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京“60后老男孩”,花7年拍下200多万张天空照,挖出北京“颜值爆表”背后的秘密

添蓝 益美传媒 2019-10-27

一场又一场的秋雨

一次又一次的冷空气预警

宣告着寒冷的冬天即将到来

为了对抗严寒,北方城市即将开始陆续供暖

但在人们享受“温暖生活”的同时

雾霾也来了



日前,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观测史上罕见的超长
“厄尔尼诺现象”将持续到今年底
受此影响,今年秋冬季北方风速小
冷空气活动少,强度偏弱
可能出现雾霾持续时间长、
覆盖范围广的情况

要说这几年雾霾
对人们生活最大的改变是什么?
也许就是每天起床第一件事
不是看今天下不下雨
而是看今天的空气质量如何

慢慢地,晒蓝天、记录雾霾

成为了不少人的生活习惯




北京人邹毅就是其中之一
每天清晨,邹毅对着窗外拍下一张照片
然后发在微信朋友圈

这是邹毅7年来每天要做的一件事
从2013年1月开始
7年来,他坚持从同一角度
拍摄北京的天空
从雾霾的天到晴朗的天
从下雨的天到下雪的天

北京一目了然环保研究中心创始人邹毅

这些照片没有高超的拍摄技巧
单独看来只是普通的天空照片
但当照片拼合在一起的时候
却是北京空气质量变迁的最佳见证

邹毅拍摄的2018年北京空气质量全记录


至今,邹毅已拍摄200多万张照片
他用这种方式来记录、观察与坚守
为我国的环境治理
保存了珍贵而独特的视觉记忆

01

因雾霾而开始记录

促使邹毅开始拍摄天空的契机
是2013年冬天的雾霾
2013年1月
一场持续了2周的雾霾袭击了北京城
家住北京电视台附近的他
有一天突然发现
“窗外330米的电视台忽隐忽现”


那时雾霾天气还没有权威说法
网上相关的争议也非常多
邹毅决定采用最直观的方式:拍照
“那时候也没有什么解释
也找不到好的答案
就只能拿起手机
把看不懂的、好奇的东西拍下来”



从当年1月起
邹毅每天持同一部手机
在同一个时间、地点按下快门
即使偶尔有事不在
他也会拜托家人或小区保安帮忙
这些照片被定期分享到微博、朋友圈
邹毅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引发大家探讨
并借助群众的力量找到答案


直到第64天的时候
邹毅突发奇想将拍摄的照片拼在一起
出来的效果令人震撼
这张拼图也在网上引发强烈反响
“大家似乎突然意识到
我们每天在面对怎样的空气质量”



本是无心之举

却似乎让邹毅对未来

空气质量改善看见了一丝曙光

他开始想:
“如果我把半年、一年的照片
都放在一起会是什么样子?”
也许会更加震撼
也许会引发更多人的关注
也许就能找到问题的答案
以及解决的方法

邹毅将这些照片起名为
《北京一目了然》
“看见,则一目了然
看不见,则一筹莫展”


02

用影像见证空气质量变迁


每一次雾霾爆发

都会为邹毅带来一波流量

2015年的一次严重雾霾

邹毅的图片在朋友圈

甚至被1.3亿人阅读和转发

连他自己都完全没有想到


《北京一目了然》火了以后

许多媒体都来采访、报道邹毅

他们认为“一目了然”代表了

政府和专业机构外的“第三方态度”



网络上,也有不少热心人给邹毅留言

“你做了一件特别了不起的事情

让全社会开始关注我们身边的环境问题”

有些网友还主动联系邹毅

想在自己的城市也创办“一目了然”



大家的认同让邹毅十分感动
“作为一名普通的北京市民
获得来自社会的赞誉
是一种别样的力量”
动力之下也有不小的压力
越是深入了解
邹毅越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

▲2015年12月邹毅拍摄的北京国贸三期

2017年,邹毅辞去了原本的工作

发起成立了“北京一目了然环保研究中心”

这是一个专注于雾霾防治、

环境研究的公益组织

以“众知、众智、众志、众治”为使命

希望发动更多人参与记录

自己所看到的那片天空



对邹毅来说
看着手机里的影像
逐渐变得蔚蓝、清澈
实在是再开心不过的事了

03

从抱怨者变成行动者


邹毅拍摄的照片

呈现在公众面前的是几千张

可在背后,他的拍摄多达200多万张

回顾自己一路走来的历程
他觉得最根本的是角色的改变

邹毅并非专业摄影师
此前对环保公益领域也几乎没有了解
但通过记录影像的手段
他从单纯的好奇,甚至抱怨
变成了一个见证者、参与者

在一种全球领先的图像识别技术的支持下
邹毅获得了这些照片
背后的pm2.5浓度的数据
按照这些数据
他重新对2013-2018
这6年中的照片进行了排列
得到了下面这张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

过去6年北京优良的空气天数明显增多

这和北京市环保局公布的数据高度吻合

2013年,北京PM2.5平均浓度为
89.5微克/每立方米
2018年,下降到了51微克/每立方米

邹毅在活动上讲解“一目了然”


相比较伦敦和洛杉矶治理大气污染的进程

北京为全球空气治理提供了借鉴

联合国环境署也认为

北京样板是中国大气污染治理的成功经验

值得其他国家学习借鉴


“拍摄雾霾越来越不容易了”

这是邹毅最直观的感受

但已经成为专业人士的邹毅

不再满足于直观感受

他进一步思考:

自己这样拍下去有意义吗?

空气质量并不会因为记录有任何变化

而自己的这些数据能否

为北京的大气治理做些什么?


成立“一目了然”后

他开始跟多家高校和专业环保机构合作
用影像辅助相关的科研
他希望有一天
能通过手机拍照的方式
结合大数据、AI技术和图像对比

就能显示出当地的空气质量

甚至不仅户外

还有大家度过最长时间的室内

“要把每一部手机变成传感器,

要让每一部手机成为监测点。


但这需要广泛、大量的数据

“用的人越多,数据库就越丰富

显示出来的数据也就越准确”



虽然以后的路可能还很长

但与其抱怨,不如行动起来

用努力改变天空的颜色!


04

保卫蓝天是每个人的责任


今的邹毅,已不再是个简单的记录者

他经常会问自己:

为了留住更多的蓝天

我们还能做点什么?


过去中国处理环境问题总有一个习惯
那就是
“政府主动,企业被动,百姓不动”
公众的参与度极低
如何参与,怎样行动是许多人的疑问
邹毅的做法无疑为
民间参与环境保护提供了一种路径

个人参与环保的一种重要形式
就是生活方式的改变
邹毅自己就是一个例子
多年以前,他出门打个酱油都开车
“不能牺牲自己的生活质量”

后来邹毅发现汽车尾气
是污染排放的重要源头
于是,他封存了家里的私家车

上班期间,四环以内的出行都靠地铁和公交

这个习惯一直坚持至今


“一目了然”发起后
邹毅注意到许多人的自发性非常高
他们在网上讨论、记录
带动了社会对空气问题的持续关注
“提高关注度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019年10月18日邹毅拍摄的“中国尊”


为此,邹毅常常在全国各地跑

宣传“一目了然”项目

希望更多的人能参与进来

上海、西安、成都、拉萨...

目前,全国已有二十多个城市加入

其中,获得政府大力支持的山东省

就有16个城市都推广了“一目了然”

无数网友用手机拍下了自己的蓝天日志



这也是《北京一目了然》

总结出来的大气污染防治的逻辑

众知、众智、众志、众治
即空气质量改善的希望和胜利所在
一定是最广大的公众参与
也只有这样才会事半功倍

也许不是每个人都能像邹毅一样
坚持7年,甚至全职投入
选择绿色环保的行动和理念
却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
也有责任和义务去做的事



现在,邹毅依然每天忙着
在全国各地推广“一目了然”

“尽管我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但是与国家标准、

与世界卫生组织指导值还差很多

还需要持之以恒加大治理力度

在更广泛的领域里全面深化环境污染治理”

邹毅有一个“野心”:
“北京永远不会回到从前!


不仅是北京,全国都是如此
当我们习惯了蓝天白云
又怎么可能愿意回到“黑暗”
为此,付出再多努力也是值得
每个人,都能用行动改变未来


本文部分资料参考自人民政协报

推荐关注公众号“添蓝”

在公众号对话框,回复关键词“蓝天

或添加益小美微信(yimeijun2008),回复暗号“蓝天

即可获邀入群,和热爱蓝天的同道人一起

欣赏全球各地的美丽蓝天大片!


长按扫码即可关注“添蓝”微信公众号



点击蓝色文字或图片即可阅读


热爱天空的姑娘,两月三次进西藏,这是她的蓝天

各地蓝天美照大比拼,你最钟意哪一款?

美到令人窒息的家乡蓝天,一起晒出来吧,好礼相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