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们竟然输了?这场跨国教育大比拼,中国孩子的结局让人惋惜 当年那些学霸,是如何沦为社会底层的?

2018-03-04 精英说 文琳阅读

欢迎点击上方文琳阅读 关注!



到底是中国老师教的孩子考得好?还是英国本土老师教的孩子成绩优?

来源:精英说(ID:elitestalk)



如果你一直非常关心海内外教育的相关话题,那么你对以下这部纪录片一定不陌生——它就是2015年播出的BBC纪录片《中国式教学》。



5位赴英国“支教”的中国老师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在这部以探讨中外教育方式差异为主题的纪录片中,5位具备全英文教学能力的资深中国老师前往英国某所公立中学进行“支教”,用完全中国化的教学方法来培养英国孩子,最后通过考试来检验教学成果——到底是中国老师教的孩子考得好?还是英国本土老师教的孩子成绩优?


中国老师用中式方法教育英国孩子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毫无悬念地,中国老师赢了。这个结果也引发了海内外关于教育方式差异的激烈争论。


其实,早在这部纪录片上线的七年前,美国也拍过一部题材类似的纪录片,同样是将目光投向了不同国度的中学生,同样是剖析各国在学习生活和教育理念上的差异。可惜的是,在这场跨国大比拼中,中国学生并没有胜出。


它就是——《两百万分钟:一次跨国考察》


美国纪录片《两百万分钟:一次跨国考察》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纪录片名字中所包含的“两百万分钟”,其实正喻指一名美国学生高中四年的校园时光,这段时间是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未来的走向。


就在如此重要的时期里,同龄的印度孩子、中国孩子又将如何分配时间?他们对未来有何规划和想象?最后又是否能够如愿?这部看似轻松诙谐的纪录片,却揭开了颇为残酷的真相。


参与拍摄的六名学生,两两来自美国、印度与中国

(图源:纪录片《两百万分钟:一次跨国考察》)


· 01 ·

三个国家

三种高中生活

纪录片拍摄的两名美国学生,分别是来自美国印第安纳州卡梅尔中学的布莱尼和尼尔。他们所在的中学,也是全美最棒的公立学校之一。


和其他国家的中学生相比,他们的高中生活简直可以用“毫无压力”来形容。虽然也需要做功课,但男生尼尔经常是拖到最后一刻才熬夜完成;而女生布莱尼则认为,高中时应该好好享受、连夜派对、尽情玩乐,“玩乐学习两不误”。


熬夜赶deadline的尼尔和坚持“玩乐学习两不误”的布莱尼

(图源:纪录片《两百万分钟:一次跨国考察》)


和美国学生相比,印度学生和中国学生的高中生活似乎已完全被学习填满,显得清苦许多。


印度女生阿波娃早上5:45就要起床,参加完大学考前辅导班之后再赶去学校上课。


(图源:纪录片《两百万分钟:一次跨国考察》)


中国男生睿璋觉得作业多到怎么做都做不完,有时要一边打着盹一边再继续完成。


(图源:纪录片《两百万分钟:一次跨国考察》)


当提到美国中学生花在学习和作业上的时间,这部纪录片披露了这样一组数据:


美国学生每年上课的时间为900小时,看电视的时间为1500小时,几乎是双倍;


在打算上大学的高中生里,有66%每晚的作业时间不超过1小时,周末不写作业; 


算上作业和补习的时间,中国和印度的学生每个月学习的时间是美国学生的两倍。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如果说美国高中生花在学习作业上的时间明显较少,那么他们的时间到底都花到哪里了呢?


对于尼尔来说,这个18岁的帅小伙不仅是班长,还是学校橄榄球队的队长,赛季时球队的训练时间每周都超过了20个小时。此外,他还做着一份餐馆服务员的兼职,担任着健康环境俱乐部的部长,并帮着校报做一些美编工作。


打游戏、谈恋爱,尼尔也一个都没落下。可以说,他的高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尼尔享受着丰富多彩的高中生活

(图源:纪录片《两百万分钟:一次跨国考察》)


布莱尼周四晚上会去朋友家里一起学习,同时也会一起看美剧《实习医生格雷》。才17岁的她对医学非常感兴趣,因为这是一个“可以救人”的职业,这让她感觉很棒。此外,她也很愿意将来做一些为当地社区服务的公益性工作。


布莱尼和朋友们一起看美剧

(图源:纪录片《两百万分钟:一次跨国考察》)


无论是尼尔还是布莱尼,都表示将来不乐意做朝九晚五的办公室工作,而是愿意更多地尝试多种多样的可能性。毕竟,在学校时就将自己的未来定性,人生也未免无趣,而校园时光,也只是可以尝试各种新鲜事物的平台而已。


尼尔和布莱尼均表示对办公室生活不太感兴趣

(图源:纪录片《两百万分钟:一次跨国考察》)


对于印度学生阿波娃和罗西来说,他们的学习生活强度较高,目标也较统一——攻读理工科,未来成为一名有着体面收入的工程师。事实上,对于许多印度孩子来说,“工程师”可以说是最保险、同时也是性价比最高的职业选择。


片中两名印度学生的职业目标已经非常确定

(图源:纪录片《两百万分钟:一次跨国考察》)


当提到未来的规划与目标的时候,同样在学习上花费大把时间的两名中国学生睿璋和晓远,却好像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中。


两名中国学生对未来并没有非常明确的目标

(图源:纪录片《两百万分钟:一次跨国考察》)


事实上,这两个中国孩子都是来自国内最优秀的中学之一——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的尖子生,这里的学生大多数都会考取海内外的顶尖学府。光从学习成绩、竞赛、业余爱好等因素来看,他们绝对是值得羡慕的“别人家孩子”。


对于将来的目标,这两个孩子只是隐约觉得“应该和上大学有关”。男生睿璋希望被北京大学的高等数学专业录取;而女生晓远则在家人的安排下为自己准备了三条路——在全力申请耶鲁大学的同时,也不放弃国内高考,同时靠着小提琴和芭蕾的艺术特长备考音乐学校。


正在练习小提琴的晓远

(图源:纪录片《两百万分钟:一次跨国考察》)


在“独生子女”政策之下成长起来的中国孩子,往往寄托着一个家庭的全部希望。晓远的妈妈也表示,正因为家中只有这一个孩子,所以心甘情愿地为她的教育付出全部的投资。


“独生子女”是晓远的父母全力进行教育投资的原因之一

(图源:纪录片《两百万分钟:一次跨国考察》)


· 02 ·

三种高中生活

三种结果

这六名来自三个不同国度的高中生,在高中毕业之时,分别迎来了截然不同的结果。


按道理,在教育上花费最多时间、付出最多投资的中国孩子,应该会较为顺利地实现自己的目标。而目标单一而明确的印度孩子,也应该在勤奋努力和积极进取之下考取心仪的学校。


然而,令人感到诧异的是,在学习和作业上花费时间最少的美国学生布莱尼和尼尔,却是唯一一组考上自己喜欢的大学及专业的孩子。


图源:纪录片《两百万分钟:一次跨国考察》


喜欢打游戏、在校报做过美编的尼尔 ,获得了普渡大学电脑绘图专业的全额奖学金,这个专业他自己和家人都非常满意。


(图源:纪录片《两百万分钟:一次跨国考察》)


觉得治病救人很酷并致力于服务本地社区的布莱尼,被家门口的印第安纳大学录取,攻读医学预科和西班牙语专业。


(图源:纪录片《两百万分钟:一次跨国考察》)


两个印度孩子都没考上意向中的大学,但都在稍微差一点的学校里继续学习工程学,印度最好的理工科院校数量少,竞争还非常激烈。


(图源:纪录片《两百万分钟:一次跨国考察》)


中国男生睿璋没能被北大的高数专业录取,转而进入了元培学院,他坦言收到录取结果时“有些失望”。


(图源:纪录片《两百万分钟:一次跨国考察》)


中国女生晓远也没能如愿收到耶鲁大学的offer,而是留在国内的清华大学学习金融学,并将拉小提琴的爱好继续保持下去。


(图源:纪录片《两百万分钟:一次跨国考察》)


其实,纪录片选择的这三组孩子都非常优秀,看起来都来自于衣食无忧的社会中上层家庭,但所受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却截然不同。


当尼尔的妈妈知道儿子被普渡大学电脑绘图专业录取之时,她高兴极了。她从未觉得尼尔只花很少的时间学习,却花费大量时间培养各种兴趣爱好有什么不妥。在得知儿子想往游戏设计的职业方向发展的时候,她也和尼尔进行了一次平等的对话,充分了解孩子的想法。


尼尔的妈妈正和孩子谈话

(图源:纪录片《两百万分钟:一次跨国考察》)


尼尔的父亲就是一名软件工程师,但他从未将自己的职业期望强加在孩子身上。在他看来,成为一个拥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比成为一个拥有很高收入的工程师要重要得多。 尼尔的父亲认为独立思考的能力更加重要


(图源:纪录片《两百万分钟:一次跨国考察》)


由此来看,生活在拥有顶级教育资源的发达国家美国,孩子们是幸福的。在选择道路之时,也不必为太多外部因素所牵绊,做自己就好,这也是美国教育“以个人兴趣为导向”的精髓。


比较之下,在印度学生中流行的“工程师最优”理念,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改善家庭环境和保障生存收入的初心。对于印度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而言,成为高薪的工程师无疑是在他们那样一个社会里摆脱贫困、实现逆袭的最佳路径。


印度男生罗西的父亲和叔叔 坚持认为工程师是对孩子最优的选择

(图源:纪录片《两百万分钟:一次跨国考察》)


而在和印度相邻不远的中国,独生子女的父母们将这辈子全部的收入和精力都投入到了孩子的教育之中。“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学习和考试被中国的孩子和父母们看作是改变人生命运、实现阶级攀升的唯一途径。虽然国内对教育问题的反思从未停止,但“读名校才是有出息”的想法依然被无数学生和家长奉为真理。


正在埋头学习的中国学生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 03 ·

我们的教育

将把孩子引向何方?

其实一开始,《两百万分钟:一次跨国考察》只是想给一向生活在安逸中的美国学生敲响警钟,片中无处不充斥着美国教育专家的焦虑和担忧——中国和印度的孩子比我们多花那么多时间学习,他们的数理化基础也比我们强得多,我们今后将如何在全球化竞争中自处……


美国的数学教育排名明显落后

(图源:纪录片《两百万分钟:一次跨国考察》)


而从我们的角度来看,看到的却是另一个令人忧心的事实——我们的孩子虽然优秀,却远不如美国孩子那样独立自信,具备思考的能力。这份人格特质的缺失,在高中时期就已成形。


像晓远这样多才多艺又成绩优异的女孩,面对镜头时却明显底气不足,讲不出方向,只是含糊地觉得要考个好大学,“喜欢的专业是生物”。


晓远的妈妈对她寄予厚望,又是申请耶鲁大学,又是准备艺考,还觉得女儿可以去做做同声传译这种“适合女孩做的工作”。最后,她还是让女儿去清华读了金融,这个选择到底是晓远的决定还是家长的一厢情愿,我们无从得知。


晓远觉得今后遇到的事情可能会比高考还要累

(图源:纪录片《两百万分钟:一次跨国考察》)


睿璋是个典型的理科学霸,拿起竞赛奖项来绝不手软,可他却坦言自己“不敢有什么梦想”。没能被心仪的北大高数班录取,转而进了元培班,就直言“失望”。到底是怎样的环境,让他将人生的成功和价值与“录取”这件事挂钩?又是怎样的社会,让这个聪明灵慧的孩子不敢做梦?


睿璋坦言自己有一点点“失望”

(图源:纪录片《两百万分钟:一次跨国考察》)


和独立自信、一路探索人生方向的美国孩子相比,中国孩子显得底气不足而自我封闭,甚至都不如目标单一明确的印度孩子有驱动力。


这“两百万分钟”的差异,到底是值得我们骄傲的铠甲?还是会让我们痛定思痛的软肋?中国的教育,又将把我们的孩子引向何方呢?


纪录片完整版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s01524xcjmd&width=500&height=375&auto=0

转自:世界华人周刊



当年那些学霸,是如何沦为社会底层的?

千万不要在该奋斗的年纪选择安逸!

选择永远比努力更重要!



源自:先生手账


学霸们,是如何沦为社会底层的?


笔者毕业至今一直在高校任教二十多年,一二三本的学生都教过。教过的学生,万人是有的,印象深刻的,至少几百人。毕业后断续交流的,也有很多。


截止目前,最早毕业的那批学生中,有成绩斐然的,有默默无闻的,有打工谋生的,也有晋升精英的。当时他们在学校的时候,差别并不大,为什么离校后,就天壤之别了呢?除了家庭因素+社会关系以外,还有什么重大变量?今天就跟他家聊聊。


第一个学生A

 

学生A, 98级的211毕业生,女,由于无法重返职场,被迫在家至今。

 

这个学生是98年入学的211高校学生,因为99年才大学扩招,98年入学的学生,智商角度仍是同龄人中的精英。

 

记得第一次见到A,我眼前一亮,分明看到了李清照笔下的婉约江南女子。她当时成绩在我带的12个学生中属中上等。家庭出身江南普通农家。

 

毕业的时候,早就不包分配了,大家都是自谋职业。她不知道是恋家还是什么原因回到家乡,在县城找了份文员兼出纳的工作。从起点来看,很正常。包括现在的文史经管类专业大学生,毕业后的第一份自谋职业,基本脱不了这个岗位框架。

 

混了貌似3年,到了婚嫁年龄,县城择偶范围狭小就去了省城,开始了各种漂。


省城换过几份工作,待遇估计也不会多好。至于期间她是否考过研、考过公、考过教师,我估计应该有,但结果不理想。

 

几年后结了婚,便专职做了太太。据另外一个女同学回忆,每次去她家,她都是在家看电视,做家务,当然那时孩子小,估计也是没办法。后来孩子进幼儿园了,她依然是除了接送外,无所事事,看似挺享受这种生活的。就这样,时间一天一天不知不觉地溜走了。


可没料到,突然有一天,老公对她说:孩子读小学了,你该找份工作了,现在的物价、学费、房贷,都需要钱。

 

是的,他们家并不富裕,甚至连他老公的薪水都满足不了全家的开销。或者这是男人的能力不足,养不起一个全职太太。但是直到如今,放在她面前的似乎只有重新踏入职场的唯一选择。

 

然而,也许是在家呆习惯了,她很不情愿再入职场,而老公一直催促她承担家庭责任。双方就这样一直冷战。

 

据说,她其实也私下应聘过几个职位,但都没有成功,原因:

 

1.年龄与职称(或资历)不匹配。该同学现在将近40岁,在公司,40岁基本是中层或高层管理人员,而她一无职称,二是职业经历简单,没有从事过管理层职位;若从最底层开始,年龄又明显超越了对方的心理界限。

 

2.与新生代相比,学历不占优势。现在的省会一级就业市场,稍微高端一些的职位,研究生是标配,而她依旧是那个本科学历。

 

3.专业知识老化,对新的知识体系,缺乏持续的跟踪。

 

就这样,一直到现在,就在家做饭整理家务了,全家日子也紧巴巴的。

 

我知道这些信息后,内心真的很难受:15年时间,你到底是怎么规划的?

 

通过分析,我挖掘了这个同学的病根:

 

1.没有趁年轻提升学历

 

2002年大学毕业后,若工作不顺利,迅速在三年或五年之内考取研究生,30岁之前还有翻身的机会。当初能考211的,智商不会低,考研应该也是最佳出路了。

 

2.没有充分利用时间

 

或者说,该努力的时候享乐了。我发现,大多数农村出身的孩子(此处无歧视),脱离了农村以后,相当一部分会有可以松口气的思想,殊不知,城市的竞争,远比农村残酷和复杂。这位女同学,在带孩子的几年时间里,完全可以考证考学历,趁机提升自己,为自己的将来准备砝码。而她呢,却是在家看电视,这个就只能怪自己了。

 

我有个研究生学生,就是边读研边怀孕养孩子的,确实很累,但人家坚持下来了。

第二个学生B

 

学生B,90年代末毕业于一家重点大学工科专业,目前在苏南打工。这个人生更令人唏嘘。

 

B从小学到大学都是尖子生,毕业去了当地一家大型国企生产机械设备。在当时算是高收入群体。

 

几年后,突然有一天,这个同学说要找我聊聊。见面后他说,厂倒闭了。

 

我吃了一惊。2000年左右,正是国企改革的浪潮期。他说,企业被卖掉了,富余人员都下岗了,他属于技术人员,可以留用。但待遇降低了不少。

 

我明白他找我的意思了,这个同学属于学习很有天分,但遇到抉择的时候,很难找对方向的人。

 

然后,他就说了一个数字。我有点不相信,这个待遇太差了!

 

他说,是真的。老板说了,能接受就做,接受不了,就自动辞职吧。就这么残酷!

 

于是,我帮他分析想对策,得出三条出路:

 

第一,你才26岁,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现在大学扩招,急需高校老师,你要是想考研,可以做老师。稳定,一生无忧,但是待遇不高。

 

第二,去沿海外企、私企待遇好,大胆走出去,收入翻几番应该行。

 

第三,考公务员可以试试(那时公务员考试远没有现在难)

 

半年后,春节在老家遇到了他,还是老样子。三条路都有阻碍,于是他选择了按兵不动。

 

我听后,也没说什么,因为谁也不知道将来会怎么样,生活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我呢,边上班边读博,毕业后毫不犹豫跳槽到了深圳。去年聚会,时隔十多年再次相见,很明显,他现在很不如意。后来工厂倒闭了,他就到了一个私企打工,传统的机械行业,待遇可想而知。

 

他说,当时应该考研,现在有点后悔。现在想想,2002年的时候,他26岁,当时的出路我们可以设想一下:

 

第一条路:考研。当时确实比较难考,但高考那么难都成功了,考研就真的没一点信心么?其实他是怕吃苦,高考那次压力太大了,谁都不愿意再经历一次,毕竟当时有一份可以糊口的工作。若当时3年内考研成功,毕业时虽然32岁了,但找份体制内的体面工作应该不算难吧?

 

第二条路:去沿海外企私企。他害怕失去干部身份。这更可笑了,现在干部身份一点用处都没有。

 

第三条路,考公。当时的竞争不算不算激烈,他又有211重点大学的底子,考几年上岸的几率还是很大的。就算他笨的不得了,现在再不济也是个正科级干部吧?若能考入省级部门,早就是副处职务或待遇了。

 

现在总结的话,就这位同学的人生之路有以下几个值得深思的地方:

 

1.抱残守缺,不能及时转变发展路径。2000年左右国企改革,大量地方国企重组,抓大放小,人生之路被改变的人不计其数。作为大学毕业生,应该及时转换思路,寻找新的发展路径

 

2.年轻人的通病,不知道居安思危。20多岁该努力的时候你退却,该奋斗的时候你躲起来,以后有你受罪的时候。

 

3.缺乏终身学习、持续奋斗精神。高考是很难,考研也很难,但并不是说,你过了这个坎就一劳永逸了。世上没有一劳永逸的事情,人活着就是不停地努力,要有持续学习的精神。

 

当然,B以当年学霸的资质沦落到今天,也不能全怪他。我之所以比他强,在于及时躲进了体制,而近20年来,体制内外的身份差异是造成个体际遇巨大差异的原因之一。所以并不是我聪明,而是我运气好,选择对了路而已。

 

选择永远比努力更重要。就像你在房价起飞前买房,躺着就把钱赚了;你要是选择A股,再努力也是赔钱!!

 

当然,我的这个同学自身问题也不少,大家见仁见智。


第三个学生C

 

学生C,知识分子家庭出身,复读过,年龄较大,比我小不了几岁吧。我由于刚入职,担任他们班主任一年,所以接触较多。

 

C属于家庭条件相对不错的,父母是知识分子出身,在我的印象里属于没受过什么磨难的。毕业后依托父母的资源,进了当地一家商业银行,当时银行的待遇还是相当好的。

 

讲这个学生的经历,目的是讲解脾性与职业之间的匹配问题,这个学生当时不如意的状态,并不是不努力,而是性格与职业不吻合,导致发展不理想。

 

就我这么多年的教学生涯的总结,学生的脾性(不完全对等于性格,而更接近于其外在的言谈和行为方式)基本上有以下规律(说的是普遍性,不排除个案的特殊性):

 

1.从小在农村(经济条件较差)长大的孩子,交流能力较差,在一个新环境中,很难快速地拉近与其他人的心理距离。但是这类学生的优点也很明显,就是踏实肯干,领导布置的任务无条件服从。

 

2.干部家庭(父母)出身的学生,一般口才都不错,沟通能力强,做事稳当,就是常说的情商高。但有时候过于圆滑,反而讨人厌;

 

3.企业主(或经商,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出身的孩子,性格一般很外向,能迅速融入新环境,善于与人沟通,甚至和同学经常吃吃喝喝K歌。缺点就是吃苦和耐压能力较差。

 

4.城市中产特别是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孩子,对人较淡漠,与人交往偏冷,自信甚至固执,和其他人的关系分得异常清晰,过于认真,比如吃饭必AA,工作中超出工作范围的事情一概拒绝,不会见风使舵;优点呢,不卑不亢,认真,做事有韧性。

 

(PS:再次说明,以上只是我总结的一般规律,并不绝对;另外,在学校是这种表现,工作后也许会逐渐改变,当然,有些人可能一辈子都改不了。)

 

为什么啰嗦这么多呢?


因为C就是第四类性格的,入职银行的第一个岗位,是柜员。做过柜员的朋友,估计马上内心升起一股莫名的酸楚。C在后来与我的交流中,就说想辞职。

 

首先,工作时间难以适应、工作压力大,但并非他辞职的主因。主因归根结底是他这种知识分子家庭的脾性,无法适应国企的文化,或者说,无法适应各种潜规则。

 

比如要请假。请假也有潜规则,要给领导送点好处,不送会给你脸色看,以后更会旁敲侧击。C政治嗅觉很不敏感,比较直,慢慢地领导就有意无意地刁难他:发放绩效以某种理由克扣;或者故意多加班;或者把他调到最累岗。

 

他看不到前途,很怕做到35岁以后仍然是个柜台底层员工。

 

在他们那个银行,能得到提拔的有以下几类人:1)关系户领导的孩子,银二代 2)能带来大绩效的富二代 3)技术人才(当时金融互联网化刚兴起)。

 

C吐露了想转行做电子银行方面,将来再跳槽。

 

那次谈话后不久,我就去了深圳,逐渐没了消息。到2013再次遇到了他,他在国内某一线城市,是一家银行总行的信息技术管理部门副总。

 

我听后有点震惊:他真的在坚持自己的想法,并且去实现了。

 

话说那次谈话之后,他也异常矛盾,父母等身边人都在劝他安于现状。他妥协了没有辞职,但是,他依然按照自己内心的想法实施了计划。

 

C确实很有韧劲:文科出身,大学学的是假大空的经管类专业,与计算机相隔十万八千里,但他硬是一本书一本书啃下来了,期间的努力无法想象。

 

大概十几年前的时候,银行电子化迎来了高速发展期,他选择对了这个方向。

第一个机会,他所在的行,成立了一个部门,急需技术人才,于是内部招聘,他笔试第二名。于是他进入市分行的技术部门。

 

国有银行是股份制银行的员工培训基地,于是,做了不到2年,他又遇到了一个机会:一家股份制银行,要在这个城市成立分行,招聘信息技术人员,他凭着自己过硬的技术和多年的银行从业经历,再次成功进入这家股份制银行。这一跳,待遇涨了3倍。

 

目前的地位、待遇就不用说了。我想说的是,他确实是找对了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并且靠韧性硬是走下来了。

 

不然,如果你某一天去银行办业务,坐在防弹玻璃后面的40岁的大叔,也许就是他了。

 

这真的不是假象,有些人还真的就是这样一天一天一年一年混了过来,直到有一天,突然发现自己很难改变人生轨迹了。

 

讲C的经历,并不是说,大家都往热门方向转移,而是从侧面挖掘性格与职业之间的匹配问题。

 

前面总结过,人的脾性可以大概分为4类:

 

1.农村出身的孩子:交流能力较差。但踏实,能无条件服从;

 

2.干部出身的孩子:沟通能力强,情商高。但过于圆滑;

 

3.经商出身的孩子:性格外向,适应力强,但吃苦和耐压能力较差

 

4.城市中产、知识分子出身的孩子:对人较淡漠,自信甚至固执,但认真,做事有韧性。

 

这四类学生的优势职业方向和回避的职业方向,我认为可以分析(自己的总结,仅供参考):

 

第一类:


优势职业:技术类或体制内的岗位,技术含量越高越好;

回避职业:营销类或靠人脉吃饭的职业;

 

第二类:


优势职业:管理类或人脉是核心竞争力的职业,环境越混乱越能体现你的优势;

回避职业:不靠人脉生存的职业(不是十分准确,大家可以意会)

 

第三类:


优势职业:营销类;

回避职业:技术类

 

第四类:


优势职业:外企、科技类公司或体制内行政科研教育(行政、事业单位或高校研究院)


回避职业:营销类职位



第一类和第四类,职业生涯中,一定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学历、职称或技术。


第二类和第三类:职业生涯中,一定要努力拓展自己的人脉、财富或圈子。


总结

 

了解了那么多学生的境遇,我突然明白了,古人真的是隔着千年时空,淳淳教导着我们:

 

年轻的时候,在人生的一些骨节眼的节点,真的要把握住时机,要努力呀,错过了只有空叹哀伤了,哪怕你是多么高智商,在学校曾是多么威风的学霸。

 

写给正在30岁前后这个人生骨节眼上的你们:千万不要在该奋斗的年纪选择安逸啊!还有啊还有,选择永远比努力更重要!


来源:先生手账(ID:czhapp)




文琳编辑

免责声明:转载内容仅供读者参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若文章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添加 wenlin-swl 微信联系删除。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公众号  wenlin-yd:文琳阅读 

  1. 思维导图,读懂66位商业巨头未来产业布局(珍藏版)

  2. 预见2018,五大风口产业全景手绘图

  3. 2018中国云计算产业生态图谱

  4. 2018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预测及行业发展趋势

  5. “我的硕士博士白读了吗?”第一学历“刷掉”了我!残酷而不合理的现实……

  6. 比房价更可怕的是:35岁以后你还能干嘛?

  

  公众号 wenlin-zx:文琳资讯

  1. 【读报时间】2018.03.04 星期日

  2. 剧透!今年两会要办这些大事,将影响你的生活

  3. 中国往哪里去?两会前顶级经济学家集体发声

  4. 经济日报:真正的企业家时代已经到来

  5. 教育部,请不要给我的孩子减负

  6. 中国专家误判太多!特朗普减税成功,中国整个税收思维要变!(深度)

  7. 魏建国:中国营商环境升级与开放关口,金融界须做好准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