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李英杰老师学新风光新纪实|行摄大美伊犁河谷旅行课心得
6月有幸参加了中国摄协北京摄影函授学院“一带一路”之新风光新纪实——跟李英杰行摄大美伊犁河谷旅行课,一路走来,收获颇丰。英杰老师年近70,克服种种困难,全程耐心指导、示范、讲评和提醒,让我这个“迟来的”学生真正接受到一次摄影人精神上的洗礼和创作艺术上的熏陶。
一是学会敏锐观察:
在此次摄影创作的过程中,听到和看到最多的是,英杰老师不断的提示大家要注意观察,敏锐的观察力是创作的前提。
该片拍摄于6月9日的伊宁,当时在摊位前足足站了10分钟,就是为了观察哈萨克族小伙儿抛馕的规律,寻找合适的角度,等待最佳的表情,然后连续抓拍。
该片拍摄于6月11日的特克斯。此时肉铺的老板很忙碌,先是抓拍了几张侧影,觉得不理想。为了更进一步观察,在征得老板的同意后,进入到肉铺里面拍摄人物正面,拍了几张还是觉得不理想。在等待观察,发现此画面光源是头顶的灯,只有当人物稍稍抬头,眼神才突出,于是按下了快门。
《劳动者》
该片拍摄于6月14日的巴音布鲁克,在黄庙没有随团去拍寺庙,而是看到一群劳动者正在卸砖,很有画面感。于是在此观察拍摄,观察发现劳动的场景很乱,不利于构图和抓拍人物神态。于是就找好角度抵近拍摄,在人物稍抬头微笑时摁下了快门。
二是学会用心创作:
用心拍摄,无论从英杰老师的作品,还是现场示范,都能充分的体现出来。所以,在此次创作行程中也不断提醒自己要做到“预先设想”一下。
拍摄于6月14日的巴音布鲁克。在九曲十八弯景点遭遇暴风雨,避风躲雨时,面对眼前的画面,总觉得有创作的欲望。有意识地把天空的乌云大比例呈现,让人物压缩在一个角落中,主要想表达在大自然面前,人是多么的渺小,唤起人们对大自然的崇敬感。
拍摄于6月17日的赛里木湖,这天是阴天,环湖游。一般很少“车拍”,但也在不停地欣赏窗外的景色,脑子里不断地构思,想象那种大漠孤烟的感觉,终于有一个画面映入眼帘,于是以极快的速度打开车窗抓拍了一张。
拍摄于6月15日的那拉提。在天空草原上流淌着一条来自雪山的河流,堪称一条母亲河,当时站在河边思考用什么手段拍摄?如何反应母亲河的源远流长。采用慢门可以表现河水的动感,但是母亲河的历史如何表现?溯河而上,没有枯树朽木,没有残垣断壁,最终找到一堆被河水常年冲刷,圆滑的鹅卵石,似乎有些历史沧桑感,于是支起脚架拍了几张。
三是学会全天候拍摄:
初学摄影,单纯追求光影的欲望比较强烈,英杰老师不断提醒,要学会全天候摄影创作,这一点不仅给我很大的摄影创作空间,更是一扫阴天带来的郁闷。
以上是我参加“大美新疆”摄影旅行课的主要体会,收获很大。感谢英杰老师的耐心指导,感谢晓丽老师的精心组织,感谢全体团员的互帮互助,感谢新疆人民的热情款待和支持!
一
课程招募
北京摄影函授学院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1984年经中国文联批准成立,有“摄影界黄埔、摄影家摇篮”之称。这里师资雄厚,名师云集,分院(函授站)遍布全国各地。32年摄影教育铸就辉煌,12万学院英才成就梦想。
北京摄影函授学院,相信摄影改变生活的力量,将继续以创新视野、创新思维、创新方式书写摄影教育精彩篇章。
网站:www.cpaedu.cn
招生热线:010-65131581
更多精彩,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