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蓝皮书:2018年中国本科生/高职高专生就业报告
欢迎点击上方文琳行业研究 关注!
2018年6月11日,麦可思研究院在北京梅地亚中心举行“2018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发布暨十周年研讨会”。
《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自2009年首度发布以来,至2018年已是第十次年度报告。
一、 大学生总体就业率和去向变化
1. 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整体稳定,高职高专就业率首次超过本科
2017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91.9%)与2016届、2015届(分别为91.6%、91.7%)基本持平。其中,2017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6%,与2016届(91.8%)基本持平,近六年应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整体稳定。2017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2.1%,比2016届(91.5%)略高,近十年应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稳步上升,2017届高职高专就业率首次超过本科。
图1 2015~2017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麦可思-中国2015~2017届大学毕业生培养质量跟踪评价。
2. 未就业毕业生近半数仍在求职
在2017届大学毕业生的未就业人群(7.2%)中,近半数还在继续找工作。其中,处于未就业状态的本科毕业生(7.0%)中“还在找工作”的为2.6%,“待定族”为1.7%(不求学不求职);处于未就业状态的高职高专毕业生(7.5%)中“还在找工作”的为4.3%,“待定族”为3.2%。
二、 各专业就业情况
1. 就业率最高和最低的专业
2017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学科门类是工学(93.5%),其次是管理学(93.2%);最低的是法学(85.3%)。2017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专业类是电气类(95.6%),最低的是法学类(85.3%)。2017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排前三位的专业是软件工程(96.7%)、能源与动力工程(95.8%)、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95.6%)。
2017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专业大类是生化与药品大类(93.5%),最低的是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88.7%)。2017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专业类是电力技术类(94.2%),最低的是畜牧兽医类(89.7%)。2017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排前三位的专业是高压输配电线路施工运行与维护(96.7%)、学前教育(96.0%)、电气化铁道技术(96.0%)。
从三届的就业率变化趋势可以看出,本科学科门类中的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持续下降。高职高专专业大类中的公共事业大类、材料与能源大类、制造大类、土建大类、艺术设计传媒大类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持续上升。
表1 2015~2017届本科各学科门类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变化趋势*
单位:%
本科学科门类名称 | 2017届 | 2016届 | 2015届 |
工学 | 93.5 | 93.5 | 93.6 |
管理学 | 93.2 | 93.6 | 94.0 |
经济学 | 91.5 | 91.7 | 92.3 |
医学 | 91.3 | 90.8 | 91.5 |
教育学 | 91.0 | 91.2 | 90.5 |
农学 | 90.9 | 91.0 | 91.0 |
理学 | 90.5 | 90.9 | 90.7 |
文学 | 90.2 | 90.1 | 90.4 |
艺术学 | 88.1 | 88.8 | 89.9 |
历史学 | 86.3 | 86.1 | 86.4 |
法学 | 85.3 | 84.9 | 86.9 |
全国本科 | 91.6 | 91.8 | 92.2 |
*个别学科门类因为样本较少,没有包括在内。
数据来源:麦可思-中国2015~2017届大学毕业生培养质量跟踪评价。
表2 2015~2017届高职高专各专业大类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变化趋势*
单位:%
高职高专专业大类名称 | 2017届 | 2016届 | 2015届 |
生化与药品大类 | 93.5 | 93.4 | 93.5 |
公共事业大类 | 93.4 | 92.9 | 92.6 |
材料与能源大类 | 93.3 | 92.7 | 92.2 |
制造大类 | 93.0 | 92.3 | 92.0 |
土建大类 | 92.9 | 92.1 | 91.2 |
环保、气象与安全大类 | 92.8 | 92.5 | 92.7 |
交通运输大类 | 92.7 | 92.3 | 92.1 |
轻纺食品大类 | 92.3 | 92.0 | 92.9 |
财经大类 | 92.3 | 91.8 | 91.7 |
文化教育大类 | 92.3 | 91.3 | 91.5 |
电子信息大类 | 92.1 | 91.3 | 91.3 |
水利大类 | 92.0 | 91.8 | — |
艺术设计传媒大类 | 91.3 | 90.6 | 90.2 |
农林牧渔大类 | 90.6 | 90.1 | 90.4 |
医药卫生大类 | 90.6 | 89.7 | 90.1 |
旅游大类 | 90.1 | 90.0 | 89.8 |
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 | 88.7 | 87.5 | 87.4 |
全国高职高专 | 92.1 | 91.5 | 91.2 |
*个别专业大类因为样本较少,没有包括在内。
数据来源:麦可思-中国2015~2017届大学毕业生培养质量跟踪评价。
2. 2018年度红牌专业和绿牌专业
2018年本科就业绿牌专业包括:信息安全、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技术、通信工程、数字媒体艺术。其中,软件工程、网络工程、通信工程连续三届都是绿牌专业。2018年高职高专就业绿牌专业包括:社会体育、市场营销、信息安全技术、软件技术、电气化铁道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其中,市场营销、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连续三年都是绿牌专业。
绿牌专业指的是失业量较小,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高的专业,为需求增长型专业。行业需求增长是造就绿牌专业的主要因素。无论是本科还是高职高专,绿牌专业毕业生主要流向的行业中,互联网运营与网络搜索引擎业及软件开发业需求增长明显。
表3 2018年本科、高职高专“绿牌”专业
数据来源:麦可思-中国2015~2017届大学毕业生培养质量跟踪评价。
2018年本科就业红牌专业包括:绘画、化学、美术学、音乐表演、法学、历史学。其中,美术学、音乐表演连续三届都是红牌专业。2018年高职高专就业红牌专业包括:法律事务、汉语、食品营养与检测、初等教育、语文教育。其中,法律事务、语文教育连续三届都是红牌专业。
红牌专业指的是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低的专业。红绿牌专业反映的是全国总体情况,各省区、各高校情况可能会有差别。深入分析专业亮红牌的原因,这与相关专业毕业生供需矛盾有关。本科红牌专业多为艺术类专业,而2011~2013年艺术学招生增长率高达17.7% ,高于全国本科招生人数增长率 10个百分点。被列入红牌的多个专业的毕业生主要流向中小学教育机构就业,但其就业比例增长率却仅为4.8%。毕业生供过于求是导致专业亮红牌的主要原因之一。高职高专方面,初等教育、语文教育较同类型专业毕业生规模明显偏大,因此其就业率相对其他同类型专业更低。
表4 2018年本科、高职高专“红牌”专业
数据来源:麦可思-中国2015~2017届大学毕业生培养质量跟踪评价。
三、就业的主要行业、职业、雇主、地区变化
1. 教育、信息业、医疗业需求旺盛,传统制造业需求疲软
2017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最多的行业类是“教育业”(就业比例为14.7%),且在“教育业”就业的本科生比例从2013届的10.0%上升到了2017届的14.7%,其中有六成左右集中在中小学教育机构。
2017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就业最多的行业类是“建筑业”(12.5%),而就业比例增长最多的是教育业。进入“教育业”就业的高职高专毕业生比例连续五届保持上升趋势,较2013届增长了2.8个百分点(2017届的就业比例为6.5%)。“教育业”中,就业于幼儿园与学前教育机构的占比上升较快,从2013届的25%上升到了2017届的33%。
“媒体、信息及通信产业”(就业比例为10.3%)是2017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第二多的行业类,且毕业生在这类行业就业的比例从2013届的8.7%上升到了2017届的10.3%。
“医疗和社会护理服务业”(就业比例为7.7%)是2017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第二多的行业类。毕业生在这类行业就业的比例从2013届的5.2%上升到了2017届的7.7%。
概括来说,教育、信息业、医疗业毕业生需求旺盛,传统制造业面临挑战。
表5 2013~2017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的主要行业类变化趋势
本科毕业生就业的行业类名称 | 就业比例(%) | ||||
2013届 | 2014届 | 2015届 | 2016届 | 2017届 | |
教育业 | 10.0 | 10.6 | 13.6 | 13.7 | 14.7 |
媒体、信息及通信产业 | 8.7 | 8.5 | 10.5 | 10.3 | 10.3 |
金融(银行/保险/证券)业 | 8.5 | 8.0 | 9.6 | 10.0 | 9.0 |
建筑业 | 10.6 | 10.2 | 8.2 | 8.6 | 8.4 |
医疗和社会护理服务业 | 2.9 | 4.8 | 5.7 | 5.1 | 6.3 |
电子电气仪器设备及电脑制造业 | 7.2 | 7.1 | 6.2 | 5.8 | 5.9 |
政府及公共管理 | 6.6 | 5.3 | 5.3 | 5.6 | 5.9 |
各类专业设计与咨询服务业 | 5.4 | 5.0 | 5.5 | 5.3 | 5.4 |
零售商业 | 3.5 | 3.8 | 3.8 | 4.1 | 4.1 |
化学品、化工、塑胶业 | 3.7 | 3.4 | 2.7 | 2.7 | 2.8 |
数据来源:麦可思-中国2013~2017届大学毕业生培养质量跟踪评价。
表6 2013~2017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的主要行业类变化趋势
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的行业类名称 | 就业比例(%) | ||||
2013届 | 2014届 | 2015届 | 2016届 | 2017届 | |
建筑业 | 12.0 | 12.8 | 12.1 | 12.4 | 12.5 |
医疗和社会护理服务业 | 5.2 | 7.6 | 7.2 | 7.5 | 7.7 |
金融(银行/保险/证券)业 | 5.4 | 5.8 | 7.6 | 7.5 | 6.6 |
教育业 | 3.7 | 3.9 | 5.6 | 5.7 | 6.5 |
媒体、信息及通信产业 | 5.3 | 5.1 | 6.3 | 6.3 | 6.2 |
零售商业 | 6.2 | 6.5 | 6.5 | 6.1 | 6.2 |
电子电气仪器设备及电脑制造业 | 6.2 | 5.8 | 5.2 | 4.8 | 4.9 |
各类专业设计与咨询服务业 | 4.1 | 3.7 | 4.4 | 4.5 | 4.7 |
其他服务业(除行政服务) | 4.5 | 4.7 | 4.5 | 4.3 | 4.4 |
房地产开发销售租赁及其他租赁业 | 4.1 | 3.3 | 3.1 | 3.4 | 3.3 |
数据来源:麦可思-中国2013~2017届大学毕业生培养质量跟踪评价。
与2013届相比,2017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比例增加最多的职业类为“中小学教育”(增长3.9个百分点),其后是“医疗保健/紧急救助”(增长3.5个百分点)、“互联网开发及应用”(增长3.2个百分点);就业比例降低最多的职业类是“建筑工程”,降低了3个百分点。2017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比例增加较多的职业类为“医疗保健/紧急救助”(增长2.7个百分点)、“互联网开发及应用”(增长2.3个百分点);就业比例降低最多的职业类是“财务/审计/税务/统计”,降低了3.5个百分点。
2. “北上广深”就业本科生三年后离开比例持续攀升新一线城市对外省本科毕业生吸引力不断增强
城市“抢人大战”打得火热,从近五年数据来看,本科毕业生在“北上广深”就业的比例从2013届的28.2%下降到2017届的22.3%。除了应届毕业生之外,毕业半年后曾在“北上广深”就业的本科生在三年后离开的比例也从2012届的13.7%上升到了2014届的21.7%。“北上广深”对大学毕业生吸引力减弱。
外省大学生的就业选择更能体现城市吸引力。数据显示,涌入新一线城市就业的外省本科毕业生占比不断上升,2015~2017届的比例分别为28.2%、32.0%、35.6%,提升了7.4个百分点。其中,在杭州就业的近三届本科毕业生中外省人占比最高,为55.3%,其后为天津(54.4%),已高于广州的该比例(45.3%)。
表7 在各城市就业的2015~2017届本科毕业生中外省人占比(%) | |||
城市 | 在该城市就业的本科毕业生中外省人占比 | 城市 | 在该城市就业的本科毕业生中外省人占比 |
北京 | 82.6 | 杭州 | 55.3 |
上海 | 79.5 | 天津 | 54.4 |
深圳 | 68.2 | 苏州 | 43.4 |
广州 | 45.3 | 南京 | 40.7 |
武汉 | 26.7 | ||
宁波 | 26.2 | ||
成都 | 25.8 | ||
西安 | 25.5 | ||
重庆 | 22.3 | ||
郑州 | 10.9 |
注:
1.这里统计的新一线城市选取了2017年新一线城市中就业数量最大的前10个城市,即成都、重庆、杭州、南京、宁波、苏州、天津、武汉、西安、郑州。
2.外省大学生指家乡所在省份与就业城市所在省份不同的大学毕业生。
数据来源:麦可思-中国2015~2017届大学毕业生培养质量跟踪评价。
四、 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
1. 应届毕业生起薪持续增长,三年后收入涨幅明显
2017届大学毕业生的月收入(4317元)比2016届(3988元)增长了329元,比2015届(3726元)增长了591元。其中,本科院校2017届毕业生的月收入(4774元)比2016届(4376元)增长了398元,比2015届(4042元)增长了732元;高职高专院校2017届毕业生的月收入(3860元)比2016届(3599元)增长了261元,比2015届(3409元)增长了451元。从近三届的趋势可以看出,大学毕业生半年后月收入呈现上升趋势。2017届大学毕业生月收入高于城镇居民2017年月均可支配收入(3033元)。
图2 2015~2017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麦可思-中国2015~2017届大学毕业生培养质量跟踪评价。
2017届本科毕业生有12.0%月收入在7000元以上,比2016届(10.3%)高1.7个百分点;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比例为1.9%,低于2016届(2.5%)。2017届高职高专毕业生月收入在6000元以上的比例为9.1%,比2016届(7.0%)高2.1个百分点;月收入在1500元以下的比例为1.4%,低于2016届(2.0%)。
2008~2017届本科毕业生的平均月收入从2133元增长到4774元,增幅为124%。考虑到通货膨胀,在根据CPI(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衡量通货膨胀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进行调整后,2008~2017届本科毕业生的平均月收入从2133元增长到3914元,增幅为83%。
2008~2017届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平均月收入从1647元增长到3860元,增幅为134%。在根据CPI进行调整后,2008~2017届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平均月收入从1647元增长到3164元,增幅为92%。
2014届毕业生半年后的月收入为3487元(本科为3773元,高职高专为3200元),三年来月收入增长了2854元,涨幅为82%。其中,本科增长了3272元,涨幅为87%;高职高专增长了2436元,涨幅为76%。高职高专毕业三年后薪资增长放缓。
图3 2014届大学生毕业三年后的月收入(与2014届半年后对比)
数据来源:麦可思-中国2014届大学毕业生三年后职业发展跟踪评价,2014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培养质量跟踪评价。
本科生和高职高专生毕业三年后的月收入显著高于农民工。2014届本科毕业生三年后(即2017年时)月收入为7045元,比2017年农民工人均月收入(3485元) 高3560元;2014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三年后月收入为5636元,比2017年农民工人均月收入高2151元。
2014届本科农村生源毕业生半年后的月收入为3643元,高于同期农民工月均收入(2864元) ;到了毕业三年后收入上的优势明显扩大,2014届本科农村生源毕业生三年后(即2017年时)月收入为6702元,与毕业半年后相比涨幅为84%,明显高于同期农民工(2017年月均收入3485元 ,与2014年相比涨幅为22%)。
2014届高职高专农村生源毕业生半年后的月收入为3117元,略高于同期农民工月均收入;而到了毕业三年后收入上的优势明显扩大,2014届高职高专农村生源毕业生三年后(即2017年时)月收入为5552元,与毕业半年后相比涨幅为78%,明显高于同期农民工。
图4 2017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2014届大学生毕业三年后的月收入
(与2017年城镇居民月均可支配收入、农民工月均收入对比)
数据来源:麦可思-中国2017届大学毕业生培养质量跟踪评价;2014届大学毕业生三年后职业发展跟踪评价;国家统计局.2017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2018-04-27;《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 从事IT类职业本科毕业生收入较高
2017届本科学科门类中,毕业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最高的是工学(5067元),最低的是历史学(4023元)。2017届高职高专专业大类中,毕业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最高的是交通运输大类(4319元),最低的是文化教育大类(3418元)
2017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月收入最高的职业类是“互联网开发及应用”(6082元),其次是“计算机与数据处理”(6042元)。2017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月收入最高的职业类是“经营管理”(4818元),其后是“房地产经营”(4665元)、“航空机械/电子”(4625元)。
2017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月收入最高的行业类为“媒体、信息及通信产业”(5634元),其次是“运输业”(5567元)。2017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月收入最高的行业类为“运输业”(4536元),其次是“金融(银行/保险/证券)业”(4422元)。
五、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情况
1. 大学生自主创业存活率需关注,创业效果应从长评价
毕业半年后自主创业的2014届本科毕业生中有46.9%的人三年后还在继续自主创业,与2013届(46.2%)基本持平;毕业半年后自主创业的2014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中有45.8%的人三年后还在继续自主创业,比2013届(46.8%)略低。三年内,超过一半创业人群退出创业市场,创业失败风险不容忽视。
图5 2014届本科半年后自主创业毕业生三年后的就业去向分布(与2013届三年后对比)**正在读研人群包含“正在读博士”和“正在读硕士”。
数据来源:麦可思-中国2013届、2014届大学毕业生三年后职业发展跟踪评价,2013届、2014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培养质量跟踪评价。
图6 2014届高职高专半年后自主创业毕业生三年后的就业去向分布(与2013届三年后对比)*
*正在读研人群包含“正在读博士”和“正在读硕士”。
数据来源:麦可思-中国2013届、2014届大学毕业生三年后职业发展跟踪评价,2013届、2014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培养质量跟踪评价。
2014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有2.9%的人自主创业(本科为2.0%,高职高专为3.8%),三年后有6.3%的人自主创业(本科为4.1%,高职高专为8.5%),说明有更多的毕业生在毕业三年内选择了自主创业。毕业生的创业效果应从长评价,不能只局限于毕业时的创业人数。
2. 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人群收入优势明显
2017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自主创业人群的月收入为5785元,比2017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平均月收入(4774元)高1011元。2017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自主创业人群的月收入为4880元,比2017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平均月收入(3860元)高1020元。
2014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自主创业人群的月收入为4895元,三年后为11354元,涨幅为132%,明显高于2014届本科毕业生平均水平(半年后为3773元,三年后为7045元,涨幅为87%)。2014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自主创业人群的月收入为4349元,三年后为9397元,涨幅比例为116%,明显高于2014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平均水平(半年后为3200元,三年后为5636元,涨幅比例为76%)。
文琳编辑
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推送优秀文章的精选、精读。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做出处理。
为便于研究人员查找相关行业研究报告,特将2018年各期文章汇总。欢迎点击下面红色字体查阅!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公众号 wenlin-yd:文琳行业研究
公众号 :文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