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特别策划 | 不断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篇章

张荣臣 中国纪检监察报 2019-07-10

不断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篇章


1883年3月17日,马克思的亲密战友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发表了讲话,他代表全世界无产阶级对于马克思的逝世表示了深切的哀悼,并对马克思一生为无产阶级事业所作的伟大贡献给予了崇高的评价和热情的赞颂。恩格斯说,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重温恩格斯的这一讲话,深切缅怀马克思的丰功伟绩,倍感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辉,倍感中国共产党人责任的重大。


马克思1818年5月5日出生于德国塞纳河畔摩塞尔地区的特利尔,在保留下来的他17岁中学毕业时所写的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我们就已经看出他志向的远大。马克思在论文中说: 每个人眼前都有一个目标,这个目标至少在他本人看来是伟大的。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的学者、大哲人、卓越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无疵的伟大人物。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所压倒,因为这是为人类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是默默的,但她将永恒地存在,并发挥作用。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看到这里我们不禁感叹,马克思的这篇毕业论文仿佛是给自己一生所做的注脚。确实,我们可以拉出一长串书单:《黑格尔法哲学批判》(1843年)、《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844年)、《论犹太人问题》(1843年-1844年)、《神圣家族》(1844年-1845年)(和恩格斯合著)、《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年)、《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年-1846年,与恩格斯合著)、《哲学的贫困》(1847年)、《共产党宣言》(1848年,与恩格斯合著)、《雇佣劳动与资本》(1849年)、《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1853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1857年)、《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1864年)、《法兰西内战》(1871年)、《资本论》(1865年、1885年、1894年),这些著述每一篇都是为广大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指路的明灯,都闪烁着真理的光辉。正如列宁1913年为纪念马克思逝世30周年而写的文章《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中指出的,马克思捍卫了哲学唯物主义,用德国古典哲学的成果、特别是辩证法丰富了哲学,把唯物主义对自然界的认识推广到对人类社会的认识,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指明了被压迫阶级摆脱精神奴役的出路,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工人阶级。马克思论证并发展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阐明了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中的真正地位,科学地论证了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胜利的必然性。马克思对资本主义作了科学的分析,说明无产阶级才是创立新制度的社会力量,得出了阶级斗争是划分为对抗阶级的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这一结论。确实,在人类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涌现出许许多多的思想家和理论家,他们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在这些思想家和理论家当中,马克思、恩格斯却有其特殊的地位。这是因为,在以往的思想家和理论家当中,绝少有反映社会底层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的,更绝少有为社会底层和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正确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并成为人民群众斗争的武器的。大部分的思想家和理论家,或是本身直接就是反映统治阶级的思想,或是在发展的长河中为统治阶级所改造和利用。但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就是代表全世界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并使自己的理论同群众的实践密切结合,所以说,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变革,是任何别的理论所不可比拟的。


1991年8月,邓小平同志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反复强调,一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老祖宗不能丢。他说:“我们搞改革开放,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没有丢马克思,没有丢列宁,也没有丢毛泽东。老祖宗不能丢啊!” “老祖宗不能丢啊!”邓小平同志的这一名言需要共产党人牢牢记住。老祖宗就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就是对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基本信念,就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留下来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然而,伴随着我们的改革开放,特别是苏联解体、苏共垮台以来,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意义,一些人采取否定的态度,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没有生命力了;或者认为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是虚幻的,是不切实际的空想;或者对历史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否定中国革命的必要性。种种对待老祖宗不正确的态度,必然会影响到我们推进改革开放的进程。因此,强调老祖宗不能丢,就要求我们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这些老祖宗写过的东西,也就是认真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当然,历史发展到今天,只有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才能完整准确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和解决我们面临的实际问题,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作出了决定性贡献。2018年4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关注和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时代内涵。要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篇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并且根据新的实践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作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党的十九大通过的党章修正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道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点是从实际出发,从世情、国情和党情出发,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紧密结合当代中国的实际,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承和创新马克思主义,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早在1945年,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所作的口头政治报告就明确指出:“我们历史上的马克思主义有很多种,有香的马克思主义,有臭的马克思主义,有活的马克思主义,有死的马克思主义,把这些马克思主义堆在一起就多得很。我们所要的是香的马克思主义,不是臭的马克思主义;是活的马克思主义,不是死的马克思主义。” 如何使马克思主义香起来、活起来,必须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因此,强调老祖宗不能丢,根本目的就在于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解决我们面临的各种复杂矛盾和问题,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不断推向前进。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这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的基本经验。可以说,正是由于理论与实际不断结合,中国共产党才兴旺发达,科学社会主义才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并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既没丢老祖宗、又发展老祖宗,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根据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发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马克思主义更好地发挥了对改革开放实践的指导作用,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勃勃生机。这是我们党的基本经验,也是我们今天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必须坚持的。(作者张荣臣系中共中央党校党建部教授)



坚持和发展具有时代性原创性的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


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奥妙所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反复强调,“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正因为马克思主义不是死的教条,不是什么一成不变的学说,而是活的行动指南,所以它就不能不反映社会生活条件的异常剧烈的变化。”


当今世界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所未有的伟大变革、世所仅见的伟大实践,给理论创造、思想创新提供了强大动力、广阔空间、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党和人民走过了极不平凡的伟大历程,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伟大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伟大思想的时代。


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和当今时代特征相会合,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强烈的理论自信、全新的理论视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出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历史性、原创性、独创性贡献。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我们正在做和将要做的事情为中心,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宽广的世界眼光、强烈的问题意识深刻把握世界历史的脉络和走向,开辟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这一思想既不忘老祖宗,又讲出了大量新话,立足时代之基、聆听时代之音、把握时代之势、问答时代之问,全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层面看,这一思想坚持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提出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的全面深化改革战略,强调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伟大事业呼唤伟大精神;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主要矛盾及其运动的原理,提出统筹推进、同步推进伟大社会革命和伟大自我革命,作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论断;坚持唯物辩证法,提出坚持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等,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使命引领和问题导向相统一、抓“关键少数”和管“绝大多数”相统一等一系列治国理政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来看,这一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立足我国国情和发展实践,提出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等一系列重大观点,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发展。从科学社会主义层面看,这一思想既旗帜鲜明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精髓和基本原则,又吸收人类文明一切有益成果,根据实践发展和时代特征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提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书写了科学社会主义21世纪的新版本;同时,站在人类发展前沿引领时代潮流,积极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提出践行正确义利观,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弘扬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和求同存异、相互尊重、互学互鉴的新型政党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具有原创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应对当今世界面临的全球性挑战、解决人类面临的共性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深邃洞察力和敏锐判断力深刻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和建设路径,高高举起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旗帜,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境界。这一思想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都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具有共同的理论基础、理论精髓、理论品质和理想信念,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统一的科学体系。这一思想在延续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课题深入思考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地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对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思想从理论渊源、历史根据、本质特征、独特优势、内在要求、强大生命力、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等多方位多角度作出了深刻回答,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是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社会主义,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对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思想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完善新型政党制度、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定奉行“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和“真、实、亲、诚”的对非外交理念,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依规治党和以德治党紧密结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坚定实施“七大战略”,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实施新的“两步走”战略安排等一系列具有原创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


恩格斯曾深刻指出:“特别是领袖们有责任越来越透彻地理解种种理论问题,越来越彻底地摆脱那些属于旧世界观的传统言辞的影响,并且时刻注意到:社会主义自从成为科学以来,就要求人们把它当做科学来对待,就是说,要求人们去研究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创新、坚持与发展的有机统一,在不忘本来、吸收外来的基础上开辟未来,是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是具有时代性、原创性的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谭评)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1919年,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李大钊在《新青年》杂志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极大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重要理论准备。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围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科学指引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先后就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当代世界马克思主义思潮及影响、《共产党宣言》及时代意义等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先后主持召开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全国党校工作会议、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在这些重要会议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以一系列正本清源性的重要思想观点和论断,表明了迎来强起来伟大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一重大问题上的鲜明立场和态度。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系列重要论述,具有重要意义。其中,以下一些重要观点和论断需要深刻理解、认真把握。


——“两个制高点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人类思想史上,就科学性、真理性、影响力、传播面而言,没有一种思想理论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也没有一种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世界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强调,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何进步,马克思主义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源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为世界社会主义指明了正确前进方向。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影响力问题上的鲜明态度和重要论断。


——“不可替代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依然是科学真理。尽管我们所处的时代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大视野来看,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强调,马克思主义对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推动社会进步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保持坚定信心、对社会主义保持必胜信念的科学根据。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和生命力问题上的鲜明态度和重要论断。


——“真经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参天大树之根本,是我们党和人民不断奋进的万里长河之泉源;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归根到底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的,是把这些基本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结果。马克思主义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真经”,“真经”没念好,总想着“西天取经”,就要贻误大事;强调,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问题上的鲜明态度和重要论断。


——“补钙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强调,我们干事业不能忘本忘祖、忘记初心。我们共产党人的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我们要固的本,就是坚定这份信仰、坚定这份信念、坚定这份忠诚;强调,共产党人如果没有信仰、没有理想,或信仰、理想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必然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问题上的鲜明态度和重要论断。


——“原创性贡献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引领时代才能走向世界。要更加深入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强调,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篇章;强调,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深刻变革,置身这一历史巨变之中的中国人更有资格、更有能力揭示这其中所蕴含的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中国的原创性贡献。要有这样的理论自觉,更要有这样的理论自信。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问题上的鲜明态度和重要论断。


——“科学态度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形势下,坚持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强调,要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创造,这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强调,对待马克思主义,不能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也不能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强调,什么都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语录来说话,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说过的就不能说,这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同时,根据需要找一大堆语录,什么事都说成是马克思、恩格斯当年说过了,生硬“裁剪”活生生的实践发展和创新,这也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问题上的鲜明态度和重要论断。


——“分析鉴别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世界格局正处在加快演变的历史进程之中,产生了大量深刻复杂的现实问题,提出了大量亟待回答的理论课题。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对当代资本主义的研究,分析把握其出现的各种变化及其本质,深化对资本主义和国际政治经济关系深刻复杂变化的规律性认识;强调,当代世界马克思主义思潮,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发展趋势和命运,准确把握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新特征,加深对当代资本主义变化趋势的理解;强调,对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新成果,我们要密切关注和研究,有分析、有鉴别,既不能采取一概排斥的态度,也不能搞全盘照搬。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待国外马克思主义问题上的鲜明态度和基本立场。


——“理论强党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产党宣言》为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党宣言》精神的忠实传人;强调,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不断历经艰难困苦创造新的辉煌,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我们党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广大党员、干部的头脑,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强大的战斗力;强调,我们党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执政,面对着十分复杂的国内外环境,肩负着繁重的执政使命,如果缺乏理论思维的有力支撑,是难以战胜各种风险和困难的,也是难以不断前进的。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问题上的鲜明态度和重要论断。


——“看家本领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各样的拦路虎、绊脚石,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看家本领,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把握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不断提高全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指导我们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的能力;强调,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学到手,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强调,掌握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是掌握它的精神实质,运用它的立场、观点、方法和基本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问题上的鲜明态度和基本立场。


习近平总书记旗帜鲜明讲马克思主义、讲社会主义、讲共产主义,他关于马克思主义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世界为什么需要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能变革中国、中国又如何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的集中彰显,是世界最大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马克思主义观的集中体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理论意义、现实意义和世界意义。其本质要求,就是坚定理论自信,不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这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开创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辉煌提供了基本遵循。(肖卜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