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72小时拯救病危双胞胎!商业思维如何结合公益?他们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益美君 益美传媒 2022-03-30


每一个新生儿呱呱坠地的背后
都承载着全家人满满的爱
看着他们可爱的小脸蛋
总让人不自觉地微笑着
发自内心地希望宝宝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然而,不是所有的宝宝
都能平平安安地来到世上
我国每年有120万早产儿,数量居世界第二
早产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首要原因
救助早产儿,提高他们的生命质量
不仅具有降低婴儿死亡率的数据意义
更是牵动着每一个早产儿家庭的心

长江商学院广东校友会也关注到了这个群体
为了救治早产儿,他们上演了一场
极具新的“极速挑战”
成果如何?快点击查看视频吧

长江校友系列公益故事,收录在即将出版的2020年长江公益案例集《无公益,不长江》一书中。

今天,益美君先带大家一读为快!



01
双胞胎同时病危,选择救哪个?

2019年5月31日,祈福医院里一对双胞胎诞生了。但他们的父母却没有心思体会双胞胎降临的喜悦。

大宝体重仅1200克,属于极低体重儿,小宝体重也只有1550克,属于低体重儿。更揪心的是,两个孩子都出现了呼吸困难的症状,经诊断患有“新生儿肺透明肺病”,立刻转入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


双胞胎的父亲肖先生与妻子都是离婚后重组家庭,肖先生属于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听说是双胞胎后,还是很开心的。但是一想到孩子的情况我的心就乱了。后来,新生儿科的医生跟我说了孩子的治疗费用后,我就说能不能只救一个。”

说起当时的情况,肖先生依然无奈中带有伤感。“生下来了也不想放弃,可是我经济能力不能同时救两个孩子,就想着只救情况好点的小宝。”

新生儿科的医生了解到他们家庭的困难情况后,向他们推荐申请护曦行动早产儿救助,肖先生信心倍增:“两个孩子我都要救!”

在夫妻俩提交申请后仅仅72个小时内,护曦行动就完成了从接收申请、审核、复核到救助金拨付到账的全过程

有了这笔“救命钱”,大宝和小宝都得以及时接受手术治疗,在平安出院后,现在宝宝已经和足月生产的宝宝各项发育指标基本一样,正健康茁壮地成长。

▲护曦行动救助的双胞胎宝宝 

2016年,长江商学院广东校友会与广东省医学会等专业权威机构共同发起了“护曦行动”,将商业投资的理念和逻辑运用到公益项目上。该项目从设计之初就关注公益资源的投入产出比,整合社会资源,创新地解决问题,搭建覆盖广东全省的患“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且无后遗症的早产儿救助网络,持续探索高效救助的运转机制,帮助拯救更多困境家庭的早产儿。

项目自启动至2020年4月,已与广东省内21个地市的30家医疗机构签署合作协议,搭建专业、快速的救助网络与机制,累计通过审核成功救助368例,项目及时缓解了经济贫困家庭的负担,为早产儿及家庭带去生命的希望。

护曦行动能取得今天的成绩,与长江商学院广东校友会各位校友们的帮助密不可分。


02
长江人,要做更有效的公益

许多长江校友都是商界精英,他们长期在做公益,但随着接触到的公益项目越来越多,发现了一些问题,如:

善款的使用不够公开透明、资源重叠导致浪费、组织活动只是流于表面形式等。他们意识到,做公益,捐款只是开始,如何高效地使用善款,“用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才是最难的。


做公益不仅要有善心,还需要有能力。比尔·盖茨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态:“赚钱难,但花钱更难。”每个长江公益人何尝不是抱有同样的想法?要把钱花到实处,让社会发生变化,让人发生变化,这不是“抠门”,而是一种本事。 

不少长江校友和朋友热心推荐了各种项目,仅医疗救助里,就有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白内障、肿瘤、罕见病、心理疾病等各种项目。在仔细评估每个项目后,发现大部分项目已经有社会公益机构在关注了

有没有哪个群体、病种是比较缺乏关注但救助意义又很高的呢?

校友们继续深入研究,发现“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又称呼吸窘迫症)这种疾病几乎没有公益机构关注,然而它在早产儿中发生率高达10-16%,占全部新生儿死亡原因的30%,患儿出生后4-12小时内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严重者甚至会发生呼吸衰竭导致死亡。


与此同时,在医疗条件达标的医院,只要家长不放弃,基本上都是可以治愈的,且有很大希望没有后遗症。

“这不就是我们希望帮助的对象吗!”社会关注度低,但救助意义大,正是广东校友会选择医疗项目的原则。一笔不算大的金额,就可以拯救一个新生儿的生命,让一个家庭重新充满爱与希望!


03
迅速整合资源
搭建覆盖全省的专业救助网络

为研究项目的运作模式,长江校友深入调研,先后走访了广东省多家医院,了解问题的真实现状,听取一线医生专家们的意见。

▲护曦行动项目组与专家们召开座谈会

在与专家沟通后发现,其实真正的需求在大城市之外,隐藏在二三线城市、粤东西北地区。因区域分散,公益机构要覆盖难度较大。长江校友们决定努力解决这个问题。

长江商学院EMBA10期王泽瑶校友说:“公益项目应当像投资一样运作,精准投入,投到最需要的地方,才能真正帮助到最需要帮助的人。”

如何让项目成功覆盖到广东各个地区,建立有效的救助网络?在素未谋面的情况下,双方如何建立高效的沟通渠道,并做到互相信任?在长江校友的资源帮助下,项目迅速对接联系上了广东省医学会,在积极沟通交流后,医学会对长江广东校友会和公益项目表示充分认可与支持,最终成为护曦行动联合发起单位。

▲“护曦行动”启动仪式

项目模式初定后,护曦行动向广东省内各地市医院发出邀请,各地医院积极响应,纷纷提交合作申请。短短几个月时间,护曦行动就与27家具有急救“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条件的医院建立合作,搭建起全省救助网络。至2017年,已与广东省内21个地市的妇幼医院、综合医院等30家医疗机构签署合作协议。


04
极致打磨,完成“不可能的挑战”

救助网络已经覆盖了全省各地,项目组继续思考,如何才能在最短时间内,让需要帮助的家庭拿到这笔救助金?护曦行动项目组在两年间的实践里,不断与合作医院、项目专家、受助家庭进行沟通、讨论,先后六次发文给合作医院精简优化流程,摸索出一套“从医院到医院”最高效的闭环方法

▲护曦行动项目组与专家们召开研讨会会

首先,是要“放权”给一线医生,由他们判断病患是否符合救助标准。他们是距离患者家庭最近的人,更重要的是,项目组相信医者仁心。由病患所在的医院科室进行自评、医院予以初审,这是最高效合理的做法。

其次,如何判断申请人的情况是否适合救助?专业的事必须交给专业的人来干!项目组设计出了三重审核机制:基层医院递交申请——省医学会审核资料完整性——省新生儿重症专家组轮值在线专业评估——基金会完成拨款救助。

在几次合作之后,新生儿科医生毕广良所在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已经是护曦行动的“头号粉丝医院”,对护曦行动赞叹不断。

▲9个月的“护曦宝宝”健康成长ing

“我们曾接到一个早产儿,因其家庭经济十分困难,没有定期产检,因此其母高危因素和胎龄均不详,该患儿出生后即出现呼吸困难,有‘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表现,当时家属交完600元住院押金后,几乎已经拿不出更多钱了。在我们帮助家属提交申请后,护曦项目组在3天内就完成审核和发放救助汇款,让我们对贫困患儿的救治减少了后顾之忧。

这样真实的令人动容故事还有许多。没有任何冗余的步骤,没有形式主义的文书,从病患家属提交申请到善款打入患者的医院账户中,整个流程只要48小时至72小时,是所有合作方基于“既要专业也要快速救助”的一致目标,共同努力的结果。



05
打造“全链条”救助

三年来,护曦行动项目的救助网络和流程机制稳健运行,实现高效救治的目标后,校友们又开始思考,除了救助,能否在前端的诊疗阶段、后端成长恢复阶段也提供帮助呢?

针对前端的诊疗阶段,校友们提出,可以进一步整合专家资源,培训基层青年医生,帮助他们掌握最新的技术,提高基层医院早产儿救治水平。

这个想法与专家们不谋而合,经过精心准备,2019年7月份,首届“粤东西北地区新生儿科骨干医生专项诊疗技术培训班”顺利开班

一个月里,青年骨干医生们紧张忙碌地投入临床学习。学科顶尖专家亲自授课,从基础理论温习起,再由浅入深讲解前沿的实操运用,同步国际上最新的指南。

▲首届“粤东西北地区新生儿科骨干医生专项诊疗技术培训班”结业仪式

“护曦宝宝”出院后,还需要一些专家指导家长科学育儿。这时长江商学院EMBA14期校友张乃公主动提出,可以依托自己创立的广州爱博恩妇产医院有限公司的资源,对“护曦宝宝”提供早期干预训练、发育评估、喂养指导等医疗指导。

2018年11月,爱博恩公益基金早产儿有爱之家正式落地。第一阶段对广东省内100位1岁以内的早产婴儿提供“早产儿发育评估”+“早产儿360°养育指导课包”健康管理支持,通过专业知识普及与医疗救助,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妈妈和儿童。

▲“护曦宝宝”参与爱博恩公益基金早产儿有爱之家落地仪式


06
公益另一层的意义在于唤醒

护曦行动在带动长江校友多元参与公益的同时,还积极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

2019年,项目上线淘宝公益宝贝,将校友企业产品销售与网络平台捐赠相结合。蔡晓东(DBA5期、EMBA12期)、邓申伟 (EMBA21期)、郑奕光(EMBA28期)等校友企业的淘宝旗舰店,积极响应。

2017年开始,项目连续3年在99腾讯公益活动期间公开募捐,谢建春(EMBA5期)、张乃公(EMBA14期)、胡铁钢(EMBA27 期)、李若丹(EMBA34期)等校友企业参与配捐支持,20家护曦合作医院踊跃参与,每年都带动几千人次的捐赠,在筹集了社会善款的同时,也让更多民众了解公益,参与公益。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公益另一层的意义正是在于唤醒,唤醒自己更大的能量,唤醒更多人心中的善意。如今,越来越多的广东长江校友开始关注公益,参与公益行动,这大概就是公益的力量。


深圳市恒晖儿童公益基金会理事长、
深圳市基金会发展促进会执行会长陈行甲
在了解了护曦行动的故事后
也深受感动
大咖点评


陈行甲

深圳市恒晖儿童公益基金会理事长、

深圳市基金会发展促进会执行会长




我认为护曦行动是一个很好的公益项目。好在以下几点:


1.项目的关注对象是一个极端弱势群体。处于人生成长最初阶段的贫困家庭早产儿,犹如刚刚含苞的花蕾,还没来得及绽放便遭 遇凋零的危境,他们的处境最能触动社会的共情。


2. 项目的逻辑清晰。为什么要关注这些孩子,除了对这些孩子和他们的家庭的意义,这个项目对于社会的意义在哪里?从最一开始,项目设计者都想得很清楚。
3. 项目的方法得当。执行过程抓住了三个要点:一是依靠专业的力量,不盲动;二是透明公开地执行,保证公众监督下执行;三 是注重救助体系的建立,而不是简单地盯着个案。
总体上说,这个项目从关怀一个特殊弱势群体入手,探索综合提高社会效率的思路和方法,有比简单救助弱者更重要的意义。期 待长江学子在公益道路上推动我们国家的社会进步。


阅读更多长江校友的公益故事

欢迎关注2020年长江公益案例集

《无公益,不长江》



自2018年开始,长江商学院每年策划出版一部《无公益,不长江》,系统介绍长江人的公益创新行动与企业家精神,探讨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


2020年《无公益,不长江》即将出版,敬请期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