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原创)从2017年经济数据看内陆中心城市经济实力对比

2018-02-04 孙文琳 文琳阅读
欢迎点击上方文琳阅读 关注!

2017年各地各地方两会的召开,各地2017年全年数据陆续出台,全国经济运行继续呈现缓中趋稳态势,经济增速维持在合理区间;工业经济运行整体平稳,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继2017年,继续显现较显著的拉动作用。

在外部经济复苏缓慢、供给侧改革、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增速继续呈缓中趋稳态势,经济增速维持在合理区间。

分经济板块看,基于自身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等的差异,我国各区域经济呈现分化格局,中西部地区增速相对较快,但多数省份在调结构过程中增速不断回落,且部分重工业和资源型省份在经济转型中承压较大。

通过对各地公报的数据对比,我们试图从各方面,全方位剖析中国内陆4大中心城市成都、西安、武汉、郑州的实际竞争力,给出中部4城市经济实力之争的演变趋势。


一、中国内陆五大中心城市的经济地位


2014年11月20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正式调整我国城市规模划分标准。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

按照新标准,当年全国城市被划分为五类七档,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深圳、武汉等7座城市;城区人口达到500-1000万的有11个特大城市,分别是成都、南京、佛山、东莞、西安、郑州、沈阳、杭州、苏州、汕头、哈尔滨和香港。到2017年成都人口已达1592万,郑州1077万,均超过1000万跨入超大城市的行列,西安2018年人口有望超千万。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五座城市占据中国的中心位置,武汉、重庆为超大城市,西安、成都、郑州为特大城市。因重庆体量即属于市又是省的概念,在数据分析中,不将其作为对比分析。


1、内陆四大中心城市在全国50各中心城市的综合排名情况


2018年2月1日,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在北京2017城市发展论坛上发布了《2017中心城市发展年度报告》。报告涵盖全国所有直辖市、省会城市(除台湾省)、自治区首府、计划单列市及所有常住人口200万以上且地区生产总值3000亿以上的地级市,共计50个城市。报告阐述了全球化进程和世界城市体系动态变革中,我国发展中心城市的重大历史意义,提出中心城市在我国城镇化发展中的战略定位,提炼中心城市的定义和范围,通过立足全要素生产率关系,围绕交通、产业、空间构建超级版图下中国城市化的“算法”,依据结构层次化、全面评价、多元发展、创新引导、科学统计五大原则,首次构建了多层次、多维度、动态衡量中心城市发展的指标体系,从国际、国家、城市群、城市四大层面,为全国中心地位城市发展找准定位和未来方向。


50个中心城市可以分为四个分数段(四级):60分以上包括北上广深四市;45-59分段为成都、天津、杭州、苏州、武汉、重庆、南京七市;35-44分段为青岛、宁波、长沙、西安、郑州无锡、大连、厦门、沈阳、佛山十市;35分以下为其他29个中心城市。


国际层面层次鲜明:北京政治影响、人才吸引领先,上海门户作用独占鳌头,与其他城市拉开明显档位差距;广州、深圳位列二档,成都、天津、重庆、苏州、杭州、青岛等在文化、经济、交通等方面发力;29个城市该层面得分低于3分,得分率不到10%。


国家层面特点凸显:北京、上海全面领先,广州、深圳、成都其次;郑州、重庆、武汉在交通方面有优势,成都、杭州在文化影响方面有优势,成都、南京、武汉在创新能力方面有优势。中心城市要关注自身区位、文化和能力特点,避免同质化倾向,在国家经济社会体系中发挥重要的影响。


在50个中心城市中,我们选择的四大城市,成都排名第五,武汉排名第九,西安排名第十五,郑州排名第十六。


附表:50个中心城市综合排名




 2、内陆四大中心城市所在地区的经济情况:




卫星云图看四城市位置:

河南省,2017年GDP44988亿元,河南省的农业、食品行业发达

四川省.2017年GDP36980亿元,四川省的高科技企业异军突起

湖北省.2017年GDP36522亿元

 陕西省.2017年GDP21898.81亿元


2017年与2016年数据对比:

从数据显示,2017年各省的排名与2016年相当,陕西2017年GDP终于突破2万亿大关。


3、内陆四座中心城市经济情况:


     内陆四座中心城市,无论西部大开发,还是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长江经济带,均处于带动周边经济发展的节点,国家给予了诸多的政策支持。



     中国中西部四大中心城市西安、成都、武汉、郑州均为国家中心城市,成都、重庆为成渝城市群;郑州为中原城市群;武汉为长江中游城市群;西安为关中城市群,四大中心城市所处的地理环境均为带动周边经济群的中心节点。



 四城市中,成都、武汉非常接近,从增长速度来看,成都近年增长速度赶超武汉,并在2016年开始超越武汉,2017年超越武汉479.05亿元;经济总量最低的是西安,在追赶超越中却与其他城市拉开了距离。


GDO增速情况:

2017年武汉增速8%、成都增速8.1%,均高于2016年;2017年郑州增长8.2%、西安增长8%,低于2016年,均为近4年增长速度最弱的一年。


武汉和成都,作为中西部最具竞争力的两个省会城市,因经济体量基本相当,成为直接较量对手。两地早年从对比GDP,到现在比“创业”,争夺创业第四城、通航第四城的称号。 



西安、郑州,均把武汉、成都作为对比目标,一个对标成都,一个PK武汉,在2016年,两座城市GDP增长速度均高于武汉、成都,2017年,郑州增速8.2%,明年有望突破千亿大关;西安2017年增速8%,其基数低,增速慢,仍然很难赶超。西安与郑州GDP相差1660亿元。



西安为西部城市,西安对标成都。2016年西安与成都的总量差距5913亿元,是成都的51.4%,2017年差距为6419.54亿元,是成都的53.78%.


郑州为中部城市,郑州PK武汉,2016年郑州与武汉总量差距3918亿元,是武汉的67.1%,2017年差距4280亿元。


人均GDP西安也显得比较弱。



未完待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