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6岁女孩带着傻母病父上学,10年如一日,真实身份惊呆了所有人

益小美 益美传媒 2022-03-30

6岁的孩子,在你眼里能做什么呢?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却从不曾想,一句人尽皆知的俗语竟用在了这个6岁的小女孩身上。
 
她的故事,曲折得让人难以置信;她的十几年如一日,坚强到令人心疼。


她叫杨会芳,你或许没听过这个名字,但你一定为她的成长深深揪心过。


01
“有爸爸,我才有家啊”
 
他是村里的能工巧匠,妻子却患有唐氏综合症(先天智障),除了吃饭,什么也不会。
 

1995年的一天,彼时47岁的杨荣昌仍坚持把路边这个哇哇大哭才几个月的女婴带回家,并给她取名,杨会芳。
 
虽是捡来的孩子,他却视如己出。

女儿喜欢的,他想尽办法满足;碰上什么好的东西,他总留给女儿;女儿放学回来,总能看见父亲坐在门口等她,日日如此……
 
6岁前,她和所有孩子一样,有的只是孩子的嬉戏、童真……
 

然而,一切的幸福,却因父亲的一场大病戛然而止。
 
那是她上学前班的某一天,老杨想着女儿大了,该有个自己的小屋了,便着手给女儿盖小房子。

不曾想,房子没盖好,他却突发脑血栓倒地不起。
 
那天,小会芳不知道家里发生了什么事,只记得回家就看见父亲躺在床上,挂着吊瓶;

在她还来不及乱想,父亲就吃力地告诉她,爹没事,明天就好。
 
会芳相信了,爹明天就好。

 
第二天等来的,不是父亲痊愈,却是一病不起。

昨天还能说话能动的父亲,今天除了眼睛哪儿都动不了,甚至话都说不出了。
 
小会芳害怕了,开始不停地哭,一边哭,一边不忘去把亲戚邻居找来。
 
直到亲戚们带来医生,父亲的命算是保住了,可家里唯一的顶梁柱也倒了。

本就清贫的一家子,生活彻底被打乱。
 

生活的重担,一下子落到了小会芳的肩膀上。

年幼的会芳,不得不学着大人的样子,照顾病父傻母,独自撑起整个家。
 

每天天不亮起床,把父母安置妥帖后赶紧拿上书包去学校,放学第一个冲出教室,写作业干农活再照顾父母,已经是夜里九点多了。
 
就算这样,小会芳依旧不能睡一个整觉。

每天夜里,她都要起床帮父亲翻身,而碰上傻傻的母亲夜半哭闹时,会芳只能睡四个小时。
 

虽偶有亲戚救济,对于要上学的会芳,这点钱远远不够。

她又开始学着大人的样子,把曾经放学的玩闹时光,变成了捡废品、给邻居家剥玉米、摘棉花的挣钱补贴家用时光。
 
每每说起会芳,所有人都心疼得直掉眼泪:她才和那棉花一样高啊。
 

第一次打工挣到了几块钱,小会芳高兴地拿回家给爸爸,爸爸紧紧地攥着钱,红着眼眶一声不吭。


看着年幼的女儿这么辛苦,杨荣昌愧疚不已,他什么也做不了,只想一死以放女儿自由。
 
他拒绝进食,不吃不喝,更甚至把女儿送到嘴边的米汤打翻,不管会芳和亲戚们怎么劝都不听。
 
终于有一天,从不在父母面前哭的会芳哭着求爸爸:只有你在,我才有个家,我才不是孤儿……
 


原来,女儿早已知道了她非亲生,却始终一如既往。
 


就这样,小会芳带着父母走过了小学、初中,父亲也在她的悉心照料下慢慢好转,生活也能自理了……
 

可生活里往往最可怕的不是绝望,而是在给你希望后再狠狠地扇你一巴掌!


02
“老师,我能不能带着父母上学”
 
2011年,才初中毕业的杨会芳,决定利用暑假出去打工挣高中学费。
 
在会芳的意识里,读书不一定是最好的出路,但一定是最美的出路。
 

少小离家,她并非不害怕,可为了生活,她什么也不敢怕!

初进食品厂,连她自己也没想到,竟会消毒水过敏,只要一吃东西就吐。
 

远在家中的小姨心疼不已,一遍遍打电话叫她回家,“孩子你回来,你上学的钱小姨给你出”。
 
她只说,小姨,我再坚持两天。
 

不曾想,消毒水的难受她扛了下来,却还是被小姨一通电话叫了回去。

电话里的小姨告诉她,父亲脑出血不省人事……
 
一路上,她想过上万种可能,最坏也不过回到父亲刚生病的时候。

直到回家看到父亲,完全成了植物人,连眼里都没有光。
 
她陷入深深的自责,如果没有离家,这一切都不会发生了。
 

那一夜,妈妈没有闹,她坐在父亲身边,看着外面雷雨交加,她无声地痛哭,做出了人生中最艰难也是最痛苦的决定:中断学业。
 
她无论如何都丢不下他们独自在家。


一年后,父亲的病情终于稳定了下来。上学的念头再次萌发,她想上学,知识永远都最不可或缺。
 
考虑到诸多因素,本想学医的会芳最终选择了邯郸学院曲周分院的学前教育专业。
 

开学那天,她最后一个到学校报道,班主任对这个迟到的新生有点不高兴。
 
更令班主任没有想到的是,这个迟到的女生,竟还要求文化课在家自学,舞蹈音乐美术课到学校上。
 

就算这样,杨会芳也常常缺课。班主任决定,去做一次家访。
 
去之前,班主任已经知道她家条件不好,但直到走进会芳家,她还是不敢相信眼前看到的一切:

阴暗潮湿的房间里,炕上躺着一个男人,咧着嘴似乎在笑,炕角坐着一个女人,自顾自地在玩……
 
屋里最显眼的是几块砖支着一口锅,一丁点肉和鸡蛋都看不见……


 眼前的一切让班主任没忍住哭了出来,她对丈夫说,我怕这孩子学业坚持不下去。
 
走出泥泞的小院,她留下一袋米和一桶油,往会芳手里塞了600块钱。
 
杨会芳和班主任温素华

万万没想到,眼前这个局促不安的小姑娘却说了一句让她此生难忘的话:老师,我想带着父母上学。


03
“我能行!我真的能行!”
 
让人意外的是,杨会芳在县城租了一间房子,真的带着父母来读书。
 
她再次像小学时那样开始了飞奔在“家”和学校之间,半工半读的生活。

虽然辛苦,但她从未缺过课。

 
父母离学校近,学校又减免了学费,还有助学金,生活忙碌且难,会芳只为能正常上学开心不已。
 
在学校里,舞蹈课她是停不下来的女孩,钢琴课她的手指比谁都欢快。


幼教班60名女孩,杨会芳是唯一年年都拿一等奖学金的优等生,各种三好学生、优秀青年奖她更是拿到手软。
 

可有一天,会芳却一无往常的开朗,老师几经询问才知道,昨晚父亲拉在被窝里,她要哄开熟睡的母亲,挪动父亲,到洗好床单,已是凌晨五点。
 
她不敢再睡,做好饭端给母亲,喂好父亲,便一路小跑到学校。
 

学校有她的快乐,有她的梦想。

她说,我毕业后也要当老师,像我的老师一样。
 

2013年,县妇联“三八”巾帼事迹分享,现场有人给她捐了2600元,她死活没要;

“周末可以打工,寒暑假可以打工,我能行,我真的能行!”
 

她的事迹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却除了县中医院帮父母安排住处,再没有接受任何捐赠。
 
她尽量削弱大家对她的瞩目,安安分分读书、继续打工,穿梭学校和医院照顾父母。
 

2016年,杨会芳幼师毕业,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了幼教特教中心的一名老师。
 
在这个特殊的岗位上,她有20名学生,都是6岁以下的智障儿童。

无缘无故地大声说话,突然间随处乱跑,在教室里小便……是这些孩子的常态。
 

她从不沮丧、抱怨,每当身心疲惫的时候,她就想想自己的妈妈,孩子们和妈妈一样,所以她能理解他们,而且像照顾母亲一样关爱他们。

在特教中心,她做了两个人的活,却只肯领一份工资。
 

有人问她为什么这么倔。

她说,人活着不应让人觉得可怜,比起很多人,我还是幸运的,至少,我父母安好。

 
每天弄好所有回到自己屋里,已经九点多了,这却是会芳难得的学习时间。

她说,“虽然做不了最优秀的,但要做最努力的那个”。
 
“只要自己肯定努力,肯奋斗,就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04
“我希望每个孩子,
都有属于他们的美好人生”

因为这份“倔强”,她成了河北省最年轻的人大代表;殊荣如此,她却说,这更是一份责任。

以后要关注的不只有自己的“小家”,更有特殊群体这个“大家”。


如今的会芳,仍在曲周幼教特教中心当着一名平凡而又伟大的特教老师。

她没有结婚,却有许多孩子,每个孩子她都用千倍的耐心去呵护;一个简单的动作重复十几遍,她依旧乐在其中;



她一如曾经自己的老师一样,力所能及关心着他们的一切;

在学校如师如母,更到家中去教孩子们的父母如何对待自家不一样的孩子。



而一有空,她或投身公益事业,去各种福利机构如同照顾自己父母那样帮助着那些老人孩子。

或向优秀的特殊教师取经,学习,只为让自家掌握更专业的教导技能。

“我希望所有孩子经过关键期的训练以后,都能不同程度地融入社会,有他们的美好人生。



再一次获得五四奖章,她身上没有一丝骄傲,一如平常,不忘初心,心存感恩地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



世界以痛吻之,她却报之以歌。

她深知,痛苦、难过、伤心,浪费的终究是自己的人生,世界仍旧在不停留地向前走,只有一往无前,才不会被它抛弃。

大概,这就是罗曼罗兰所说的唯一的英雄主义,认清了生活的真相,仍然热爱生活。


我们时常感慨生活不易,但总有一些人、一些事不断地提醒我们:别忘了乐观与坚强,还有善良。
 
生活实苦,但真正的强者总能将这些苦难通通收下,而后用乐观、坚强与善良去浇筑,建构起日后连自己都不敢想象的自己。

参考资料:
《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杨会芳 孝女知反哺 求学携父母》,大公网;
《你的青春,因奉献而美丽——“养女”杨会芳的故事》新华网;
《老故事:我的父亲母亲——6岁女孩撑起特殊的家》

-END-





益美传媒入驻平台

搜“益美传媒”即可查到


“益起美好的人”

yeemedia


关于益美传媒

传播,让公益更有力量!关注公益慈善、社会创新,旨在挖掘生活中的正能量及美好,为企业公益基金会、公益机构及项目提供专业的全链条传播服务。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苏   苏):suesue801(微信)

授权转载(益小美):yimeijun2008(微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