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目光汇聚亚洲,衔接在边际之间

林霖 Cc主义
2024-09-02



成立一家美术馆并非易事,作为一项非营利事业,它不仅需要扎实的资金打底,更需要持久的良性运营和有效的内容产出,但它对于社会的发展又是至关重要的。正可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诸如美术馆、博物馆这样的非营利性文化机构就像城市的毛细血管,源源不断地输入着内在的生命与能量




 骏豪中央公园广场,图片由元美术馆提供


2023年新成立的元美术馆,选择落户于北京地标性建筑——骏豪中央公园广场。其建筑外观出自当红建筑师马岩松之手,令人瞩目,如城市山林般“横看成林侧成峰”。一直以来,马岩松都是“建筑山水”理念出色的实践者,尤其擅长在繁华都市里尽力打造山水景观,以营造亲近自然的寓意和理念。元美术馆所在的这栋建筑体也正是马岩松“城市山水”实践的有机组成部分。望之,诚如“城市硬边山水”于是乎,建筑本身虽然不全是为美术馆服务,但美术馆选择了这个空间,那么也可以说它是为一座新美术馆的推出打造了具有记忆点和风格特点的语境。


 元美术馆展厅,图片由元美术馆提供


当然,实体建筑是第一步。据悉,占据骏豪中央广场写字楼三层楼面、呈回字形、总面积1200平的元美术馆,成立初衷是希望通过艺术与文化与周围的社区和大众发生链接,为社区注入新的活力。尤其是在北京这样的一个有机体公园,艺术其实可以逐渐从白盒子中走出,走到开放的空间来参与社区构筑、甚至成为都市更新的一个重要推动力。另外,美术馆也呼应了公园广场“城市山水”的主题,在美术馆内的空间设计上对环境作出呼应,主要呈现水流动的视线和走线。




于是,我们不禁好奇,在这栋“城市硬边山水”内会发生怎样的艺术事件呢?6月6日,元美术馆新展盛大开幕,特别呈现亚洲艺术家群展“衔接在边际之间”,由冯博一担纲主策展人,由陆向怡、米开拉·塞纳担任策展人。这次展览呈现了32位亚洲艺术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希望通过展览去探讨一个大亚洲的当代艺术概念。



“亚洲”当然不是一个新鲜议题,人们对中国当代艺术的认识也是经过了一种润物细无声的迭代,就像在元美术馆的开馆展中我们看到了不同年龄代际的艺术家,从视觉语言方面直观感受到作品表达诉求和语境的变化,背后也折射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和国际地位、影响力的变化


 “衔接在边际之间”展览现场, 图片由元美术馆提供


不过,若我们将视野抽离出本土语境,而放诸于“亚洲”的地缘,无边界或许尚未完全凑效。尤其是东南亚艺术更多带有本土文化的印记,也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更为多元的文化融合印记,有些甚至是因为政治原因而无可避免的生硬“植入”。由此再来看亚洲艺术,我们会发现,每个国家、每种文明的行进轨迹是如此纵横交错;但大家似乎都小心翼翼保护本土文化,所谓的交流和碰撞可能只是点到即止,甚至有点打探、眺望的意味。本次展览之名“衔接在边际之间”也正是尖锐地提出了现下亚洲当代艺术的一个特点。


正如策展人冯博一在策展导语里所言:“尽管是一次聚合地呈现和片段的链接,却从一个个切片的侧面,转向审视亚洲自身的历史与现实的叙事”


 古巴塔, 《形式与空间》, Form & Space, 木、皮革线, 85 x 15 x 15 cm, 2023, 图片由元美术馆提供


此次展览有较大的篇幅侧重于东南亚艺术家。对于这一板块的考量,策展人之一的陆向怡表示:“其实我们一开始和李卓颖馆长去讨论要做一个什么样的展览的时候,就提到说我们可以做一个亚洲艺术家的群展。因为1997年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最开始是在曼谷成立的,因而我们积累了很庞大的东南亚艺术家资源。在这次群展里面呈现的印尼、菲律宾、泰国的艺术家都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东南亚艺术家。我们前两年也在韩国开设了首尔空间,和很多优秀日韩和国际艺术家陆续建立了合作。唐人二十多年在亚洲也布局了第八个空间,新加坡空间将在6月28号开幕。所以说,做一个亚洲艺术家群展,也是一拍即合的事情。我们希望能在元美术馆这样一个平台,构建这种亚洲范围内的对话以及呈现亚洲优秀艺术家的多元化面貌。


 汉迪威曼·苏普塔拉, 《男人和断裂的线条 - 断裂2》, Lelaki dan Garis Putus - Putus 2 (Man and Broken Line 2), 铝复合板综合材料, 103 x 200 cm, 2024, 图片由元美术馆提供


 “东南亚”一词在著名社会学者本尼迪克特·安迪森的眼中是一个“再好不过的场所 (locus)”,是“比较的幽灵”试验之地。这固然和这一地区的诸多历史遗留问题和文化特征有关,更重要的是,这些历史遗留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并且依旧牵扯着各方势力角逐。虽然今天我们以一个官方语词提及“东南亚”,是一种确定的学术定义,但若具体到每一个独立政体、民族和国家来看,又各有不同与矛盾,这就导致了实际构筑的“东南亚”是一种相对其他地域而言更有些“支离破碎”的面貌。在这片约175万平方英里的土地上,居住着逾6亿的人口,但他们中的很多人对于西方文化了解得似乎要比自己的土地和文化多得多。


 奇蒂·纳罗德, 《公共浴池》, Public Bath, 布面丙烯, 160 x 160 cm, 2024, 图片由元美术馆提供


当然,思想和表达都应是自由的。有人安于自身文化的表达,有人则一心想走国际化的道路。若我们再将镜头拉远一些,从“东南亚”跳到“亚洲”的语义平台来看,作为艺术届“第三世界”的一支崛起力量,亚洲艺术整体都在努力构建属于自己的价值体系和艺术面貌,而一个展览,或许就是这一庞大议题的探讨中的一个小切口。




好的艺术家是怎样的?对于这一时常出现的设问,一个颇具“现实浪漫主义”的回答或许是——好的艺术家如同星星之火,共构着人类文明的基业。


一位艺术家就是一个个案,是个体的叙事;而群展将这些“星星之火”汇聚,彼此交织,串联起地方文化的线索,是求同存异的对话,也是更多了解他者文化、思维的沟通。


 黄永砅, 《龙舟》, Dragon Boat, 综合材料, 500 x 1800 x 350 cm, 2002, 图片由元美术馆提供


 沈远, 《仙游》, Celestial Roam, 陶瓷、录像, 500 x 200 x 60 cm, 2008, 图片由元美术馆提供


黄永砅的作品更多侧重文化交流与碰撞,探讨如何将中国的文化、尤其是当代文化告诉西方的观众;移民的身份带来种种问题,一些尖锐的冲突和看似“简单粗暴”的视觉语言,确实是当时无法绕开的如山现实。黄永砅、沈都是中国留法前卫艺术家中的代表人物,沈也是中国最早一代获得国际声誉的先锋女性艺术家。如今,时过境迁,我们再次看到黄永砅老师那件在不少大展中出现过的《龙舟》在一场以“亚洲”之名的群展中现身,又将碰出怎样的火花呢?


 尚扬, 《坏山水-3》, Decayed Landscape-3, 布面综合材料, 168 x 776 cm, 2018, 图片由元美术馆提供


同样崛起于上世纪80年代末的艺术家尚扬,和当时许多艺术家一样,也是在改革开放后席卷而来的西方艺术思潮与中国传统艺术激烈碰撞的火花中汲取到灵感,用表现主义的艺术方式解构了中国传统山水画样式。尚扬将目光投向因人类与资本的无序开发、破坏而招致自然风景不可逆的崩坏、破碎,尚扬将布料剪开,再以一种无逻辑的方式重新拼合,在视觉上呈现出碎片化,回应艺术家对自然及人文景观现状的看法。支离破碎、重构拼接的“山水”还是原来的山水吗?《坏山水》的作品名或许已经表明了艺术家的态度……


 “衔接在边际之间”展览现场, 图片由元美术馆提供


而年轻一代艺术家生活、居住于海外或以驻留、迁徙等方式创作不同,他们可能更能接受多元文化的表达,尤其是在一个信息扁平化的时代,很多信息其实都是平滑而无缝隙衔接和流动的。这或许不仅仅是“重”与“轻”的对比,也是顺势而为。当然,这其中不仅是创作媒介的改变,还有看待世界的价值观转向。比如,比起宏大的历史叙事和愈加僵固的意识形态掌控,年轻一代或许更愿意将目光投射到山川自然、万物有灵的世界,甚至是“生命大同”的宇宙中去。



 刘雨佳, 《柯兰岛》, The Koh Larn Island, 单频高清录像、彩色 有声, 14'47'', 2017, 图片由元美术馆提供


“80后”艺术家刘雨佳就是一个佳例。作为摄影师和影像创作者,她于2019年至2023年在新疆和东北实地拍摄,用多重媒介和文本编织构建“生态虚构”影片,作品在2023年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第一空间的个展“微光渐暗”中展出。她也是年轻一代中明确将“边疆”以一个超越地缘政治的思辨视角呈现的艺术家。此外,她也曾参加过第十一届上海双年展“何不再问”,参展作品《黑色海洋》 (2016) 标志了她前往边疆 (克拉玛依) 进行创作的起点。


 王茜瑶, 《瞬息万变的蓝 No. 1》, Ephemeral in Blue No.1, 布面丙烯、油画棒, 200 x 380 cm, 2022, 图片由元美术馆提供


在常年生活并居住于德国的王茜瑶的作品中,并没有太多文化交流与碰撞的元素,也不涉及过多身份、边界问题的探讨。相反,刚到德国留学的那阵子,她的画面中可以明显看到德国表现主义的身影,直到近两年才慢慢做了减法,加入有如中国书画的线条感和大面积留白,同时结合了艺术家自身的芭蕾舞者功底,线条如芭蕾符号般舒展流动。


而说到本次元美术馆亚洲群展的亮点,几位东南亚艺术家值得关注,同在东亚语境,东南亚艺术家们的生猛、鲜活,提示着人类文明的多元性和复


 恩唐·维哈尔索, 《蓝色的林加岛》, Blue Lingga, 布面丙烯,石墨和油画颜料、树脂、彩色颜料和线拼贴眼睛, 210 x 390 cm, 2017, 图片由元美术馆提供


恩唐·维哈尔索 (Entang Wiharso) 是较有代表性的一位。这位常年在印尼和美国两处生活和创作的印尼艺术家多年来一直在表达其多元融合背景。在他的风景系列代表作中,繁茂的丛林和图腾般的艺术语言不仅仅是对客观风景或本土风俗的描摹,更是关于民俗寓言在宗教文化、精神世界中展开的图景,比如古老的爪哇文化、万物有灵的自然理念……他用我们当代的语言将这种古老文明的回响与当下迅疾发展的社会链接在一起;其创作媒介也融合了架上绘画、装置、雕塑、行为等多重表达方式,不乏直指如身份、移民、种族、性别等尖锐政治、社会议题的作品。


 里克力·提拉瓦尼, 《无题2010》, Untitle 2010, “奶粉梅塞德”,石膏,奶粉, 520.6 x 187 x 147 cm, 2010, 图片由元美术馆提供


泰国艺术家里克力·提拉瓦尼 (Rirkrit Tiravanija) 也是一位国际化艺术家,他出生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常年工作、居住于纽约、柏林和清迈。作为场景式创作的艺术家,他将作品视为一个舞台、一种场域、一个独立的空间,身处其中,可以做什么呢?他会告诉你,可以阅读、烹饪、吃饭、玩音乐……但背后的观念非常严肃——人类一定要学会聆听、理解他人和自然环境,我们是如此不同,所以才有这个世界;固步自封、闭门造车最终只会导致一无所有。


 罗纳德·文图拉, 《无题》, Untiitled, 布面油画, 244 x 305 cm, 2023, 图片由元美术馆提供


来自菲律宾的罗纳德·文图拉 (Ronald Ventura) 一直在家乡马尼拉生活,致力于在他的作品中用颇具辨识度的语言呈现一种东南亚的当代艺术风格与面貌。他的风格是直白的、高度写实主义的、卡漫式的、涂鸦式的,以一种近乎戏谑的方式将东西方艺术、高雅和低俗“串烧”,并且不局限于年龄层,几乎所有人都能从中找到共鸣,即能“看懂”,而非玩一种高深的艺术语汇和观念。



在亚洲力量联合和资源平台愈加开放的今天,我们当然需要非营利性艺术机构的存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是否走出“身份”困局,好像也不是一个多大的问题了;问题在于,作为艺术家的个体,为什么要做艺术,以及为什么要坚持做艺术?我们如何发声,又如何持续发声?这或许才是我们更应思考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本身就并非是二元对立的。



对话 冯博一



Q:Cc主义

A:冯博一


Q

本次群展体量是比较大的,从策展人的角度,您如何掌握大体量展览的节奏?


A

作为策展人,对大型展览节奏的把握主要在于展览的主题结构。例如,如何将这次展览涵盖在亚洲区域,或者说通过这次展览反映亚洲当代艺术生态的一个侧面,以及未来趋向。这就要求参展艺术家和他们的多媒介作品具有亚洲各国的代表性、共同性和差异性,这也是我们挑选艺术家及作品的标准之一。


同时,要根据现有条件将这些作品和览空间进行设计和安排,最大程度地完整呈现参展作品的视觉效果以及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发现和挖掘亚洲当代艺术潜能,凝聚亚洲艺术的活力,寻求突破与合作可能性,想象和建构亚洲未来的文化共同体。


 “衔接在边际之间”展览现场, 图片由元美术馆提供


Q

这次参展的有不少来自印尼、泰国等东南亚地区的艺术家,选择他们是出于怎样的考量呢?


A

我们以往太重视西方当代艺术系统了,甚至被动地期待西方对亚洲艺术的接受和认可,而缺乏对我们亚洲自身,尤其是东南亚地区当代艺术的了解和关注。现在以广州美院和广东时代美术馆等为代表,已经开始加强对东南亚艺术的推介、研究和展示。同时,作为协办的唐人当代艺术中心也是国内一直以来收藏、展示和经营东南亚艺术家的机构,他们的支持使这次展览加大了东南亚艺术家和作品参展的分量。


因此,这次展览具有加强亚洲艺术家的相互交流,摆脱欧洲中心主义以及变异的艺术话语霸权,确立亚洲文化认同的现实意义,而且还是一种可实施的有效策略。


 “衔接在边际之间”展览现场, 图片由元美术馆提供


Q

我们在展览中看到有黄永砅和沈远夫妇的作品,能否分享一些他们的作品故事?


A

黄永砅是中国当代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这次将他的《龙舟》作品放在一层大厅,可以说很充分地呈现、凸显了这件大型装置作品的重要性,也撑住了整个高大的空间。“龙”的造型和所具有的文化符号和属性涵义,不言而喻;而“舟”和携带着地域特征的“皮箱”,意味着流动、漂泊与迁徙、栖居的生存状态,或是他通过这件作品反映了他对文化身份、现实境遇的一种感喟,对原乡留恋的一种情怀。


而作为黄永砅的夫人,沈远的《仙游》作品题目有两层意思,一是沈远出生于福建莆田的仙游,二是按字面解释——信奉道教的人远处求仙访道,可以说是一语双关。她这件作品的创作来源于她某一次回到故乡,看到故乡变成了一个现代社会的垃圾场,她的乡亲们却习以为常地生活其中,丝毫未考虑这些垃圾对自身及后代的危害。为此,沈远利用陶瓷、影像媒介和装置方式,依据一座泥塘的造型,将垃圾制作的家禽放置之上。其中有三个屏幕播放着“水洼”由清澈到浑浊的过程,如同村民正深陷于垃圾泥潭之中,她以一种艺术方式反思、质疑着所谓现代化所带来生态危机问题。


 “衔接在边际之间”展览现场, 图片由元美术馆提供


Q

在您看来,亚洲艺术在当代的全球语境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应当发挥何种作用?


A

亚洲不仅是地理区域的概念,也是一个地缘政治的实体。尤其在当今世界版图和时代秩序不断变动的过程中,亚洲面临着许多共同的问题和诉求。而在文化艺术领域内,亚洲又是一个复多元的文化空间,具有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特殊的现代性处境,蕴含着各自截然不同的途径共域。事实上,一种大众文化为先导的新的亚洲意识业已形成。这种共域和意识既是在全球化的结构中适应本土性的要求,也是“全球本土化”的多维显现。


因此,这个展览项目既强调个体叙事及其交集的重要性,又将亚洲不同地方的线索编织成各种不同的普遍性模式,甚至是在没有对立面的情况下建构亚洲的独立存在,并通过多元叙事使“亚洲”和“亚洲性”成为多重现代性的场所。其目的不仅是求同存异,更是在尊重各自文化差异性与独特性的前提下,以各自的方式获得充分的发展,也就成为“寻找亚洲”,抑或跨越亚洲地理和文化藩篱的一次有益尝试与实践。




© 本文为 Cc 主义 独家版权所有,

欢迎分享至朋友圈;

如需转载,请联系微信号 ccfoundation

侵权必究


Cc News | 法国激浪派巨匠本·沃提埃去世,享年88岁、2024年“燃冉”青年艺术家孵化计划正式开启···

大湾区展讯 | 夏日如画,艺术正当时

吹一个泡泡,New Jeans的夏天刚刚开始!


想免费看展的点这里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Cc主义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