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又没求他救我!”女子被救下珠峰后,结局反转:她欠下的债,可不止这1万美元…

益美君 益美传媒 2023-10-20

最近发生的一件“知恩不报”的奇闻,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

一女子在攀登珠峰的过程中遇到紧急情况,可被救后却拒绝支付救援费用。

此事不仅引起了救助者的不满,更是在舆论中激起了巨大的水花。

随着信息的进一步曝光,人们发现:离谱的事情,还不止“拒付报酬”这一件……



01


事情发生在5月18日,湖南省登山队攀登珠穆朗玛峰的过程中。18日晚上8点,在海拔8450米的位置,湖南省登山队领队范江涛发现了倒在地上的L女士。L女士看起来很不妙——

孤身一人,氧气瓶容量已被耗尽,面部覆盖了一层寒冷的薄冰。

只剩下一只手套,而另一只暴露在酷寒中的手已经冻伤,呈现可怕的黑色。

整个人也处于昏迷状态,生命体征十分微弱。

第一次路过她时,范江涛并没有动手救人。

在登山界有一个惯例:“8000米以上无救援”

这是因为,在海拔如此高的极端环境下,任何多余的动作都会极大地消耗体力和氧气,从而给救援者本人也带来危险。

可是范江涛在继续走出20多米后,还是折返了回来。

那毕竟是一条命啊。

带着遇险的登山者下撤不远,他的体力就无法支撑了。

没有办法,范江涛只好放下L女士,先行向下搬救兵。

走出不远,他遇到了同队的另一名队员谢如祥。

谢如祥曾是北京大学山鹰社(著名登山运动社团)的社长,登山经验非常丰富

谢如祥毫不犹豫地决定,放弃登顶,救人要紧。

他对自己的夏尔巴向导说,只要能把这位遇险的女士送回营地,就给他1万美元的报酬。

夏尔巴人是生活在珠峰附近的土著,常年以登山向导的职业为生,对珠峰附近的路线相对熟悉。

最终,经过范江涛、谢如祥及二人向导的努力,L女士成功脱险。

02


在救援过程中,谢范二人发现,L女士其实是与他们同属一个登山队的“熟人”,都是湖南省登山队的成员。但是,登山是一项风险比较大的运动,攀登珠穆朗玛峰不仅要自愿报名,还需要经过选拔才能参与。

而在这一次攀登珠穆朗玛峰的行动中,L女士根本就没有报名,遑论后期的选拔和训练。

知情人士说,L女士私自报名了其他登山队,下山时没有雇佣夏尔巴向导,体力耗尽后昏迷在了路边。

而且,从她到达加德满都(尼泊尔首都,位于珠峰较易攀登的南坡下)到登顶珠峰仅用时13天,只有标准攀登周期的三分之一。

由于珠峰气候极端,登山者往往需要严格按照训练标准适应当地环境后,再开始攀登。

而L女士不仅不雇佣向导,还如此心急地开始登山,出现状况实在不足为奇。

换句话说,她遇到的危险,很大程度上是咎由自取。

风险是自己造成的,那么消除风险的成本理应由她自己来出。

这是毫无疑问的——更何况这是救命之恩,怎么感谢都不为过。

可是,L女士的反应却让人瞠目结舌。


03


L女士获救之后,不仅连一句感谢的话都没说,而且一直没有提钱的事。

夏尔巴向导一直催促范江涛支付约定的报酬,范江涛只好找了一个朋友联系L女士,看看她有什么想法。

没想到,L女士的一番回应却让人大跌眼镜。

她表示,支付给夏尔巴向导的1万美元救援费用,自己只愿意付4千美元。

并且,L女士还“提出了几个条件”。

关于这些条件的具体内容,范江涛并没有对外公布。

但他听完这些条件的反应是——

勃然大怒,“这钱我一分都不要了”。

这些所谓“条件”的无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最终,这1万美金,还是由范江涛和谢如祥两个救人的英雄承担了。

受了救命的大恩,却还要就救援成本讨价还价,L女士的行径未免太过小气。

更何况,这1万美元只是夏尔巴向导的报酬,谢范二人遭受了比这大得多的损失。

与其它山峰不一样,珠穆朗玛峰海拔极高,温度极低,氧气稀薄,环境极端恶劣。

因此,想要登上“世界第一高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是一个浩大的系统性工程。

登山者需要接受长期严格的训练,学会种种野外求生和处置意外情况的技能。

整个训练过程可能长达数年,并付出巨大的经济成本——以谢范二人为例,们为了攀登珠峰,每人光是训练费用就花了40万元。

从范江涛下定决心救刘女士下山开始,这40万元和背后好几年的艰苦训练,就全打了水漂。

而当谢如祥决定一起救人时,这个损失就翻了一倍,外加1万美元给夏尔巴向导的费用。

更别说为了保住L女士的性命,范江涛把自己的手套和备用氧气瓶都摘下来给了她。

在8000多米的高山上,这些都是能保命的装备。

因此,谢范二人付出的代价,除了80万元人民币、好几年的时间,还要加上4个人在8000多米海拔上的搏命。

所以,范江涛救着她下撤时,其实是边哭边走的。

可是即便代价如此惨重,他和谢如祥哭着也把人救了下来。

范江涛、谢如祥虽然没有“登顶”珠峰,却登上了人性的最高峰。

只可惜,人性总有善恶两面。

L女士的做法,把人性的谷底展现得淋漓尽致。

人性可以厚重得撑起一条生命,也可以微薄得承受不起1万美金。



04


像L女士这样“知恩不报”的人,其实并不鲜见。

就在今年2月发生过一件事:

浙江绍兴的王大爷已经60多岁了,平时靠蹬三轮车维持生计。

25日下午,王大爷一如既往地蹬着三轮车到处找活干。

这时他听到急迫的呼救声,扭头一看,一名女子正在水中挣扎。

王大爷毫不犹豫地跳下水,把落水女子救了起来。

所幸她只是呛了几口水,并无大碍。

可是女子走后,王大爷发现自己的老年机进水坏掉了。

大爷家境也不算殷实,只能靠体力劳动挣点小钱,一部手机的价格对大爷来说着实有点肉痛了。

王大爷只好厚着脸皮找到女子,想请她帮自己换一部新的老年机。

没想到,女子却大言不惭,“是你自己自愿下水救我,我又没让你救我。”

王大爷无话可说,只好离开。

这位落水女子的行为和L女士知恩不报的行为,影响是一样的。

L女士的事情曝光后,网友评论说,这是“上车以后把车门焊死”

以后再有人倒在雪山上,路过的人还会不会担着数十万元的风险施救呢?

一个真实的案例给出了答案。

前几年,从非正规游览线路游玩的“驴友”们身陷险境被救出以后,常常拒付救援队的费用。

基于此,国内很多景区都制定了“有偿救援”制度,没想到却造就了一起悲剧。

2016年,男子石某从木里违规穿越至亚丁,出现严重高原反应,向景区求助。

遗憾的是,由于救援不及时,石某已因高原反应严重,疑似引发并发症离世。

景区当时的救援公告里规定“游客须汇款至管理局指定账户,汇款到账后,由野外搜救队开展救援。”

即为“先付钱再救人”,这也是导致悲剧发生的一大因素。

后来亚丁景区也对有偿救援条款作了修订,可是这已经无法挽回石某的生命。

这起命案看起来是景区规定不合理导致的,实则是景区在赖账驴友的逼迫下不得不为之的无奈选择。

如果大家的善良没有被L女士和驴友消耗得所剩无几,石某的悲剧还会发生吗?



05


表面上看,L女士只是损害了救助者的金钱和时间;其实,受损的是全社会的信用。

谴责不愿支付报酬的被救女子,不只是为了那1万美元,更是为了挽救我们岌岌可危的社会信誉。

社会是一个巨大的“信用银行”,我们既是存款人,也是贷款人。

无论是存款还是贷款,都需要有“信用”作为桥梁,信用银行才不会倒闭。

总有一些紧急事件,报酬无法提前支付,只能事后补偿。

比如急救,比如战争,比如路边的老人扶不扶,比如落水的儿童救不救。

“被救之后不愿支付报酬”的行为发生得越多,人们对于报酬需要延迟支付的紧急事件的态度就越消极。

长此以往,身后的顾虑越来越多,挺身而出的英雄将会越来越少。

没有英雄的民族,如同没有脊梁的人,与瘫痪无异。

所以这起事件看似只是金钱纠纷,事实上它涉及到我们每一个人。

谁能保证,下一个倒在“珠峰”上的,会不会是你我年迈的父母、稚嫩的儿女?

到那时,我们急需贷款,社会这个“信用银行”却早已破产。

出品|益美传媒

作者|鸣谦



近期微信公众号改版啦
⭐星标「益美传媒」
第一时间获取更新文章

欢迎关注益美君视频号
此刻MOMENTS
美好的事物,在此刻发生

食一桌人间烟火,
饮一汤人生起落。
和益美君一起走进北京昌平东新城村,
感受一桌米线里的烟火气吧~

👇👇👇


-END-



为两位英雄点个赞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