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YeeMedia010】学会分享一个好故事,是做好传播的开始

2014-03-10 苏苏 益美传媒

  【导读】放眼望去,古今中外那些个知名演说家,那些擅长做传播的人,无一例外都是口才超赞,会把一个故事讲圆范的人。这是为什么呢?


  这篇文章是从旧有平台“苏苏下午茶(ID:greensuesue)转过来的,写作这篇文章时,我还在腾讯公益,担任《我的公益故事》的总策划。现在,我已离开,创办了益美传媒,这个栏目依然还在继续讲述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如果你也有一个好的公益故事,欢迎参与。


  会讲故事的绿房子


  吸引了中外100多家媒体主动报道



  我有一个朋友,是个律师,专门给人打婚姻官司,赚了很多钱,开很牛的车,住很大的House。忽然有一天,他所住的高档别墅附近要建垃圾焚烧场,他和他的富人朋友得知,如果垃圾焚烧处理不当,会释放一种致癌物,给健康甚至生命带来威胁。


  他们不干了,主动联合起来维权,上街游行抗议。自己出钱出人出力做调研报告。故事如果只是发展到这儿,其实也没有什么传奇。类似这样的示威抗议游行很多,政府不支持,老百姓也不拥护,媒体也没有办法介入报道,纯属自娱自乐,还得被打压被嘲笑。



  事情的转机在于他去跟政府交流沟通的时候,发现他们其实本没有恶意,只是为了推动新的技术和决策,解决“北京垃圾填埋场濒临饱和”的困境。他开始换位思考。北京市政管委邀请他一起去日本参观垃圾焚烧场。日本焚烧技术的先进和控制手段的严密,把他看得目瞪口呆。他开始愿意主动去了解更多垃圾处理的问题,并且积极跟专家学者交流学习,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


  在这种背景下,他设计了绿房子,个人出资,争取政府支持,跟专业环保NGO联合,自称为“一个公民的环保样本”,他也从“口头革命派”转化为一个“行动的革命派”。他和他的绿房子,吸引了中外媒体包括BBC、NHK、中央电视台等100多家主流中外媒体的主动报道,他没有花一分钱,甚至连一个传播专员都没有。


  他是怎么做到的?第一,他是一个很好的包装者,将垃圾分类处理的问题上升到哲学问题,并且大声喊出这个口号;其二,他是一个很好的演讲者,吸引了一大堆主动采访的媒体,这些媒体的报道又带来更多媒体的关注,一个开豪车的土豪转身做环保,这本身就就有故事性;其三,他还是一个行动派,在不停的为自己的故事加料升级,绿房子不只是一个传说,他泡在垃圾专家堆里,实验研制出四代垃圾分类机器,解决了垃圾分类、脱水、粉碎后减量化的问题,主动帮政府算账,节省了多少行政经费,寻求更多的社会资源支持,探究绿房子的社会盈利模式。



  他叫黄小山,网名“驴屎蛋儿”,留着酷酷的“莫干山”头,永远穿着鲜艳的衣衫,他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分享一个好故事


  是做好传播的开始


  公众期待看到好故事,媒体都在找寻好故事,所以,拥有一个好故事,你的传播就距离成功前进了一大步。


  而掌握这些故事的核心,在公益机构,在每天生活在这些故事中,与故事中的人物密切接触、深刻感悟的人。


  2013年4月,我在腾讯公益策划推出了新栏目《我的公益故事》。你来贡献你的素材,我从媒体的视角,从公众需求出发,来策划包装推广,让更多的人看到这个故事,继而了解公益的多种生态。


  “蓝嘴唇”的故事


  帮爱稀客获得广泛的关注



  我们有一期公益故事的主人公,是肺动脉高压患者,俗称“蓝嘴唇”。蓝嘴唇患者多为年轻人,他们看上去与常人无异,实际上生活艰辛:走几步路、说几句话就喘不过气,随时可能丧命。但这个群体一直很边缘化的存在。


  纪录片导演李融是爱稀客的发起人之一,这个公益机构专门关注“蓝嘴唇”的生存命运及救治。认识她的时候,她正在一个QQ群里抱怨,说媒体记者好难请,自己辛辛苦苦办了活动,记者拿了出马费也不给他们出报道。


  我开导她说,不然你了解一下《我的公益故事》栏目的运作方式。等我详细告诉她操作模式,她非常给力的贡献了原始素材,视频及高清组图,以及感动人的“蓝嘴唇”们的故事。专题推出,反响极好,推送一天PV达上千万,后来很多媒体通过阅读“蓝嘴唇”的公益故事主动找到他们要做深度采访。



  爱稀客最近很火,被邀请去广州跟当地媒体一起开展街头“拍广州益起蓝”活动,媒体争相报道。被浙江卫视邀请去《中国梦想秀》,节目现场实现了梦想。多家电视采访陆续跟来,企业也排队预约他们的时间谈合作。


  从邀请不到媒体,到挖掘自身宝矿,吸引主流媒体竞相报道,爱稀客的成长之路,从传播开始。如今,爱稀客已顺利注册民非,媒体的采访依然不断,贡献了非常多的优质传播内容。


  返乡大学生


  通过外界信息链接再造故乡



  其实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返乡大学生”陈统奎通过我们的平台,讲述自己带领家乡海口博学村老乡一起发展生态旅游致富的故事。通过我们搭建的平台,让更多的人关注博学村的生态旅游,帮老乡卖生态荔枝,提升了几十万的售卖。



  扎根景颇村寨的乐安东和李旸夫妇,通过我们的平台,让榕树根之家获得更多人的关注和资助



  守候中缅边境的美术老师傅果生&雨仁的故事推出之后,获得更多主动问候及社会资助。一个人或几个人的小团队力量微博,只有把大家的关注汇聚起来,并转换成行动力,我们所致力的领域才有可能发生改变。


  搭上好平台


  你的故事才会被更多人看到


  从2013年4月份,腾讯公益网《我的公益故事》上线,运营至今,已顺利推出43期了,43个公益故事,43+N个人物(有的一期是呈现群像,不单指某个人物),每个公益故事都很精彩!


  为什么要持续的运营《我的公益故事》,一是一个好的故事适合做传播,腾讯公益的平台可以帮到这些故事里的人,甚至可以提供给一些愿意投身公益的人做参考;二是这些持续不断的来自公益故事主人公和捐助者之间的反馈时刻鼓舞着我们,我们的公益,正在改变这个世界!


  开办这个栏目,目的是呈现公益的多样性,公益的很多种玩法很多种做法。题材覆盖公益机构领袖及工作人员、明星、社会企业家、公司白领、民间志愿者等,巧妙利用影像向公众传递公益理念,用多重视角呈现公益的创新性、多样性、人人可参与性。


  为打破旧有的公益圈内部传播的隔阂,这个栏目是面向大众的。既能给专业公益机构参考,不失去专业和深度;也能给普通老百姓看,让他们认知公益,走近公益,继而支持并参与公益。虽然公益机构越来越多,但是一个人一个群体一队火把,哪怕再乘以N的系数,能量还是有限。人人公益,才能实现美好社会。


  《我的公益故事》每周一期,每周四上线,感谢腾讯图片、腾讯新闻每期都不遗余力的帮助推广,使得每一期公益故事新鲜上市后,都能被更多人看到,并一起参与点评,很多网友直接留言参与“点题”、“提供故事线索”,甚至主动供稿。根据后台的统计,每期公益故事都差不多能达到1200-1600万的PV((PageView,即页面浏览量),300万左右的UV(UniqueVisitor,即独立访客访问数),这还只是网页端,不算手机微信端的推广,已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这个数字,是任何一个公益机构自己做个网站,经营一个自媒体平台,所无法达到和企及的数字。


  如果你以及你所在的机构、单位,甚至企业,也正好有一个打动人的公益故事,欢迎你与腾讯公益联系,一起策划选题,因为这是一个“自助”的平台,你来供稿,口述“我的公益故事”,腾讯公益负责后期的专题包装及推广。


  其实,我还想说的是,要善于借助既有的媒体平台,找到合适的参与途径,搭上媒体的快车,让更多的传播资源和平台为你用!


    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可查看所有的公益故事。



  益美传媒(ID:YeeMedia)专注新媒体传播,每天一个好创意,启发新思维!


  这是苏苏从腾讯公益离开后,召集一些相关资源,发起成立的一个小而美的传媒公司,专注于新媒体传播,服务对象是企业、行业协会和机构,基于新媒体传播方向的策略咨询、规划、培训、执行、推广等。核心资源优势是,专业媒体出身,掌握媒体渠道资源,对公益有深刻理解及认知。团队核心成员都是媒体、互联网技术及公益跨界出身,同时拥有优势媒体界、公益界及CSR界的智库资源。具体业务可添加苏苏微信:suesue


  欢迎关注本微信号,并转发分享,保存下面二维码至手机并扫描即可关注,也可直接搜索:YeeMedia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