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个人开始废掉的3种迹象

欢迎点击上方文琳阅读 关注!


作者 | 小椰子

来源 | 精读(ID:jingdu999)


01


作家李尚龙说:“在大城市里,搞废一个人的方式特别简单。给你一个安静狭小的空间,给你一根网线,最好再加一个外卖电话。好了,你开始废了。”

 

之前的我并不相信人会这么轻易地堕落,直到身边出现了一个真实的例子。

 

前段时间的同学聚会上,见到了许久没见的W君。

 

学生时代清瘦的少年模样,如今竟发福得如同中年大叔。

 

和他聊天后我才知道,毕业之后的他辗转换了几次工作,却仍无法适应上班生活。

 

后来干脆辞职回家,靠着父母给的生活费,加上一点网络兼职的收入度日。

 

在家宅了一年多的他,很少走出家门,成天日夜颠倒、通宵打游戏、无节制地吃各种垃圾食品。

 

也许是因为长期缺少社交生活,我们跟他说话的时候,他的眼神总有些许呆滞,似乎要反应一段时间才能理解。

 

我开始真正相信:低质量的长期宅家生活,确实能改变一个人的心智、外貌,甚至是人生。

 

人喜欢在舒适熟悉的环境中待着。而这种舒适区一旦建立,你就会变得无比依赖,慢慢地爱上周围的墙,恋上舒适的小屋,从而不愿意飞出去看看,怕看到外面熙熙攘攘的世界。

 

而一个人开始废掉的迹象之一,就是不再走出自己的舒适区。

 

终身成长词典词条《464:花盆效应》中提到:


心理学上有这样一个词,叫“花盆效应”,指的是人如果在舒适的“花盆”中待久了,就会不思进取、安于现状。

 

当你对现状心满意足,日复一日地去做着同样的事情,不再将时间花在提升自己,那么你的成长见识,将永远停留在原来的那块区域里。

 

曾看到这样一句话:一个人老去的标志,绝不是老成稳重、沉默寡言,而是不肯再尝试,不肯再容许自己置身不熟悉的境地。

 

当你停止了学习、固步自封,将自己囚禁在得过且过的牢笼中,那么你已经朝平庸迈进了一大步。


02


前几天去市图书馆查资料,旁边的位置坐了一位穿着高中校服的男生。

 

他的面前摆着一本厚厚的教科书,眼睛却自始至终没有离开过手机屏幕。

 

当我翻完了一章晦涩难懂的英文原著,他戴着耳机,在看抖音视频里的宅男女神跳手指舞;

 

当我收拾好东西准备离开图书馆的时候,终于看到他不再刷短视频了——他点开了王者荣耀的图标。

 

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获得短期的快感太容易了。

 

十几秒可以刷完一个短视频,二十分钟可以打完一把游戏,一小时可以看完半本爽文。

 

微博段子张口就来,明星八卦关注得比谁都多,网红的名字如数家珍。

 

学习?不存在的。

 

顶多看几篇教你如何“短期内迅速提升自己”的碎片化文章,打完鸡血后依然浑浑噩噩,沉溺于感官娱乐之中。

 

一个人开始废掉的迹象之二,便是沉溺于短期快感之中,不再做长期投入。

 

玩游戏、刷视频、看爽文,这些是顺应人性的,因为它们有及时反馈的机制。

 

你可以在短期内获得快感,哪怕这种快感是虚拟的、易逝的。

 

对比之下,学习、健身、提升工作技能,这些都需要漫长的反馈周期。

 

你需要投入很多时间、精力才能看到回报,远不如刷小视频、打游戏来得有意思。

 

太多人为了逃避思考而愿意做任何事。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说:“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所憎恨的东西,而恰恰是我们所热爱的东西。”

 

当你不再制定计划,而是一次又一次放纵自己沉溺于即时快感和虚拟的成就感中,你离废掉就不远了。


03


前几天,网上流传着一段高铁吃泡面被骂的视频。

 

视频中,一女子情绪激动、面目狰狞地破口大骂吃泡面的男乘客:

 

“不让你吃泡面,你还没完没了了是吧?”

 

“我让他不要吃泡面,他还吃,剩下汤居然不倒,故意在这熏着别人。见过不要脸的,没见过那么不要脸的!”

 

“谁跟你好好说?你妈都不跟你好好说!你妈跟你好好说你听吗?傻逼!”

 

“你吃屎才喷你,你吃的是屎吗?”

 

“就你这种败类,以后别上高铁了!”

 


男乘客在整个过程中并没有一句过激的言语,而那名女子却在不停地狂骂,连一旁的孩子都被吓哭了。

 

其实,如果她能心平气和地跟男乘客提出自己的意见,我想那位男乘客也会去理解并寻找解决办法。

 

但情绪失控却让她表现得像一个泼妇,不但引起了车厢内其他人的不适,还给自己的孩子做了负面的榜样。

 

罗伯·怀特曾经说过:“任何时候,一个人都不应该做自己情绪的奴隶,不应该使一切行动都受制于自己的情绪,而应该反过来控制情绪。

 

无论境况多么糟糕,你应该去努力支配你的环境,把自己从黑暗中拯救出来。”

 

一个人开始废掉的迹象之三,是沦为情绪的奴隶。

 

无法控制自己情绪的人,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不可预料的灾难。

 

有人因为和店家发生了一点口角,就冲进厨房拿起菜刀砍人;

 

有人因为丈夫的一句责难,就将自己的亲生骨肉从5楼扔下,自己也纵身一跃;

 

还有人因为生活不如意,就上街殴打无辜的人,发泄情绪。

 

著名的费斯汀格法则告诉我们:生活中的10%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决定。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当你深陷情绪的深渊,让理智随时被情绪牵着走,那么你离后悔就不远了。

 

真正成熟的人,一定是有能力控制自己情绪的人。


04


在国外有一个医学研究,工作人员询问了一百个在医院奄奄一息的老人:“你这辈子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几乎所有的回答都不是后悔这辈子自己做了什么,而是没做过什么。

 

没有在最好的年华里修炼自己、没有冒过的险、没有追求的梦想......

 

你是否也习惯了每天三点一线的生活,靠着短期的快感和虚拟的满足感度日,常常被自己的负面情绪所左右?

 

最可怕的是,我们即使对现状如此不满,却也没有勇气去改变。

 

就像《少有人走的路》中所说:勇气是,尽管你感觉害怕,但仍能迎难而上;尽管你感觉痛苦,但仍能直接面对。

 

向前一步,也许一切都会不同。



北大高材生被华为开除:辞退你,与能力无关(沉思)


允许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但绝不允许对于职场规则的亵渎!


华为高材生万言书

没有实践就请闭上嘴


《任正非正传》一书里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


华为一个新员工,北大毕业,刚到华为时,就公司的经营战略问题,洋洋洒洒写了一封“万言书”给任正非,原本以为自己独到的见地能够打动领导,但结果任正非批复:“此人如果有精神病,建议送医院治疗,如果没病,建议辞退。


职场不是肥皂剧,别把自己当主角,想靠一封万言书就引起老板的重视、得到领导给予的额外机会,我们大多数人是没有这个运气的。


没有脚踏实地实践的人,如果给了他发言的机会,往往会坑了一个管理者。新人没做过管理,不懂企业管理的那些套路,他只会从自己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重视这种“万言书”就等于把管理者带到坑里。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一个士兵如果不去处理好眼前任务和敌人,而是只顾着给将军提意见,吐槽军队如何弊端、垃圾、应该怎么改,这个仗还能打吗?


每个人的位置会决定这个人的视野,从新员工的角度永远无法全盘看待企业的问题。对公司所处的市场环境、商业模式、管理策略一无所知,但就是觉得自己能力出众、鹤立鸡群、分分钟KO公司老板、解决企业问题,无论能力强不强、培养价值大不大,这种没有自知之明的人开除了也不冤。



刘强东:我请你来不是让你证明我错了!


我请你来不是证明我的决策是错误的,我请你来是把我的决策落实到位、执行到位!如果有困难,你要想办法如何完成。


会议室的气氛紧张的快要凝固了!


星期一早上8点30分,董事长决定股市一开盘就抛掉手里所有和房地产以及相关产业的股票。但是,遭到不动产研究部总监的坚决反对。这位总监很直接,“董事长我觉得你错了,理由是一、二、三……


总监的话,让董事长有些犹豫,毕竟总监说得有一定道理,让听得见炮声的人做决策是他一贯坚持的原则。难道是自己判断失误?如果坚持自己的意见,其他员工会不会觉得董事长太霸道呢?


在董事长纠结的时候,股市开盘的时间已经到了,大家赶紧各就各位开始操盘,而董事长抛售的决定没有形成最后决议得到执行。


一开盘房地产类股票就开始跳水,一泻而下,到收盘的时候,有的甚至跌幅高达20%。董事长气的直拍大腿,总监如果能够坚决执行他的决定,公司也不会一天损失几千万。



我请你来不是让你证明我错了!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京东的会议室,但是结果不同!


这个会是京东的战略会议决定着京东未来发展方向。会上,刘强东信心满满宣布京东自己投入巨资建立物流派送体系,这也意味着京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要负债经营,一直不盈利。


一名高管马上站起来反对,他理由也很充分,尤其是京东作为互联网公司不能做物流这样的重资产的观点,得到参会不少人的点头赞同,甚至有些人开会觉得刘强东这是在“玩火”。


他讲完以后,会场上出现躁动!


刘强东却平静的说,京东自建物流配送体系这是我的决定,我今天不是和大家商量,是通知大家,请大家依照执行。


随后,他看着那名高管说:这位先生,我请你来不是证明我的决策是错误的,我请你来是把我的决策落实到位、执行到位!如果有困难,你要想办法如何完成。


一星期后京东再开会的时候,大家发现这名高管的位置已经换成了其他人。


如今京东成为唯一一个可以与马云的阿里巴巴抗衡的企业,凭借着就是每天晚上11点前下单第二天上午就能货品送到你手中的物流配送体系!


如果刘强东相信了高管的证明他错误的证明,也许京东已经不存在了!


每一个人说出一个观点的时候,一定会有一定道理,他的论据有的是能站得住脚。你千万不要没有主心骨,做大事最忌讳人云亦云,像墙头草,随风倒。



爱说是人的天性

踏实做事才是本事


人天生有一种负面行为,就是抱怨,对于身边不满意的事情,就要“怼”个痛快。于是公司里永远不乏一种人,仿佛全世界就他一个人发现了同事不行、领导傻逼、待遇太差、公司药丸,总是絮絮叨叨,见到人就说公司存在的种种问题。


对于这种人,智商在线的可能就跟要好的同事抱怨一下;智商不在线的,就跟这位北大高材生一样,一封万言书跑到老板面前抱怨。


然而,把问题说出来没什么了不起,人人都有这个本事,重要的是能够在改变不了这些问题的情况下,还能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事情。


有个游戏公司的财务朋友,几年前常常吐槽公司创业初期各项待遇跟不上,加班又很多,员工意见很大,但在公司内部她一句抱怨的话都没说,仍然一边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一边安抚身边的同事。


我特别欣赏这样的财务,站在公司的角度,她不能像其他员工一样抱怨不公,影响员工情绪,仍然做好本职工作;但站在员工的角度,她对自己的现状也不满意,所以对外也需要宣泄。如今不到四年的时间里,公司由于几款比较成功的手游,已经在准备IPO了,她自己也带起了3位下属。


每个公司都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完全合法合规的公司几乎是不存在的,如果不能改变这些问题,踏实做好你自己的事情,比什么都重要。与其花时间写万言书怒斥公司存在的问题,倒不如扎扎实实做好自己的岗位工作。



培养你,辞退你

从来都不是看能力


能不能做,是能力问题;肯不肯做,是态度问题。很多人自恃能力出众,不肯做能做的事情,天天想着自己还不能做的事,这就是价值观的问题。


这位北大高材生,荒废该做的事情,去想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忽视基础岗位的价值,太过急功近利,这样的人被辞退,其实也都是情理之中。人永远都渴求晋升,就算任正非换了副“求贤若渴”的面孔,重用了这位高材生,他也会抛下手头的事情,去想一些自己管不了的事情。


一个人的能力可以培养,态度可以改变,但价值观总是如同刻了模子一样,除了回炉重造就改变不了了。


在职场的江湖上,有能力的你是桀骜不驯还是顺应潮流,这取决于你对规则的理解和敬意。



规则一:从团队角度,尊敬和服从上级



之所以会有上下级,是为了保证团队工作的开展。上级掌握了一定的资源和权力,考虑问题是从团队角度而可能难以兼顾到个体。尊敬和服从上级是确保团队完成目标的重要条件。员工如果不站在团队的高度来思考问题,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找上级的麻烦甚至恃才傲物,很难生存,更奢谈走得好走得远。


规则二:如果你的工作不能达到上级的要求,一定要及时和上级沟通,要让他知道你的进度和方向


可能在一定时期内你的工作还没有让别人看到显著成绩,这时不要和你的上级距离太远,要创造条件去沟通,让他知道你的进度、计划和要取得的成绩。你这样做了上级不会责备你,他还会利用所掌握的资源给你帮助,让你提前取得业绩。


然而,有的职场新手甚至老手容易犯的错误却是,越是没有成绩越是不愿去找上级沟通,认为自己没有面子,对上级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这样的风险很大, 因为你业绩低迷上级本身就不会满意,会对你的工作能力产生怀疑;如果再不了解工作状况和进度,还会认为你没有努力工作。时间一长,你就可能进入要被淘汰的黑名单。其实在每次的淘汰名单中,并不全是业绩最差的人,但不会主动找上级沟通的人却会占很大比例。

规则三:对于团队依照程序所做出的决定如果认为不合理,要通过正常的途径与方式去反馈,并给上级留出时间,同时要执行决定


一个团队的决定有可能是对的,也有可能不太合理。但决定具备一定的权威性和强制力,也是保障一个团队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是从大局和整体的角度出发的。员工先换位思考,如果对团队的利益有保障就要服从。如果有不尽完善的地方,要选择正常的程序和方式提出建议等待回复,只要决定没有触犯法规,员工应该无条件服从。如果采取消极方式对团队的决定进行对抗,受伤害的只会是员工自己。



规则四:切忌煽动同事与团队对抗,一个正常运转的团队都会对带头闹事的人“杀无赦”



职场中受委屈甚至不公平的事情都是正常的,员工可以选择合适的方式提出,也可以选择到执法部门寻求帮助。但是采取煽动闹事的方式解决问题,往往把自己推到一个更加不利的境地,因为这种方式是团队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规则五:如果你不能为一个团队创造一定的价值,起码不要成为制造麻烦的因素



团队里成员形形色色个性各异,难免有喜欢用小手腕制造麻烦来达到一些目的。一个人的为人和能力在团队成员的长期合作中,大家都会有判断。小手腕能让一个人得到短期利益,一旦其他成员了解以后,他便很难立足。要在组织里长期生存下去,大聪明是必要的。


规则六:对于上级安排的临时性工作,一定要及时反馈



有时上级会安排临时性工作给你,这些工作可能非常紧急,上级会要求随时反馈完成期限,这也是让上级增进对你信任度的机会。


我遭遇过这样的员工。公司送货发生了车祸,导致货物大量破损,经销商拒绝接货。为避免更多损失,我告诉负责该市场的业务代表,让他亲自参与这次事件的处理,并随时跟我保持联系。但我等到夜里十点也没有消息,打电话居然关机了。最后送货司机只得把产品又拉回了工厂,公司多付出了上万元的损失。第二天联系上他时,他居然说和朋友去喝酒给忘了。从此,我对他的工作能力与态度充满了质疑。

规则七:成就上级从而成就自己


工作使大家走到了一起,同事首先就是一种合作关系。上级所掌握的资源和影响力,对人在职场中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职场上快速发展的人无疑都是善 于和上级合作的,他们在做好份内事的同时,会积极帮助上级排忧解难。上级也会把更多的锻炼机会提供给他们,把自己的真经传授给他们。他们会逐步熟悉上级的工作内容和技巧,而这些都是一个人得到快速发展的重要条件。


成就上级从而成就自己绝对是一条重要的原则。当你在为上级偏心而抱怨时,是否该认真反思一下自己遵循了这个原则。机会真的不会从天而降的,更多时候要靠自己去争取。


文琳编辑

免责声明:转载内容仅供读者参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若文章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添加 wenlin-swl 微信联系删除。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公众号  wenlin-yd:文琳阅读 

  1. VR/AR全球投资回顾与2018展望报告发布

  2. 20个问题告诉你:县级政府如何玩转PPP?

  3. 区块链行业报告:以去中心化之力、重塑生产关系

  4. 区块链的发展会影响到每一个人的财富

  5. 金融,区块链的希望与原罪

  6. 从富士康说起——独角兽企业上市路径、政策、趋势与名单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