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终生离不开的“面条儿”
如果要说中国人终生离不开“面条儿”,似乎也不过分,因为不少省份的人们也和老北京人一样,在吃“面条儿”上有诸多讲究。但是这“题目”太大了,毕竟我一直生活在北京,从“眼见为实”来讲,也不宜谈论外省人。而作为老北京人,我认为虽然有不少年轻人已丢弃了流行多年的“习俗”,但是绝大多数老北京人还是与“面条儿”结缘甚深,这主要是由流传多年的风俗习俗决定的。
“面条儿”,作为老北京人的主食之一,经常出现在餐桌上。而几百年,乃至千年的风俗,更使老北京人在一些重要的节日和生活中离不开面条儿。仅从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看,那流传多年的说法“初一的饺子,初二的面”,就决定了老北京人农历正月初二必吃面条儿。而人生的历程,更决定老北京人终生离不开面条儿。
一般说来,老北京人的孩子从出生那一天开始,就注定要与面条儿结缘。一个孩子从1岁开始到老年,直到逝世,每年生日那天几乎都吃面条儿,谓之“寿面”,如果到了老年,那生日面条儿又谓之“长寿面”。
一个1岁的孩子,自然还不会吃面条儿,主要是其父母及家人要为其吃“喜面”(面条儿)。其实确切来讲,一个人出生后其家人第一次吃“喜面”,还不是在其生日那一天,而在其出生一个月那一天,全家人就要吃面条儿,老北京人谓之“满月面”。
老北京人无论穷富,都离不开“讲究”二字,只不过有“讲究”和“穷讲究”之分。“穷”吗,就是一顿面条儿了事,有条件的家庭吃顿“打卤面”;条件贫困的,那酱油拌面条儿也凑合啦,总之,就要吃“满月面”。“富”吗,最讲究的就是“炒菜面”,那“炒菜面”不仅自己家人吃,也是招待亲友的席面。当然,一个人如果家庭条件允许,从小到老,年年生日全家人吃“炒菜面”也可以。
大家都看过影片《骆驼祥子》。剧中那位“刘四爷”过生日时,席面是“八大碗、四个凉盘儿、还有个火锅在中间”。大概觉得送礼的太轻,有些不合算,刘四爷叨咕一句:“早知道这样,还不如吃‘炒菜面’”!”这起码说明“炒菜面”虽不是富贵人家档次最高的筵席,但也够得上“档次”。
我家孩子过“满月”时,就吃“满月面”招待亲友,还准备了四个凉菜、四个热菜先供亲友喝酒;酒后大家则吃“打卤面”。如果来客多或辈分高的亲戚到来,那热菜最少要上八个。至于什么菜,各有所好,这里就不介绍了。要说明的是,在热菜中,鸡、鸭、鱼、肉、虾等,这些被称为“硬货菜”的起码要有一两个。
过生日吃面条儿,是老北京人的习俗或风俗,虽然有些年轻人或被年轻人“同化”的老人,也凑热闹在家人生日时买个生日蛋糕、吹吹蜡烛、唱个《生日歌》,但据我所知,其中大部分有老人参加的这种生日宴席只是局限在人的阳历生日;而这些老人在这个人的农历生日那天仍要吃“寿面”。我就听见几位这类老人说过:“咱中国人还得照中国人风俗办,凑热闹归凑热闹!”你看,这不是还离不开面条儿吗!
老北京人不仅过生日吃面条儿,并谓之“长寿面”。就是在娶妻嫁女、孩子出生的日子,有不少家庭也吃面条儿,那面条儿谓之“喜面”、宴席谓之“喜宴”。老北京人还有个不成文的习俗,即当亲人外出时,离家的头一天也吃面条儿;归家那天要吃“饺子”,谓之“接风饺子,送行面”。有些家庭的家庭成员因工作原因出差机会较多,不少家庭都遵照这一习俗,我家就是这样。
我这里还要介绍我随父母给长辈亲戚做寿的往事。我的外曾祖父过80岁生日时,生日前一天我们和一同为老太爷拜寿的亲友吃“三鲜馅”饺子。生日那天,寿筵是“四个凉菜、八个热菜、三鲜打卤面”。
为了说明过生日吃面条儿并非北京一地的风俗,我要介绍一下我女儿三岁时跟我母亲到天津走亲戚时过生日的情况。我母亲带我女儿在天津期间,恰逢我女儿三岁生日。我的外叔祖父知道后,决定按天津习俗给我女儿过生日,那席面就是“炒菜面”。不过按天津人的习俗,那四个凉菜中必须要有一个“拌红粉皮儿”,那“粉皮儿”要“点红”,具体怎么“点红”,我没在现场真说不清楚。听说那席面的热菜中要有天津著名的“四抓”,这我也说不清楚,只是听了那些菜名馋得直流口水!
顺便再说几句,有些老北京人逢家庭成员有人升迁、发迹的喜事儿,也吃面条儿庆祝。而且那面条儿必须要长,如果是吃“打卤面”,那“卤”不能澥,具体有什么“讲儿”,我不清楚。只是听一个朋友说过,那面条儿越长,暗喻“做官越长久”。这一点因没形成习俗,所以我不好肯定了。但肯定一点,即在老北京人看来“面条儿”也总是和一个“喜”字儿联系在一起。所以更说明老北京人终生离不开面条儿,起码到目前为止还是这样!
作者:老骥伏枥
著名新浪博主“老骥伏枥”先生已于2016年4月5日病逝,谨以此文缅怀老先生,感谢老先生为弘扬老北京文化做出的贡献,一路走好!
欢迎投稿:i49ch@qq.com
四九城微博:“北京-四九城”
四九城微信平台(sjcher)
QQ群号:159364583
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关注四九城,欢迎您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