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徐志摩故乡,遭遇诗与远方的诗人 l 伍佰下
文/ 伍佰下
秋天,诗,海宁。
这是一次比较特别的遭际,更何况,上面三个关键词,连带着一个指向——徐志摩。
就在海宁一条老街——硖石街,徐志摩出生生长于此。连同他的诗才诗情,在这一方曾为海宁城关镇的老地方灵光一闪地孕生。
90多年过去,异国康桥那片云依然停在半空,连同徐志摩的诗魂,被人们久久地凝望。但在他居住过的家乡海宁,他的诗才诗情,成为一块巨大的磁石,把一股特别的诗的力量吸引着。
我要说的,是徐志摩诗歌节。
志摩故居的厅堂里,布着他的诗《偶然》
这个丹桂飘香的时节里,我被从上海唤到海宁,见证徐志摩诗歌节(奖)。我不是诗者,但我见证了诗歌的香味,就如同闻着金桂的馨沁之味——
“一个老人坐在门前的小板凳上,眯一会儿,
小猫也趁机,眯一会儿,
时光也跟着,眯一会儿,
群山,稍微向后,移动了一下”
这四句,是徐志摩微诗歌大赛的头名作品《静处》。读之,我的心虽然没有眯一会儿,却随着那群山“移动了一下”。
“起风了
我并不担心尘世的烟火
我担心自己的炭,燃得太快
不够等一个人回来”
这是一个叫加主布哈的男孩子写的二等奖作品——《夜里》。不得不承认,我也加入了夜色中的等待,等待的是一个人,还是别的什么,我不知道。读到第三四句,鼻子有点发酸。
而我惊讶的是,我竟然在海宁,见到了这些四面八方被请过来的写诗的人们。他们大多年轻。加主布哈皮肤黑黑,1994年生于四川省凉山州越西县,你想想他才多少岁。然而,他在诗歌的夜里看到了光亮,捕捉到光亮。
领奖的第二天,他穿着彝族绣花服,身上特别鲜亮,进而,皮肤也更显黑亮。我十分喜欢他真诚的眼神,略讷于表述,说的却是十分友善与实在的话——“你来成都可以找我,我可以带你去我家里玩,我们那里有寨子,跟大城市不一样的。”他把我这个大他一倍岁数的大叔,当成了一个邀请的对象。
加主布哈
我想更多地从这个获奖者身上读到他身后的诗。于是,上网去搜,我看到了——
情诗
我是口腔里安装了风箱的男人啊
我已经熟背路线
熟背自己身体里的经文
现在,我要对着崭新的伤口
吹响盐制的乐器
现在,我只想以一场风暴的身份
卷走所有成熟的粮食
我只想拥抱只想叛逆,只想你
的脸,给我怀抱也刺痛我
给我星空一样的深邃也给我
星空一样的遥远和变幻
可是亲爱的
我只想以一条麻绳的形态
跟你打无数个死结
和你挣脱和你接受祝福
和你在爱情的悬崖边,勒住冲动的马
都不够
我只想和你变成铁,一起生锈
一起加入九月的诠释
他的诗如火中之炭,余烬温热,炭似还原到它的原色,但内里绝对是通红的。
就是这样有灵性的诗者,被组委会发掘出来,仅仅凭参赛的四句诗——顺便吐槽,作为副刊主编,我感觉我平日里在各种副刊上所目及的一些专业诗者的诗,与这四句真是云泥之别——他便被买单机票食宿,来海宁领一个标了徐志摩名字的奖。
当然,还有全国六位成名诗人的诗集,获得了同台颁出的徐志摩诗歌奖。
在诗集选读中,我听到他们或复杂、或疑惑、或感性、或热烈的心潮。海宁是克制的,尽管夏末秋初的大潮让它如今闻名于世界的观潮者中,但它于澎湃的诗潮中,吝啬地只选六个天南地北诗者的好诗。然而,对于受众面更广的“徐志摩微诗歌赛”,它又那么大方地敞开门,舍得撒路钱,让如我上面提到的成都大学在读生加主布哈一样的年轻诗者,成群地被请到海宁,让他们浸润在诗的潮水中,让他们贴近徐志摩三个字所隐喻的一片诗境与文化气场中来。
海宁秋潮 来源:视觉中国
海宁召唤诗与远方的诗人。我得以近处看远处的诗人所描摹的诗与远方,进而得以看到被召唤来的他们。
这是莫大的欣喜。
年轻的诗人们,在海宁的第二个晚上,全都来到老街上的志摩故里。以雅集形式举办音乐诗会上,他们在悠扬的乐曲和惬意的氛围中论诗,即兴作诗,无碍神聊,墨写心情与诗意,随意得很。
很遗憾,我匆匆地在当日下午作别海宁,没有幸运亲眼见证这个属于加主布哈们的夜晚。
然而,奔赴桐乡火车站的途中,海宁的送站小伙听说我是海宁第一次的访客,便自告奋勇地绕道老街,邀我看徐志摩故居,哪怕不知多少次莅临的他只能在故居门外站着候我。他让我有了对这个满是诗歌气场的老建筑的目遇。故而,这个属于年轻诗人们的夜晚,我能想象。
志摩故居内部与志摩遗照
我能想象,这些年轻的面孔驻足于徐志摩厢房刻有现代文坛大家们关于志摩诗歌与诗歌人生评语的两面墙前,脑海中该是如何火花四溅,内心又是如何如遇故知……一如我下午看到这两面墙,所反应的那样。
“……你的诗据我所知道的,它们仍旧在这里浮沉流流落,你的影子也就浓淡参差地在那些诗句中,另一端印在许多不相识的人的心里……”(林徽因)
徐志摩,我们是相识,还是未知?
加主布哈们,我们又是相识,还是未知?
来日方长,在海宁相遇,又在海宁别过,我们诗里见。
(本微信公众号专稿)
点击下面链接,可读部分“朝花时文”近期热读文章:
金庸去世,武侠传统文化能否延续
《无双》:真相只有一个吗 l 墨愚玩
这是“朝花时文”第1744期。请直接点右下角“写评论”发表对这篇文章的高见。投稿邮箱wbb037@jfdaily.com。 投稿类型:散文随笔,尤喜有思想有观点有干货不无病呻吟;当下热点文化现象、热门影视剧评论、热门舞台演出评论、热门长篇小说评论,尤喜针对热点、切中时弊、抓住创作倾向趋势者;请特别注意:不接受诗歌投稿。也许你可以在这里见到有你自己出现的一期,特优者也有可能被选入全新上线的上海观察“朝花时文”栏目或解放日报“朝花”版。来稿请务必注明地址邮编身份证号。
“朝花时文”上可查询曾为解放日报“朝花”写作的从80岁到八零后的200多位作家、评论家、艺术家和媒体名作者的力作,猜猜他们是谁,把你想要的姓名回复在首页对话框,如果我们已建这位作者目录,你就可静待发送过来该作者为本副刊或微信撰写的文章。
苹果用户请长按识别二维码,向编辑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