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走出大山 | 三区三州攻坚行

四川省喜德县光明镇彝欣社区占地面积395亩,建筑面积约19万平方米,共安置群众1698户,系凉山彝族自治州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之一。图为彝欣社区正门口(陈昊 摄)四川省喜德县光明镇彝欣社区占地面积395亩,建筑面积约19万平方米,共安置群众1698户,系凉山彝族自治州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之一。图为站在半山腰俯瞰彝欣社区(陈昊 摄)吉力伍支一家在迁入彝欣社区前,生活在海拔2800米的两河口镇火觉莫村。图中最高处为吉力伍支家的老房子。(陈昊 摄)4月21日下午,吉力伍支(中)回到位于喜德县两河口镇火觉莫村海拔2800米的“老家”,察看种植和养殖情况。去年11月,吉力伍支一家走出大山,搬进了位于光明镇的彝欣社区,开始了新生活。(瞿芃 摄)

4月21日下午,吉力伍支回到位于喜德县两河口镇火觉莫村海拔2800米的“老家”,察看种植和养殖情况。去年11月,吉力伍支一家走出大山,搬进了位于光明镇的彝欣社区,开始了新生活。(瞿芃 摄)


从四川省喜德县城出发,10分钟车程便到达孙水河畔的甘哈觉莫村。高原阳光下,一排排亮黄色楼房格外耀眼,门口彝族风情的牌楼上挂着四个大字:彝欣社区。


彝欣社区是凉山彝族自治州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之一,2019年11月投入使用后,解决了1400多户贫困户和100多户随迁户的住房问题。51岁的吉力伍支,便是从这时候走出世代居住的大山。


“今天是4月21日,我们搬过来差不多5个月了。”吉力伍支用彝语介绍说,他们家原来住在海拔2800米的大山上,只有两间面积不大的土坯房,一间住人,一间做羊圈;烧火做饭和睡觉都在一个屋里,甚至连像样的椅子都没有。


如今,坐在沙发上看着有线电视,将新买的智能手机借给读初中的儿子“上网课”,吉力伍支黝黑的面庞满是喜悦。其中,既有搬进120平方米新居的乔迁之喜,更有成功脱贫的欣慰与感动。


由于患有风湿性关节炎和胃病,吉力伍支干不了重活,过去只能通过放羊和少量种植花椒、土豆等作物维持生计。2019年初,根据金融扶贫政策,他向银行申请了3万元无息贷款,购买了10只母羊,将养殖规模扩大了一倍。一家人的脱贫之路,由此驶入快车道。


“去年养羊的纯利润有2万多元,再加上养鸡、种花椒以及生猪养殖等扶贫产业项目分红,一年总收入能有5万多元。”吉力伍支说,他在去年9月便已还清贷款,去年底全家顺利脱贫。


比提高收入更让吉力伍支开心的是,虽然自己吃了没文化的亏,但几个孩子一直在坚持读书:“我祖上几代都是生活在喜德的农民。以前条件差,连大米饭都没得吃,只有荞麦、土豆。现在不仅生活好了,国家还有‘三免一补’等优惠政策,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让孩子们好好读书呢?”


说到上学,同住彝欣社区的阿的几几正准备今年下半年将大女儿送去幼儿园。31岁的她,来自交通不便的洛莫乡瓦沃尔村。在搬迁之前,别说送孩子上幼儿园,就连出趟门都不容易。


据阿的几几介绍,虽然瓦沃尔村距离县城不算太远,但由于路况原因,以前去趟县城要先走3个多小时山路到洛莫乡政府,再步行2个小时到相邻的沙马拉达乡瓦祖火车站乘坐每天只有一个班次的5633次“小慢车”,全程下来超过6个小时。好在2018年3月,各乡镇水泥路相继贯通,开往县城的大巴车也在距离洛莫乡不远的巴久乡设立了站点,这让一家人的进城时间缩短到两个多小时。


“过去,我们只有过火把节才进城一趟,搬迁后家门口就有公交车去县城,即便走路半个小时也就到了。”阿的几几说,从6个小时到30分钟,搬迁不仅缩短了她和乡亲们的进城时间,更为她们打通了脱贫之路。


原来,阿的几几由于没有文化、缺少技术,以前主要靠丈夫每年在外打工的1万多元收入维持生活。去年,喜德县在各乡镇开展彝绣培训,考核通过后,学员可以同西昌市的彝绣公司签约,成为按件计费的员工,阿的几几便是首批签约的学员之一。在搬入彝欣社区后,她不仅可以在社区内的“妇女居家灵活就业基地”从事彝绣工作,还有来自西昌的专车送件、取件。阿的几几还被聘为师傅,负责指导新人。


“绣围巾一般每条15元,而工艺较为复杂的服饰每件可以达到1300元。算下来,平均每人每月有2000元的收入。”喜德县妇联主席邓莉介绍说,不久前,彝欣社区举办了建成以来的首次彝绣培训,阿的几几不仅以师傅的身份参与,还成为了社区绣娘们的小组长,由她负责同公司对接。


解决了交通和技术问题后,如今的阿的几几一边做着彝绣,一边在附近饭店当服务员,每月总收入超过3000元,脱贫指日可待。谈到未来的打算,这位绣娘谦虚地说:“我想继续学技术,不仅把彝绣做好做精,还要学会裁剪和缝纫。”


在彝欣社区,像吉力伍支和阿的几几这样的脱贫故事还有很多。据社区党支部书记王华介绍,易地扶贫搬迁涉及米市镇、洛哈镇等9个乡镇33个村7084人,在不断提高安置水平的同时,相关部门还采取一系列措施做好搬迁后的工作。


“一是流转原住地山林土地,按照搬迁后原有土地、山林所有权不变的原则,积极推进耕地林地流转入股,增加贫困群众财产性收益。二是加强能力提升培训,增强脱贫内生动力,促进更多搬迁对象实现转移就业。三是搭建就业平台,在对搬迁贫困户劳动力进行培训后,通过各类服务公司实现本地就业或组织化外出务工增收。”王华告诉记者。(记者 瞿芃 陈昊 自四川凉山报道)


更多内容,为您推荐


“补贴资金发到位了吗?遇到困难有没有人帮助解决……”吉林纪检监察干部深入一线靠前监督
新基建催生新业态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