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因丈夫登上《朗读者》,可她曾抛夫离子,54年为敦煌而活,董卿都赞她要“逆天”

2017-04-10 益美传媒


54年啊

从青春年少到满头华发

她和莫高窟结下了一世情缘

她从废墟中挽救莫高窟

为永续利用倾尽了全力

她也许不是合格的母亲

也许不是合格的妻子

却是敦煌永远的女儿



茨威格说:“勇气是逆境当中绽放的光芒一样

它是一笔财富

拥有了勇气就拥有了改变的机会”

上周《朗读者》最后一位嘉宾

她用一辈子的执念证明了这句话



樊锦诗

敦煌研究院第三任院长

她是出身优渥的上海娇小姐

北大毕业的高材生

人生本可以有无数条路

她却选择了最艰难的一条:

在大漠深处

爬进黑黢黢的洞窟

一待就是54年


她走过了莫高窟大大小小735座洞窟

领衔出版的《敦煌石窟全集(考古报告)》第一卷

被称为“精致绝伦、佩服之至”

可以说,没有樊锦诗

就没有今天人们看到的莫高窟

季羡林先生都赞她“功德无量”


难以想象,这些成就都是由这位

身材娇小、笑容和蔼的

老太太领导下完成的



当她走进演播厅时

董卿说自己心头一热

这样一个瘦弱的身躯里

怎么会蕴藏着这么大的能量



在《朗读者》现场

与樊锦诗院长同奋斗在敦煌的研究人员们

为她朗诵了

《莫高窟》、《在敦煌》、《人类的敦煌》

文学家喜欢说“永远的敦煌”

而樊锦诗为“永远”二字献出一生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t00230qjzf3&width=500&height=375&auto=0


NO.1

 

1962年

在北京大学考古系求学的樊锦诗

主动报名到敦煌研究院实习

自从在初中历史课本上看到莫高窟的样子

对洞窟的念想就在她心中挥之不去


佛像威严

天女飞舞

一到敦煌进了洞窟

第一眼就彻底被迷住了

古老而神秘的艺术

美妙得令人说不出话来

 


洞里的世界如此美妙

可洞外呢?

一间不足20平米的土屋

一天只能吃上两顿饭

没有水、电

更别提卫生设备

而樊锦诗从小到大就没见过

不通电的房子


甚至有一次,她半夜想上厕所

刚出门就看到两只绿绿的大眼睛正瞪着她

她被这只“狼”吓得心乱跳

赶紧关上房门

瞪着天花板等天亮

第二天一早上才敢出门

哦,原来那不是狼,是头驴

 


樊锦诗的父亲是工程师

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

她从小生活在高级知识分子家庭

条件优越

哪里吃过这种苦

几个月下来水土不服、营养不良

她只得提前结束实习

当时心里念着:“不想再回来了”

 


可世事弄人

待到樊锦诗毕业分配工作时

敦煌研究院来北京大学要人

4个实习生都要!

 

樊锦诗的父亲心疼女儿

写了厚厚的一封信

要女儿交给学校的领导

不知为何

她却把信截下了


她想到在那个遥远的大漠深处

有精妙不可言喻的洞窟

等待着人们的发掘与保护

她想到在那个条件艰苦的研究所里

还有常书鸿、段文杰

这些原本她以为很“派”的艺术家

为了莫高窟

活得像个农民似的


有些事情

必须有人要去做!

于是干脆地背起行囊

再次奔赴注定与她纠缠的敦煌

 


毕业一年后

被分配到武汉大学的恋人彭金章

来到大西北看望他心爱的姑娘

发现她变了,变土了

吴侬软语里夹杂着砂砾

哪还有那个俏皮的上海姑娘的样子?


▲17岁时的樊锦诗

 

NO.2

 

把一辈子奉献给了敦煌研究

必然有些东西被舍弃了

樊锦诗曾对孩子们说:

“你们爸爸是我们家的功臣

没有他的支撑

这个家庭可能就散了”


1967年樊锦诗与彭金章结婚

一个在武汉,一个在敦煌

这对新婚夫妻开始了

长达19年的分居生活

 


其实初分配到敦煌研究院时

北大的老师曾承诺3年后

就帮忙将樊锦诗调到武汉大学

让他俩夫妻团聚

但文化大革命的到来

让他们期待了3年又3年

 

▲凭栏天女与飞天  初唐  第321窟


期间,两个孩子都出生在大西北

樊锦诗工作忙

只能把孩子一个人留在宿舍

用小被子一包

拿用绳子捆着!


每天下班回来,听见孩子哇哇大哭

她心里就放心了:今天没事

要是听不见孩子的哭声

就得提心吊胆


有一次她一进门

发现才五六个月的孩子

竟然从床上掉下来

而且掉到煤渣子里

脸上全是花!



提起这段经历时

一向笑容和蔼的樊锦诗

脸上露出了难受的表情


那时的她吓坏了

赶紧请假把孩子送到丈夫老家

河北农村

让姐姐帮忙看孩子

以至于当孩子长到5岁时

甚至都不太认识她这个妈妈


樊锦诗不停争取调到武汉大学工作

一家人能够团聚

可是一直未果

有意思的是,

直到1986年

领导终于点头了

她却犹豫了

 


爱上敦煌不是一刹那的事情

而是无意识间

这份爱早就牢牢扎根在洞窟里了

 


常书鸿、段文杰这些敦煌的守护神还在

他们从浮华巴黎

从高校工作室

爬进黑黢黢的洞窟

筚路蓝缕

她这位敦煌的女儿总得再做点什么!

 

▲第322窟,建于初唐


她任性地对丈夫说,

反正我不走了!

要不,你来吧!

风沙漫天的大西北

分居近二十载的家庭终团聚


相恋在未名湖

相爱在珞珈山

相守在莫高窟

二十多年来

这对敦煌夫妻感情深厚依然如初

此前樊院长因为工作繁忙拒绝了《朗读者》节目组

后来是因为丈夫喜欢这个节目才接受邀请

“他在电视里看见了

可能高兴“”



NO.3


1998年樊锦诗出任敦煌研究院的院长

在任期间首提国际合作

利用先进技术进行洞窟环境监测

抵御沙漠侵袭



改善研究院的住宿条件

为研究人员家庭团聚四处奔波

为年轻人争取出国进修


以至于谁能想到,这个地处戈壁荒漠的敦煌研究院拥有的博士生数量在全国文物保护界位列第一!



而她最值得说道的丰功伟绩

当属数字化敦煌的建设


70年代时

有的洞窟已经模糊了、退化了

有的甚至脱落了

而随着莫高窟对外开放

一年数十万游客参观

令原本就狭小的洞窟和脆弱的壁画不堪负重


 可是不让看是不行的

看坏了也不行

她夜夜难眠

真担心有一天从梦里醒来

莫高窟不见了

 


▲第285窟:“秀骨清像”“褒衣博帶” (西魏)


于是只能加紧时间拍照做档案

10年拍下来

累积了不少照片

可是随着时间迁移照片泛黄变色

根本没有用啊!


2003年

研究院正在搞数字化

樊锦诗也在琢磨

莫高窟能不能数字化

让游客在洞外看?

 

但是当时技术是远远达不到的

然而,无知者无惧


▲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外景


10年的探索与坚持,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竣工,推出《千年莫高》和立体球幕《梦幻佛宫》两部电影。以仿真电影+实地参观相结合的方式,减少参观时间,提高洞窟承载量。


 

虽然电影缓解了洞窟承载压力,但是,“敦煌最终是要没有的。什么时候呢?我希望它还能存在1000年。”



于是为了能将莫高窟更好地保存下来,一个大胆的构想在樊锦诗心中渐渐清晰起来——为每一个洞窟、每一幅壁画、每一尊彩塑建立数字档案,利用数字技术让莫高窟“容颜永驻”。

 

2016年4月网站“数字敦煌”上线,不必去敦煌即可参观30个经典洞窟4430平方米壁画。

 


网站提供了全景漫游体验,点击洞窟,镜头就跟着鼠标走。每一尊佛像、每一根线条都清晰得仿若人就在现场。


▲第003窟,建于西夏统治瓜州晚期


莫高窟终将生病、老去,而这些数字影像将长留人间,延续着莫高窟的神秘传说。


谁能想到呢?这个现代化+高科技的成品竟是出于一个不怎么懂互联网的7旬老太太之手,让我们这些所谓的互联网原住民都汗颜。


让不可再生、不可永生的文物实现永续利用、永久保存,董卿说,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逆天啊!

 



NO.4


樊锦诗身上有着老一辈学者才有的

毫不做作的学术范儿:

生活琐事毫不讲究

对学术怀着一种单纯的执着

对于她来说

这世界上只有两件事:

敦煌和其他



2006年,第一卷考古报告初稿完成

樊锦诗拿到北京交给90岁高龄的宿白先生过目

先生觉得不行

她干脆就推翻重做

如此又反复修改了几次

六年后才正式出版


2009年她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她诧异,“我怎么就感动中国了?”


她被评为双百人物,摇摇手说,我哪有资格!


▲2008年,奥运火炬手樊锦诗


她从不喜记者采访:我的故事很简单,不要写我,多写点敦煌!


去年,一席邀请她讲讲自己的经历,她开口就是:“我想还是先讲莫高窟和它的文化价值”。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m0190o69bki&width=500&height=375&auto=0

▲视频为《一席》论坛演讲,时长1小时3分28秒,请在wifi环境下观看


25岁只身前往敦煌

30来岁在文化大革命中保护敦煌文物

40多岁敦煌终于通电

60岁接任敦煌研究院院长

76岁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竣工



78岁高龄的樊锦诗先生一年前卸任了敦煌研究院院长,现为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国务院参事。


然而,荒漠戈壁里的洞窟仍牵着她的思绪,一生不喜名誉,独想着敦煌、念着敦煌。


“要不是敦煌,人家知道我是谁?那不是我的荣誉,那是敦煌的荣誉。有一天我成灰了,历史在这儿。”



底部互动留言区 | 今日话题

你去过敦煌么?想对保护敦煌的樊院长说点啥?


版权声明

益美传媒原创撰写。如需转载,请后台回复“转载”,并严格按照转载须知中要求中的格式转载,凡未严格按照要求格式转载的,一律视为抄袭,将被举报。也可直接联系:suesue008


益美传媒

公益传播第一大号,让爱更有力量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精彩推荐点击图片跳转)

152名失忆老人和一群“骗子”同住8年,这座小镇的人性光辉闪瞎眼


这个故事胜过100场《中国诗词大会》!一个吉他手跑到大山支教,教出的孩子都成了诗人!

这个88年帅小伙,曾是高考状元,却从北京跑到珠海当农民,坐拥200000㎡有机菜园、鱼塘、小鸡仔……


点击【阅读原文】:152名失忆老人和一群“骗子”同住8年,这座小镇的人性光辉闪瞎眼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