员包括街道领导,村委会、居委会干部,直属单位负责人,一共83人。


周建康是鸿山街道建新村村民,那段时间正在关注着刚刚出台的中央八项规定。有着30多年党龄的他听说干部们要去厦门开会,首先想到的就是赶紧劝阻。


【采访·举报人 建新村村民周建康】


我打了个电话给我们村支书,我说你们是不是要去厦门开会。他说是的,我们明天去。我说你们中央电视台看不看,看不看中央台。中央电视台不是在说这个八项规定,你们看了没有,你们现在还要往那边跑啊我说。你们七八十个人,乘飞机,飞机去、飞机来,那个钱都是纳税人的钱。我们镇里也能开这个会,没有必要跑到那个地方去开。


【解说词】


在八项规定出台之前,开这样的务虚会在一些地方还是常有的事。老党员周建康的劝阻并没有引起街道太大的重视。第二天,80多名干部还是如期奔赴了厦门。还没等他们开会回来,周建康就不顾家里人的反对,联合街道的一些老党员写了一封实名举报信,递交到了无锡市纪委。在举报信中,他们认为这次所谓的务虚会是“借会议之名,行游山玩水之实”。


接到举报信后,无锡市纪委迅速展开调查。凌凤,无锡吴越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她是这次务虚会的会务负责人。


【采访·无锡吴越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凌凤】


我们是从23日到26日,就四天。会议集中是在第三天上午开的。(记者:当时花费多少总共,你还记得吗?)一共是38万元。


【解说词】


经无锡市纪委调查核实,在厦门的四天行程当中,只开了半天会,其余时间主要用来参观。牵头组织这次务虚会的鸿山街道原党工委书记周荣在调查笔录中这样陈述:这次厦门之行,初衷是为了借鉴厦门发展经济建设的经验,但在行程安排中,确实有大部分人到了云水谣、鼓浪屿等景点参观。


2013年1月,无锡市纪委发布处理结果,鸿山街道党工委书记周荣受到撤销党内职务的处分,83位参会人员被责令承担全部外出费用38万元。


2013年3月,发生在江苏无锡的这起案例,被中央纪委作为第一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六起典型案例之一,向全国作出通报。


在无锡,记者找到了当年最终自掏腰包的参会者。对于他们来说,那一场曾经闻名全国的务虚会,给他们留下了实实在在的烙印。


【采访·无锡市鸿山街道大坊桥党总支书记邵亮】


后悔死了,搞成了这么大的一个错,真的后悔死了。我们好像退了那个4670多块钱吧,每个人,都是没有怨言的。


【采访·无锡市鸿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郑卫星】


我们回想起来啊,实际上也存在着一定的侥幸心理。认为这个八项规定啊,可能执行起来也不会怎么严格,可能也是一阵风。


【解说词】对于鸿山街道的干部们来说,厦门之行是一次他们最不想回忆的旅行。而对于当年顶着巨大压力写举报信的老党员周建康来说,一些他乐于看到的变化,正在身边悄然发生。


延伸阅读

我与这五年 | 郭明义:只要做到了 群众就信你

我与这五年 | 马未都:收藏市场正气归来

我与这五年 | 习骅:人心凝聚起来了

我与这五年丨国防大学教授金一南:走向辉煌的五年

我与这五年 | 作家二月河:这是历史性变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