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华为事件后供应链影响如何

来源:光大证券TMT团队


◆5G是大国博弈重要方向,部分美国企业已停止供货和授权。


我们认为本事件涉及两个层面,一个是政治和大国博弈的层面,另一个是技术和供应链的层面。2019年4月12日,特朗普在白宫演讲,主题是“美国必须在5G竞赛中取得胜利,美国不能允许有其他国家竞争对手在5G领域超过美国”。此前,美国已禁止华为手机进入美国市场,并跨国抓捕华为高管孟晚舟;本次实体清单事件意味着美国对华为从“限售”(不让华为手机和通信设备在美国销售)升级到“限购”(限制华为从美国公司购买芯片、元器件和技术服务)。目前据新闻报道,部分美国元器件公司已停止向华为供货;谷歌停止华为手机使用完整版安卓系统,部分华为手机海外用户将受到较大影响。


◆华为全球采购金额巨大,美国公司采购金额约110亿美元。


华为2018年全球采购金额约700亿美元,其中美国公司采购金额约110亿美元;核心供应商92家,美国供应商33家,占比36%,主要领域包括集成电路、半导体、软件和光通讯;美国的前五大采购商包括伟创力(代工)、博通(模拟芯片)、高通(芯片)、希捷(硬盘)、美光(存储)。华为拥有众多领域全球领先的技术水平,但是硬件方面,在基站核心芯片和高端光学产品等领域仍需要对外采购,包括FPGA芯片、射频芯片和DSP芯片等;软件方面,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工具,用于设计集成电路(IC)及印刷电路板(PCB)的技术,均由美国公司主导,中国或其他地区没有替代供应商。


◆事件对于华为的影响:短期可控,长期保持跟踪,国内供应链有望崛起。


短期来看,中兴事件之后,华为的核心元器件约有1-2年备货,此外部分合作代理商和战略合作伙伴也能提供一定缓冲区,所以短期供应链出货仍有保障。EDA方面,大部分license是永久性或非常长期,虽然后续升级或有影响,但是短期可控;台积电方面,高端制程和海思是相互依存的关系,除非极端状况否则合作可持续;ARM方面,华为已经获得ARM最新V8架构的永久授权。

长期来看,华为事件将驱动国产供应链的确定性崛起,华为积极培育国内供应链将成为大势所趋。海思已启动“备胎”转正计划,未来也准备推出自主研发操作系统。5月21日美国决定对华为的禁令延迟90天实施。由于部分元器件、软件服务要实现完全国产替代难度较大,长周期影响我们将保持跟踪。


◆投资建议:把握自主可控产业链投资机会。建议关注(1)半导体产业链各细分领域的龙头公司,包括设备领域北方华创;FPGA领域紫光国微;存储芯片领域长江存储、合肥长鑫、兆易创新、北京君正;模拟芯片领域圣邦股份;指纹\摄像头芯片领域汇顶科技和韦尔股份等。(2)北斗产业链:华测导航、海格通信、华力创通、中海达。(3)计算机安全可控产业链:中孚信息、中国长城、太极股份、中国软件、中科曙光。

◆风险分析:美国对华为管制持续加剧,国产替代不及预期。




1、实体清单事件意味着美国对华为的管制从限售升级为限购

1.1、美国将华为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


2019年5月1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要求美国进入“紧急状态”,美国企业不得使用对国家安全构成风险的企业所生产的电信设备。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把华为公司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美国商务部把华为列入实体清单依据的是美国《出口管理条例》,而该条例的特点是对外国的交易也加以限制,也就是“区域外适用”,即使是韩国、日本、欧洲等国家的产品也将被管制。如果违反,将被美国政府处以禁止与美国企业交易等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


5G是大国博弈重要方向,部分美国企业已停止供货和授权。我们认为本次事件涉及两个层面,一个是政治和大国博弈的层面,另一个是技术和供应链的层面。2019年4月12日,特朗普在白宫演讲“主题是美国必须在5G竞赛中取得胜利,美国不能允许有其他国家竞争对手在5G领域超过美国”。此前,美国已经禁止华为手机进入美国市场,并跨国抓捕华为高管孟晚舟;本次实体清单事件意味着美国对华为从“限售”(不让华为手机和通信设备在美国销售)升级到“限购”(限制华为从美国公司购买芯片、元器件和技术服务)。目前据新闻报道,高通、博通、intel等公司停止向华为供货;谷歌停止华为手机使用完整版安卓系统,华为手机国外用户将受到较大影响。


1.2、华为是全球科技行业超级巨头


华为连续多年实现高速增长,14~18年收入复合增速达25.77%,净利润复合增速达20.80%。2018年华为销售收入规模已达到7212.02亿元,净利润达到593.45亿元,14~18年收入复合增速达到25.77%,净利润复合增速达到25.06%,实现收入规模和净利润的高速增长。此外,公司18年经营性现金流达到746.59亿元,14~18年复合增速达到15.63%。


从收入结构来看,消费者业务首次超过运营商业务,成为公司最主要的营收来源。根据公司2018年年报数据,消费者业务18年收入达到3488.52亿(YoY+45.13%),收入占比达到48%;运营商业务18年收入达到2940.12亿元(YoY-1.29%),收入占比达到41%;企业业务18年收入达到744.09亿元(YoY+23.83%),收入占比达到10%。其中消费者业务首次收入规模超过运营商业务,成为公司最主要的营收来源。

从收入地域构成上来看,2018年华为在美洲、欧洲中东非洲大区的收入占比提升。中国市场为华为最大的收入地域来源,收入占比达52%;其次为欧洲中东非洲大区,占比达27%;亚太市场占比达12%;美洲市场占比达6%。相比2017年,华为在欧洲中东非洲大区、美洲市场收入占比提升,说明贸易摩擦对公司经营产生的影响较为有限。

公司注重积蓄研发实力,研发费用占比保持在14%以上。2018年华为研发费用达1015.09亿元,占2018年公司收入比重达到14.07%。2014~2018年,华为研发费用始终保持在当年收入占比的14%以上,研发费用规模从408亿元提升至1015亿元,复合增速达到25.56%。公司注重积蓄研发实力,在《2018年欧盟工业研发投资排名》中位列全球第五。截至2018年底,累计获得授权专利87,805项,其中有11,152项核心专利是在美国授权的;截至2019年2月底,华为已经和全球领先运营商签定了30多个5G商用合同,40,000多个5G基站已发往世界各地。


1.3、华为从美国采购的元器件金额超百亿美元


华为全球采购金额巨大,美国公司采购金额约110亿美元。华为2018年全球采购金额约700亿美元,其中美国公司采购金额约110亿美元;核心供应商92家,美国供应商33家,占比36%,主要领域包括集成电路、半导体、软件和光通讯;美国的前五大采购商包括伟创力(代工)、博通(模拟芯片)、高通(芯片)、希捷(硬盘)、美光(存储)。



2、华为影响:短期供应链可控,长期保持跟踪

2.1、零部件供应链:高端芯片仍对美国有较大外依存度


华为硬件产品主要包括通信基站及光通信设备(运营商业务)、手机等消费电子(消费级市场)和服务器等(企业业务)三大产品。除了磁盘存储业务需要依赖从希捷、西部数据等公司进口硬盘、磁盘阵列之外,其余产品线所需进口的零部件均存在国产替代产品,但大部分国产产品的性能暂时无法达到华为现有产品的要求,少部分产品只能在低端市场或者部分环节实现替代,海思的麒麟、Solar系列NP、天罡基站芯片已经基本可以实现完全替代。

2.1.1、通信基站及光通信设备


通信基站及光通信设备核心零部件主要包括基带处理器、FPGA、射频前端(PA、滤波器等)、AD\DA、DSP、功率器件、光模块(光芯片)等。


 1)基带处理器:华为能力非常强,并且已经发布了5G基站天罡基带芯片。

 2)FPGA:目前主要由美国赛灵思和intel垄断,国内紫光同创等厂商性能上相差2-3代左右,但FPGA可以用ASIC进行替代,只不过会提高成本。

3)射频前端:主要包括滤波器、PA等。(1)目前我国基站滤波器产业已能实现自给。目前国内企业灿勤科技、武汉凡谷、东山精密、世嘉科技等均为滤波器的生产厂商,我们估计国内市场滤波器的自给率能够达到90%以上。4G时期华为的滤波器等核心基站射频器件供应商包括大富科技、武汉凡谷和春兴精工等。(2)放大器方面,全球市场绝大部分份额被Skyworks、Qorvo、Broadcom等IDM厂商占据。(3)国内射频功放集中在中低端领域,高端市场有待突破,主要有RDA/紫光展锐、中科汉天下、唯捷创芯等。华为海思同样具有PA设计能力,而且我们认为华为的PA设计能力应该优于国内其他厂商,可以用于国产替代。

4) AD\DA、DSP:主要由美国ADI和TI垄断。ADDA国内厂商主要有圣邦股份、思瑞浦等,产品与国际大厂相差较大。华为海思在国内外各有一个AD\DA设计团队,其产品性能虽赶不上ADI和TI,但可满足基本要求进行国产替代。DSP方面,华为海思已开发出高性能DSP芯片。

5)功率器件:主要厂商为英飞凌、恩智浦、瑞萨、三菱等欧日厂商,国内安世半导体、比亚迪电子等有能力实现国产替代。

6)光模块:目前我国低速光模块自给率已达到80%左右,高速光模块自给率在不断提升。国内光模块企业光迅科技、中际旭创等在低速光模块生产水平方面已经达到业内领先水平,国内光模块自给率已经达到80%左右。但是在高速光模块领域,我国企业的产品性能依然存在提升空间,目前自给率约20%,并逐年提升。目前全球主要光器件企业包括美国的Finisar、Lumentum,国内企业光迅科技、中际旭创等。

7)光芯片和电芯片:目前我国的光芯片较为依赖国外厂家,光芯片、电芯片自给率较低,除美国企业外三菱、住友等日本企业也可进行光芯片供给。在光器件中,以激光器为代表的光发射芯片尤为重要,所占成本比例也较高。激光器芯片主要包括VCSEL、FP、DFB和EML,VCSEL用于短距离光互联,FP和DFB用于数据中心或者接入网中长距离连接,EML则主要适用于高速率的长距离骨干网传输。国外企业的芯片研发实力显著强于国内,2017年国内企业25G及以上光芯片自给率仅为3%,电芯片自给率接近0%,对国外芯片依赖性较高。除美国企业外,三菱、住友等日本企业在光芯片研发领域水平居于世界前列,可为华为进行供货。


2.1.2、手机


手机核心零部件主要包括处理器、射频前端、存储芯片、图像传感器、电源管理芯片、显示屏等。


1)处理器:华为能力世界领先,麒麟SOC芯片与苹果、高通等处于同一水平,并且发布了终端巴龙5G基带芯片。

2)射频前端:滤波器分为SAW 和BAW,5G时代BAW滤波器更有优势。SAW滤波器基本被Murata、TDK、Taiyo Yuden等日本厂商垄断,三家合计占有85%以上的市场份额。BAW滤波器只有Avago、Qorvo等少数几家企业掌握量产技术,Avago一家独大占据全球87%的市场份额。国内SAW滤波器厂商麦捷科技(300319)已通过MTK和展讯技术平台认证并供货给国内手机厂商,中电26所可为中兴、华为供货;BAW滤波器目前仅有中电26所、天津诺斯微在FBAR(薄膜体声波)方面有完整的产线,其他还有汉天下和RDA都在进行FBAR的开发,但尚无完整的工艺线。放大器方面,华为低噪声放大器LNA已在手机中完全实现国产替代,功放PA可以用于国产替代。

3)存储芯片:全球存储芯片DRAM和NAND主要由三星、美光、海力士等厂商垄断,其中三星和海力士是韩国厂商;国内合肥长鑫主攻DRAM,长江存储主攻NAND,但短期之内性能和产能可能无法满足华为需求。

4)图像传感器:国内豪威科技排名全球第三,国产替代毫无问题。

5)电源管理芯片:华为海思已实现国产替代。

6)显示屏:国内京东方LCD屏全球第一,OLED屏全球第三。

2.1.3、服务器

服务器核心零部件主要包括CPU、存储芯片等。服务器与PC一样,美国intel和AMD的X86 CPU基本垄断了所有市场,但华为已发布了基于ARM架构的服务器芯片鲲鹏系列。

2.2、自研芯片产业链:EDA、IP、代工、设备有可能产生影响

美国“实体清单”除了限制美国企业之外,同时还可能限制使用美国技术的其他国家的企业。因此,华为自研芯片需要跑通芯片制造流程,主要包括设计、制造和封测等,而EDA、IP、台积电、设备有可能产生巨大影响。

2.2.1、EDA、IP依赖美国厂商,可能对设计产生较大影响


华为自己设计的高端芯片主要包括手机SOC芯片麒麟系列、服务器芯片鲲鹏系列、人工智能芯片昇腾系列、基带芯片天罡和巴龙系列等。芯片设计需要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EDA,Electronics DesignAutomation),同时购买一些现成的知识产权模块(IP核)。


若EDA无法更新将影响先进制程设计。全球EDA行业主要由新思科技(Synopsys)、楷登电子科技(Cadence)、以及2016年被德国西门子收购的明导国际(Mentor Graphics)三大EDA厂商垄断。国内最大的EDA公司华大九天目前只能够提供产业所需EDA解决方案的1/3左右,短期内无法实现国产替代。EDA厂商通过销售license证书的形式授权给设计公司使用,而EDA工具和芯片工艺制程高度相关,会随着制程进步而不断更新升级。如果EDA厂商停止供货,华为的EDA工具在license在有效期内仍可以继续使用,但无法获得EDA厂商支持而更新升级换代。也就是说,华为目前已有的7nm设计不受影响,但未来5nm设计可能会受到影响。


IP核方面ARM架构可能产生较大影响。以华为的手机SOC麒麟芯片为例,采用的是ARM架构,同时集成了CPU、GPU、NPU、ISP、DSP、memory等IP核。ARM授权可分为使用层授权、内核层授权、架构授权、指令集授权四类。目前苹果、高通、三星是指令集授权,可基于公版架构进行自研架构;而华为是架构授权,目前已拥有最新的商用架构ARM V8架构的永久授权。如果ARM停止服务,华为仍能采用ARM V8及之前公版架构进行设计,但未来无法使用ARM推出的新架构。


2.2.2、台积电代工是高性能保障,设备可能掐断命脉


台积电代工是高性能保障。华为设计的芯片主要由台积电和中芯国际等代工厂进行生产制造。台积电拥有最先进的制程,苹果、高通的SOC芯片主要都由台积电代工,华为的手机SOC芯片能与苹果高通一争高下离不开台积电先进制程的支持。


对于美国“禁令”,据台媒《中时电子报》5月20日报道,台积电表示公司内部建立一套完整系统,经初步评估后,应可符合出口管制规范,决定不改变对华为的出货计划,将继续出货给华为,但对后续发展还要继续观察及评估,所以未来此事还有可能生变。


如果台积电未来不给华为代工,则华为芯片只能依赖国内中芯国际等厂商,在制程上有所落后。目前中芯国际实现量产的最先进工艺是28nm,14nm及改进型12nm工艺尚不成熟。


设备可能掐断命脉。不管是台积电还是中芯国际,芯片过程中需要用到半导体设备。美国半导体设备厂商AMAT、LAM、KLA和泰瑞达在多个细分领域占领极高的份额,而国内目前尚且无法建设一条完全由国产设备组成的生产线,很难避开美国设备而生产出芯片。


2.3、操作系统:华为自研OS有望打通全部产品线


硬件软件紧密相连。目前移动端处理器芯片主要采用ARM架构,操作主要包括安卓和IOS系统;而电脑桌面端处理芯片主要为X86架构,操作系统主要包括Windows、MACOS、LINUX等。服务器处理芯片主要也是X86架构,操作系统主要包括LINUX、Windows等。基站设备处理器主要采用MIPS架构,操作系统主要为LINUX。

2.3.1、谷歌服务(GMS)可能对华为海外手机业务造成冲击


华为手机采用的是安卓系统。据路透社5月20日报道,谷歌已停止与华为合作,华为将失去对谷歌安卓操作系统更新的访问权,只有在开源版更新后才可以AOSP继续开发新的安卓系统,并且不能再继续使用谷歌服务(GMS)如Gmail、Google Play、YouTube等。由于谷歌的这些业务和应用并未进入中国境内,所以失去这些业务对华为在中国的市场影响很小。但在诸如欧洲、非洲、中东以及亚洲其他地方,这一变化可能将对华为的手机业务造成一定的影响。


2.3.2、华为自研OS有望打通全部产品线


2019年3月,余承东在接受采访时透露了华为已经开发了自有操作系统,并且能够覆盖智能手机和PC。此外,任正非在接受采访时也透露了这个消息。“华为确实已经准备了一套自研的操作系统,但这套系统是Plan B,是为了预防未来华为不能使用谷歌Android或微软Windows而做的。”华为该自研OS有望打通手机、电脑、平板、电视、汽车、智能穿戴等产品线,统一成一个操作系统。


开发一个新的操作系统不难,但难在如何聚集众多开发者为其开发给来APP形成生态。三星开发的Tizen操作系统,在市场上至今没有获得人们广泛的认可,且只能支持少量的应用。因此,华为如果使用新系统,未来如何建立应用生态将是一个挑战。


针对手机应用生态,2019年4月,华为推出了一款号称将为安卓系统带来革命性突破的产品——“方舟编译器”。“方舟编译器”可帮助开发者实现安卓APP快速向华为自主操作系统迁移的一个工具,使得华为自主操作系统能够成为“第二个Android”。


此外,华为已构筑出完整的ARM服务器生态:ARM服务器芯片“鲲鹏920”+操作系统+高斯数据库。


通信基站系统方面,由于通信设备不需要复杂的软件生态,一般各个通信设备厂商基本都有能力基于开源系统Linux进行开发。华为拥有自研的VRP(Versatile Routing Platform)即通用路由平台操作系统平台。


2.4、事件对于华为影响:短期可控,长期保持跟踪,国内供应链有望崛起


短期来看,中兴事件之后,华为的核心元器件约有1-2年备货,此外部分合作代理商和战略合作伙伴也能提供一定缓冲区,所以短期供应链出货仍有保障。(1)EDA方面,大部分license是永久性或非常长期,虽然后续升级或有影响,但是短期可控;(2)台积电方面,高端制程和海思是相互依存的关系,除非极端状况否则合作可持续;(3)ARM方面,华为已经获得ARM最新V8架构的永久授权。


长期来看,华为事件将驱动国产供应链的确定性崛起,华为积极培育国内供应链将成为大势所趋。海思已启动“备胎”转正计划,未来也准备推出自主研发操作系统。5月21日美国决定对华为的禁令延迟90天实施。由于部分元器件、软件服务要实现完全国产替代难度较大,长周期影响我们将保持跟踪。


3、投资建议

3.1、电子行业:国内半导体龙头有望确定性崛起


在自主可控的大逻辑下,建议关注国内半导体行业中各细分领域的龙头公司,比如


1、FPGA:紫光国微(002049.SZ)、上海安路、广州高云等;

2、存储芯片:长江存储、合肥长鑫、兆易创新(603986.SH)、北京君正(300223.SZ,拟收购存储设计厂商ISSI)等;

3、射频前端:信维通信(300136.SZ)、唯捷创芯、卓胜微(IPO通过)、中科汉天下等;

4、模拟芯片:圣邦股份(300661.SZ)、艾为电子(833221.OC)、思瑞浦(837539.OC)等;

5、指纹\摄像头:汇顶科技(603160.SH)、韦尔股份(603501.SH,拟收购豪威科技)等;

6、功率器件:闻泰科技(600745.SH,拟收购安世半导体)、捷捷微电(300623.SZ)、扬杰科技(300373.SZ)、士兰微(600460.SH)、嘉兴斯达(IPO申报中)、新洁能(IPO申报中)等;

7、被动元件:三环集团(300408.SZ)、顺络电子(002138.SZ)、法拉电子(600563.SH);

8、通信PCB:东山精密(002384.SZ)、深南电路(002916.SZ)。

9、设备厂商:北方华创(002371.SZ)、中微半导体(科创板)、精测电子(300567.SZ)、华兴源创(科创板)、长川科技(300604.SZ)等;

10、封测厂商:长电科技(600584.SH)、华天科技(002185.SZ)、通富微电(002156.SZ)。


3.2、通信行业:华为事件有望驱动北斗产业加速落地


卫星导航条例预期出台,推动关键领域的北斗标配化。2016年我国开始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卫星导航条例》,以立法形式推动关键领域的北斗标配化,2018年5月第九届导航年会宣布《导航条例》完成征求意见稿。我们认为,从过去一年的贸易摩擦、中兴事件、叙利亚战争美国关闭GPS事件,突显“自主可控”重要性,北斗从诞生起就肩负替代GPS,保证国家位置信息安全可靠自主化的重任,为国家信息安全最重要的领域之一,加速《导航条例》出台,确立北斗法律地位事关重大。


北斗三代性能显著提升,全球部署继续推进。2018年,我国开启北斗三号全球组网,2019年预计发射8~10颗,继续推进全球覆盖。北斗三号性能显著提升:采用星间链路等新技术,空间信号精度可优于0.5米,优于现有GPS;位置报告和短报文结合可以具备米级搜救功能,优于GPS、格洛纳斯;短报文服务扩容至1K,单次可发送1000多个中文字符甚至是图片。

北斗民用逐步渗透,自动驾驶扩大高精度应用市场空间。据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预测,到2020年中国卫星导航定位高精度应用市场规模将达到215亿元,2015~2020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4.9%。无人驾驶离不开5G+北斗高精度,5G的低延时为无人驾驶提供可靠网络环境,北斗高精度为汽车提供米级以内的车道级定位精度。此外,未来5G+北斗有望在机场调度、机器人巡检、无人机、建筑监测、车辆监控、物流管理等众多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场景。


北斗军用市场逐步回暖,2020年有望大幅放量。2015年军改以来北斗行业业绩受影响较大,2018年军改后需求已逐步回暖,我们从上市公司业绩情况观察到北斗龙头公司收入已明显好转。2018年底北三基本系统正式开通运行,我们预测军用市场大规模放量在2020年。军费持续增长为军工信息化提供强力保障,同时三代换代+通导一体化将驱动军用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第十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召开在即,板块有望迎来催化。第十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主题为“导航,遇见十年”,将于2019年5月22日至25日在中国北京国测国际会议会展中心召开,会议涵盖高峰论坛、学术交流、成就博览、高端论坛和科学普及等内容。本届会议相比过去规模将更加宏大,有望催化北斗产业加速落地。


投资建议:重点关注华测导航、海格通信、华力创通、中海达等。


3.3、计算机行业:安全可控产业有望迎来拐点


◆安全可控产业有望迎来拐点


安全和自主可控是重要国家战略,必将长期战略持续投入。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在PC整个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几乎完全依赖进口;到智能手机时代,虽然在部分领域有所追赶,但核心环节差距依旧明显。信息技术的应用普及,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成为社会运行的底层基础设施,PC和智能手机成为用户接入数字世界的入口,地位超然且影响面广。中兴事件的爆发更是让举国有切肤之痛,核心技术的进口依赖始终将成为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自研道路是不容商量没有退路的必然选择,这也将带来安全自主可控持续数年的行业机遇。


倪光南院士曾在“第十六届全国嵌入式系统大会”上指出,采用国外厂商的桌面操作系统可能会出现以下安全风险:1、被监控(如“棱镜门”);2、被劫持(如“黑屏”);3、被攻击(如病毒、木马);4、被“停服”或“禁售”;5、证书、密钥失控;6、无法进行加固;7、无法打补丁;8、无法支持国产CPU。


自主可控本质要求是打破国外公司在整个互联网架构上的垄断,并防范国外软硬件所隐藏的可能会影响国家安全的后门或者漏洞。通俗来讲,自主可控就是需要解决网信领域的供应链风险和安全风险,一方面要让自己掌握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不会因为供应商“停服”和“禁售”等原因而使公司“休克”,另一方面,要加强网络安全建设,无论是对于当前技术水平无法完全替代国外产品的领域还是已经完成国产化替代的领域,都要加强网络安全建设,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安全是国家发展的重要保障。


计算机板块公司对美出口业务很少,只有个别硬件公司对美有少量出口。从产业逻辑上来说会促进安全可控的进程,2018年安全可控产业推进速度并不如资本市场预想的那么快,但是政府的重视程度并未下降,甚至有所提升。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为避免关键技术的供应链风险和国家安全风险,在党政军和关系国计民生领域对安全可控产品需求有望快速增长。2019年安全可控领域有望加速推进,行业拐点很可能出现。目前我们观察到安全可控的产品目录更丰富,越来越多厂商的产品加入,意味着相互兼容的安全可控产品越来越多。行业招标体量更大,更多公司的报表会慢慢体现出来。行业生态更完善,从基础硬件到基础软件到应用软件,安全可控的产业生态迅速完善。基础软硬件企业有望直接受益,带来业绩和估值的提升。


投资建议:重点推荐中孚信息(估值低,安全可控保密先行,最先受益,最先在报表体现出来)、中国长城(估值低,基础硬件龙头)、太极股份(数据库与集成业务受益),建议关注中国软件(弹性大、基础软件龙头)、中科曙光(服务器芯片)。


◆布局有安全边际标的,抵御市场情绪波动


贸易摩擦的反复会对市场情绪造成不利影响,我们也建议布局有安全边际又有一定弹性的标的,重点推荐新大陆、新北洋。


4、风险分析


美国对华为管制持续加剧风险。如果美国对华为管制持续加剧,华为自研芯片产业链台积电以及欧日供应商可能对华为断供,华为主营业务将受到严重影响从而影响国内供应链相关厂商。


国产替代进程不及预期。长期看,华为需要对核心芯片以及操作系统进行国产替代,如果推进不及预期,国内厂商业绩可能不及预期。


为便于研究人员查找相关行业研究报告,特将2018年各期文章汇总。欢迎点击下面红色字体查阅!


文琳行业研究 2018—2019文章汇总


文琳编辑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公众号 :文琳行业研究

  1. 2018年招聘行业研究报告

  2. 阿里巴巴零售平台就业机会测算与平台就业体系研究报告

  3. 2019未来职场出行报告

  4. 2019HR生存发展白皮书(人力)

  5. 2018年全国工资数据出炉!哪些行业薪酬高?你选对行业了吗?

  6. 中国青年在乎力报告

文琳行研报告,为各机构提供专业的信息、数据、研究和咨询服务。欢迎关注【文琳行业研究】


文琳资讯,每日提供最新信息。欢迎关注【文琳资讯】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1. 【读报时间】2019.05.24星期五

  2. 两部门明确集成电路设计和软件产业企业所得税政策

  3. 任正非:我国科技整体水平输给美国,与房地产等泡沫经济有关系!

  4. 中国的稀土有多重要?

  5. 股市再次下跌,现在买点什么好?

《文琳阅读》每晚经典,欢迎关注!

文琳编辑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公众号 :文琳阅读

  1. 当你越来越沉默,越来越不想说...

  2. 郑渊洁上热搜:父子俩只有小学学历,父亲成富豪,儿子成CEO!这对父子到底有多牛...

  3. 孩子将来不孝顺的4个信号,第一种必须立即纠正!

  4. 4分钟看完,宇宙是如何起源的,在宇宙诞生之前又存在着什么!

  5. 【欧美经典音乐】《思绪》瓦迪姆.古里耶夫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