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1年环保电新行业研究报告

导语

双碳本质是能源供给侧的革命,能源持续性降本是永恒的话题,能源需求侧匹配供给侧的变革:光伏、 风电及核能是需要倚重的能源,新能源汽车、建筑及工业节能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来源:光大证券 作者:殷中枢



一、碳中和:碳要素、碳成本、碳市场、能耗约束

碳要素:能源革命是基本盘,降本快将有超额收益;碳成本内部化导致用能侧成本差异显著

(1)碳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会从上游能源侧向中游制造侧到下游消费侧转移,不同经济体制转移程度和政 策调节的方法不同;

(2)双碳本质是能源供给侧的革命,能源持续性降本是永恒的话题,能源需求侧匹配供给侧的变革:光伏、 风电及核能是需要倚重的能源,新能源汽车、建筑及工业节能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碳成本:中国2021-2030年,碳价为7-15美元/吨CO2较为合理,到2050年115美元/吨CO2

(1)碳成本:本质是社会减碳的综合成本,也是外部性成本内部化的过程,需要考虑谁承担;

(2)全球:碳价不能统一标准(社会成本、汇率等),但按谁的标准统一很重要,各国会争夺定价权;

(3)中国:一开始不宜过高,否则有损于制造业,能够推动成本要素转移推动改革即可。

碳市场:CCER交易未来会重启,是否获得减排收益是概率问题,当前需求是0-2亿吨

(1)首批纳入碳交易电力行业共排放40亿吨CO2,2000家企业;

(2)若配额发放较为宽松,供需可直接匹配且若配额与CCER价格无差别,则CCER需求为0亿吨;

(3)如果配额供给补足,CCER最多可抵扣5%配额总量,CCER需求为2亿吨;

(4)CCER供给优先级:可再生能源(5亿吨),沼气治理(0.7亿吨),碳汇(总11亿吨,可交易约5亿 吨),市场关注度高。

能耗要求:供给侧改革仍是地方政府的重要手段,2030年较2020年预计20%能耗增量, 那么需要采用额外的措施最终实现能耗进一步降低7%(2020-2025),8%(2025-2030)

(1)我们假设2021年GDP增速8.5%,2022-25年GDP增速5.7-5.0%;2026-30年GDP增速4.9-4.5%;

(2)单位GDP能耗根据国家“十四五“约束新指标-13.5%;”十五五”假设-10%,进行自然经济增长 下的能耗总量测算:2025、2030年能耗总量为57.3和64.9亿吨标煤;

(3)如果“碳达峰” 2025、2030年约束能耗总量指标为53.5和60亿吨标煤,地方政府根据指标分配很 容易进行新增产能压制以及供给侧改革的措施。

二、光伏:2022年光伏大年,分布式光伏扬帆起航

需求端

主要矛盾:组件1.8元/W是分水岭,2021年国家有保量底线,2022年是大年

(1)预计2021年中国光伏装机50-60GW;根据消纳政策判断2021年我国光伏+风电需达90GW底线;

(2)2021年全球光伏装机预计150-170GW,2022年全球光伏装机预计180-225GW;

(3)2020H1硅料价格回归,同时硅片产能过剩,产业链价格下行,推动2022年光伏装机增幅较大。

整县推进分布式光伏,市场将大幅增长,核心在于解决消纳问题

(1)2020年,分布式光伏的新增占比约为31%,整县推进分布式光伏将带来大幅增长;

(2)整县分布式光伏政策主要利好BAPV,BIPV受限于行业标准,但渗透率将逐步提升;

(3)整县及分布式推进有助于解决消纳问题,利好央国企及大型民企,光伏+建筑模式兴起。

供给端

预计硅料供需偏紧将持续至2022年上半年,价格下跌成趋势仅是节奏问题

(1)2020年全年硅企产能扩张规模小,大产能有望于2022年H1释放,因此亦不会对2021全年的硅料实 际供给提供有效增量,而光伏装机量将在下半年达到高峰,供需偏紧将持续至2022年H1;

(2)2021年硅料价格由于下游需求反馈会降价,因Q3Q4检修,Q4需求反弹, 2021H2降价幅度有限, 或稳定在180元/kg形成一定均衡,但下跌趋势已经形成,利好光伏放量。

硅片:硅料价格高位延缓价格战,2022年硅片超额利润将减少

(1)2021年拥硅为王,硅片跟随硅料涨价,Q3硅片产能开始过剩,但硅料紧缺又延缓了价格战;

(2)2022年预计硅料价格下行回归,硅片超额利润将减少,龙头公司地位相对稳固;

(3)硅片环节的利润输出:1)下游环节;2)一体化厂商;3)推动光伏降本。

电池片:当前是黑暗时刻,TOPCon&HJT将推动N型料应用

(1) PERC导致供给过剩,目前电池片厂家的开工率仅在60~70%左右,电池片厂只能守住微薄的利润;

(2) TOPCon&HJT将推动N型料应用;TOPCon的扩产量和实际产量会比较大;HJT材料降本1-2年将成 熟。

三、锂电:新车型拉动,设备、产能、能耗限供

下游

销量:预计2021/22年国内新能源车销量277/377万辆,海外352/534万辆。

(1)2021H1,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合计120.6万辆,同比+206.9%,欧洲七国+美国106.6万辆,同比 +144.2%;

(2)2021H2,国内上市新车型越来越多,供给推动需求释放;欧洲碳中和是认真的,2035年新车+货 车净零排放;美国拜登政府追赶中国新能源地位;因此,我们对新能源车销量后市持乐观态度。

产品:全球车企不断加码电动化,新车型推出创造新需求,带动需求放量。

中游

电池:预计2021/22年,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127/174GWh,海外176/277GWh

(1)2021年动力电池装机量中磷酸铁锂54.7GWh,同比+142.5%,占比43%;三元电池72.6GWh,同 比+76.7%;CTP、刀片电池、降本、安全性角度,磷酸铁锂在2021H1快速提升;

(2)国外车企、能源企业对动力、储能电池中的磷酸铁锂需求将进一步提升。

磷酸铁锂:21H2供需整体偏紧,随着产能释放稍缓解,未来储能、铁锂车型提振需求

(1)2021年预计需求36.2万吨;根据扩产规划测算2021年磷酸铁锂主要有效供给达31.6万吨,格局仍较紧 张;

(2)2021H2预计产能扩建逐步放量,供需紧张将得到缓解;现阶段市场供需格局紧张,头部企业基本维持 满产运行,订单充足;

(3)2022年预计主要供给53.5万吨,供需差3万吨,供需进一步缓解至紧平衡,价格方面,目前主流动力 型报价5-5.5万元/吨,短期内仍将维持高位。

隔膜:海外设备限制致隔膜厂难以跟上电池厂扩产,干法膜随铁锂需求占比提升

(1)上游有瓶颈,设备厂不扩产(钢研所、布鲁克纳、东芝),导致未来2年隔膜产能偏紧;

(2)磷酸铁锂需求带动,2021预计干法需求23.3亿平,干法主要供给16.3亿平。2022年预计干法需求 增至32亿平,供需情况将进一步收紧。

上游

盐湖提锂:应对美、澳潜在的锂资源束缚,解决对外依存度较高的掣肘

资源禀赋决定提锂路线:我国盐湖卤水锂资源占全国锂资源总量的80%以上,约占世界盐湖卤水锂资源 的1/3。因此在全球锂电市场大跨步迈向TWh时代之际,加大我国盐湖锂资源的开发力度势在必行,盐 湖提锂也将构成未来我国甚至全球新增锂矿产能的主体。

锂电回收:循环经济与摆脱锂约束的必然之选

(1)预计到2025年磷酸铁锂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市场空间达32.09亿元,2030年可达181.38亿元,2021- 2030年,CAGR-10为31.7%;

(2)预计到2025年磷酸铁锂动力电池金属回收市场空间达13.64亿元,2030年可达40.3亿元, 2021- 2030年,CAGR-10为18.4% 。

报告节选:






































来源:光大证券 作者:殷中枢



一、碳中和:碳要素、碳成本、碳市场、能耗约束

碳要素:能源革命是基本盘,降本快将有超额收益;碳成本内部化导致用能侧成本差异显著

(1)碳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会从上游能源侧向中游制造侧到下游消费侧转移,不同经济体制转移程度和政 策调节的方法不同;

(2)双碳本质是能源供给侧的革命,能源持续性降本是永恒的话题,能源需求侧匹配供给侧的变革:光伏、 风电及核能是需要倚重的能源,新能源汽车、建筑及工业节能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碳成本:中国2021-2030年,碳价为7-15美元/吨CO2较为合理,到2050年115美元/吨CO2

(1)碳成本:本质是社会减碳的综合成本,也是外部性成本内部化的过程,需要考虑谁承担;

(2)全球:碳价不能统一标准(社会成本、汇率等),但按谁的标准统一很重要,各国会争夺定价权;

(3)中国:一开始不宜过高,否则有损于制造业,能够推动成本要素转移推动改革即可。

碳市场:CCER交易未来会重启,是否获得减排收益是概率问题,当前需求是0-2亿吨

(1)首批纳入碳交易电力行业共排放40亿吨CO2,2000家企业;

(2)若配额发放较为宽松,供需可直接匹配且若配额与CCER价格无差别,则CCER需求为0亿吨;

(3)如果配额供给补足,CCER最多可抵扣5%配额总量,CCER需求为2亿吨;

(4)CCER供给优先级:可再生能源(5亿吨),沼气治理(0.7亿吨),碳汇(总11亿吨,可交易约5亿 吨),市场关注度高。

能耗要求:供给侧改革仍是地方政府的重要手段,2030年较2020年预计20%能耗增量, 那么需要采用额外的措施最终实现能耗进一步降低7%(2020-2025),8%(2025-2030)

(1)我们假设2021年GDP增速8.5%,2022-25年GDP增速5.7-5.0%;2026-30年GDP增速4.9-4.5%;

(2)单位GDP能耗根据国家“十四五“约束新指标-13.5%;”十五五”假设-10%,进行自然经济增长 下的能耗总量测算:2025、2030年能耗总量为57.3和64.9亿吨标煤;

(3)如果“碳达峰” 2025、2030年约束能耗总量指标为53.5和60亿吨标煤,地方政府根据指标分配很 容易进行新增产能压制以及供给侧改革的措施。

二、光伏:2022年光伏大年,分布式光伏扬帆起航

需求端

主要矛盾:组件1.8元/W是分水岭,2021年国家有保量底线,2022年是大年

(1)预计2021年中国光伏装机50-60GW;根据消纳政策判断2021年我国光伏+风电需达90GW底线;

(2)2021年全球光伏装机预计150-170GW,2022年全球光伏装机预计180-225GW;

(3)2020H1硅料价格回归,同时硅片产能过剩,产业链价格下行,推动2022年光伏装机增幅较大。

整县推进分布式光伏,市场将大幅增长,核心在于解决消纳问题

(1)2020年,分布式光伏的新增占比约为31%,整县推进分布式光伏将带来大幅增长;

(2)整县分布式光伏政策主要利好BAPV,BIPV受限于行业标准,但渗透率将逐步提升;

(3)整县及分布式推进有助于解决消纳问题,利好央国企及大型民企,光伏+建筑模式兴起。

供给端

预计硅料供需偏紧将持续至2022年上半年,价格下跌成趋势仅是节奏问题

(1)2020年全年硅企产能扩张规模小,大产能有望于2022年H1释放,因此亦不会对2021全年的硅料实 际供给提供有效增量,而光伏装机量将在下半年达到高峰,供需偏紧将持续至2022年H1;

(2)2021年硅料价格由于下游需求反馈会降价,因Q3Q4检修,Q4需求反弹, 2021H2降价幅度有限, 或稳定在180元/kg形成一定均衡,但下跌趋势已经形成,利好光伏放量。

硅片:硅料价格高位延缓价格战,2022年硅片超额利润将减少

(1)2021年拥硅为王,硅片跟随硅料涨价,Q3硅片产能开始过剩,但硅料紧缺又延缓了价格战;

(2)2022年预计硅料价格下行回归,硅片超额利润将减少,龙头公司地位相对稳固;

(3)硅片环节的利润输出:1)下游环节;2)一体化厂商;3)推动光伏降本。

电池片:当前是黑暗时刻,TOPCon&HJT将推动N型料应用

(1) PERC导致供给过剩,目前电池片厂家的开工率仅在60~70%左右,电池片厂只能守住微薄的利润;

(2) TOPCon&HJT将推动N型料应用;TOPCon的扩产量和实际产量会比较大;HJT材料降本1-2年将成 熟。

三、锂电:新车型拉动,设备、产能、能耗限供

下游

销量:预计2021/22年国内新能源车销量277/377万辆,海外352/534万辆。

(1)2021H1,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合计120.6万辆,同比+206.9%,欧洲七国+美国106.6万辆,同比 +144.2%;

(2)2021H2,国内上市新车型越来越多,供给推动需求释放;欧洲碳中和是认真的,2035年新车+货 车净零排放;美国拜登政府追赶中国新能源地位;因此,我们对新能源车销量后市持乐观态度。

产品:全球车企不断加码电动化,新车型推出创造新需求,带动需求放量。

中游

电池:预计2021/22年,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127/174GWh,海外176/277GWh

(1)2021年动力电池装机量中磷酸铁锂54.7GWh,同比+142.5%,占比43%;三元电池72.6GWh,同 比+76.7%;CTP、刀片电池、降本、安全性角度,磷酸铁锂在2021H1快速提升;

(2)国外车企、能源企业对动力、储能电池中的磷酸铁锂需求将进一步提升。

磷酸铁锂:21H2供需整体偏紧,随着产能释放稍缓解,未来储能、铁锂车型提振需求

(1)2021年预计需求36.2万吨;根据扩产规划测算2021年磷酸铁锂主要有效供给达31.6万吨,格局仍较紧 张;

(2)2021H2预计产能扩建逐步放量,供需紧张将得到缓解;现阶段市场供需格局紧张,头部企业基本维持 满产运行,订单充足;

(3)2022年预计主要供给53.5万吨,供需差3万吨,供需进一步缓解至紧平衡,价格方面,目前主流动力 型报价5-5.5万元/吨,短期内仍将维持高位。

隔膜:海外设备限制致隔膜厂难以跟上电池厂扩产,干法膜随铁锂需求占比提升

(1)上游有瓶颈,设备厂不扩产(钢研所、布鲁克纳、东芝),导致未来2年隔膜产能偏紧;

(2)磷酸铁锂需求带动,2021预计干法需求23.3亿平,干法主要供给16.3亿平。2022年预计干法需求 增至32亿平,供需情况将进一步收紧。

上游

盐湖提锂:应对美、澳潜在的锂资源束缚,解决对外依存度较高的掣肘

资源禀赋决定提锂路线:我国盐湖卤水锂资源占全国锂资源总量的80%以上,约占世界盐湖卤水锂资源 的1/3。因此在全球锂电市场大跨步迈向TWh时代之际,加大我国盐湖锂资源的开发力度势在必行,盐 湖提锂也将构成未来我国甚至全球新增锂矿产能的主体。

锂电回收:循环经济与摆脱锂约束的必然之选

(1)预计到2025年磷酸铁锂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市场空间达32.09亿元,2030年可达181.38亿元,2021- 2030年,CAGR-10为31.7%;

(2)预计到2025年磷酸铁锂动力电池金属回收市场空间达13.64亿元,2030年可达40.3亿元, 2021- 2030年,CAGR-10为18.4% 。

报告节选:







































文琳编辑

免责声明:转载内容仅供读者参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构成投资意见,也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若文章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添加 wenlin-swl  微信联系删除。


为便于研究人员查找相关行业研究报告,特将2018年以来各期文章汇总。欢迎点击下面红色字体查阅!


文琳行业研究 2018年—2021年8月文章汇总


文琳编辑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公众号 :文琳行业研究

  1. 英国皇家学会发布碳中和12大学技术

  2. 亿欧智库:2021中国科技出行企业“碳中和”发展研究报告

  3. 光伏设备行业深度报告:碳中和背景下光伏设备行业投资逻辑梳理

  4. 风电全产业链分析

  5. 2021年风电行业深度报告

  6. 风电行业研究报告:新能源“双子星”之崛起的风电

  7. 风电行业专题研究报告:分散式风电,蓄势待发,潜力巨大

  8. 2021年风电行业研究报告

文琳行研报告,为各机构提供专业的信息、数据、研究和咨询服务。欢迎关注【文琳行业研究】


《文琳阅读》每晚经典,欢迎关注!

文琳编辑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公众号 :文琳阅读

  1. 命里的钱,都是有定数的!(因果惊人)

  2. 膜拜!26岁应届博士被聘985高校博导:明年入学招生名额已满!

  3. 社会内卷的真正原因:华为内部论坛的这篇雄文火了

  4. 一生必去的30个最美旅行地,第一名竟是这里

  5. 肉的真相(纪录片)

  6. 中国吃肉地图,北方输惨了

  7. 音乐欣赏:这是我不能舍弃的爱——《The Power Of Love》

  8. 美剧中100句高频短语表达,练好口语必背!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