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有恩必报!南京大屠杀中他救了25万中国人,现孙子来求药:给,不要钱!

益美君 益美传媒 2022-03-30



前几天,一条#拉贝后代向中国求援# 的话题刷爆了各个平台,底下的回复是这样的:



很多人可能会有点摸不着头脑,拉贝是谁?20多万中国人,又是怎么回事?


要说清楚这件事,得先把时间倒回到1937年,到处都是日军的中国:


1937年12月16日:

我开车到下关去勘查电厂,城门前面,尸首堆得像小山一样……

到处都在杀人,有些就在国防部面前的军营里进行,机枪声响个不停。

1937年12月25日:

日本人命令每一个难民都必须亲自登记,而且要在10天内完成……

20万人!怎么办?

1938年1月1日:

一个漂亮女子的母亲向我奔过来,双膝跪下,不断哭泣着,哀求我帮忙。

当我走进一所房内,我看见一个日军趴在一个哭得声嘶力竭的少女身上。

我立即喝住那个无耻的日军,并用任何能够让人明白的语言向他呼喝。

他丢下一句“新年快乐”就逃走了。

他逃走时,仍然是全身赤裸,手中只拿着一条裤子。

以上内容均来自于一本泛黄的日记——《拉贝日记》。



在早已磨旧了的纸张中,拉贝用德文记录下了1937年12月至1938年初,侵华日军在南京制造的人间惨案。


在那次大劫难中,我们失去了30万同胞!



但估计有人不知道,在当时极其危险的环境中,还有一群外国人在尽自己最大能力,保护剩下的中国老百姓。


德国人拉贝就是其中之一。



01

82年前
他救了25万中国人


他叫约翰·拉贝,1882年出生于德国汉堡,26岁时来到北京。


1911年,拉贝应聘到西门子驻北京分公司,先后担任西门子公司驻北京、天津、南京代表处代表。



当他看到日军在中国触目惊心的暴行之后,利用自己德国人的特殊身份和十几位外国传教士,还有金陵大学与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的教授等人,一起建立了面积为3.88平方公里的“南京安全区”。


南京国际安全区委员会部分成员,居中者为约翰·拉贝


为那些正在被屠杀的中国老百姓,提供栖身避难的场所。


《拉贝日记》电影剧照


当时已经55岁的拉贝,以视死如归的态度一次次拒绝了撤离南京的邀请,面对穷凶极恶的日军,他像巨人一般矗立在那片尸骨成山的土地上,把中国难民庇护在身后!


连他家花园里,都藏着600多名中国人。



人类的身体被服饰包裹,分不出优劣。但当战争和屠杀拷问着每个人的良知时,包裹在身体里的灵魂,就会破壳而出展示它的善恶。


因为他的无私举动,25万在日军铁蹄下朝不保夕的中国人得救了!


25万啊!


《拉贝日记》电影剧照


要知道辛德勒挽救了1100名犹太人,就已世界闻名,而拉贝却救了25万人。


这是怎样一种功德,感谢你当初没有放弃。


但完成如此丰功伟绩的拉贝,并没有因此而平安度过余生。



1938年4月,拉贝回到德国就开始公开演讲,用纪录片揭示日军暴行,甚至还写信给希特勒,希望德国出面对日本施加压力,但他也因此一度被盖世太保追杀......


二战结束后,又因曾是纳粹而先后被苏联和英国逮捕,直到1946年才被释放。


《拉贝日记》电影剧照


出狱后的拉贝生活拮据,一直靠接受接济度日,并在1950年时中风逝世,结束了他伟大又让人唏嘘的一生。


虽然拉贝走了,但他给我们留下了直接证明。


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的《拉贝日记》和其他资料,成为鉴证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的恩情我们也一直没忘,在当时的南京人得知拉贝的困境之后,就曾募集了资金汇给他。


但当时德国国内根本没有物资卖,于是又向南京政府请愿,希望由政府出面每个月采购食物转交给拉贝。



现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里仍保存着他的墓碑,位于南京市广州路小粉桥1号的拉贝故居,早在2006年被江苏省定为文物保护单位。




02

82年后
你有难,我鼎力相助


这次他的孙子,也就是德国海德堡大学妇科教授——托马斯·拉贝,向中国驻德国大使吴恳求援,他需要一种药品除了救自己和家人以外,也为了他的患者,而这种药品只有中国产。



我们马上联系了国内能生产这种药品的一家企业,他们当即决定:免费赠送!


并用最快的速度空运到托马斯·拉贝的手里。


82年之后,我们延续了这种“守望相助”的珍贵情谊!



底下评论区里,全部都是一片支持和感恩声:



“你待我以诚,我岂敢相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82年前的这份恩情,中国人没有忘。


中华民族是个知恩图报的民族,对于真心实意帮助我们的,无论是人还是国家,我们都不会忘记,无论相隔多久的时间。



03

知恩图报,守望相助
这就是中国人


【巴基斯坦】:


作为将“中国是巴基斯坦的坚定盟友”写在小学课本上的国家,他一直被网友们称为“巴铁”,原因是这个国家无论对中国做什么,都带着诚意。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巴基斯坦捐赠了全国所有的储备帐篷,为了给中国运输帐篷、支援医疗队,他们动用了全国仅有的4架运输机。


随行医疗队为节省飞机空间多装物资,连飞机座椅都拆掉了,一路上席地而坐。



当被询问医疗队的饮食安排问题时,巴方代表说:“不用操心医疗队的吃饭、接待问题,他们是去救人的,有菜叶吃就行。”


这次疫情爆发初期,巴基斯坦援助了中国30万个口罩、800套防护服、6800副手套。

而这些对于巴基斯坦来说,已经是他们全部家底了!



待巴基斯坦面临疫情压力时,中国政府马上派出了援助巴基斯坦抗疫专家组,同时分多批不断给巴方捐赠检测试剂盒、口罩、防护服、呼吸机等医疗物资。

1万只医用N95口罩、10万只一次性医用口罩、5000套医用防护服、12台呼吸机、5台除颤监护仪、1万份核酸检测试剂等,这只是其中一批的量。


最关键的是,中国还出资援助巴基斯坦一座临时隔离医院,光这一项援助就差不多400万美元。


之所以我们一直叫它“巴铁”,凭的就是永不相负的承诺与坚持,你待我以诚,岂敢相负!



【俄罗斯】


我们这位刚直的邻居,连帮助别人都是默不作声的,2月1日他们紧急送来一批援助中国的物资,11号,俄罗斯驻华大使馆才低调地发了一条信息,根本没有想过要宣传。


8号时,又把整个伊尔-76运输机塞的满满当当,再次捐助。



如今,在俄罗斯确诊已累计四千多例,连总统普京此前视察医院时都险些“中招”。


在他们最需要的时候,中国星夜驰援,援助货物总体积为269.28立方米,总重量25529公斤。包括医用口罩、防护服、外科手套、体温计、鞋套等物资。


物资上写着:病毒必将被击败,胜利属于我们!



【伊朗】


伊朗曾倾全国之力紧急筹集300万只口罩发往中国,要知道,伊朗还在美国全面制裁之下。


能捐出来这么多,真的确实不容易!


如今伊朗告急,中国马上派出了专家团队赶赴伊朗,还把中国的的诊疗方案翻译成波斯语,向伊朗公众发布。


并回赠了25万只口罩和5000个试剂盒,捐赠物资箱上写着“亚当子孙皆兄弟,兄弟犹如手足亲”。

顺便说一句:美国看到这些,跳出来说伊朗还处在制裁中,没有资格使用中国试剂!

但这是我们捐的,你管得着吗?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比如日本丰川市捐的口罩,我们10倍回赠


为全球“重灾区”意大利,不仅派去了援助医疗队还带了35吨的物资;


欧洲告急,求助我们的“国宝”钟南山院士,于是他再度“出征”,向欧洲介绍抗击疫情的宝贵经验。



“知恩图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投我以木桃 报之以琼瑶”,这是我们祖先几千年传下来的教诲,我们现在这么做,以后也会把这些中华美德一辈辈传下去!


但这样的情感在不少西方政客与媒体眼里,却成了“别有用心”的举动,一会说中国在“口罩外交”借机拉拢人心,一会又炒作中国援助物资有质量问题......


他们或者因为长期被资本主义利益交换熏染,或者因为急需为抗疫不利“甩锅”。

虽然原因不一而同,但他们默契地都宁愿相信阴谋论,也不愿理解我们有“天下一家”、“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好意和传统。

     


但不管这些噪音有多大,中国满怀善意的援助仍会不断送往需要它的地方,为战胜疫情持续贡献力量!


疫情面前没有“孤岛”,哪个点没有做好都会直接影响全局!我们唯有团结起来,才能勠力同心战胜病毒!


-END-

本文由益美君原创






益美传媒入驻平台

“益美传媒”即可查到


“益起美好的人”

yeemedia


关于益美传媒

传播,让公益更有力量!关注公益慈善、社会创新,旨在挖掘生活中的正能量及美好,为企业公益基金会、公益机构及项目提供专业的全链条传播服务。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苏   苏):suesue801(微信)

授权转载(益小美):yimeijun2008(微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