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字节跳动是一个bp工厂?
如果大家关注到字节招聘,你会发现他们几乎所有后台的岗位都在bp化,不只是HRBP、财务BP,还有行政BP、运营BP、法务BP,安全BP,风控BP、税务BP、数据BP……只要你能想到的岗位,他们都BP化了。
以前大家说字节跳动是「APP工厂」,从岗位的角度,现在字节像「BP工厂」,就这个话题,我们分享几点看法。
一、字节BP化的岗位变化
我们先来看一下字节职能岗位,对比一下BP化前后,有那些变化。
以行政岗位为例,传统行政,一般主要负责办公室、前台、供应商、资产管理、节庆活动等职能。
接下来,我们看字节目前爆火的飞书团队的行政BP,工作内容一看,莫名有一种「紧迫感」。
这个行政BP,对上要「紧跟战略、目标对齐」,横向要「协助团队活动,助力产品迭代」,对外还要「品牌推广」。
对比你会发现,传统的行政工作是一块块的,按部就班去做。而飞书的行政BP工作,感觉都拧在一起,有点像现在疫情下的一线团队,「既要xx,还要xx,又要xx」,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
如果压力不那么大的行政BP,大概是什么样,我们再找一个字节行政的岗位对比。
这个CQC团队(内容审核)的行政BP,比起飞书团队节奏就慢一些,主要工作导向更清楚了,工作对象是「HR和业务leader」,工作目标「根据痛点,提供解决方案,提高员工满意度」,工作类型可以分「平时工作,紧急工作」等。
再来另外一个岗位的例子,税务岗位,对比效果更明显。
左边是传统的税务专员工作,工作内容颗粒度很小,从日常工作、到专项工作、年度工作拆得非常细;右边就是税务BP,工作职责就关键三条,向上对集团负责,向下负责工作落地,横向维持好监管部门和合作方关系。
这个对比非常明显,税务专员是干细活的,有清晰的边界,税务BP是干「粗」活的,工作内容模糊,但目标是清晰的。
对标这两个案例,关于职能bp岗位化,我们有一些基本判断:
1、淡化岗位边界,强调人的主动性
传统的职能岗位都是强调工作分工的、强调可控性、有清晰的职责边界,现在BP岗位强调横向拉通的,工作内容是开放的,最大程度上激活人的主观能动性。
这种导向,是张一鸣提倡「充分 Context,少量 Control」理念是一致的,赋予员工更大的权限,而不是受到岗位的约束。
当然,大的组织会坚持两手都要做,比如苹果、腾讯,专业岗位颗粒度一定会很细,要求顶尖人才,而跨部门的、协作型的岗位,尽可能是复合型人才。
2、职能岗位前移,强调主动作战
传统的职能岗,工作一般都有「岗位作业书」,而职能BP在团队工作,会面临较多变量,正如大将陈赓认为「枪声一响,作战计划作废一半」,过度依赖「岗位作业书」是做不好职能BP的。
像字节跳动行政BP要求「挖掘业务需求」、要求税务BP「维护外部关系」,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前提和方向变了,工作手段也跟着变,这里更强调大家主动作战意识。
这也是任正非为什么一直强调机关人员要下一线,「让一线呼唤炮火」,你只有往前站,站得时间足够长,你才能听得懂「炮声」。
二、字节后台岗位BP化的原因
为什么字节跳动会强调后台岗位BP化?
首先,我们会想到上个月「字节拆掉人才发展」事件,当时我们提出的观点,跟今天谈到字节后台岗位BP化逻辑有相通的。
一传统岗位与需求有脱节
字节提出要拆人才发展部,当时在邮件说「有些职能在一定阶段有意义,但未能适应公司的发展……有些职能在别的公司可能有价值,但与我们公司的需求脱节……有一些部门和团队的工作,变成『过家家』的游戏,员工很忙,部门空转,但没有实际创造很大价值。」
字节的意思,被拆掉的部门,或者传统岗位并不是没有价值,而是没有「创造更大的价值」,没有适应公司发展的需求。
所以,字节强调后台岗位BP化,就是对传统岗位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传统岗位的人技能不够
字节拆人才发展部第二个原因是,在邮件提到「团队积累的技能和经验,一段时间内也不太符合公司的需求方向。」
这个原因说得比较委婉,其实,字节真实意思可能是,这些人才发展部的人段位不够高,稀缺性不够高,裁掉不足为惜。
这也是在传统职能部门工作久了之后,经常被吐槽「官僚、低效、冷血」,这既是传统岗位自身属性的「锅」,也是这个岗位上的人「温水煮青蛙」、不作为。
以HR来说,几年前,张一鸣批评过字节招聘HR「偷懒、守旧」,意思是说,如果总是以老标准招人,很多优秀人才根本就不来字节。
因此,字节强调后台岗位BP化,迫切希望这些新BP,能跳脱传统职能的弊病。
字节跳动现任CEO、曾任字节HR负责人的梁汝波,怎么想这个事?
2021年5月份,梁汝波有一个『保持伸展,避免僵化』演讲,讲到字节跳动在保持组织活力、提高管理效率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梁汝波表示,字节跳动目前面临的新课题是,一方面组织规模很大,要关注管理效率,确保管理可以规模化;另一方面要关注管理效果,保证组织不僵化,保持弹性,主动探寻最优解。
就这个课题,梁汝波谈到字节跳动的几个做法,跟我们今天话题有关的有两个:
一是用文化来增加共识
梁汝波讲到一个例子,在一次会议上,有人提出字节目前决策机制不清晰,提议应该建立一些规则:比如说,两天之内如果没有形成决策,或者不能达成一致,就应该上浮,在更上一级来决策。
梁汝波反对这样的做法,在他认为,如果定下来那么小细的规则,类似的规则会非常多,实际上就会失效。梁汝波因此提出,字节在文化上要强调担当,强调务实敢为,强调主动推动事情往前走。把更基本的点强调好,会比建立一些细致的规则更加有效。
总结,「用文化来建立共识」,并不是不要规则,而是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担当、务实敢为),其实,字节搞一堆职能BP岗,初衷也是「赋予人更大的自主权」。
二给管理者留有弹性
作为10万+员工的公司,字节当然有一整套的管理机制,从预算管理、目标管理、序列级别、薪酬规范、绩效考核等等。梁汝波强调,这些机制都是指导性、方向性的,相关人都有空间和责任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决策。
梁汝波说,现实世界遇到的管理问题复杂度很高,我们没有办法通过一组规则去控制或者应对这些复杂性,我们需要给管理者留有弹性,最终让管理者对管理决策负责,来保证管理有效性。
对应到字节职能后台的BP岗,这些岗位并不是纯粹的操作岗,大多是要担负「管理职责」,做管理决策需要一定弹性空间、试错空间。
总结一下,字节后台岗位BP化的原因:
1、从需求角度,传统岗位职能与发展需求有脱节
2、从管理角度,希望建立一套新的机制,避免组织僵化。
三、职能岗位BP化的底层逻辑
我们重点是研究HRBP,写了很多HRBP文章,在职能岗位BP化运动中,HR算是跑得比较快的,原因不是HR能力强,恰恰是HR存在感弱,被业务追着要「产出价值」。
换句话说,HR是因为面临一次又一次被炸掉、被拆掉,不得不走上BP之路的,缘由在上次我们写『字节人才部门被拆』的文章有提到。
我们在「谈HRBP与传统HR区别」,提到HR转BP有几个底层逻辑,跟大多数职能岗转BP逻辑也是相似的:
1、强调胜利压倒一切——BP是处于战时状态
开战状态,HR要做什么?任正非对华为HR提出要求是「在公司各部门纷纷转入战时状态时,HR要打起背包、捆起绑腿,深入一线、走进战场……人力资源是主战部队的助手,人力资源要对作战资源负责任。」
阿里巴巴强调政委的工作方向是「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也是强调HR在战时状态,必须驻守在一线,助力主管,完成一个又一个的「业务战役」。
因此,从不同战争状态来看,战场上的BP是高紧迫感的,而传统职能最多像演习。换句话,稳定成熟组织未必需要职能BP化,只有高成长性、高危机感的组织才适合做职能BP化。
2、强调站位前移——BP要走向前台、大中台
自2015年阿里提「中台战略」,腾讯小米美团等大厂几乎前后脚响应这种「小前台、大中台」组织模式。
所谓中台,主要把企业面对客户、市场的前台,以及后台的业务、数据、内容、团队等进行打通和重组,建立一个共享平台(中台),对内打破部门墙,对外提高服务客户的精准度。
阿里巴巴实施 「中台战略」后,很多HR的title变成「大中台HRBP」。字节跳动去年年底组建BU制,但是,很多中台部门,比如技术中台、运营中台,内容中台都保留了下来。
现在职能BP化,其实,就是鼓励后台的职能岗位,从后台走到中台,甚至直接驻扎一线,以提高服务的有效性。
3、强调多角色——BP属于多面手
在传统的HR部门,通常设置招聘、培训、绩效、员工关系等岗,这属于单一职能角色,到了BP时代,就会发现,大多是混合角色,或叫多面手,比如HRBP基本功都要求会招聘、懂员工关系,更高级BP还要会业务诊断、搭建人才梯队、做企业文化等。
为什么BP都变成多角色呢?主要原因是:
一是BP要支持和服务的对象是多层次的,从业务leader到一线员工,还是专业部门领导等;二是BP要交付的工作成果是多类型的,既有业务团队内部工作,比如做业务指标的梳理,又有职能线的工作,像HR要负责的文化落地、人才发展等。
4、强调灵活性——BP要拥抱变化
从前面字节行政BP、税务BP例子可见,职能BP工作边界一面是模糊的,但另一面工作空间相当大,更强调工作的主动性,灵活性,主懂拥抱变化。
BP为什么要强调「拥抱变化」,原因很简单:
没有一个BP工作界面是一样的,比如支持的业务是不一样,有的是To B,有的有To C,团队打法和节奏是不一样的;团队规模也不一样,有的几十人,有的可能几千人;团队的性质不一样,有的侧重技术研发,有的属于运营销售,还有区域不一样……
面对这些不一样的团队,职能BP必须强调灵活多变,就像梁汝波说,要留有足够弹性。
总结一下,职能岗位BP化的逻辑:
1、因需而来,职能BP适合生在高成长、高竞争企业,驻扎在业务前线和中台。
2、适者生存,职能BP天生就是多面手,能拥抱变化,灵活多变,有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