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如果满清没入关李自成能建立新的王朝吗?

2017-10-18 煮酒君说史
首先,请允许小编给大家推荐一个文史类的微信公众号
文史大参考:wsdck88

简介:汉风楚雨,唐诗宋词,金戈铁马,些许旧话,笑谈历史风云,戏说野史人家。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很多人对于满清入关导致汉族再也没有自己的王朝而耿耿于怀。而在明末所有的汉族势力中李自成是最为强大的一股,并且按照以往史观他和朱元璋最为接近,于是很多人就幻想是否李自成能够成为朱元璋第二呢?


李自成的钱粮来源自富人

咋一看李自成的军队确实不错。首先,和坐拥三百后宫生活奢靡的张献忠不同,李自成的个人生活是非常朴素的。在生活水平上的表现简直如同一个教科书版的老革命,不但吃饭上“与众共之”,在穿着上也“衣帽不异人”。


不过,富人和地主往往就是倒了血霉了,“籍其家以赏军”是家常便饭,这也给了李自成一把双刃剑。


众所周知,一个正常的国家军队所依赖的是人民的税收去供养,因为军队本身是没有办法直接创造经济价值的。但是,李自成为首的明末各路反王们在当时统称为“流寇”,一个“流”字直接表达了这批人的共同特点——他们没有一个固定的根据地。


这个弱点伴随他们的毁灭也没有得到过真正的解决,例如张献忠,其本人并没有真正控制过整个四川,很长一段时间都在安徽江西湖南等地流窜,一直到1644年年底才真正决定把四川当作自己的根据地。所以其对四川的劫掠就可以说得通了,一直到1644年之前,他从未真正拿四川看成是自己的根据地,而是抱着“捞一票”走人的心态。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李自成并非真的愿意去不断地劫掠富人和商人阶级,而是真的被形势所迫。在军队中李自成也严格按照配给制度,将“所掠金银、米粟、珠贝等无俱上掌家;凡支费俱出自掌家,但报成数。请食不足,则均短之”。

在北京的所作所为彻底断绝了未来

但是,这一切并非没有改变的可能。事实上,在明军草创之初,朱元璋的部队一样军纪不好,劫掠行为层出不穷。后世以军纪闻名的浙军,在戚继光带来丰厚粮饷之前也一样打劫。


其原理也很简单,因为以战养战的措施固然过瘾而且成效快,但是说一千道一万,社会的运转一定是要靠文官系统的,哪怕这个文官系统再腐败也肯定比没有来的好。而李自成拼命劫掠的恰恰是“士大夫-地主阶级”,也是传统中国赖以为生的基石。这会导致,其无法从“流寇”向“国家”转型。

无论什么性质的政权都需要这个来维持国家运转


李自成在北京正式灭亡了明朝之后,其实有机会选择改变策略,和士人们重归于好。硬要说,明朝的精英阶层的要求也不过分,毕竟没有人愿意交出自己的全部财产去满足一个暴发户的需求的,这个需求是无论贫富贵贱的。


可是,在经历过天灾、流寇、满清打秋风之后,整个中国北方呈现的是一片破败荒凉的景象。兵科给事中李永茂在巡查顺德府期间,记录下了八旗大军过后各地的惨状。


他出京至庆都、新乐、真定、栾城、伯乡、内丘、顺德(邢台),“一望荆榛,四郊瓦砾,六十里荒草寒林,止有道路微迹,并无人踪行走”,而平乡“受患及惨,至今城内止余焦赤残垣,及堆积瓦砾。”整个“畿南郡邑,曾经戊寅之惨(崇德三年、崇祯十一年的入关),惊魂未定,兼以五载荒瘟,民亡十之九。”


当时明朝的经济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仅仅京郊和畿南一带,就曾遭到八旗四次袭扰,尤其以崇德三年和崇德七年两次最为严重。


这在客观上也制约了李自成的转型,毕竟抢劫动辄几十万乃至几百万两,就算是在明朝经济尚可的万历年间,太仓一年的收入也不过二三百万两而已。更何况李自成并没有拿下江南这个真正的钱粮来源,而手中的北方早已经残破了。


此时急于扫平明朝残余力量,完全统一中国建立新王朝的李自成显然不愿意过上坐吃山空的日子。于是,这位的流寇本性还是发作了。很快,大顺军就规定了明朝官员“中堂十万,部院京堂锦衣七万或五万三万,道科吏部五万三万,翰林三万二万一万,部署而下则各以千计。勋戚之家无定数,人财两尽而后已”。


如果仅仅是拷问财务倒也罢了,但是对于稍有抗拒的人李自成就立刻严刑拷打。其中最有名的一个就是吴三桂他爹了,这也直接导致了大顺军的悲剧。因为按照中国人的传统,家人尤其是父母是最为重要的存在。例如李陵,因为全家被杀而做了汉奸居然得到了司马迁的同情和理解,连汉武帝对这件事情都表示了愧疚。

吴三桂父亲被杀,直接导致他倒向满清。


而吴三桂无论是否降清,此时都注定无法归顺大顺军了,这也让明军最精锐的边防军和骑兵部队成为了李自成的死敌。


而吴三桂父子仅仅是李自成政策的一个缩影而已。当李自成被清军击败后,根本无法复起直接在九宫山被民团杀死。反观之前的明朝,虽然,在萨尔浒到松锦一路下来损失数十万精锐的边防军和四五千万的白银,但是在明朝真正倒下之前,清军就是只敢劫掠不敢真正入关。


原理也一样简单,虽然,松锦会战之后北方的明军已经无法没有办法对清朝构成威胁了,但是满清没有取得精英阶级的认同,无法有效统治汉人。


后来满清入关的时候,除了打着给崇祯报仇的名义外,很重要的措施是“前朝勋戚赐田,已业,俱各照旧”,说白了就是恢复了之前被掠夺的田产。而经过李自成这么一闹之后,北方的士人原本人人自危,满清来了再不堪家人和财产还是有保障的。于是,清朝政府就借此机会坐稳了江山。


说白了,满清的政权本质就是来自关外的贵族军事集团,由于其自身得特点无法被本土的人所接受,尤其是剃发易服。但是,和剃发易服相比更可怕的是家人被凌辱虐待,“两害取其轻”的思维之下逼迫汉人的士大夫们支持满清。可以说李自成灭亡明朝到严刑拷打士大夫们都是间接给清朝“送助攻”。

李自成的军队构成也成为了包袱

最后就必须要说起李自成的军队了,毕竟此时南明尚有百万雄师。和李自成不同,南明有着绝对的正统性不说,同时江南财富云集之地,在失去了北方战争这个大包袱之后,南明的财政瞬间就得到了好转。


事实上,后期郑成功仅凭借数个镇配合上老郑家的海盗老底就能和统一大半的满清打的有来有回。


郑成功能坚持这么久全靠东南沿海的富裕。


因此,假设清军不入关的话,那么和南明军队包括郑成功在内的精锐部队对抗的就得是李自成了。但是,此时李自成在军队人数上已经号称“拥兵百万”了,但是实际可以动用的部队却极少,差不多二十个人辅助的杂兵,才能供养的起一个真正可以上阵的战兵。


在攻打吴三桂的时候,按理虽然不知道满清助阵,但吴三桂怎么说也是明军最精锐的部分,但是却仅仅只派了刘宗敏和李过等五万步骑,这说明其军队大部分是鱼腩部队,不然不会放弃巨大的人数优势不用,哪怕要劝降声势也是必要的。


在南方面对地利条件加成之下的郑氏父子,缺乏海战经验的老李注定在水网密布的江南一败涂地。而南方由于离洋人近,非常方便购买各种先进火器,例如郑成功就一次性购买了43门二十四磅到二十八磅的重型火炮(郑家鼎盛时期一口气弄了一百五十门)。而明军在三王叛变前也不过百门红衣炮,其中最大的不过18磅,可见其火力已经超过了鼎盛期的明军了。很难想象李自成的数十万鱼腩部队能够经受住如此可怕的火力。


现在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了,答案是否定的,得罪了整个精英阶级的李自成无法维持长久的统治。而其自身本有的家底无法打赢财力雄厚,同时占据地利的南明军队,在长久对峙无法取胜之后,原先劫掠来的数千万财富终究会花完,届时可能死的比原先更难看。

▍商务合作-QQ/2488509567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