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原创)从西成高铁的开通,谈内陆中心城市的枢纽型经济格局的变化

2017-12-06 文琳 文琳阅读

欢迎点击上方文琳阅读 关注!




西成高铁

这是一条令多少人翘首以盼的高铁

这是一条令多少人魂牵梦绕的高铁

从计划开工的那一刻起

铺天盖地的新闻从来都没有断过

人们的期盼一次次被消磨

今天西成高铁终于正式了!


西成高铁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八纵八横”高铁网京昆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我国首条穿越秦岭的高铁,也是首条实现4G信号全覆盖的山区高铁。运营时速250公里,使得西安到成都有原来需要近12个小时缩短至4小时左右,秦蜀两地的时空距离被大大缩短。


作为中国“最穿越”高铁,西成高铁是国内首条穿越秦岭的高速铁路,要穿越包括亚洲最长的高铁双线隧道——天华山隧道在内的20座隧道组成的134公里秦岭隧道群,还要通过长达45公里、直接落差1100米的长大坡道,为全国之最、世界罕见。 


西成高铁开通运营后,西安至成都将形成“4小时经济圈”。同时,西成高铁穿越西北、西南经济长廊,使关中经济圈与成渝经济圈携手相牵,陕川两省将形成一日经济生活圈,他不仅仅促进“关天”和“成渝”两大经济区交流合作,也改变了我国内陆中心城市枢纽型经济的新格局



一、中国内陆五大中心城市的经济地位




2014年11月20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正式调整我国城市规模划分标准。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

按照新标准,全国城市被划分为五类七档,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深圳、武汉等7座城市;城区人口达到500-1000万的有11个特大城市,分别是成都、南京、佛山、东莞、西安、沈阳、杭州、苏州、汕头、哈尔滨和香港。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五座城市占据中国的中心位置,武汉、重庆为超大城市,西安、成都、郑州为特大城市。之所以将不是一个数量级的重庆选上,主要是他与成都形成的成渝城市群。


西成高铁的开通,影响着内陆这4大中心城市枢纽型经济的格局


1、四城市所在地区的经济情况:

所属省2016年统计数据:

统计数据显示。陕西的人口最少,但人均GDP仅次于湖北。


内陆中心城市经济情况:

统计数据显示,西安无论是人口数量还是GDP在四城市中都是最弱的。那么西成高铁的开通对西安将意味着什么?


2、四大内陆中心城市定位:


     内陆四座中心城市,无论西部大开发,还是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长江经济带,均处于带动周边经济发展的节点,国家给予了诸多的政策支持。



     中国中西部五大中心城市西安、成都、武汉、郑州,其中三个为国家批准的国家中心城市群。成都与重庆为成渝城市群;郑州为中原城市群;武汉为长江中游城市群;西安为关中经济带。西安是西北唯一申报入围国家城市群;这四大中心城市所处的地理环境均为不仅仅是带动周边经济群的中心节点,也是我国内陆交通枢纽的节点。


成都:四川省省会,西南唯一的副省级城市,中国西南地区的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国家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成都被称为中华第四城,其航空、领事馆数、大区机构等都是仅次于北上广,西部地区甚至中西部地区的大区机构大都是在成都设立,可见其优势。未来五年的发展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增强成都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科技中心、文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功能。从“区域中心城市”上升为“国际性区域中心城市”,成都提出了“六大支撑目标”,即建设西部经济中心、区域创新创业中心、美丽中国典范城市、国家门户城市、现代治理先进城市和幸福城市。


成都地标——天府广场


武汉:湖北省省会、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级城市和特大城市,是中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作为我国中部和长江中游地区唯一人口超千万人、地区生产总值超万亿元的城市,武汉得到国家级规划的力挺。国家发改委2016年12月26日印发《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其中明确提出支持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同时积极推进湖北(武汉)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加快建设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武汉:地标—黄鹤楼

2016年6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描绘了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宏伟蓝图,提出了“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格局。“一轴”是指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以沿江主要城镇为节点,构建沿江绿色发展轴。“两翼”是指发挥长江主轴线的辐射带动作用,向南北两侧腹地延伸拓展,提升南北两翼支撑力。“三极”是指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为主体,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打造长江经济带三大增长极。“多点”是指发挥三大城市群以外地级城市的支撑作用,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发展优势产业,建设特色城市,加强与中心城市的经济联系与互动,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郑州:河南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中原经济区核心城市,”一带一路”核心节点城市。未来五年发展规划:发展成为国际化航空大都市,国际商都,国际物流中心,国际性工商业中心,全国区域性金融中心和现代服务业中心,全国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国际化旅游城市。围绕国家中心城市这一目标,基本建成“一枢纽一门户一基地四中心”:即国际性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枢纽、中西部对外开放门户、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国际物流中心、国家区域性现代金融中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原创新创业中心、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中心。

郑州:地标—二七广场


西安:陕西省省会,西北五省唯一的副省级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08年经国务院批复,被定位为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和工业基地,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作为申报国家级城市群西北仅入围一座城市。虽然西安实力有点欠佳但是毕竟也是西北王,是带动西部区域发展的中心城市。在我国国家区域总体战略当中,西部大开发西安无疑居于重要地位、基础地位和特殊地位。十三五规划总体目标:建设“121”,实现“135”。“121”就是“一起点两高地一都市”,即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打造“一带一路”创新高地和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形成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135”就是“一率先三跃升五增强”,即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经济实力、城乡居民收入、经济外向度的三大跃升,促进城市创新驱动力、产业竞争力、综合承载力、辐射带动力及绿色发展力五方面能力大幅增强。围绕总体目标,确定“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体系。作为我国内陆最大的中心城市之一,西安,是中国西部三大先导性经济区之一的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核心,是引领大西北发展的龙头。2009年6月,国务院批准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要求加快推进西咸一体化建设,着力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

西安:地标—钟楼



二、中国内陆四大中心城市火车站枢纽情况


武汉站:11站台20站台面20股道

武汉站地处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是亚洲规模最大的高铁站之一,毗邻武汉三环线,是京广高铁的重要车站,全国高铁”米“字型枢纽之一,与武昌站、汉口站、等共同构成武汉铁路枢纽。

武汉站2009年12月26日建成启用,是我国第一个上部大型建筑与下部桥梁共同作用的新型结构火车站。武汉火车站和武昌站和汉口站并称为武汉三大火车站,实现了高速铁路、地铁、快速铁路、公路的无缝衔接,主要承担京广高铁旅客列车和武黄、武冈等城际铁路以及武九铁路的动车组列车的运输任务。

武汉站是集京广高铁、武广高铁、汉十高铁、武九高铁、武杭高铁、西武高铁、武青高铁、武贵高铁、武厦高铁、沪汉蓉高铁(沿江高铁)等国家高铁干线的枢纽站,同时又是武黄城际铁路、武冈城际铁路等武汉城市圈轨道交通的始发站。

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高速铁路站,武广高铁全国第一条高速铁路始发站之一。


成都东站:14个站台26条股道

成都东站位于成都市成华区东界,是成都铁路局规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客运站;成都东站是国内六大枢纽客站之一,也是中西部最大的铁路客运站之一和西南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是西成高铁、成贵高铁、沪汉蓉快铁、成渝高铁的重要站点。


郑州东站:16台32线

郑州东站位于中国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是亚洲规模最大的高铁站之一,全国”米“字型高铁枢纽之一。郑州东站与郑州站、郑州南站、郑州西站、郑州北站、圃田西站等共同构成郑州铁路枢纽。

郑州东站是郑西高铁、京广高铁、郑徐高铁、郑合高铁、郑渝高铁、郑太高铁、郑济高铁、郑贵高铁、郑银高铁、郑青高铁等国家高铁干线的始发站,同时又是郑开城际铁路、郑焦城际铁路、郑机城际铁路、郑洛城际铁路、郑许城际铁路、郑新城际铁路、郑平城际铁路等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网络的始发站。

西安北站:3场18站台34股道

西安北站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是西安“三主两辅”铁路客运枢纽之一,是特大型铁路站,建设规模位居亚洲第一。

西安北站位于西安市北部中轴线未央路及文景路、机场高速、北三环和绕城高速公路的衔接处,分别距西安市中心钟楼12公里、咸阳市中心21公里、咸阳国际机场20公里、西安市行政中心3公里。

是国家特大型铁路旅客站之一。按照规划,西安北站未来将作为西武客运专线、徐兰客运专线、西成客运专线、大西客运专线、西银客运专线、包西高铁、关中城际铁路等中心枢纽车站。

三、中国内陆中心城市的枢纽型经济


枢纽型经济,是指充分利用交通枢纽或地理枢纽,吸引资金、人才、技术和信息等各类要素资本向枢纽地区集聚,实现经济产业快速发展壮大、赢得多种经济辐射的经济模式。


在互联网经济业态不断创新,综合运输和物流枢纽服务组织不断强化的支撑下,以城市为载体的枢纽经济发展正呈现出全新的发展格局。


枢纽经济与产业结、城市发展的目标和方向结合在一起。成为地方拉动经济,带动整个大都市区、大都市圈、大都市带的发展,起到引领作用。枢纽型经济发展的直接表现形式,就是货物和人的高效移动。


随着我国高铁建设里程的不断增加,原有的一些铁路枢纽城市的区位优势越来越不明显,像郑州、武汉等铁路枢纽城市虽然仍然是国家铁路枢纽中心,但随着我国铁路和高铁建设里程的不断增加和铁路线路的修建,铁路枢纽的地位已经无形中下降了。


以郑州为例,在普铁时代,特别是2000年以前,中国还没有高铁,只有普铁,那时候有京广铁路,陇海接兰新铁路,京沪铁路,沪昆铁路,京哈铁路,青太铁路这几条主要铁路干线,其他铁路线的地位稍低,位于京广和欧亚大陆桥陇海 ——兰新铁路交汇处的郑州铁路交通地位就显得非常重要,号称中国铁路心脏,这不仅仅是指客运,更重要的是货运!物流!带动了城市的发展,郑州也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




郑州是河南省省会,人口众多,地处中原,在中国地理上处于比较中心的位置,公路交通也非常便捷,还有京广和沪昆交汇处的株洲以及京沪和陇海交汇处的徐州都是重要枢纽,但因为他们俩城市都不是省会,所以枢纽地位略低。


西安有陇海,但其他线路并不是国家级大干线,西安是陕西省省会,是历史悠久的古都,城市本身政治地位较高,辐射西北,西成高铁的开通,打通了秦岭屏障,使得铁路通过西安可以便捷的连通西南,成为中国西部重要的铁路枢纽,其枢纽地位进一步提高。




郑州在普铁时代,京广、陇海两大干线铁路,铁路历史上的北郑南株,是重要的交通枢纽。京九、呼南、京昆、沪藏、青岛兰州、银福、兰广等铁路建设,使郑州”米”铁路形成。




从图上可以看出,处于中部地区的五个中心城市:郑州、武汉、成都、西安、重庆实现任何两个城市的直达互通。郑州、武汉铁路枢纽地位开始下降,周边城市交通枢纽地位开始上升。




在八纵八横铁路建设时,快速铁路、城际铁路也在建设,原中部中心枢纽城市客货运输量占总比开始下降,铁路枢纽地位近一步消弱。


八纵八横时代,中心城市开始绕城直达,首先形成“米”字铁路,后八纵八横时代,周边城市也将加入直达互通,也就是绕城高铁建设,越来越多的铁路线路绕过中心城市。真正实现交通的功能,就是互联互通,四通八达。中心枢纽城市地位再次削弱。


未完,待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