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失败和快乐 | TONI 说
我们主编Abby不嫌弃我这个重度拖稿症患者,提前一个月通知我截稿日期,我还是成(hou)功(yan)地拖过了截稿期两天才交。而且又犯了话痨的毛病,字数超限。这里先发未经删节的全版本,还有私家照片!6月刊《菁kids》杂志(北京版)的主题是 “运动”,更多精彩主题故事,一定要去找杂志来读!找不到的就点击文章末尾左下角的[阅读全文],进入微店购买。
运动、失败和快乐
11岁那年,一次散步的时候,爸爸颇为沉重的说,他此生最大的失误是没能培养我——他最宠爱的小女儿——运动的习惯。时值青春预备期的我,全身长着叛逆的刺儿,对爸爸的话颇是不以为然,认定他故意小题大作。
那时的我,在学校甚至小镇上都颇有名气:一贯的成绩好;会写文章善演讲;班长、少先大队长也做得风生水起,是学校和老师随时都能拉出来在各种大阵仗前溜一溜的那匹毛色发亮的马。唯一的不足,是我的体育达标成绩——尤其是长、短跑测试——只能勉强及格,那也是在校长跟体育老师打了招呼之后。
而爸爸的忧心确有来由,体弱多病的我,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在家的日子比在学校的日子多。但这却被众人扭曲地诠释为:“看人家孩子多聪明,不上课都能得第一。” 唯独爸爸异常清醒。
就这样一路走到大学毕业,我的各项运动技能都在零基准线附近浮动,运动的日常习惯当然更是没有。
我所有的初级运动技能,都是在成年之后,更准确的说是遇到我的先生Mike 之后学会的:游泳、划龙舟、壁球、轮滑……
初尝团体运动之乐,是2002年左右,被 Mike 拉入北京国际龙舟队,无数个后海不结冰的周末,一大群来自五湖四海、背景各异、工作生活在北京的人, 同在一条大龙舟里挥桨竞渡。那时候,后海的水比现在稍清,酒吧餐厅屈指可数,野鸭子在合适的季节也还到处飞渡。
最兴奋的莫过于2005年我们一群高矮不齐、肤色各异的多国联军征战全国南北龙舟赛。我个子小,当时体重50公斤上下,嗓门儿大,就被放在船头当鼓手。别小看这个不划桨看似不出力的角色,明星龙舟队的鼓手可是灵魂,一手堪比摇滚乐队鼓手的各式节奏鼓点儿,牢牢掌控全船的节奏和士气。我完全野路子出身,没有任何基础,只能倾力打出最简单的、符合挥桨入水节奏的鼓点儿,加上中后段冲刺用的POWER 10, POWER 20。这支完全凭兴趣组建的杂牌国际龙舟队自然比不得江浙甚至东北的代表各城市全民健身面貌的“业余队”,当时在全国各级赛事中肩负打酱油的角色。首要使命在于为地方赛事赋予国际色彩 ——我们有外国人嘛!
那年Mike当教练,鼓动大家努力脱去“打酱油”的名声。常州一战,我们不负誓言,女子组和混合组各拿第三名,多年来首次拿到有大赛名次的奖金,而不再是花钱不进账的到此一游自费赛。稍后沈阳一战,预赛中,头三桨就落后的我们,以一桨的微弱优势意外淘汰实力远超我们的对手,挤进半决赛。观众说是全队拼红了眼的狠劲儿,和最后冲刺时震耳欲聋的鼓声、口号声把对手弄懵了。
龙舟队的时光,收获了我们今生最珍贵的友谊。2004年我和 Mike 的婚礼上,不动声色的队友们,在我们说完誓词戴上戒指、牵手走向香槟塔时,在玫瑰花雨之后,所有到场的龙舟队友瞬间搭起的桨道——二三十人两两对面而立,每人举起手中的龙舟桨(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偷偷带入婚礼现场的),在红毯上空搭起人字形的木桨天棚,让我们从下面通过——那是我们每次赛后庆祝胜利(或不甘失败)的仪式。
参加运动,尤其是竞技或对抗性团体运动,就绕不开失败,尤其在排名意义上的失败, 其几率总是大于成功,因为冠军只有一个。如何面对失败的结果,处理面对失败的情绪, 其意义却远远超越运动或成功。
十多年来,抑郁症之于我,是不请自来、不时光顾的“老朋友”。每当我面对自己喜欢或不喜欢的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时,除去咨询辅导开药,他们总有一个相通的忠告:开始运动,坚持运动,让运动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那跟吃药咨询的疗效几乎对等。现在仔细回忆,当年坚持龙舟训练的日子,抑郁总是遁身匿行。对于抑郁和运动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运动中,人不仅需要持续面对成功或失败的结果、体验随之而来的情绪;有氧运动更能帮助大脑分泌“多巴胺”,医学上用来抗抑郁,别名叫做“快乐剂”。
女儿好友的父亲,是知名跨国投资公司的合伙人。面对无数估值惊人的好项目必须果断抉择、迅速追抢,过着空中飞人的生活,其工作中的压力不言而喻。好在他年少时练过摔跤,属于业余段位的选手。每当压力山大时,他去摔跤俱乐部跟专业教练或运动员过招儿。“肯定不是对手呀!” 他说,“但当我被人摔倒在地无法爬起时,反倒能体会最放松的感觉。因为你可以坦然接受自己输掉的事实:就是摔不过专业的,输了没什么!”。这就是运动中的输赢作用于我们情绪,进而积极影响生活的魅力。
十几年的创业经营生涯中,身边优秀的人不胜枚举,对我启示最大的一个,是我们的前任市场经理Shana,即将迁居海外的她刚刚离任。从小长达十几年的专业游泳训练,不仅让她身材修长健美,更练就了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早起守时的习惯。不管给她什么样的任务和挑战,她从没有说过NO,总是欣然领命,转身执行。执行中所有几乎不能跨越的难关,她都积极应对,从未退缩;所有的惊险艰难,也只会在问题解决后,回顾总结时坦然描述。
“停止专业训练后,我发誓再也不进游泳池了!” 她说。这是儿时堪称残酷的中国式魔鬼训练给她留下的创伤。
“但我必须感谢那十几年如一日的训练,它让我面对任何挑战时,都不觉得会难于当年无休止训练和比赛对体力和心理的挑战。”她依然每天都运动,只不过改成了跑步。
“其实真正坚持的是我的父亲,你想,五六岁的孩子怎么可能坚持下去,起早贪黑的训练,是爸爸起得更早、睡得更晚…….”
一句话道出真谛:作为大多数父母的我们,大概不会像Shana 的爸爸,冲着让孩子成为专业运动员的发展方向而训练。然而,以身作则,帮助孩子养成坚持运动的习惯,却会让他们终身收益。或许,坚持的过程中,我们自己才是最大的受益者。
运动,并坚持!从今天开始!
[TONI说] 是ToniMa 有空儿时,讲讲故事,说说观点的地方。可能会是关于教育、关于孩子、关于读书、关于某种可能突发的想法。请大家督促[TONI说]下去。
更多国际教育话题,请关注《菁kids》杂志北京和《菁kids》杂志上海的微信公众号 “jing-kids” 和 “jingkids_shanghai”
《菁kids》杂志北京版 2015年6月刊本周刚刚发行,若想免费获取杂志 ,进入“菁kids” 公众号后,点击底部菜单 “获取杂志-免费取阅”,即可找到离您最近的杂志免费发行点。
点击左下角 “阅读原文 或 Read More”,可到达微店[菁店]付费订阅《菁kids》杂志。快递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