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60后大叔CP80后姑娘,在帝都郊区爆改2000平米的院子,竟然造出了现实版的桃花源!

2016-12-16 ☞☞☞ 益美传媒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m0179dsgh66


一间2000㎡的小院

有花有水有人家

清晨在花田锦簇中采一把玫瑰

入夜在虫鸣蛙叫中进入梦乡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而这并不是乌托邦式的理想

因为它就真真切切发生在

大!北!京!




这间小院就藏在

北京京郊水坡村的东边

灰色砖块瓦顶

用石头砌起来的墙面

不平坦的小道交错纵横

两面是用竹竿搭起的围栏

整个小院落隐匿在绿色植被中



走进院里

是一片菜地和花园

阳光透过树荫洒在

竹栅栏、长板凳上

暖暖的好温暖




院子的池塘里

两只大白鹅

在互相追逐嬉戏




而他们的主人

一个80系甜美姑娘甜甜

和一个60后成熟大叔老黄

夫妻两人在这里工作也在这里生活




老黄老本行是设计

后来创业经营一家广告公司

做了二十年左右广告

公司经营的有声有色


但一天三餐总是不规律

每天晚上总忙得很晚才回家

回家的路上看着别人家

暗黄的灯光温暖的照着

却不知道自己这样的日子何时是头




甜甜大学读播音主持专业

毕业时同学们都急着出去找工作

想方设法在大城市找到立足之地

她却不慌不忙

不愿勉强自己做不喜欢的事




于是他们合开了一家私房菜馆

每当夜幕降临时

城市里的少男少女便在此聚集

抱着吉他哼着《南方姑娘》的民谣歌手赵雷

和即兴弹唱《当你老了》的赵照

都是这里的常客




菜馆开得风声水起

但夫妻两人却仍然觉得

城里太拥堵太嘈杂,空间狭小

车水马龙,污浊的空气

想找个僻静的地方安静地做点事儿

认认真真地做自己喜欢的事




一次偶然的机会

老黄来到了景德镇

无意间看到桌子的角落里

放着一些破旧的柴烧瓷器

像是一道光一样射进了老黄的心里

“搬到乡下做个手艺人”

的念头从此挥之不去




回到北京后老黄就向甜甜

说出来自己的想法

两人一合计挺好的


“虽然我们完全不知道要怎么做

后来也就这么一点点摸索过来了

日子一样可以平静简单过下去”




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

两人一方面多次往返景德镇

等地学习研究传统制陶技艺

另一方面他们先后辗转于北京近郊

寻找想象中具有人文情怀的出世小院




直到2012年

两个人在北京顺义

发现了这块面积

大概有2000平的院子


院子里杂草丛生

到处都是狗大便

他们对于这方处女地

却是一见钟情


未被开垦的状态赋予了

未来无数的可能

原汁原味的幸福感相比

钢筋水泥的都市

显得尤为珍贵




于是两人关掉北京的餐厅

停掉广告公司的业务

和房租签下了10年的租期

就投入了对小院的改造当中




因为两人对美有着

内心的坚持和要求

与村民施工的方式

完全不一样

两个人便自己动手改造


院子里的大部分工程

都是两人自己一块石头

一块砖地垒起来的

整个院子加房子的设计改造完善

前期大概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




这一年多的时间里

没有任何的收入来源

只能靠积蓄支撑

村里电路布得不规范

每天至少跳闸两次

房屋主体单薄

保暖性能太差而且没有暖气

冬天只有围在火炉旁边才不太冷

.......




那时候父母每天都担心

“你们这样可怎么活啊”

朋友们也不认可

“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啊”


“可是现在的生活

就是我们想要的

至少这样生活过

没有辜负自己”

甜甜就一遍一遍的解释




尽管只有十年的租期

尽管房租可能就反悔不租了

但是他们就是觉得

哪怕在一个地方只生活一天

也尽量把它收拾得美一些





为了更美的生活

两人打造了一个花园

精心栽培

各种不同的鲜花

种在院子里的每个角落

四季无论走到哪一个季节

庭院里总有生命的气息




因为北京的气候

不适合桂花生长

老黄就搭了个阳光房

种几棵桂花

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

喝茶品香




夏天的夜晚在葡萄架

下看星星眨眼




紫得发黑的果皮上

像有一层薄霜 

夏末的日子也随之

慢慢敷上有一层甜霜~




秋天拿起竹竿

薅下一地果儿

敲一篮核桃

熬一锅山楂




开辟个菜园子

你挑水来我浇园

连粘在身上的泥巴

都是幸福的味道




想要吃面包

老黄就搭了个灶台

自己揉面醒面

用柴火拷出来的面包

香甜柔软




想喝豆花了

甜甜就洗净黄豆

转轴磨磨

打出来的豆花

滑嫩清香




就连平常吃的水果

两人也总能弄出些

不同的情调来




院子里的大白鹅下蛋了

女主人甜甜就

满院子的找蛋儿




两人从四处收集

手工品装饰房间

一把椅子

一个古老的灯罩

都透着一股淳朴自然




当然

还有随处可见的

两人亲手做的

装饰陶瓷




老黄自己在小院里

造了两座窑

坚持用最传统的方式烧窑

然而这种古老的

烧窑技术难度高

即使是景德镇还在

使用柴烧柴窑的人也很少了




柴烧需要连续

烧制72小时以上

期间要有人一直

不间断轮班添柴火




但最终作品的成败

还是取决於土、火、柴、窑

之间的自然结果

不使用任何釉料

瓷器表面的色彩

来自于烧制过程中

天然落灰与火痕

到底会出来什么样的色彩

一切都“听天由命”




因此哪怕一件小小的器皿

也凝聚了手艺人多年的心血

抱着这个虔诚的信仰

老黄每一次在烧窑之前

都要认认真真的祭拜窑神




2014年2月老黄和甜甜

开始烧拙朴的第八窑

这一窑原计划从2月2日晚

烧到5日晚上8时




俩人为了准备这一窑

一个多月的时间做陶

准备木柴,清理窑炉和棚板

捏支钉,粘支钉,满窑

甚至年三十初一也仍然做着这些工作

但5日清晨6时左右发现窑内发生坍塌




甜甜打开柴烧窑

看到将近90%的器皿被毁

差点哭了出来




但是两个人整理好心情

慢慢整理破碎残局

却在其中意外发现了

心中想要的釉色

一时又喜不自禁起来




凭着这一份初心

他们吸引了

越来越多的人关注

每烧一次窑

就会有很多人过来淘货




谈到这样的成绩

老黄腼腆一笑

“我们之前预计可能

要在乡下默默做个

5、6年才能出成绩”




而且在他们的影响下

越来越多的人也喜欢

上了手作和柴烧的乐趣

然后顺理成章地

老黄开办了工作坊

带大家一起做陶




老黄的工作坊取名为

“拙朴工舍

拙朴,出自《老子》

“大巧若拙”

简单,质朴

正体现了这个院子的一切




有的时候人们过来

并不为做陶买陶

只是为了过来取个景

和宝宝拍一套亲子照




或是给自己放个假

喝一杯热茶

品尝一下院主人

亲手烤的面包

做的打卤面




因为在这里

即便什么都不做

也能体会到心灵的惬意


而热爱生活的人

总是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

热爱手艺的

也总是挖掘更多的手艺美

除了陶艺之外

老黄和甜甜在院子里又

开辟了新的工作室

织染和金工




织染工坊里的每一块布

都是一针一线通过

传统的纺织工具织出来的

可以清晰地看到手工纺织的过程

甚至古老的蓝染工艺也能在这里找到




冰冷的金属经过捶打

被制成各种小玩意

柔和而有温度





渐渐的

拙朴工舍吸引了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

因缘聚合,来到这里

有北师大中文系的毕业生

IT公司的程序员

留澳的财务管理硕士

......




他们在这里重新选择

重新开始

因为人活着

就要想法设法的

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才不算白活

版权声明


益美传媒综合整理如需转载,请后台回复“转载”,并严格按照转载须知中要求中的格式转载,凡未严格按照要求格式转载的,一律视为抄袭,将被举报。也可直接联系:suesue008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精彩文章▼


从日本到大理,这一家四口,用自然农法,种稻种菜,修房引水,甚至亲自接生。。。


做厨娘,当裁缝,画名画,顺便再拿个国家级专利,超女黄雅莉隐匿这10年都发生了什么?


笑哭了!94岁老爷爷结婚60年狠秀恩爱:就算忘记一切,也会记得我爱你


点击【阅读原文】:7个人,22年,能做多少事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