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比赌王儿子低调,比王思聪正能量,这个高颜值富二代才是真正的“国民老公”

2018-01-29 益美君 益美传媒

说起“国民老公”

很多人第一反应是万达公子王思聪

但在他四处怼人绯闻不断走红网络之前

真正的“国民老公”另有其人

他就是“汤臣一品”集团少帅

佛系豪门公子汤珈铖



他的生活既没有香车美人灯红酒绿

也没有挥金如土的奢靡习气

而是将绝大部分时间花在工作上

微博上发布最多的是导人向善的佛家语录


正是这样一位“老干部”

15岁起被港媒称为“小股神”

18岁生日接管家族企业

26岁把集团盈利从15亿翻倍到30亿

如今身价过百亿还是黄金单身汉

颜值爆表堪比言情偶像

他的人生值得拍一部励志传奇!

 


NO.1


1983年汤珈铖出生在香港

哥哥名叫汤子嘉

父母为他取名汤子同

后来因为特别崇拜李嘉诚

又有“家成”的美好寓意

他就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汤珈铖

 


汤珈铖的父母都是典型的白手起家

父亲汤君年祖籍上海

从一个卑微的窗帘贩子

一路做到上市地产大亨

跻身台湾十大企业之一

又在香港打下汤臣一品的稳固江山

之后大胆投资上海浦东

被授予上海“荣誉市民”称号

 


母亲徐枫年少家境窘迫

不得不靠拍戏挣钱养家

是六十年代香港影坛少见的气质美女

塑造了无数难忘的“侠女”形象

后来更是台前转幕后变身金牌制作人

投资的作品《滚滚红尘》、《霸王别姬》

至今被全球影坛奉为经典

 


徐枫曾有过一段不幸的婚姻

彼时吃喝嫖赌的前夫一走了之

留给徐枫一地鸡毛和一堆巨额债务

尚未发达的汤君年上门要债

被这个倔强又无助的女人深深吸引

他送她去片场,接她上下班 

为她还清了一摊子烂账

一个地产商人与一名落魄影星
就这样冲破世俗的桎梏偏见

勇敢地站在了一起

他们的爱情故事也在香港传为佳话



成长在这样温馨美满的家庭里

汤珈铖度过了美好的童年

因为自小生得呆萌可爱、气质出众

他两岁起就在母亲的剧组里客串角色



连成龙大哥都成了他的粉丝

后来不断有人劝他进入演艺圈

但他总以性格不合适婉拒

低调内敛的性格从那时起就已经形成了


 



NO.2


1990年汤君年因收购金钟奔达中心涉嫌违规

整个汤臣集团陷入困顿境地

每天都有人上门追讨,声势逼人

生性文静的汤珈铖变得更加内向

为了不让两个儿子受到波及

汤君年只得送他们远赴美国波士顿求学



这起案件的官司前前后后打了六年

尽管最后汤君年被判无罪

但他对香港商界已经意兴阑珊

决定淡出香港,转向上海发展



当时的浦东一片荒芜不见人间烟火

当地流传着一句俗语

“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

即便如此

汤君年仍凭着独到的投资眼光

看准了浦东的发展机遇

先后在上海投资超过十五亿美元

开发项目涉及酒店、高尔夫球场、金融大厦



作为浦东开发的先行者

汤氏集团一年之内就在上海站稳脚跟

但此时大洋彼岸的美国

却传来小儿子汤珈铖患上抑郁症的噩耗

 

内向的汤珈铖远在异乡,无心读书

陌生的环境和繁重的课业让他倍感艰辛

后来他的厌学情绪甚至恶化到

见到教学楼和穿校服的学生都会恐惧不安

各类镇静剂和抗抑郁药物都收效甚微

 

看着宝贝儿子如此煎熬受苦

母亲徐枫心疼不已

她只得带汤珈铖遍访各地名医

最后听取医生建议

让他停止学业转换心境

那半年时间母亲放下一切事务

陪着汤珈铖环游了世界四大洲

他的病情才渐渐好转



尽管汤珈铖16岁就辍了学

至今没有一个正经文凭

但开明的父母并没有给他太多限制

汤珈铖自己也认为

读书并不是唯一的出路

 

因为从小在父母身边接触生意

他对投资交易饶有兴趣

一直订阅世界日报的财经版

上学时尽管成绩不佳

却对数字特别敏感

十二三岁的年纪一看教科书就头大

偏偏喜欢钻研金融股票的专业书籍

最喜欢的是李嘉诚的个人传记

书中的商界风云尤其让他心驰神往

 


休学后的汤珈铖在父母的帮助下

有机会参与到家族企业的日常运作

让父母都没想到的是

看似低调木讷的小儿子其实颇具投资眼光

沉稳的性子耐得住寂寞

尤其善于摸索股市的基础规律

预测恒生指数竟十有九准



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

整个香港股市一片低迷

母亲徐枫抱着试一试的心态

交给汤珈铖100万港币

结果两个月之内他就赚回了40万港币

全部送还母亲做私房钱

这让徐枫夫妇小小惊喜了一把



为了让儿子的商业天赋有用武之地

汤珈铖18岁生日那天

父亲汤君年正式委任他为集团执行董事

全权负责家族企业的经营事宜

成为香港极为罕见的“少年董事”

之后港股美股变幻莫测

汤珈铖竟从未失过手

他也因此被香港媒体称为“小股神”



面对各界追捧赞扬的声音

汤珈铖的回应却一如既往的低调

他总是笑着说:

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

即便有一些小才华

也是不断学习的结果

实在没什么好沾沾自喜的



NO.3

 

年轻的汤珈铖处事圆融

看起来不免少年老成

又带着若隐若现的忧郁气质

一直被港媒称作现实版的花泽类

但他的人生却并没有言情剧那么光明顺遂

 


正当汤珈铖在公司大展拳脚之际

2004年父亲汤君年却突然因病去世

结束了56岁的短暂人生

母亲和哥哥悲痛欲绝

汤臣集团群龙无首人心惶惶

汤珈铖临危受命

被紧急选为集团的副主席及执行董事

维持整个企业的日常运转

处理后事、安抚员工

还要劝慰崩溃的母亲和哥哥



在媒体采访中他曾说:

“父亲离世,是我至今遇到的最大挫折

心情差到极点……

但当时母亲崩溃,哥哥崩溃

我一定要在最糟糕的极点撑住

把所有事情都做完做好

然后我自己才可以崩溃

所有的重担全部压向这个21岁少年的肩头

还没等到父亲葬礼举行

汤珈铖的抑郁症就先复发了

 

他不敢让母亲知道

又必须妥善打点各项事务

他几乎是逼迫自己挺过那段灰暗的日子

因为他知道必须有人撑起这一片天

在父亲葬礼前后整整9个月里

他硬是靠着抗抑郁药和安眠药挺了过来



父亲的后事处理完没多久

屋漏偏逢连夜雨

汤珈铖尚未走出丧父的阴影

国家一纸政令又震荡了整个地产界

汤臣一品的楼盘一夜之间无人问津

整整3年才卖出去5套房

汤臣集团为此元气大伤

 

这让集团董事会慌了阵脚

他们纷纷提议降价清理库存回本

但汤珈铖认为汤臣的楼盘品质上乘

所在区位更有天然优势

坚定拒绝跟风降价

他对公司的盈利有长远的打算



果然没过多久

房地产市场重回正轨

汤臣一品楼盘的价格翻了三倍

此时距离他接管汤臣集团才不过4年

公司市值已经从15亿翻倍到30亿

不得不让人对这位年轻的掌门另眼相待

 


NO.4


如今的汤臣一品

已是两岸三地最知名的房地产商

汤珈铖的每一个决策和举动

也牵动着行业的命脉

他用自己的努力和成绩证明

哪怕没有耀眼的学历和证书

也能在刀光剑影的商海实战中

历练成一个真正优秀的企业家

 


而回顾自己沉浮的前半生

他最感怀的还是父母的开明和尊重

从年少辍学到青年经商

每一个选择都得到了家庭的温暖支持

他也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能如此

发掘孩子真正的兴趣才能所在

鼓励孩子在自己的道路发展

 


汤珈铖常说从父母身上学到很多

父亲对工作的认真态度

母亲对电影事业的执着

他也用实际行动在完成他们未竟的事业

积极发展父亲在上海的地产业务

还有凝聚母亲心血的“汤臣影业”



但他私人的生活却极其简单朴素

购物会选择一些打折商品

鞋子破了也会去修补

最大的开销就是资助贫困儿童

他说:

生活费够用就好

还是用钱多做有意义的事吧!”

 


作为年少有为的豪门巨富

汤珈铖的财富观却比大多数人都理性

“我觉得人最大的富足

不纯粹是财富

即使拥有千亿家财也好

普通的中产家庭也好

一天也只吃三顿饭,睡一张床

不要为了敛财去赚钱

而是为兴趣赚钱

是赚你的眼光,赚你的成就感

最关键的是,你的心要富足”

 


香港众多豪门后代创办“百仁慈善基金”时

汤珈铖受邀担任了协会的副主席

希望借此改善公众富二代的偏见

有记者戏谑问道:

富二代的形象不就是花花公子吗?

汤珈铖严肃以对:

“不是花花公子

是踏实、有善心、做好每件事”

 


基金会成立以来也一直不忘初心

赞助青年团体项目

举办慈善公益主题活动

帮助当地的弱势群体

资助低收入家庭

关怀重症临危儿童

支援地震水灾事故现场

捐资数百万援建灾区学校



每帮到一个人

都让他不断提醒自己

富有是一种责任


真正的豪门不是坐拥金山银山

而是精神上的充实和富有

希望有更多这样正面积极的豪门人设

引领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




公益传播第一大号,让爱更有力量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