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保送清华,特招入伍!54岁女将军再立奇功:新冠疫苗进入临床阶段!

益美君 益美传媒 2022-03-30



这两天,不断有好消息传来!


最令人振奋的要数这一条:108名志愿者提前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旦临床试验有效,疫苗将会被投入市场。


这也就意味着:世界疫情有救了!



带队研制出疫苗的,是一位默默无闻的院士,她叫陈薇。


如果不是因为这次疫苗,你可能很少听到她的名字。


但正是她,带领团队一次又一次创造奇迹,在病毒和我们之间,树立起一道道屏障!



01

与病毒赛跑,和美国竞争
陈薇不辱使命,顺利完成任务


疫情爆发后,54岁的陈薇院士临危受命,1月26日(大年初二)带领团队进入湖北。


作为中国首席生化武器防御专家,研制新冠疫苗的任务,压在了陈薇的肩上。


临行前,陈薇接种增强免疫力的疫苗


这是一项与生命赛跑的任务。


在国内,确诊患者直线上升,整个中国被疫情点亮。


为了确保疫情大面积蔓延,湖北封省,医疗队挺进一线,全国人民宅家不外出。



更是一件彰显大国实力的任务。


在国外,美国虎视眈眈,主动联络至少25家研制疫苗的公司,要与中国赛跑。


这个时候,疫苗就是最先进的武器,谁先研制出疫苗,谁就掌握了主动权。



使命在身,时间紧,任务重,陈薇一点也不敢懈怠。


他们用4天的时间,搭好了帐篷检测实验室。


接着,昼夜不停地奋战在一线。



联合地方优势企业,争分夺秒开展重组新冠病毒疫苗的药学、药效学、药理毒理等研究。



终于!经过评估,陈薇带队研制的疫苗,是5个研发组中安全性最高、最有效的一种。


3月16日,我国重组新冠疫苗获批启动展开临床试验!



陈薇做到了!疫情当前,她不辱使命。


她用自己的实力,给全中国的人吃了一颗定心丸。


也让海外对中国虎视眈眈的国家,再一次被中国速度折服。



02

文艺青年到“女汉子”
她的身上多了份责任与使命


熟悉陈薇的人都知道,投身这一行以来,陈薇生生地将自己逼成了“女汉子”。


她不光工作节奏快,走路、吃饭、说话都比别人快半拍。


这是20多年来,和病毒赛跑养成的习惯。



军装在身,你很难看出来,她曾经也是个长发飘飘、热爱文学、喜欢舞蹈的文艺女青年。



1988年从浙江大学毕业后,陈薇被推荐到清华大学,攻读生物化工专业。


一次机缘巧合,导师让她去军事医学科学院取实验需要的抗体。


看着科学院里先进的实验器材,陈薇动了心,一种强烈的归属感驱使着她在研究生毕业后没多久,就正式加入了部队。



部队的纪律严格又枯燥,也就是在这里,陈薇彻底变了个样。


她经常跟烈性细菌病毒打交道,鼠疫、炭疽、埃博拉,都是她研究的对象。


这些细菌病毒,在和平年代可能只存在于实验室中,但一旦爆发战争,就会成为夺人性命的罪魁祸首。



研究烈性病毒,风险性极强。


同事劝过她算了吧,可军装在身,她放不下那份使命感。


为了做研究,她经常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


就连怀了孕生了孩子,也只休了一个月产假,就奔赴岗位埋头工作。



几十年的军旅生涯,不仅磨练了她的意志,更让她对救人心怀敬意。


长期与烈性细菌打交道的她,身上少了份柔美,却多了份刚强。



03

她是冲在一线的战士

和疫情抢时间,只为多救人


2003年,非典爆发,陈薇受命投入到非典病毒的研究工作。


感染人数急剧增加,医护人员压力山大。


为了与疫情抢时间,陈薇第一个扎进了实验室。



她所在的实验室,是生物安全三级负压实验室。


由于负压状态会导致身体严重缺氧,当时规定研究人员只能在里面待5个小时。


可为了早日攻克病毒,陈薇经常不吃不喝,穿着成人尿不湿,一待就是八九个小时。



实验到关键时刻时,陈薇更是48小时不合眼,死死地盯着实验数据。


终于,在她和团队的共同努力下,陈薇和团队研究的“重组人干扰素ω喷鼻剂”,对“非典”病毒有明显的预防作用,这一研发结果,保护了前线一万多名医护人员。


她成功了!



可研制出喷鼻剂,只是迈了一小步,接下来,陈薇要做的,是指导人员使用,并收集数据。


那时候的她,跑遍了全国83个非典定点医院,接触到的都是高危人群。



期奔赴在疫情一线,她似乎已经忘记了,除了国家外,她还有个小家。


有次接受记者采访,儿子看到电视里的妈妈,立马扑上去亲吻,这时的儿子,已经有100多天没见过妈妈了。



看着她在前线奋战,家里人对她的担忧与日俱增。


可为了尽早攻克病毒,为了能挽救更多人的性命,陈薇只能暂时放下对家人的牵挂。


保卫国家,护卫人民,成了她心中最大的使命。



她说,穿上军装,就要有军人的担当。


在很多人都称赞她的时候,她也只是淡淡地回一句: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



04

她愿意去最危险的地方

只为将病毒阻隔在国门之外


如果说,非典时期的付出,是她对祖国人民的奉献,那么,埃博拉病毒的攻克,则是她对全人类的奉献。


非典得到控制后,2004年,陈薇开始研究起了埃博拉病毒。


这一研究,就是十年之久。



十年间的反复试验,她本以为自己和团队早已掌握了这种病毒。


没想到,2014年,西非爆发了大规模的埃博拉病毒。


陈薇意识到:病毒变异了。


要知道,埃博拉被称为“人类的黑板擦”,致死率高达90%。


看着患病人数不断上涨,传染人员波及到了欧洲和美洲,陈薇很担心。


她说:“埃博拉离我们也就是一个航班的距离。”



为了尽快控制病情,她和团队再一次投入到紧锣密鼓的研究中。


在经过无数次实验和挫折后,陈薇和团队逐渐掌握了病毒的原理,成功研制出了有效的冻干制剂疫苗。


为了帮助当地人民免受疾病之苦,也为了避免埃博拉病毒大规模爆发,危及到中国人的生命,在很多人谈“非”色变时,她决定亲自去趟非洲。



在她看来,只有去往病毒发源地,在一线扎根,才能更快的了解这种病毒,从而攻克它。


带着研究中的经验和疫苗,她奔赴疫情一线,开始了第二期临床试验。


她的做法,不仅控制住了埃博拉的持续蔓延,还让中国的疫苗走出国外,实现了在境外临床的零突破。



后来,每当提起埃博拉,当地人都会这样说:“别人因为埃博拉走了,中国人却因为埃博拉来了。”


他们称陈薇为“埃博拉病毒终结者”。


她用身体力行,获得了当地人的认可和称赞。


也实现了自己先前所说的话:将病毒阻隔在国门之外。



回顾陈薇这些年的经历,你会发现,她的身上有一股劲,一股迎难而上,永不服输的劲头。


更有一种祖国需要我,我就上前线的势头。



在重组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制上,陈薇团队更是立了大功。


很多人都说,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研制出疫苗,本身就是一项奇迹!


如今,疫苗开始人体注射试验,由于第一期试验需要的志愿者不多,目前只有108名志愿者进行注射,接受观察。


来自武汉大学保卫部工作的志愿者任超就是其中一员。



他说,看着全国人民对武汉的付出,他觉得,自己得做点什么,来报答大家的恩情。


接种完疫苗后,任超身体各项感觉良好。


其实在接种疫苗前,有人曾问过他,怕吗?


他说:说不怕是假的,但我相信我们的科学家。


完整视频在这里,点击观看


看着他们的挺身而出,看着陈薇院士,以及背后一大批工作人员的无私付出,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离想要的胜利,越来越近了。


因为,就算病毒再猖狂,但我们有着最可敬的科学家,和最可爱的中国人。


他们的勇敢、无私,足以战胜面前的困难和挫折。



在全球疫情升级的今天,我们希望陈薇团队研制出的疫苗,能尽快通过临床试验,推向市场,挽救更多人的性命。


这将是一件造福全人类的大事件!


真幸运,它是由中国人研制成功的,我们将有幸共同见证奇迹。


-END-

本文由益美君原创





益美传媒入驻平台

“益美传媒”即可查到


“益起美好的人”

yeemedia


关于益美传媒

传播,让公益更有力量!关注公益慈善、社会创新,旨在挖掘生活中的正能量及美好,为企业公益基金会、公益机构及项目提供专业的全链条传播服务。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苏   苏):suesue801(微信)

授权转载(益小美):yimeijun2008(微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