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垃圾不分类,钱包两行泪?这群65岁+日本老人,却靠捡垃圾年入千万!

益美君 益美传媒 2020-02-17


7月1日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

正式开始实施

标志着中国进入

“垃圾分类强制时代”


身先士卒的上海人民

接受了第一波直击灵魂的叩问

你是什么垃圾?



干垃圾?湿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

可回收?不可回收?

平生第一次

人与人跨越了年龄的代沟

找到了共同为之努力的人生主题

那就是垃圾分类



吃过的小龙虾是什么垃圾?

喝不完的珍珠奶茶是什么垃圾?

一个粘住了吃过药死蟑螂的蟑螂屋

又属于什么垃圾?

堪称垃圾分类界的“三大天问”



除了对耐心及学习能力的极致考验

垃圾分类同样觊觎着你的钱包

个人投放未分类垃圾

最高罚款200元

单位混装混运

最高罚款50000元


▲昨日,上海宏安瑞士大酒店收到条例实施后首张责令改正通知书


如此严厉的惩罚制度

催生了一波波垃圾代收服务商

不少人已经嚷嚷着

要辞职蹲守垃圾桶收罚款

以求早日致富!



其实

靠垃圾致富早不是新鲜事儿了

日本有座叫“上胜町”的偏远小镇

半数居民都是65岁以上的老人

却每年人人创收千万日元

致富秘诀就藏在垃圾里



这里缺少系统化的垃圾回收体系

缺少先进的处理技术

十几年来却率先解决了

令全世界头疼的垃圾问题




它被评为日本最美的14座村庄之一

“日本最环保小镇”

是的,上胜町居住着1700多人

但他们几乎不生产垃圾



01


在上胜町的街头

你根本找不到公用垃圾箱

整个镇子上只设有一个垃圾回收中心

要求所有垃圾在回收之前

必须经过分类处理

就算是剩饭剩菜

在交到回收中心之前

也只能堆在家里




而上胜町人分类垃圾的细致程度

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首先,可回收类下有45个小类

铝罐、铁罐、喷壶、金属瓶盖、

衣服、木制品、荧光灯……



矿泉水瓶盖、贴纸、瓶身分开归类

有色玻璃和无色玻璃得分开



口红膏体属于“可燃物”

口红管则是“小金属物”

一只袜子算是“可燃物”

两只袜子属于“旧衣料”

就连牛奶盒必须折平、洗净、晾干



垃圾回收中心的两位小哥

会时刻监督居民是否投递正确



除了严苛的垃圾分类

小镇还鼓励居民们重复多次使用物品


比如小镇上开设了kuru-kuru店铺

居民可以免费交换闲置的旧物



Kuru-kuru工厂雇佣了不少工人

专门利用废弃物来制作袋子、衣服和玩具

不仅解决了部分失业问题

还让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而说到回收再利用

不得不提到小镇的标志性建筑

这间涵盖仓库、啤酒厂、酒吧、BBQ功能的

零垃圾啤酒厂



酿酒厂所使用的建筑材料

几乎都来自回收的废料

这一侧高达 8 米的墙壁

是从村民家回收废弃的窗户制成的



餐厅中庭悬挂着五彩缤纷的吊灯

来自回收的瓶子


建筑外立面的木材

用的是小镇木材工厂加工的边角料

用作地板的砖块

也是从废弃的房屋中收集而来的



可以这么说
“回收”、“再利用”、“垃圾分类”
这些我们时常挂在嘴边的概念
已经融入了上胜町人的血液之中
成了他们的日常生活方式
以至于上胜町如今成了人人欲效仿的
环保小镇
但是,小镇的环保事业


一开始进展得并不轻松



02


90年代时的上胜町

并没有垃圾回收的概念

和大多数农村一样

居民处理垃圾只有两条路:

要么烧掉

要么直接扔进山里



然而,再洁净的环境也禁不住这么“糟蹋”

尤其是垃圾焚烧过程中

产生的二氧化碳、甚至致癌物二恶英

使得原本自然秀丽的小镇

青山不再、河水污浊

环境急剧恶化

连人类的生存都变得危险



居民们意识到:

如果环境进一步恶化

大家就只能背井离乡了……

绝不能再这么下去!


为了小镇的生态环境

一场与垃圾的战争打响了



2000年,小镇将仅有的两个焚化炉关闭

从此杜绝垃圾焚烧

2003年,小镇正式发表零垃圾宣言

致力于在2020年前

消灭小镇的垃圾焚烧炉和垃圾处理加工设施

届时,没有什么东西会被当垃圾扔掉

所有东西都必须可回收



然而设想很美好

操作难度不是一般地大


得知垃圾分类系统后

Hachie Katayama的第一感觉是

大写的“懵”

当了几十年的家庭主妇

谁会去管垃圾可不可以回收呢?

全堆在院子里一烧不就好了!



Takuya Takeichi经营着一家便利店

除了进货、收银、整理柜台

还得负责整个店铺的垃圾分类

平白增添了不少工作



对于上胜町的居民们来说

垃圾分类不仅耗时费力

还得考验他们的记忆力

这已经不仅仅是操作不便了

简直是痛苦

但为了能回到记忆中美好的环境

麻烦就麻烦点吧!



一坚持,就是16年!

渐渐地,垃圾分类从最初的负担

变成了上胜町人独特的生活方式

居民们也开始以不同的方式看待

所谓的“垃圾”

就连外地来的厨师也被同化了



Taira Omotehara

曾是一位垃圾生产“大户”

只要是厨房里用不着的

全当“垃圾”一股脑地扔出去


如今他的厨房里所有厨余

都进了堆肥桶

变成本地农场的肥料

种出的菜又供给餐厅

如此健康的循环模式

让他慢慢理解“零垃圾”的概念




03


目前,小镇上80%的垃圾

被回收再利用或堆肥

严苛的垃圾分类不仅仅

改变了居民的垃圾观念

改善了恶化的环境现状

更连带着解决了不少社会问题:



①提升经济效益


上胜町的温泉吸引不少游客纷至沓来

宾馆靠燃烧生物燃料来供暖

每年可以节省7.6万美元

同时也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


另一方面,随着日本料理

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配菜或者点缀的花叶颇受追捧



而上胜町有着干净的水源和空气

树叶没有杂色和污染

全年有320种可食用的叶子

数量繁多以致曾堵塞道路



如今这些树叶被售卖至日本各地

甚至出口到北美和欧洲的酒店和餐厅

当地采摘树叶的企业

年营业额可以达到130万英镑



②解决老年人就业


51%的小镇居民超过65岁

老龄化问题曾一度令上胜町焦心


然而采摘树叶并非是

一项耗费体力的活儿

只需采摘、洗净、筛选就好

交给退休老人来做再合适不过



而当地老人们对采摘树叶这项新工作

抱有极大的热情

他们建立了专门的树叶档案

什么季节该摘哪种树叶

主动种植和销售

作为配菜的树叶、松针、花卉以及蔬菜

甚至主动学习IT技能

通过计算机简化业务


如今,树叶成了小镇老人们的“摇钱树”

通过采摘树叶

每年差不多可以挣得1000万日元

相当于58万人民币



可观的收入+纯净的环境

令老人们在充实的工作中

重新找到自己的社会价值

对生活的欣喜和快乐

令他们心情愉悦、自在轻松

不少人的高血压都不治而愈


由于老人们都能自食其力

生活怡然自得

小镇上唯一的养老院都已经关闭了


③实现文化输出


上胜町的垃圾回收分类史

已经令人交口称赞了

而后续更是解决了老龄化引发的社会担忧

更是一个奇迹

上胜町老人们的故事甚至被改编成电影

《多彩人生》

2012年在院线上映




04


除了上胜町之外

世界各地的城市都在努力减少垃圾

2015年,圣地亚哥宣布计划

到2030年将垃圾处理量减少75%

纽约市希望在大约15年内做到“零垃圾”

还有很多城市耗费了比上胜町更长的时间

与垃圾做着不懈的抗争


可说到底

上胜町不过是个人口稀少的小镇子

它不是纽约、伦敦这种国际化的大都市

没有先进的技术和系统的规划

教育水平不怎么高

交通也不怎么方便

可它是怎么做到

连很多大城市都无法实现的垃圾分类呢?



其实,关键还是在人

无论城市规模如何

无论环保政策如何

唯一共通的规则其实就是人



十几年前,上胜町的居民们需要拿着

一个个的“垃圾”

琢磨该放进哪个桶里

如今他们都成了垃圾分类“熟练工”

但并不会因此而偷工减料

每天仍需要花费一定时间去想、去思考

手上的废旧物品究竟该去向何方?



便利店老板Takuya Takeichi说

“事实上,现在我每次使用东西之前

都会想一想,这会不会变成垃圾?

不可否认,垃圾分类

使我们每个人都获得了丰富的精神财富


其实解决社会问题往往是这样

如果一开始就说不可能

是没有机会改变的



中国的垃圾分类之路

无疑也会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继上海之后,2020年左右

北京、天津、重庆等45个全国重点城市

也将开始实行强制垃圾分类


除了在网上编排些搞笑段子

也不妨换位思考一下

当你像上胜町的居民们一样

从改变思维模式开始

重新看待“垃圾分类”

当参与的人越来越多

这就变成了一场革新的运动


- End -


本文由益美君原创

如需转载请联系益小美(yimeijun2008)



/ 推荐阅读 /

  

  ▶豆瓣9.7分,跟拍14个孩子55年,揭露残酷人生真相,出身真的决定命运吗?


▶周迅和陈坤:最好的情谊,就是按你期望的方式去爱你


我们废弃的共享单车,他花15美元买回去,圆了缅甸穷孩子的上学梦


他是红了30年的大众情人,身价过亿却不修边幅,命途多舛却温暖如初


目前益美传媒正在招聘

可点击查阅,欢迎分享

益美传媒2019年招聘

资深文案、新媒体编辑、实习生,等你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