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观潮 | 面对新的考验 筑成新的长城
今天,我们早已远离了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但新的更大的考验,横亘在面前。中国人必须直面艰难困苦,敢于迎难而上,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今年国庆节当天,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把我们的人民共和国巩固好、发展好,继续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盘桓在心头,听到习近平总书记铿锵坚定的话语,身为中华儿女,内心激动,热血沸腾。中国人民不但要“起来”,还要继续团结,继续奋斗。
从孩提时代起,我们就开始升国旗、唱国歌。这个庄严的仪式伴随着我们的成长。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或多或少产生过困惑:国歌里唱到的生死存亡、炮火硝烟,似乎离我们现在的生活渐行渐远,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唱国歌?
在神州大地上,国歌伴随新中国走过每一个重要时刻。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三省,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中华儿女胸中压抑着“不做亡国奴”的怒吼,《义勇军进行曲》应运而生,成为各族人民反抗侵略者的战歌。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隆重举行,《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在天安门广场响起。七十年来,每每重大而庄严的时刻,这首催人奋进的歌总会唱响。这首歌,诉说着最为广泛的民族集体记忆,激荡着亿万同胞共同的悲欢。
七十年来,几代中华儿女唱响同一首歌,并不仅仅是出于仪式。《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抗日救国的危难关头,取材于真实的战斗生活,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忧患意识和斗争精神。虽然时移世易,国歌的精神力量却从未减弱。这些年来,不光是重大的集会、国际间的交往,我们在汶川地震的废墟下唱响过这首歌、在利比亚撤侨的检查站唱响过这首歌、在赛场上奋力拼搏的中国女排姑娘们也将她们的目标定位为“升国旗,奏国歌”。伴着那雄壮激昂的旋律,唱着那深入人心的歌词,我们得以重温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任何时候都需要的奋勇向前、不屈不挠的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特质的生动体现,也是这首歌曲带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国歌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更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历经风雨沧桑,《义勇军进行曲》早已融入了中国人民的血液,化为中华民族的灵魂,唤起最多人发自肺腑的爱国主义情感。诚如一位作家所说:“国歌,在平时,也许是一种仪式,但是,当国歌与国民的悲欢融汇在一起时,唱出来与听到的,便是无可形容的对国家的爱。”这就是我们在今天在以后都要继续高唱国歌的理由:她已经超越了具体的时代,成为每一个中国人内心澎湃动力的指引,成为全球华人心系故国山河的守护。同一首歌,同一个国;同一片荣光,同一种骄傲,同一个灿烂辉煌的中国梦。
几十年前,美国海军部观察员伊文思·卡尔逊在位于台儿庄的抗日战场上,目睹了城墙被炮火炸成一道由低而高的参差错落的斜面,而一排又一排牺牲了的中国士兵,以自己的身体筑成了一座真正用血肉筑成的长城。卡尔逊掏出口琴,放声吹起《义勇军进行曲》,四周的人们也都随着琴声唱了起来。
今天,我们早已远离了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但新的更大的考验,横亘在面前。中国人必须直面艰难困苦,敢于迎难而上,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韩亚栋)
往
期
回
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