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数据分析1382份简历:就业性别歧视真的存在吗?

2018-02-03 文琳阅读
欢迎点击上方文琳阅读 关注!

在求职时,性别真的有影响吗?不同行业、不同职业类别的人对此或许有不同看法。这样的看法是如何产生的?有没有一种科学的方法来衡量呢?通过对1382份简历的分析得出了结论:性别不平等往往和求职者的个人客观条件无关,而更多来自公司主管不可控的主观因素。


用大数据的方法来衡量职场的性别不平等


在科技业,求职时的性别不平等一直是个重要话题。但针对该议题,在实际操作层面却鲜有基于大数据的系统性研究。

对于那些拥有大量数据的企业来说,缺乏一个严格而科学的系统很容易导致人力资源部门仅仅根据道听途说来推测性别不平等问题产生的原因,而忽略了真正的根源。

为了这个目的,本文提出了一种可重复地用来评价求职性别不平等的系统研究方法,并且附带使用这种方法进行评价的案例。


样本和研究方法:基于1382份简历的数据分析



这次研究中用到的是一个数据工程师职位的1382名求职者的简历数据,其中1029人为男性,占74.4%,353为女性,占25.5%。

需要指出的是,因为不知道这些求职者的性别(在美国等一些国家,为了避免各种偏见,简历一般不附带求职者个人照片和性别信息等),因此上述性别人数和比例是基于求职者的姓名和Atipica公司(即本文作者所在的公司)的性别预测模型得到的,总的准确率可以达到96%,但会产生4%的误差。在后续的分析中,这一误差也可能会有所影响。

而求职者的职业技能也由Atipica公司的技能映射模型获得。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如何通过指标来衡量性别不平等?

通过比较特定职位的男女求职者的被拒比例,我们可以确定是否存在潜在的性别不平等,因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理论上被拒比例应该是接近的。

(图片说明:被拒比例=被拒的申请者人数/总申请人数)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通过比较在审查求职申请阶段的被拒率来衡量不平等。选取这个阶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

 在审查求职申请的阶段,雇主会有多重方式来评价一个求职者,例如,电话沟通技巧等,而不是单一通过简历来评价。为了减少不可控因素,我们把数据的收集固定在这个阶段。

审查求职申请通常对于之后的进一步考察影响最大。我们发现约90%的求职者在这个阶段会被拒。

那么在审查求职申请阶段产生的被拒率的差异都可以被归结为:

客观因素:工作经验、教育背景和技能体系。

主观因素:被认为教育背景不符合、被认为工作经验不符合、故意或者非故意的偏见。

由于主观因素的本质,它本身是不可控的,所以我们把研究对象限定在客观因素。


我们基于以下假设对统计数据的显著性做了测试:

在测量显著性过程中,我们必须要考虑到两类误差。一是样本误差,二是性别预测的误差(4%)。考虑到性别预测误差,我们放弃了T检验(即t-test,是用t分布理论来推论差异发生的概率,从而比较两个平均数的差异是否显著)。这类传统参数测试,而改用了置换测试并且配合蒙特卡洛方法,在每次重复测试中都在男性和女性中做了4%的样本交换,并且验证了重复性假设。


数据分析:男性和女性技能相差不大,但女性被拒率更高



被拒率的差异:

男性和女性的被拒率分别为83.0%和88.6%,女性比男性高出5.6个百分点,这个偏差在统计上表现出显著性(p=0.03)。紧接着作者评估了各项客观因素在偏差显著性上起的作用。

(图片说明:男女求职者的被拒比例)

技能总数量上的差异:

女性求职者简历上平均罗列96项技能,男性求职者简历上平均罗列93项技能。根据上图所显示出来的情况,技能数量的平均数和中位数相差不大。

可以发现,尽管在技能平均数量上存在差异,但这种差异一方面小到不存在实际影响,另一方面在统计显著性上也不显著(p=0.38)。


(图片说明:男女求职者职业技能数量的分布)

技能体系上的差异:

为了查明技能体系上的差异,我们根据技能映射模型找出了34项核心技能,并把我们从简历里挖掘出来的技能进行比较。上图显示了一些技能在简历中呈现的比例,例如,不论男女,约80%的求职者都在简历中提到Java。

通过定性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技能分布在男女求职者上区别不大。

定量分析男女求职者在技能集合上的相似性,我们可以看出分布的标准差。

我们用 Aᵢ和Bᵢ分别表示掌握技能i的男女求职者比例,例如,A_java = 0.8并且B_java = 0.8。则n种技能的总平均偏差比例为:

这就意味着,平均来看,对于每一项技能,男性掌握该技能的比例都要高于女性掌握该技能的比例2.2个百分点,偏差并不大。

偏差的百分数看上去直观,但缺点是我们并不知道相对偏差。我们进一步利用平均数标准化偏差计算相对偏差:

在标准化之后,技能集合上男女求职者的偏差为5.3% —— 换句话说技能集合上94.7%都是一样的。

5.3%的偏差虽然小,但也可能影响巨大,尤其是如果这种差异体现在核心技能上时。

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运用置换测试/蒙特卡洛法计算了男女求职者在特定技能掌握比例上的偏差。比如,如果50%男性和53%女性都会“hadoop”,我们就要计算这3%的差异是不是显著。

结果发现,在剩余的33项技能中,只有SQL和统计两项技能显示出性别差异性,而且这两项都是女性的掌握程度高于男性。

大体上,我们可以说在技能的大多数方面男女之间不存在差异,而SQL和统计上又是女性有显著的优势。

工作经验上的差异:

下表列出了男女求职者工作年限的平均数和中位数,值得注意的是职位要求并不包含工作年限。

我们发现工作年限上只有半年的差异,尽管在差异上表现出显著性,但在实际录用的层面上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很少有公司会把半年经验的缺失作为拒绝的主要因素。

教育背景上的差异:

下表列出了求职者最高学历的分布情况(百分比),职位的要求是理工科本科或者硕士毕业生。

女性求职者比男性求职者在高学历中所占比例更高,82.7%的女性求职者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只有69.9%的男性求职者拥有同等学历。这方面的差异非常显著。

结论

从上面的研究可以发现,女性求职者在被拒率上高出男性求职者5.6个百分点,尽管女性拥有高学历的比例更高、工作年限上和技能体系上也没有实际意义上的差异。

当然,如果仅仅根据上面的实验结果就得出“被拒率上的差异是因为有意或者无意的偏见”的结论,还缺乏充分的理由。但考虑到在实验中至少已经排除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那么有理由相信这种差异更有可能是来自于主观因素的影响。

延伸阅读:

女大学生求职遭遇性别歧视 自称只想要份工作

 近年来,女大学生就业难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在毕业生们都在奔波找工作的“就业季”,女大学生们在求职过程中最大的愿望就是不遭性别歧视。男性女性各有特点,希望用人单位综合考虑岗位特征,不要一味将女大学生拒之门外,对于优秀的人才,应该给予其正当竞争和发展的机会。

  学生论坛

  夹缝中的女研究生

  刚考取研究生的时候,真的成了宠儿,可到就业时才发现女研究生的尴尬境地。求职路上,很多事情让我愤怒。一些高校招聘辅导员不招女生已经成了“潜规则”;好不容易盼到有人跟你联系说月薪3000元,接着就声明需要长年出差……

  现在面临毕业的研究生很多人都在27岁左右,就业后就不得不考虑婚姻、生育、家庭等各方面问题。已经有男朋友或有家的择业时有地域限制;没有着落的更为着急,女孩30岁真是离“剩女”很近了,身边总有人提醒你该成家了。毕业一到两年结婚、生子,还处在最佳生育年龄内,可有几个单位乐意上来就将6个月的工资白白给你?

  真有一心干事业的,熟练掌握相关业务知识至少也需要一两年时间,等休完产假后才发现所有的东西都要重新梳理一遍。还有一些为了避开这些麻烦选择在读研期间结婚生子的,情况依然不容乐观。我有几个师姐最终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选择了在家生孩子。

  国家对大学生就业非常关注,可是我亲身体会到夹缝中生存的女研究生就业更难。女研究生们到底该何去何从?

  山东省烟台市 张艳伟

  难以忍受的求职经历

  我是一名重点大学的大四女生,现在正处在水深火热的求职中。大学生就业难,女大学生就业更难,这话一点不假。

  因为从小的梦想就是做一名优秀的记者,所以我读了新闻专业,找工作也专找新闻单位。可是遇到的状况却让我非常不解。很多单位招聘记者,要求的专业背景五花八门:外语、经济、中文……却唯独不包括新闻。

  开始我觉得简直匪夷所思,难道写错了?厚着脸皮上去递简历,人家扫一眼就扔回来了:“我们不招学新闻的。”“为什么?你们不是招记者吗?我有两年多的实习经历啊。”“那也不要,我们就要其他背景的。”干新闻不招学新闻的,让我们学新闻的去干什么?这是我遇到的尴尬状况之一。

  还有一次,京外的《XX晨报》来校招聘,虽然不在北京,但抱着“不放过一个可能性”的想法,我去投了简历。结果一个40岁左右的光头男拿着我的简历端详了半天,我以为有戏,就满心期待地站在招聘的桌子前没有离开。谁知那光头男看看简历看看我,突然问:“这照片是你吗?”

  我一下懵了,这是什么问题?下意识地回答说:“是啊!怎么了?”他拿着我的简历跟旁边两个三十来岁样子的女人偷偷说着什么,还不时瞥我一眼,窃窃地笑,弄得我非常忐忑。最后他终于说:“你的照片也处理得太好看了吧,人不怎么样啊!要是你自己处理的,我倒可以考虑要你当美编。当记者可不行,太难看。”

  听到他的话,我简直像被雷劈了一样:谁找工作的照片、简历不精心处理一下,我的有那么夸张吗?他们怎么连对人基本的尊重都没有?招聘方就能这么过分地欺负人吗?别说你不要我,就是你请我去当报社总编辑,我也不去!跟你们这样一点不懂得尊重别人、完全没有素质可言的人一起工作,我嫌丢人!我强忍眼泪一把扯过他手里的简历就走,他们还在后面喊:“这么没有耐性,怎么干工作,长得不行脾气又差……”我忍了又忍才没有回去砸掉他们的桌子。

  回到寝室大家聚在一起发牢骚,我们发现了一个真理:只有想不到的,没有遇不到的。听了大家的遭遇,老三愤慨地说:“QQ上多了,什么企鹅没见过?神经病见得足够多了,我们的工作就该有着落了!”哎,女大学生就业真难啊!

  女生真的不比男生差

  身为一个来自农村的女孩,我加倍珍惜读书的机会。在农村很多女孩读完初中就打工或者嫁出去了,大部分人认为女孩没必要读那么多书,找工作也拼不过男孩,女孩本来就比男孩笨等等。我很庆幸我的父母给了我读书的机会,让我能证明我们女生并不比男生差。

  现在身为一名大三学会计的女生,我也悄悄地感觉到就业的压力和就业对于性别的歧视了。我们专业课老师经常说,学会计的男生很好就业,而且升职很快,而女生却不太容易找到好工作。这话虽难听但也是在陈述现实,就算是现实,我们女生也从来没有放弃过努力学习。我们会用实践证明我们不比他们差,钻研知识、提高自身素质、提高竞争力。每年的考试可以看出女生成绩大多好于男生,明年找工作我们也会努力不落后的。

  楼上住的都是大四的学姐,她们正忙着找工作,我经常跟她们交流找工作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其实现在的现实也并非想象的那么不公平,许多用人单位在笔试上就考察专业知识能力,只要我们学好了专业知识就不怕他歧视性别。据我总结,找到好工作的女生都是专业知识很扎实,能力很强的。只要我们女生坚持不懈努力下去,肯定找得到好工作,其实女生真的不比男生差!

  湖北工业大学 黄媛

  我只想要一份工作

  学校的招聘会刚过去不久,紧张而火爆的场面仍然萦绕在眼前。看到 “校园话题”预告,我有很多话要说。

  犹如战场的招聘会来到时,我一次打出了20多份简历,所有职位只要我能沾边的,都递出了简历。北京、天津、上海的简历犹如石沉大海,我曾怀疑是不是没有投过。深圳、广州、厦门、郑州、沈阳……祖国天南海北的公司投了个遍。有一次,投简历时需要排队,我刚站到队尾,招聘人员就很直接地喊:“那个女生不要排队了,我们今年不招女生!”

  我心里顿时凉了。向前一看,排队的果真都是男生。既然来了,就争取一下吧。我笑着说:“男生能做的事情我同样能做,请您看下我的简历,我并不比他们差。”“对不起,今年的政策就是这样。你还是去别家看看吧。”还能说什么呢,我只能灰头土脸地走了。

  这样直白相告的还是好的,还有次我初面二面都过了,最后三面被莫名其妙刷掉了。投出20多份简历只带来几次面试机会,我不得不厚着脸皮去“霸王面”。看到面试官明显敷衍的样子,仍然要摆出一副热情诚恳的笑脸。班里的男生频频得到好消息,女生只剩下羡慕的份。笑啊,走啊,求啊,累到骨头快散架,最后还是没有公司要。晚上躺在床上回想这几天的奔波,眼泪直往下落。找工作难,女生找工作更难。

  后来,边远地区的单位来学校招人,我没有犹豫,仍然去面试。只要有工作机会,我都去争取,不管以后生活条件多么艰苦,因为我只是想要一份工作而已。最后,我终于得到了内蒙古呼伦贝尔一单位的赏识,一段艰苦卓绝的找工作大战宣告结束。

  中国民航大学 商丽

  这样的“潜规则”太可怕

  我是学文科的女生,虽然就读的是师范类学校,但因为就业竞争激烈,在人才交流会上不单向学校投简历,所有招文科类毕业生的单位我也都投一份。其中有一个烟台的信息公司给我打来电话,要求我去他们招聘点面试。到面试地点后,接待我的是一个仪表堂堂的中年人,自称是人事主管,问我是否愿意当基层秘书。

  我本来也想自己从基层做起的,就问他基层秘书工作有哪些要求?具体负责哪些工作?这位主管便热情地说,像我这样外在条件优秀的女大学生做基层文秘,起薪是2000元,以后逐渐增加,另外工作成绩好的话,一年后配车,两年后配单独公寓。听得我目瞪口呆,他见我这样,特别强调,要知道秘书就是主管的人,要无条件听从主管的安排……

  他说了很多,我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他说“作为女大学生就业,这是规则,放下清高,待遇、升迁都不成问题的”。说这话的时候,他的表情很夸张,令人恶心得像吃了苍蝇。我赶忙找借口逃跑了。当时我还很奇怪那么仪表堂堂的一个人,怎么能一下子变得那么猥琐。现在想来,一切看到的都是假象。

  回去和宿舍的舍友说起这事时,才知道遭遇这样经历不只是我一个人。大家都觉得这种所谓的女大学生找工作的“潜规则”太可怕了。

  河北省泊头职业学院 孙艳丽

  过来人语

  要出淤泥而不染

  形形色色的人,变幻莫测的环境,职场就像一个大染缸。如今的就业,不仅需要身为女生的我们硬件条件达标,更需要练就临危不惧的品性与避其锋芒、退而自守的智慧。

  刚出校门时经历了一波又一波的就业与“被就业”,找一份工作实属不易。在职业介绍所的帮助下,我在某化工厂找到了一份文员的工作。满以为可以生存下来,有一个地方可以让我不风餐露宿。但好景不长,公司的经理是个三十来岁的已婚男,常常借故待在办公室很晚,要我过去沏茶,有意无意找我搭讪,稍微熟悉一点后他建议我衣着不能太保守不性感,说某款式的短裙时尚,又说要特意安排带我去深圳出差一个星期见见世面。

  从他的言行中我感觉到了危险的信号,便对他敬而远之,尽量避免单独跟他在一起,出差一事也以回学校参加毕业典礼为由婉言拒绝。一天其他同事都出去了,他突然握住我的手说只要我做他的女朋友,他马上让我做财务主管,掌管经济大权……对于这种无耻要求我断然拒绝。工作难求,但再难,也要让自己活得有尊严

来源:网络


文琳编辑

免责声明:转载内容仅供读者参考。若文章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添加 wenlin-swl  微信联系删除。


公众号  wenlin-yd:文琳阅读 点击下列文字可以查阅

  1. 重磅 | 《2017中心城市发展年度报告》出炉 50座中心城市排名抢先看

  2. 易观:2018中国本地生活服务O2O行业分析

  3. 2018年的中国消费者:全球品牌中国影响力

  4. 2018生活消费趋势报告

  5. 趣读 | 哪省人民才是真正的养生朋克?

  6. “儿臣”的账单与“额娘”的神回复火了!这娘俩真是太逗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