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国际物流行业研究报告
来源:运联传媒
一、全球物流市场概况
1.1 全球物流市场概述
全球物流市场的增长直接关系到国际贸易流动的发展和当前的经济环境。尤其是涉及第三方物流等合同物流服务的时,亚太和北美是最具吸引力的物流市场。新兴市场的区域内贸易正变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在亚太地区,加上高GDP增长率,将继续推动物流市场发展。
亚太地区由于中国,印度,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日本和马来西亚等国巨大的市场吸引了政府和众多物流公司的投资,使得亚太地区领导全球物流市场。北美的物流市场已经显著增长多年,已成为全球最为成熟的物流市场。德国是欧洲物流的主要市场,英国和法国等其他国家也对区域物流市场做出了重大贡献,欧洲正在从经济放缓中恢复,物流公司正在大量投资改善各国的基础设施。
1.2 全球物流市场规模
根据投资和市场分析领域的领先者Al Masah Capital最近的一份报告,全球物流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15年的8.1万亿美元扩大至2024年的15.5万亿美元,2015年至2024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7.5%。
按货量计算,2015年市场规模为546.9亿吨,预计到2024年全球运输和物流(T&L)行业预计将达到921亿吨,预计2016年至2024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6.0%,到2020年,全球第三方物流(3PL)市场预计将以年复合增长率(CAGR)超过5%的速度增长。
二、全球物流综合排名
2.1 2017全球物流TOP50
全球物流TOP50,根据各大企业2016年年末数据的运费收入进行排名。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2 国家分布
全球top50的国家分布主要集中在亚州、欧州、北美三个地区,其中美国14家,中国7家、日本6家、德国5家,呈现一超三强的态势。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3 行业分布
在行业分布上主要以铁路、航运为主,占整体的54%,公路运输中快递、快运分别占14%、22%,航空企业占比较少仅为10%。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根据2017年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 发布的全年全球航空货运市场报告数据,其中表明全球需求增长了9.0%,这比2016年的3.6%的年增长率翻了一倍还多。同时,2017年货运量增长3.0%。这是自2012年以来最慢的年增长率,需求增长超过了容量增长三倍。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1.3 全球物流市场地区分布
全球物流市场按照地域分布划分,主要分为四大类,北美地区、欧洲地区、亚太地区、拉美及非洲等其他地区。
其中北美地区主要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欧洲物流市场主要分布在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及其他国家和地区;亚太地域主要由中国、印度、日本及部分亚太地域国家;世界其他地区主要包含中东地区、拉丁美洲及非洲等多数经济较落后的国家。
三、细分行业分布
3.1 全球航海货运排名
航运是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行业,在全球化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拥有十亿美元的广阔市场,下面是世界前十大航运公司名单。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3.2 全球航空货运排名
鉴于全球化和现代互联经济体,导致全球航空货运市场加速扩张。2017年,航空运输记录全球航空公司货运量达5430万吨,全球货运航空公司的营业收入总额为507亿美元。
3.3 全球铁路货运排名
根据市场价值计算截至2017年6月,全球最大的铁路公司为美国铁路Union Pacific市场价值约为868亿美元名列榜首,加拿大国家铁路排在第二位。
3.4 全球3PL排名
2016年第三方物流全球市值达8022亿美元,其中亚太地区规模最大约为3050亿美元,而第三方物流的企业中DHL全球供应链物流收入最高达261亿美元。
四、全球物流市场看点
4.1 公路货运依然是物流运输最受青睐方式
公路货运是全球使用最广泛的交通基础设施,对各国的社会整合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按市场份额计算,公路运输占据主导地位,因其运营灵活性、便捷性、可靠性和门到门末端接派服务的可塑性较高,使公路运输在物流市场中获得越来越高的份额。
随着北美,欧洲和亚太地区经济体的道路基础设施改善,公路运输可能继续成为最受青睐的物流运输模式。
4.2 影响全球物流市场因素的变化
根据国外机构对全球物流行业研究预测看,影响全球物流市场的六大因素,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2014较2022年将有较大的变化,其中运输与库存成本的影响将明显下降,其他五大因素影响增加,需求与供给量和环保两大因素有增长明显,地区位置对全球物流影响相对较弱。
4.3 拉美地区物流市场地位上升
未来几年内,拉美可能是世界其他地区(RoW)中最值得关注的物流市场。由于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活动不断增加,巴西和阿根廷等新兴国家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国际物流巨头开始延伸其覆盖网络至拉美地区,其中美国的JB Hunt 、CH Robinson、FedEx Corp、XPO物流公司,英国Ceva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德国DHL集团等物流巨头已展开大规模的扩张行动。
电商处女地获阿里青睐,跨境物流供、需可否均衡?
据悉,与其他地区相比,拉美地区电子商务的发展还不是特别充分。不少业内人士坦言,虽说拉美拥有全球9%的人口数量,但是配对到其自身的零售市场却不足2%,较之欧美等电商市场较为发展的主流国家,拉美地区还是处于尚待发掘的“处女地”。
昊宏国际的负责人王飞龙表示:“包括巴西、墨西哥等这些大城市在内的拉美主要一线国家,目前的物流还不是特别成熟;且拉美国家的目的港海关相对而言还是较为‘灰色’,清关所需要缴纳的关税也较高。”虽说较之发达国家,拉美当前的物流现状还不是较为乐观,但据外媒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未来5年内拉美地区电子商务市场的年平均增长率可达到18%以上,且从近些年阿里巴巴对这块拉美“处女地”的开垦可见,未来拉美地区电商市场的发展潜力无限,在跨境电商行业中的地位将是稳步向前的。
截至目前拉美地区的消费者已经通过阿里巴巴全球速卖通,实现了中国产品的购买体验;2014年,阿里巴巴与巴西邮政服务公司——Correios建立了合作关系,深化了中国同巴西之间的外贸往来;2015年,马云更是亲自飞往阿根廷,与阿根廷政府再次达成了一项新的合作协定,将阿根廷的食物和葡萄酒运往中国,疏通了阿根廷与中国的物流输送通路建设;再者,同年9月,阿里巴巴也继续扩大了对拉美地区的拓展,与墨西哥当地的物流公司创建了一个特别的合作项目,重点针对物流和支付领域展开了深度的对话合作,推动了跨境电商的发展。
同年9月,阿里巴巴为墨西哥创建了一个特别项目,与墨西哥公司在物流和支付方面展开合作,推动跨境电商的发展。
不仅仅是阿里巴巴,包括思淇国际物流在内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商,也开始了对拉美地区的合作探索;2017年11月,深圳市思淇国际物流公司也携手Estafeta布局墨西哥亚马逊FBA头程海运,旨在更加快速地接触终端消费者,满足跨境电商的跨境诉求。
墨西哥战略地位突出,输送成本、配送时效成核心困局
墨西哥是南美洲、北美洲陆路交通的必经之地,素有“陆上桥梁”之称,凭借其独有的地理位置、资源、市场和投资环境优势,充分展现出对全球投资的吸引力,成为外国投资重点关注的拉美国家之一。为了摆脱长期高度依赖美国的现状,墨西哥政府积极推行劳工改革、电信改革、能源改革等一系列措施,旨在通过结构调整来提振墨西哥经济。借助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和其他区域贸易协定的便利,墨西哥制造及运输业持续增长。该展会将是企业进入墨西哥市场乃至拉美市场的良好平台。
顺友物流创始人姚云表示:“和其他很多的物流服务商一样,目前顺友物流已经在拉美的巴西和阿根廷布局了物流配送,且多数的跨境配送模式还是以国内直发、商业清关专线或者是邮政清关专线为主;鉴于拉美地区潜在的市场增长,未来我们这些物流公司其实也是有计划在拉美中部国家巴拉圭建立一个转运中心,以便于辐射整个拉美地区;再有一点,其实这些新兴国家不仅仅是拉美,包括东南亚、中东、非洲等这些第三世界国家在内,都将会是未来跨境电商高速发展的重点区域,未来的市场竞争都会有所增加。”
针对拉美物流输送成本的现状而言,姚云解释道:“通常情况下来看,跨境电商的产品目前还是以低货值、轻小件为主,主流的配送方式还是以邮政小包为首选,正常的配送时效在20-40天之间;而对于一些价值略高的产品,如平板电脑、手机等产品,客户一般会选择商业清关的专线,配送时效一般在7-14天,运费也较小包略高。”对此,王飞龙也表示,从国内发往拉美国家的货件,无论是空运还是海运,基本的运费成本都会比发往欧洲、北美等主流国家的货件高出20%-30%。
顺丰国际事业部厦门区负责人崔凯也表示,顺丰目前其实也是在积极筹备关于拉美线的全面开通,也竭尽全力地控制最后一公里的配送,让跨境消费者拿到自己想要的产品;在崔凯看来,当前通往拉美的空运承运商主要运力都需要通过北美进行中转,这是导致发往拉美地区快递配送周期长、成本高昂的主要原因,另外一方面货件丢失、破损率较高也额外增加了卖家的物流输送成本,且拉美的清关和地面服务能力也有待改善……
物流中转运线长,寻找多渠道、透明化的物流供应商是卖家发展所需
作为高速发展的新兴经济体,近些年拉美在物流基础建设上也投入了相当大的资源和物力。崔凯以墨西哥为例,说明了坚固的公共财政和地理环境的优势,实际上是有利于墨西哥在拥抱电商的基础上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的;他表示,从相关的行业数据报告可见,墨美长达3200公里的边境线上,其实铁路、各路路线繁多,以致于吸引了众多有意愿拓展拉美市场的投资者,且得利于墨西哥等国家的战略地理位置,包括智利、巴西和阿根廷在内的各个国家,都拥有较为不错的物流基础设施和充足的人口去发展当地的物流建设。
中国和拉美国家经贸关系发展研究
从经济方面来看,尽管拉美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仍不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拉美国家出现了几次经济危机,拉美经济仍在低速增长中徘徊,但拉美国家、尤其是拉美大国经过二战前后的现代化进程已建立起相当完整的工业体系,经济实力处在发展中国家的前列。拉美国家具有巨大的经济潜力和市场潜力,在21世纪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在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前,拉美国家必将成为世界上一支重要的力量。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近些年来GDP持续稳定增长,在经济方面取得的成就令世人瞩目,其中对外经贸关系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如果单纯从中拉双边贸易额的角度来看,拉美各国对我国来说都是一个贸易小国,我国对多数拉美国家来说也是如此。而且中国和拉美各国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比较接近,产业结构有一定的相似性,由于利益冲突,暂时的贸易摩擦是不可避免的。贸易和投资既是中拉到目前为止合作的主要领域,也是面临来自对方竞争压力的主要领域。但是,从双方的贸易结构来看仍然具有互补性,拉美在一些初级产品领域又是我国的贸易大国,是我国重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供应地。近10年来,拉美始终居于我国贸易涨幅的六大市场之一,应该说中拉经贸关系获得了全面发展,双边贸易潜力巨大。拉美地区在未来数年内中有条件成为继美国、欧盟和东亚之后的中国第四大海外市场,成为我们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尤其是在资源性项目上合作潜力非常大。积极发展中国和拉美国家的经贸关系是符合双方的利益和发展需求的。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拉美市场的逐步开放,中拉经贸关系取得了很大进展,拉美成为中国重要的出口市场。20世纪90年代以来,双方贸易额增长迅速,中方从长期的贸易逆差变为双方贸易基本持平或中方稍有顺差。中拉双方经济技术合作和相互投资也不断加强。不过,中国和拉美国家的经贸关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反倾销问题、中方企业缺乏相互了解及拉美区域一体化对中国出口的不利影响等方面,其中反倾销问题最为突出。但是,中拉贸易前景广阔,中国应采取措施进一步扩大中拉贸易。
【2016年商务工作年终综述之二十九】中国与拉美国家经贸合作保持平稳发展
高层访问推动中拉经贸合作向更高阶段和更宽领域迈进。2016年11月,习近平主席对厄瓜多尔、秘鲁、智利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秘鲁利马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第24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习主席访问拉美期间,提出中拉要在“1+3+6”务实合作新框架内,以贸易拉动新增长,以投资促进新发展,以金融合作提供新支撑,以产业对接催生新动力,以整体合作创造新机遇,坚定推进中拉论坛发展并加强同拉美不同次区域组织的合作。这些构想为未来双方在经贸领域更高水平、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实现互利共赢指明了方向。习近平主席访问三国期间,中方与三国在经贸领域签署了一系列协议,为进一步深化与三国经贸领域的合作发展注入了新动力。2016年9月,李克强总理访问古巴期间,中古双方在经贸领域达成了一系列共识,推动了中古经贸领域务实合作进一步发展。
中国仍是拉美国家重要的贸易伙伴
2016年,中拉贸易额为2166亿美元,同比下降8.4%。尽管贸易额下滑,但我从拉美国家主要进口产品的数量没有大的变化,我在拉美国家对外贸易中的伙伴地位仍然稳固。中国仍是拉美能矿产品和农产品的最大进口国,农产品贸易品种不断增多。2016年我是拉美大豆、食糖等的最大进口国。
对拉投资保持增长,方式日益多元,领域更加宽广
据商务部初步统计,2016年,我对拉美非金融类直接投资298亿美元,同比增长39%。我对拉美投资方式和投资主体日趋多元,大型并购项目不断涌现。投资领域从传统的能源矿产、基础设施领域开始向金融、农业、制造业、信息产业、服务业、电子商务、航空运输等诸多领域扩展。
工程承包业务总体平稳,合作方式不断创新
2016年,我国企业在拉美签署承包工程合同额191.2亿美元,同比增长5.3%,完成营业额160.3亿美元,同比下降2.3%。我企业在继续巩固传统的EPC模式与拉美国家开展基础设施领域合作的同时,也开始尝试以BOT等方式与拉美国家开展合作。
自贸区建设合作成果丰硕
我国与智利、秘鲁、哥斯达黎加分别签署的自贸协定实施情况良好。2016年11月,习近平主席访问拉美期间,中方宣布启动开展中智自贸协定升级谈判和中秘自贸协定升级联合研究工作。与哥伦比亚的自贸协定可行性联合可研工作也在积极推进中,乌拉圭也向中方提出开展自贸区合作。
金融举措助力大项目落实
我国领导人近年来访问拉美宣布的系列金融举措落地工作在2016年取得积极进展。截至目前,中拉合作基金、优惠性质贷、中拉基础设施专项贷款项下已有多个项目在有序推进,中拉产能合作基金项下我企业已成功中标巴西两座水电站的特许经营权。
上述项目的落实和推进工作,促进了中拉双方在基础设施建设、资源能源开发、电力、农业合作、制造业、海工装备、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合作。
2018年全球海运贸易量增速情况分析
两次石油危机后,全球海运贸易量快速反弹,整体看全球海运贸易量总趋势呈现正增长。其中1990-2000、2000-2010、2010-2018年全球海运贸易量复合增速为3.9%、3.7%、3.5%。
集装箱海运贸易量的韧性高于其余货种,1981年至今,全球集装箱海运量除2009年外均为正增长。1980-1990、1990-2000、2000-2010、2010-2018年集运需求复合增长率为9.2、9.8%、7.8%、5.1%。增速快于全球海运贸易总量。历史上看无论是美国过去的301条款,还是其他方式的贸易摩擦,对海运贸易量没有明显影响,影响集运贸易量的主要因素还是全球宏观经济情况。
全球海运贸易量增速情况
符合增长率 | 干散 | 集装箱 | 杂货 | 原油 | 成品油 | LPG | LNG | 化学品 | 总计 |
1990-2000 | 3.4% | 9.8% | 2.7% | 4.0% | 3.1% | 3.2% | 5.9% | 4.3% | 3.9% |
2000-2010 | 4.9% | 7.8% | -1.3% | 1.1% | 4.6% | 2.1% | 8.0% | 4.1% | 3.7% |
2010-2018 | 4.0% | 4.0% | 2.9% | 1.2% | 3.1% | 6.8% | 5.1% | 3.7% | 3.5% |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全球海运贸易量1999-2018(百亿吨海里)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7年我国直接出口美国钢材占出口总量1.57%。由于钢铁去产能,加上美国长期对我国钢材产品进行贸易调查,我国出口至美国的钢材持续呈现下降的态势。去年我国出口钢材7524万吨,其中出口至美国118万吨,仅占我国钢材出口总量的1.57%。排名第18。加税难以改变我国钢铁生产趋势,对上游铁矿石进口影响不大,对干散货航运板块的冲击有限。
对美钢材出口呈现持续下滑趋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中国如果对美国大豆实施制裁,可以认为是贸易战全面升级的标志。粮食是国际大宗商品运输的重要一部分,近十年来在干散货运输中占比保持在14-16%。美国是中国主要的粮食进口来源地,2017前三季度出口中国2068万吨大豆,占全球粮食海运量的11%。若中国采取反制措施,提高进口关税,美国大豆进口将大幅下降。考虑到美国大豆出口占全球比例较高,巴西阿根廷无法有效满足中国的需求,大豆价格上涨进一步抑制贸易量,全球粮食海运需求将受较大影响,承运粮食的巴拿马,大灵便型船租金将承压。
从货物价值流向来看,从我国出口集装箱主要运输至美国、欧盟、日韩、东盟、非洲、拉丁美洲和其他亚洲国家,其中中美航线占比最高,2017年占总额26%。对美集运出口货物中,较低附加值产品如白货、衣服、家用品及机械产品占比较高,累计达到78%,而高附加值产品如电子占比仅为5%。受“301调查”影响的航空产品、现代铁路,新能源汽车和高科技产品均为高附加值产品,占比低总体影响有限。但如果贸易战进一步激化,美国可以忍受日用品价格大规模上涨,将征收关税对象的产品清单向低附加值货物扩展,将给集运公司带来运量和运价的双重压力。
中国对美国集装箱出口总额示意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7年中国对美国集运出口产品类别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根据海关总署统计,去年中美贸易总额为3.95万亿元人民币,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14.2%。而以美元计算,中国对美国出口金额为5055.97亿美元。若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600亿美元价值的产品加税,则涉税产品相对金额占比仅11.87%。根据统计,预计2017全年中国到美国集装箱出口量达1100万TEU,保守假设涉税高附加值产品平均单价为其他产品3倍,则涉税货品44万TEU的货物,从全球来看2017年跨太平洋东行航线运量为1750万TEU,则涉税货物量占太平洋东行航线比例仅2.5%,占全球集装箱海运量比例0.23%。
2017年美西线SCFI运价均值为1485美元/TEU,接近我们估算的盈亏平衡线,运价变动对供需边际影响较敏感。克拉克森预计2018年美线供需增速均在4%左右,整体处于紧平衡状态,当前涉税货物占比较少,影响有限。极端情况下,假设涉税货物进口全部停止,或贸易战进一步升级,美线仍有较大压力。
四大因素导致我国与拉美地区贸易额大幅下滑
2006年10月以来,中国与智利、秘鲁、哥斯达黎加的自由贸易协定先后生效。带动中国与拉美贸易额2014年达到2635亿美元,相比2000年增长了22倍。但2015年以来,双方的多项贸易指标均出现大幅下滑。2016年1-6月,中国与拉美地区进出口贸易额为992亿美元,同比下降11.3%,在2015年同比下降10.2%的基础上再次大幅下降。主要表现:
一是贸易总额及比重逐年下滑,且有加剧趋势。双方贸易额2014年2635亿美元,同比增长0.8%,远低于我国同期外贸3.4%的增长幅度;2015年2365亿美元,同比下降10.2%,2016年1-6月992亿美元,同比下降11.3%,降幅不断扩大。同时,我国与拉美地区贸易额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为2014年6.12%,2015年5.98%,2016年1-6月5.80%,比重也不断降低。综合比较我国同期进出口贸易额增长3.4%,下降8.0%、下降8.8%的情况,双方贸易形势不容乐观。
二是主要国家贸易额加剧下滑,且有普遍现象。2014年拉美地区与我国年贸易额达百亿美元以上的有7个国家:阿根廷、巴西、智利、哥伦比亚、墨西哥、秘鲁、委内瑞拉,其中2014年同比下降较大的有3个国家:阿根廷、巴西、委内瑞拉,保持稳定的有2个国家:智利、秘鲁,同比增长较大的有2个国家:哥伦比亚、墨西哥;2015年同比下降较大的有4个国家:巴西、智利、哥伦比亚、委内瑞拉,保持稳定的有1个国家:墨西哥,同比增长较大的有2个国家:阿根廷、秘鲁;2016年1-6月,同比大幅下降的有6个国家:阿根廷、巴西、智利、哥伦比亚、墨西哥、委内瑞拉,同比增长的仅有1个国家秘鲁。其中,中国与拉美最大贸易伙伴巴西的贸易额2014年、2015年及2016年1-6月,同比分别下降4%、下降16.5%、下降9.3%。
三是中国出口商品额下降显著,且波及面较广。中国出口拉美地区的22类贸易产品,大多出现下滑。以巴西为例,2015年中国出口巴西的18类商品出现下降,仅4类小幅上升,其中出口额超过10亿美元的机电设备、纺织品等7类主要商品中有6类下滑,且下降幅度大大高于我国同期同类产品出口的降幅。2016年1-6月,中国出口巴西的19类商品出现下降,仅3类小幅上升,但这三类商品的货值仅占中国出口巴西总货值的1.04%,同时,出口额位列前七的主要商品均同比大幅下滑。
主要原因:
一 、经济发展不景气。拉美地区均为发展中国家,出口贸易以矿石、石油、农副产品等低附加值产品为主,受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低迷、世界金融市场动荡、部分拉美国家政局混乱等多重因素影响,拉美地区自身发展遇到较大困难,社会需求不足,进出口贸易受到抑制。
二 、市场风险难消除。政局不稳,政府诚信度低,汇率不稳,通货膨胀压力大,税法、劳工法和其他法律繁杂,以及极差的社会治安,战斗力极强的工会组织等,使中国企业在开拓拉美市场时,面临着重重风险,落地生根难度大。
三 、贸易保护渐抬头。在中国对拉美的出口中,91%为各类技术制成品,远高于全球69%的可比份额,产品结构过于集中极易造成市场饱和,加大了拉美对华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风险,是中拉贸易摩擦的主要诱因之一,限制了中拉贸易的增长空间。2014年,巴西以证书未确认为由限制中国水产品出口。2015年9月,墨西哥接连对中国盘条、热轧钢板、瓶型液压千斤顶三种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2014年以来,拉美国家对中国提出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协议(SPS)14条,占世界各国对中国提出SPS的40%;2014年以来,巴西、阿根廷、墨西哥和厄瓜多尔共提出贸易技术壁垒协议(TPT)1052条,数量剧增,彰显了拉美国家利用WTO规则设置技术壁垒的强烈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