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光大证券>计算机行业研究与投资策略:重点关注数字中国、鸿蒙、汽车智能

(报告出品方/作者:光大证券,吴春旸、万义麟)

1、市场回顾:继续酝酿机遇的2021

1.1、 估值已具弹性:板块涨跌幅位列全行业第 19,估 值已调整至过去 10 年中位数

2021 年 A 股市场结构分化严重。2021 年年初至今,计算机指数下跌 3.45%, 同期创业板指数上涨 9.39%,沪深 300 指数下跌 6.62%,板块涨幅在所有中信 一级行业中位列第 19。截至 2021 年 9 月 30 日,计算机指数 PE(TTM,整体法,剔除负值)50 倍, 略高于过去十年中位数水平,计算机指数 PS-TTM 为 2.69 倍,略低于过去十年 的中位数水平,估值相对合理。



1.2、 风格开始转移:中小市值表现较好,主题性公司开 始活跃

具体个股来看,相比 2019 年和 2020 年的,2021 年题材股和中小市值公司 表现活跃,剔除新上市个股,2021 年年初至今涨幅前五的个股联络互动(+300%, 元宇宙概念,当前市值 125 亿元)、润和软件(+207.46%,鸿蒙概念,当前市值 240 亿元)、卫士通(+148.99%,数据安全和隐私计算概念,当前市值 352 亿元)、 龙软科技(+135.18%,煤矿智能化概念,当前市值45亿元)、*ST实达(+115.70%, 公司重组,当前市值 16 亿元)。整体看,鸿蒙、元宇宙、煤炭智能化、数据安全、 电力信息化和工业软件等主题具有显著的超额收益。

我们也统计了近三年计算机公司涨跌幅和市值的关系,从中也可以验证上述 结论,2019 年属于普涨行情,各市值区间的计算机公司的平均涨幅相差不大;2020 年龙头公司表现较好,2020 年年初市值越大的公司,2020 年股价表现越 好;2021 年年初至今中小市值公司表现较好,2021 年年初市值处在 0 至 100 亿、100-200 亿和 200 亿以上的计算机公司的年内平均涨幅分别为-1.57%、 -4.09%和-9.72%,中小市值公司表现明显好于大市值的龙头企业。

从个股涨跌幅区间来看,截止 2021 年 9 月 30 日,2021 年涨幅处在的 0%-50%,50-100%和 100%以上的个股比例和 2020 年差不多,但明显少于 2019 年;2021 年至今跌幅处在 0%至 50%和超过 50%的个股比例也是和 2020 年差 不多,但多于 2019 年。考虑到 2019 年、2020 年和 2021 年计算机(中信)指 数涨幅分别为 47.53%、16.92%和-3.45%。2021 年表现好于 2020 年又差于 2019 年的主要原因是 2019 年为整体性牛市且龙头表现较好,2020 年为龙头牛市且 中小市值公司表现较差,而 2021 年至今为中小市值表现较好、题材活跃但龙头 表现较差。



1.3、 持仓上升空间较大:2021Q2 公募基金板块持仓低 配 1.15 个百分点

随着板块的持续回调,公募基金对于计算机板块的配置比例明显下降。2021Q2 公募基金对计算机板块的配置比例为 2.55%,相比 2020Q2 的 7.35%下 降 4.80pcts,相比行业标准比例的 3.70%低配 1.15pcts,配置比例处在历史低 位,仅高于 17 年下半年和 09 年上半年的行业低估区。

2、“数字中国”,计算机未来五年的核心主线

2.1、 “数字中国”核心在于提升国家竞争力,增强对经 济和社会的理解和把控深度

目前看来,中国数字化的渗透速度以及数字化对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提升上, 都较大程度地优于世界其余国家。数字基建的落地有赖于强大的政府,而只有强 大的政府,才有能力发挥出数字化基础设施的最大能力。我们认为,“数字中国” 的现代化治理模式,将使得中国自工业革命之后,实现对于世界的第一次代际领 先。

2.1.1、治理理念和工具需顺应时代升级,众多社会和经济问题有待 数字化解决

新冠疫情的良好控制,就是数字化治理能力体现的标杆案例。2020 年初新 冠疫情的出现,打破了历史的常规进程,同时也暴露出世界各国经济、政治和文 化等方面不同程度的短板,迫使各国政府作出转变,以适应疫情带来的多重严峻 挑战。

我国疫情发现早于全球其他地区。在毫无思想准备与防控经验的情况下,疫 情对我国在信息和人员流动、产业供应链、资源管理储备、应急防控各方能力提 出严峻考验。为填补治理工具上的缺陷,国家决定在疫情初期加强省、市、县各 级个人信息和防疫政策的整合,2020 年 3 月起,以国务院电子“健康码”和“行 程码”为代表的人员流动监控、居民社区“网格化”管理、关键社会数据的控制 与公开等数字化工具快速上线,对打赢疫情攻坚战作出决定性贡献。强大的数字 化能力支撑,使得中国在短短 2 个月内,便基本实现了对疫情的总体控制。2020 年 7 月,中央提出防疫“常态化”要求,政府积极开展电子政务,企 业采取“云办公”、“数字孪生”和虚拟生产,居民使用刷脸认证与无接触支付。

2020 年 9 月,各行业复工复产步入正轨,大中小学陆续开学,中国社会运行逐 步进入后疫情时代。相比之下,由于缺乏系统性的数字化管理工具,海外疫情蔓延情况显得严峻 得多。2020 年 3 月世卫组织宣布新冠肺炎疫情具备“大流行”特征,疫情在世 界范围内大规模蔓延。根据约翰斯·霍普金斯数据显示,2020 年 4 月 28 日,美 国累计确诊破百万,全球累计确诊近 296 万例,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发达 国家成为疫情早期的“震中”。2021 年 1 月 27 日,全球确诊人数已过 1 亿, 美国累计确诊 2541 万例,居全球首位,共 18 个国家新冠确诊超 100 万,印度、 北美、欧洲、南美均为重疫区。

期间,中国借助数字化抗疫取得的丰厚成果,积 极推动全球抗疫合作,与韩国、日本、俄罗斯、美国等国家组织搭建疫情防控交 流平台,共享科研数据和防疫经验。直至今年一季度,疫苗的大规模注射和各政府防 疫政策的最终落地,才使得全球疫情出现阶段性拐点。



2021 年 9 月东北等国内多个省份“拉闸限电”,停电面积大、时间长、频 率高,限电范围一度从工业用电扩展到居民用电,影响较大,数字化手段可以很 好的帮助政府实现资源的精准调控。政府仍需继续加强数字化、智能化的监测手 段和决策机制进行科学精准调控、政策引导和风险防控。推进产业和社会治理的 数字化转型,以新兴技术手段推动产业链环节数据资产的积累和互联互通,是国 家更准确理解、更有效把控国计民生关键行业的重中之重。

2.1.2、时机逐渐成熟,继往开来的“数字中国”建设

2002-2015 年期间,国家始终重视信息化工程建设,实现了重点行业数字信 息化从一到十,从点到面的全方位布局,以“两网、一站、四库、十二金”工程 为代表的国家级信息系统成为保障国家安全、支撑政府行政职能、维护社会和谐 稳定、促进民生经济发展等各大战略层面的重要支柱。“数字中国”同时进入“地 方探索期”,10 多个省市启动了各地的“数字区域”相关工程,地方数字化实 践逐渐走出地理资源信息化,开始向环境资源、电子政务等拓展。



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按下“快进键”。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光纤和 4G 网络,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由 2015 年的 52.6%提升至 2020 年的 96%,移 动宽带普及率由 2015 年底的 57.4%提升至 108%。5G 网络建设速度全球第一, 已建成 5G 基站 71.8 万个,5G 终端连接数超 2 亿,全国超 300 个城市规模部署 5G SA(独立组网)。移动互联网用户接入流量由 2015 年底的 41.9 亿 GB 增 长到 2020 年的 1656 亿 GB,CAGR 达到 84.56%。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窄带 物联网网络(NB-IoT),移动物联网连接数超 11.5 亿。IPv6 活跃用户达 4.62 亿。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开通使得卫星通信、导航、遥感等空间信息基 础设施更完善,全球范围内定位精度小于 10 米。

政府数字化转型逐渐加速,全面提高治理能力。根据《2020 联合国电子政 务调查报告》,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指数国际排名从 2018 年的第 65 位上升到 2020 年的第 45 位。“十三五期间”,政务云覆盖程度全面提高,“十二金”(金税、 金审、金保等)系列国家重点信息应用系统工程成就亮眼,政府决策的科学化、 社会治理的精准化、公共服务的集约化和便捷化程度全面提高。



产业数字化转型加速,2020 年,我国数字经济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渗透率分别达到为 8.9%、 21.0%和 40.7%,较 2019 年分别增长了 0.7、1.5 和 2.9 个百分点,与发达国家 差距逐年缩小。农业方面,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不断加 强智慧农业、智慧农机的关键技术攻关和创新应用。制造业方面,我国规模以上 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达到 49.4%。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 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到 52.1%和 73%,较 2016 年分别提高 6.4 个和 11.2 个 百分点。数字工厂仿真、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制造业企业生产过程执行 管理系统(MES)、智能物流等得到广泛应用,促进制造业提质增效。

2020 年 全国新增上云企业超过 47 万家,上云数量保持快速增长。截至 2020 年 6 月, 全国具备行业、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 80 家,工业设备连接数超 过 6000 万台,五大国家顶级节点稳定运行。服务业方面,2020 年,全国网上 零售额达到 11.76 万亿元,在线教育、在线医疗、远程办公、数字娱乐等用户 规模快速增长,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数字“一带一路”和人民币国际化收获新成果。中国积极与“一带一路”相 关国家在跨境电商平台、网上丝绸之路、移动支付、税务信息化、数字基础设施、 智慧城市等领域开展合作,众多示范项目形成了很强的国际影响力。



2.1.3、下一个五年,“十四五”开启数字中国建设新阶段

2020 年 10 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列入“十四 五”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中。2021 年 3 月召开的“两会”,再一次将“数 字中国”建设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作为“十四五”规划的重要内容。“数字中 国”被写入“十四五”规划中,标志着数字化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2021 年 4 月 25 日,以“激发数据要素新动能,开启数字中国新征程”为主题的第四届数 字中国建设峰会开幕,20 场分论坛主题全方位涵盖了数字中国建设,全国共有 23 个省份和 34 家央企组团参展,来宾和参观群众超过 10 万人,峰会期间共签 约项目 523 个,总投资额达 3188 亿元。“十四五”规划和第四届数字中国建设 峰会共同定下了新时期数字中国建设的总基调。

2.2、 “数字中国”的推进顺序与四大投资机会梳理

2.2.1、方向一、数字政府:是“数字中国”的核心基座,为政府数 字化基建助力的企业将率先受益

数字政府的建设及推广,是“数字中国”建设的关键内容,是我国进行数字 化变革的重要推动力,对实现经济发展、提升公共服务效率、惠及民生具有重要 意义。政策是数字政府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我国政府信息化建设不断深入,“两 网一站四库十二金”时期(2002 年),政府信息化的建设主要聚焦在垂直部门 的信息系统。

江苏、浙江、广东、湖南、湖北等地也纷纷出台数字政府建设相关政策 文件,各项政策密集出台,加速数字政府建设进程。“数字政府”的核心目标是全面推进政府运行方式、业务流程和服务模式数 字化智能化,加快构建数字技术辅助政府决策机制,打造高效协同的数字政府。相比此前的政府信息化的建设,“数字政府”的重点建设内容更倾向于在原有的 政府信息化系统做深化和智能化改造,并进一步扩大在线服务的种类。即深化“互 联网+政务服务”,加快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并持续优化功能,实现更 多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持续提升“一网通办”“异地可办” “跨省通办”等在线服务水平。



2.2.2、方向二、数字产业:产业数字化是“数字政府”的延伸,为 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企业值得关注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 远景目标的建议》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关于“数字中国”的目标提出“发展 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群” 。通过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结合来提升 竞争力是“数字中国”战略的最终目标。

“从数据中来,到实体中去”是发展数 字经济的根本出发点与落脚点,也是数字经济的根本任务。随着全球化放缓和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消退,我国传统产业面临的需求 乏力、品牌效益不明显、竞争过度、产能过剩等问题日益突出,传统企业迫切需 要探索新的增长机会和模式。与此同时,数字经济日新月异,各个传统行业亟需 结合数字经济来扭转发展劣势,带来新的增长点。产业数字化即各种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有机融合。产业数字化发展对于企 业、行业以及宏观经济都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从微观看,产业数字化助力传统 企业蝶变,提质增效;从中观看,产业数字化将重塑产业协作,孕育出像共享经 济、平台经济等新业态和新模式;从宏观来看,产业数字化孕育新业态新模式, 加速新旧动能转换,打造新的经济增长引擎。

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带来效益明显,数据显示,企业通过引入数字化车间或 智能工厂后生产效率平均提升 37.6%、运营成本平均降低 21.2%、产品研制周 期平均缩短 30.8%、产品不良率降低 25.6%、能源利用率平均提升 16.1%2。基 于数字化改造的巨大效益,多数企业都提出了数字化转型发展需求以实现降本增 效和高质量发展。IDC 数据显示,2018 年,67%的全球 1000 强企业数字化转 型的意愿强烈。华为、中兴、沈阳机床、海尔格力、三一重工、联想、中石化、 宝钢等行业巨头都在纷纷设立相关研究院来推动产业数字化发展3。我国一些工 业平台化发展已经出现雏形,中国航天、中船重工、中国电子等大型国有企业已经建立了企业级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也涌现出一批依托工业电商平台创新的微观 主体和新型模式。

2020 年的新冠疫情带来了产业变革契机,在线办公、网络视频、在线教育 等数字化新业态新模式蓬勃涌现,大量企业利用大数据和工业互联网等数字技术 来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2020 年,我国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数字经济的渗透 率加速增长。产业数字化转型提速,融合发展向深层次演进,行业加速发展,具 备助力产业降本增效和打造新业态的企业有望优先受益行业趋势的到来,我们从 两个角度去把握投资机会:工业互联网为产业数字化提供新途径:近年来,经过大量的理论和实践探索, 工业互联网已从概念进入到实践推广阶段,在各个领域中加速推广应用,工业互 联网正成为工业乃至实体经济各领域数字化转型的新途径。

具体来看,装备制造 业成为工业互联网最主要的应用行业之一,同时工业互联网正逐步从工业向采 矿、水务、金融等实体经济其他领域延伸,从价值环节来看,生产过程管控、设 备资产管理是最主要的应用,降本增效成效显著,并正从外围环节向核心业务流 程深化拓展。作为产业数字化的新途径,未来工业互联网将加速渗透进实体经济 的各个领域,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布局领先、具备丰富实践案例且技术实力领先的 企业有望优先受益。

煤炭、建筑、电力等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刚刚起步,未来空间极大:煤炭、 建筑、电力等关系民生的重要传统行业都面临同样的问题:人力成本上升、招工 难且数字化程度低等。新兴数字技术的应用可以很好的解决当前传统行业所面临 的问题。考虑到传统产业当前数字化程度较低,未来数字化改造的空间极大。

2.2.3、方向三、信息安全:“数字中国”加速发展后的必然要求, 处于快速发展前夕

随着“数字中国”战略的持续推进,个人的隐私数据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保存 在个人终端、企业数据中心、云数据中心等信息系统中,信息系统逐步成为各企 业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个人、企业和国家关键基础设施受到网络攻击所带来的 影响也越来越大,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愈加明显,是“数字中国”战略得以实施的 保障。进入“十四五”起始的 2021 年,国家也加快相关政策的制定,年中密集 发布了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网络产品安全漏洞管理规定、网络安全审 查办法(修订草案)、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等重磅法律法规,为“数 字中国”战略的发展保驾护航。

我国网络安全下游客户以政府、金融和电信三个受政策影响比较大的行业为 主,受益于网络安全相关政策的持续落地,下游客户在网络安全的投入有望持续 加大。根据 IDC 最新预测,2021 年中国网络安全市场投资规模将达到 97.8 亿美 元,并有望在 2025 年增长至 187.9 亿美元,五年 CAGR 约为 17.9%,增速持续 领跑全球;其中安全软件市场增长势头强劲,五年 CAGR 将达到 21.2%,是网 络安全三大一级市场中增速最快的子市场。



2.2.4、方向四、数字经济国际化:数字经济“引进来”和“走出去” 将为产业链公司催生新的市场需求

2020 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近 5.4 万亿美元,同比增长 9.6%,总规模稳居全 球第二。中国积极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在跨境电商平台、网上丝绸之路、移 动支付、税务信息化、数字基础设施、智慧城市等领域开展合作,众多示范项目 形成了很强的国际影响力,“数字经济”走出去条件逐步成熟,“数字中国”逐 渐外延至周边国家和地区,对外输出数字化转型产品和解决方案将为产业链公司 催生新的市场需求。

政策上也大力支持数字经济“出海”:2021 年 7 月 23 日,商务部、中央 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了《数字经济对外投资合作工作指引》,《指 引》中提出推动数字经济对外投资合作,加快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企业 抓住海外数字基础设施市场机遇,在全球范围内提供数字服务,并积极参与东道 国市政、交通、能源、电力、水利等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 改造。



3、开源鸿蒙,有望开启系统和硬件共荣的

3.1、 万物互联时代来临,第三代操作系统应运而生

物联网设备连接规模持续高增长。2019 年全球物联网总连接数达到 107 亿, 预计到 2025 年,全球物联网总连接数规模将达到 251 亿,20-25 年复合增长率 为 15.3%。根据 GSMA 数据,2019 年我国的物联网连接数为 36.3 亿,全球占 比高达 30%,到 2025 年,预计我国物联网连接数将达到 80.1 亿,年复合增长 率为 14.1%。



相比 PC 端和移动端时代,物联网时代对操作系统提出了多终端、跨平台、 低成本、强安全等新要求。相比 PC 端和移动端时代,物联网时代对操作系统提 出了新要求。物联网时代,终端变得多样化、碎片化,操作系统如何解决终端割 裂,达成跨平台、跨终端协作变得尤为关键,目前物联网还处于发展早期,操作 系统市占率较为分散,适配不同应用场景。

市场中的物联网操作系统可以大致分 为四类:(1)传统嵌入式系统+通信协议+其他物联网功能模块;(2)基于 Linux、 移动端成熟操作系统等的裁剪;(3)面向物联网的轻量级 IoT OS;(4)全场 景的物联网操作系统:谷歌 Fuchsia 和鸿蒙。相比其他三类或是由其他操作系 统裁剪得来,或是面向某特定领域的物联网操作系统,只有 Fuchsia 和开源鸿 蒙是面对全场景的,专为物联网时代开发设计的操作系统。

谷歌 Fuchsia 和鸿蒙作为面向全场景的统一型 OS,都采用了微内核架构, 微内核拥有可扩展性强和安全性高的优点,可适配不同的硬件终端,灵活性和安 全性更高,能更好的适应物联网时代的需求,有效解决物联网时代终端碎片化, 安全性低的痛点,面向下一代操作系统定位的 Fuchsia 和鸿蒙有最大机会成为 第三代物联网操作系统领军者。

3.2、 第三代操作系统统治者之争,鸿蒙与 Fuchsia 有一 战之力

鸿蒙和谷歌的 Fuchsia 拥有许多共性,两者都是基于微内核并面向全场景 的统一型操作系统,综合来看,鸿蒙具备以下三大优势。


(1)从技术层面上来看,鸿蒙分布式架构效率优于 Fuchsia。微内核符合 物联网时代对于操作系统的需求,拥有安全性高,可扩展性高的优点,因此谷歌 和鸿蒙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微内核架构。但是微内核相比宏内核来说,因为把大 部分非核心功能都移到了用户态,并依靠 IPC(进程间通信)进行调取,导致微 内核的效率较低。而华为对此做出改进,使得鸿蒙通信间进程效率 5 倍于 Fuchsia。此外最为关键的,分布式软总线的基础设计使得鸿蒙有能力完成将不 同的设备虚拟成一个设备群,彼此互为调用,这对于物联网时代的设备使用而言具有巨大的划时代意义。这一特色为鸿蒙独有,有望成为鸿蒙最终胜出的杀手级 优势之一。

(2)从硬件生态上来看,鸿蒙硬件生态更为成熟,大环境催化鸿蒙成长。在硬件生态上,华为在 2019 年 8 月就已在智慧屏上搭载鸿蒙系统,并随后在更 多终端上搭载,而谷歌直到两年后才开始在智慧屏上搭载 Fuchsia。除华为自研 产品外,截至 2021 年 10 月 22 日,鸿蒙智联已有超过 1800 家硬件合作伙伴、 4000 款生态设备。此外,在大国博弈的大背景下,鸿蒙也将获益,在“一带一 路”范围内快速积累用户基础,从而更快速完成从 0 到 1 的跨越式发展。

(3)从主导者定位上来看,华为主打鸿蒙,推进力度和决心远大于谷歌。谷歌目前除 Fuchsia 之外,还拥有 PC 端的 Chrome OS 和手机端的 Android 两 大操作系统,而华为主打鸿蒙,全公司上下一心,倾力而为,推进力度和决心远 大于谷歌。纵观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在面临时代变迁时,上一代的成功者往往 存在转型难的问题。微软电脑端操作系统雄霸一方,但 Windows Phone 却惨遭 滑铁卢。塞班操作系统盛极多年,在巅峰时期市占率超过 60%,却因为转型失 败,五年时间市占率便跌至谷底,最后退出市场。我们认为,核心巨头的坚定支 持,对于鸿蒙的成长与进步将提供至关重要的优势。

3.3、 鸿蒙的生长壮大,将打开四大产业机会

物联网行业仍然存在碎片化、成本高、安全无法保障等痛点,作为承上启下 的枢纽,鸿蒙操作系统的出现将较好满足各类物联网终端设备的需求。华为按照 内存大小,开源鸿蒙系统分为 L0-L2 三个等级,对应可支持的设备分别为:1) L0 级:智能家居领域的连接类模组、传感器设备;2)L1 级:可穿戴类设备,能音箱、智能安防、路由器及行车记录仪等;3)L2 级:支付终端、手持终端 等。



3.3.1、方向一、移动端信创:因鸿蒙而始,L2 层以鸿蒙做终端的 公司会最先获得较大弹性

由于政策和技术的驱动,产业物联网将加速落地,未来产业物联网的设备连 接数增速将快于消费物联网,根据 GSMA Intelligence 预测,产业物联网连接 数在 2020 年到 2025 年将实现 2.2 倍的增长,高于消费物联网 1.6 倍的增长。其中,商业物联网和车联网有望快速落地。同时,受国家信创产业的推动,搭载 鸿蒙系统的 L2 层终端设备将率先受益,并获得较大比重的业绩弹性。

3.3.2、方向二、国产芯片:响应适配鸿蒙的公司将拥有巨大的后续 增量潜力

鸿蒙的开启加速了产业链的进化,而芯片则是整个产业链的基石,是市场延 伸的起点。2020 年,美国针对华为的禁令正式生效,华为无法从第三方获得芯 片,华为海思受阻,同时国家大力推动信创产业的发展,本土高端芯片有望崛起。鸿蒙能够适配目前主流的智能硬件芯片平台,以 ARM 为主,同时也支持 Risc-V。未来,Risc-V 因其免费开源的特性和灵活性,在物联网时代更具优势,或将在 x86 和 ARM 以外形成新的格局,为国产芯片带来弯道超车的机会。

3.3.3、方向三、服务鸿蒙推广:方案公司拥有较大的长尾市场

中科创达:公司成立于 2008 年,是全球领先的智能操作系统产品和技术提 供商,以智能操作系统技术为核心,专注于 Linux、 Android, RTOS, 鸿蒙等智 能操作系统底层技术及应用技术开发,聚焦人工智能关键技术,拥有软件开发、 技术服务、软件许可和商品销售四种业务模式并在智能软件、智能网联汽车和智 能物联网三大市场深耕多年。

公司是 HarmonyOS 2.0 首批官方正式宣布的生态共建者,参与了鸿蒙 OS 的开发,并在智能汽车和物联网方面与华为展开合作。2021 年 5 月,旗下子公 司创思远达发布基于 RISC-V 的 WiFi+BLE 芯片的鸿蒙操作系统发行版,并已经 开始逐步量产出货,支持鸿蒙碰一碰配网以及 Harmony OS Connect,能有效 缩短客户产品鸿蒙适配、HiLink 对接周期。

中软国际:公司是中国最大的 IT 服务商,已成为 OpenHarmony 发起单位 之一,未来将持续为 OpenHarmony 贡献源代码,扩大鸿蒙影响力。公司与华 为有着深厚的合作基础,两家公司于 2009 年开始合作,并深度参与了鸿蒙的开 发工作,对鸿蒙操作系统有着深刻的了解,公司的愿景是在 2025 年成为鸿蒙生 态全栈式使能业务领跑者,具体策略有 3 种:1)系统深度定制;2)应用层中 间件开发;3)硬件适配,并以模组产品形式出售。



3.3.4、方向四、生态应用:鸿蒙生态应用开发商,在鸿蒙用户基数 较大后业务有一定弹性

HMS 为目前鸿蒙生态中较为成熟的服务体系之一,华为 HMS 对标谷歌 GMS,华为消费者业务 CEO 余承东在 2021 年 2 月宣布,华为 HMS 月活用户已 超 5.8 亿。此外根据华为开发者大会 2021 消息显示,HMS 已集成超 10 亿应用。未来随着搭载鸿蒙系统的设备数量上升,包括但不限于 HMS 的鸿蒙应用生态还 将进一步繁荣,基于鸿蒙的应用开发商也将获得持续业绩增量(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4、汽车智能,景气赛道建议持续跟踪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逐渐普及与渗透,汽车智能化板块相关公司在未来几年将 面临持续的高景气环境,我们推进重点关注与布局两个方向:自动驾驶、智能座 舱。

4.1、 智能汽车基数快速增长,配套产业空间逐步打开

4.1.1、政策相继出台,推动智能汽车快速发展

根据工信部、发改委和科技部此前联合印发《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规划中指出:到 2025 年,汽车 L1 驾驶辅助(DA)、L2 部分自动驾驶(PA)、 L3 有条件自动驾驶(CA)系统新车装配率达 80%,其中 PA、CA 级新车装配率 达 25%,L4 高度自动驾驶汽车(HA)和 L5 完全自动驾驶汽车(FA)开始进入 市场。此外,对于智能化水平,规划中还提出,2020 年汽车智能化水平显著提 升,汽车后市场及服务业在价值链中的比例达到 45%以上。

到 2025 年,重点领 域全面实现智能化,汽车后市场及服务业在价值链中的比例达到 55%以上。2020 年 2 月 24 日,国家发改委等 11 部委联合印发《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 略》,战略中指出,到 2025 年,实现 L3 有条件自动驾驶(CA)的智能汽车达 到规模化生产,实现 L4 高度自动驾驶(HA)的智能汽车在特定环境下市场化应 用,LTE-V2X 实现区域覆盖,5G-V2X 在部分城市、高速公路逐步开展应用,高 精度时空基准服务网络实现全覆盖。

2020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规划中提出 2025 年实现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 用;2035 年实现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规模化应用的目标。在政策的推动下,预计汽车的智能网联化程度和渗透率将逐步提高,行业将 迎来高速发展期。



4.1.2、产业衍进快速,汽车智能化条件逐渐成熟

汽车电子电气架构是汽车端的中枢神经系统,它将传感器、ECU、线束、电 子电气分配系统整合,实现了整体的配置和功能。汽车整体电子电气架构从分布 式——域集中式——中央计算式逐步进化。传统分布式计算架构硬件与软件不解 耦,车辆 E/E 架构复杂,包含近百个 ECU,布线繁杂,数据传输效率低下;不 同 ECU 由不同供应商开发,很难实现数据交互、统一升级;算力分散很难实现 传感器数据融合处理。

当前正处于分布式向域集中式过渡阶段,从全车 100 余 个 ECU 到 2-5 个 DCU,即车身域、智能座舱域(信息娱乐域)、底盘域、智能 驾驶域和动力域(博世的经典五域架构,其中特斯拉已将车身域、底盘域和智能 驾驶域合并为一域),控制功能迅速集中,未来还将逐步进化到中央计算式。各细分系统未来趋势:各 DCU 中,智能驾驶域从 L0 到 L5 逐步提升,智能 座舱域的液晶仪表盘和智能化中控的渗透率逐步提高,动力域中新能源的占比逐 步提升。



4.2、 汽车智能的逐渐临近,两大产业方向将有较大弹性

4.2.1、方向一、智能座舱:由独立到融合、智能化程度逐步提高

智能座舱发展经历了整体基础-细分产品-融合方案的格局变化。先是整体的 电子电器架构和操作系统的出现,随后各细分产品逐渐装载到车上,如今的趋势 是各产品的整合协同。传统分散的座舱电子架构无法支持多屏联动等复杂的功能,因此催生出座舱域控制器这种域集中式的计算平台。智能座舱的构成主要包 括智能中控系统、液晶仪表、车载信息娱乐系统、抬头显示系统、流媒体后视镜 等,核心控制部件是域控制器。座舱域控制器(DCU)通过以太网/MOST/CAN, 实现抬头显示、仪表盘、导航等部件的融合,不仅具有传统座舱电子部件,还进 一步整合智能驾驶 ADAS 系统和车联网 V2X 系统,从而进一步优化智能驾驶、 车载互联、信息娱乐等功能。

目前主流的底层车载操作系统(中控屏、车载娱乐等功能相关的嵌入式车载 操作系统,又称 IVI(In-Vehicle Infotainment))共有四种:QNX、Linux、Android 以及 WinCE,其中 Android 是基于 Linux 系统的内核开发而来。据 IHS 统计和 预测,2017 年 QNX 占据 60%市场份额,到 2022 年 QNX 和 Linux(含 Android) 将平分市场份额,WinCE 基本退出竞争。

从车企角度看,绝大多数外企整车厂、零部件供应商(如奔驰、宝马、博世 等)和国内造车新势力(如小鹏、蔚来等)选择自建技术团队,在底层操作系统 基础之上进行定制化开发,形成自己独有的车载系统。部分国内主机厂(如上汽 荣威)则选择与互联网公司合作,开放一定的权限,直接搭载合作伙伴所开发的 车载系统。


车企开发自主车载系统方式主要分三种。标准的定制化操作系统:从系统内 核到应用程序层级进行深度重构,将硬件资源进行整合优化。ROM 方式:基于需求定制汽车服务及以上层级,下层则基于 Android 等系统自有架构。超级 APP 方式:只在应用层调用系统已有接口实现相关功能,其余层级则完全沿用已有系 统架构。

中国作为全球汽车行业发展潜力最大的市场,2019 年中国智能座舱行业市 场规模达 441.1 亿元,随着中国市场消费升级,智能座舱加速应用,中国智能座 舱行业的市场规模将保持高速增长,预计到 2025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1030 亿元, 年均复合增速达 13%。

行业趋势:现阶段的智能座舱更多是一芯双/多屏的配置;中期屏幕或走向 融合,仪表盘与中控屏及副驾驶屏进行连通,融合更多多屏互动、人脸识别、手 势识别及 3D 渲染等技术;长期看,伴随智能汽车发展,智能座舱域大概率与智 能驾驶域融合,增强车内联动效果。


整体来看,目前几款产品中:中控屏的渗透率最高,达到 80%水平,高端 车型在 90%+;全液晶仪表盘处在渗透率快速提升阶段,2019 年为 11.94%,预 计 2020 年有望提升至 20%;HUD 的产品形态和技术路径暂不清晰,市场对大 众 ARHUD 的量产预期较高。2019 年行业渗透率约 5%左右,预计未来几年稳健 提升;流媒体后视镜及后排液晶屏当前渗透率均处较低阶段,主要配在高端车型 中。

4.2.2、方向二、自动驾驶:量产主力由 L2 逐步往 L3 过渡,行业 成熟度接近快速发展临界点

(1)当前自动驾驶级别由 L2 逐步往 L3 过渡,复杂度逐步增加

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将自动驾驶技术分为 L0~L5。当前部分 OEM 厂商已经推出了具有 L2 功能的车型,预计 L3 车型将会在未来 2 年逐步实现量 产,有部分车型已于 2020 年开始量产。L3 将会是一个技术的分水岭,主要体现 在其实现了在特定设计场景下,系统对车辆动态驾驶任务的完全接管,驾驶员可 实现“脱手、脱脚、脱眼”,系统足够智能当发现驾驶环境不满足系统设计范围 时,可留给驾驶员足够的时间对车辆驾驶任务进行接管。

近两年,带有高阶自动驾驶(ADAS)的乘用车产品逐渐落地,产品从海外 旗舰车型逐渐渗透至国内品牌的中小型乘用车产品。根据高工智能汽车数据, 2021 年上半年,我国搭载前向 L2 级 ADAS 的新车(合资+自主)上险量为 154.63 万辆,同比增长 86.21%,搭载率达到 15.38%。从细分功能上看,车载全景环 视上险量 198.79 万辆,同比增长 77.4%,搭载率为 19.77%。APA 搭载上险量 为 124.06 万辆,同比增长 48.61%,搭载率为 12.34%。基于视觉的 DMS 搭载 率远低于环视和 APA,但是增速也最快,2020 年上半年销量就比 2019 年全年 的两倍还多,2020 年全年上险量达到 13.65 万辆,虽然搭载率不足 1%,但增 速在 1300%以上。

根据艾瑞数据的预测,2020 年后带有 TJP、HWP 等 L3 功能的车型将会逐 步落地;L4/5 车型落地预计将会不早于 2025 年,场景从封闭驾驶环境(园区、 港口、矿山、机场)逐步向城市开放道路场景发展,届时车辆将会由系统完全接 管,车辆出行工具属性将会加强,消费者购车及出行方式将会因此发生重大改变。



(2)自动驾驶快速发展带来的产业链机会值得期待

自动驾驶汽车关键技术主要包括环境感知、精准定位、决策与规划、控制与 执行、高精地图与车联网 V2X 以及自动驾驶汽车测试与验证技术等。在这套技 术体系以及关键软硬件设备的支持下,自动驾驶汽车可通过车载摄像机、激光雷 达、毫米波雷达、超声波等传感器来感知周围环境,实时动态监测周边环境变化, 并依据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决策判断,形成安全合理的路径规划。在规划好路径之 后,汽车执行系统会控制车辆沿着规划好的路径完成驾驶。这套自动驾驶核心技 术体系可以分为三部分——感知层、决策层与执行层。

自动驾驶的快速发展有望带来感知和计算设备的需求快速增加。伴随着汽车 的智能化的程度逐步加深,汽车所实现的功能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为了实 现这些功能,一方面汽车上所搭载的感知设备和计算设备也越来越多(当前主流 的 L2/3 产品主要配置包括:前置摄像头、环视摄像头、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 达以及专用的车载计算平台),考虑到汽车对安全性和鲁棒性方面的要求,汽车 对感知设备和计算设备的要求还会持续提升;同时,为了处理日益增长的各种数 据,计算设备的计算能力也随之快速升级迭代,根据分类,L3/L4/L5 级自动驾 驶系统芯片的算力要求分别达 30+/400+/4000+ TOPS。

多家巨头角逐自动驾驶芯片市场。由于布局早、量产早、性能强等多方面原 因,自动驾驶芯片市场目前主要有 Mobileye、英伟达、特斯拉三位主要厂家, 其中特斯拉芯片主要是自用。高通于 2020 年发布了 Snapdragon Ride 平台, 在算力和功耗上都有不俗的表现,最大算力可达 700TOPS。考虑到高通基于座 舱芯片与整车厂建立的良好合作关系,预计高通在自动驾驶芯片市场上将会成为 英伟达和 Mobileye 的主要对手,在竞争中取得不错的成绩。



此外,国外的恩智 浦、瑞萨、国内的华为、地平线、黑芝麻也都推出了最高可支持 L4 级自动驾驶 的芯片,希望在这个巨大的市场之中分一杯羹。2020 年之前,智能驾驶芯片几乎被 Mobileye 垄断,随着消费者及自动驾 驶的快速发展,车厂对高算力的需求增加,近年来,原来在消费电子市场表现较 好的英伟达和高通等厂商份额逐步提升。如特斯拉的自动驾驶芯片一开始采用的 mobileye,后来换成了英伟达,最后又变成自研;蔚来最新一款车型 ET7 也换 成了英伟达的 Drive。

关注和芯片巨头绑定较深的域控制器的投资机会。从汽车厂商的角度,自动 驾驶系统的搭建优先选好自动驾驶芯片,其次才是域控制器厂商。目前国内域控 制器供应商,往往会以某一个或几个芯片的自动驾驶系统作为主打产品,而汽车 厂商也会将域控制器厂商过往的量产案例作为重点参考条件。假如仅从国内域控 制器供应商中选择,如果选择 Mobileye 的芯片,则大概率会用经纬恒润、知行 科技等作为域控制器供应商;如果选择英伟达芯片,则大概率选择德赛西威、环 宇智行等作为域控制器供应商;如果是选择地平线的芯片,则可能选择福瑞泰克 作为域控制器供应商。

(3)V2X 有望助力 L4/L5 级自动驾驶系统长期稳步推进

V2X 有望助力 L4/L5 级自动驾驶系统长期稳步推进,预计 C-V2X 将成为行 业趋势。车联网(V2X)是指借助新一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实现车内、车外(车 与车、车与路、车与人、车与云端服务平台)的全方位网络连接,提升汽车智能 化水平和自动驾驶能力,构建汽车和交通服务新业态,从而提高交通效率,改善 汽车驾乘感受,为用户提供智能、舒适、安全、节能、高效的综合服务。

当前车联网主要形成包括 DSRC 和 C-V2X 两条技术路线,其中:DSRC (Dedicated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专用短距离通信)由 IEEE 提出, 主要由美国主导,发展自上世纪末,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技术已经相对成熟;C-V2X(Cellular-V2X)由 3GPP 提出,最初在 Rel14 中定义为基于 3G/4G 的 LTE-V2X,现在包括了演进中的 5G NR-V2X,由电信行业链和拥有蜂窝技术 背景的公司和车企推动,目前中国主要主张该技术路线。DSRC 虽然技术发展时间较长,但其在高速场景下存在信号骤降、可靠性差、 时延抖动较大等问题,商业化尝试推进缓慢;C-V2X 在高速移动场景下拥有更加 稳定的信息传输能力,且由于其基于蜂窝网络实现信号传输,因此具有更低的部 署成本。

未来随着 5G 技术的逐渐成熟和加速部署,uRLLC(高可靠低延时)将 会助力对时延要求较高的功能(如自动驾驶和高精度地图下载)的部署和发展, C-V2X 技术路线发展逐渐占据上风。

标准落地临近,试点加速推广:3GPP 关于 C-V2X 的标准化工作分为四个阶 段,从时间轴上可以看到一个很明显的演进过程,第一个阶段是支持 LTE-V2X 的 Release-14 标准,该标准已于 2017 年 3 月正式发布,这也是全球 C-V2X 商 用落地的主要版本;第二阶段是支持 LTE-eV2X 的 Release-15 标准,已于 2018 年 6 月正式发布;第三阶段是支持 5G-V2X 的 Release-16 标准,于 2020 年 8 月发布;第四阶段是支持增强 5G-V2X 的 Release-17 标准,相关准备工作已于 2019 年底开展,目前该阶段的工作仍在讨论中,由于疫情影响,预计相关标准 将于 2021 年 12 月底发布。根据 5GAA 预测,2020-2023E 实现 4G LTE-V2X, 2024E-2026E 实现部分场景 5G-V2X,2026E 之后实现全场景 5G-V2X 或 C-V2X 试运行。



作为全球 C-V2X 的重要一极,我国已经形成了包括通信芯片、通信模组、 终端与设备、整车制造、测试验证以及运营与服务等在内的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这其中包括了芯片厂商、设备厂商、主机厂、方案提供商以及设备运营商等众多 参与方,除此之外,还包括科研院所、标准及行业组织、关联技术产业以及投资 机构等作为产业支撑。

由于 C-V2X 产业链涉及汽车制造、移动通信、操作系统等多个基础领域, 需要跨领域合作,通过技术集成和产业优势互补来最终实现产业共赢。2019 年 6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和成立了“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按照“企 业+联盟”的模式进行跨行业、跨领域协同创新,着眼解决单一企业难以解决的 技术问题,推动 C-V2X 技术创新以及产业化进程。产业链各厂商均在充分发挥 自身技术优势的基础上,与产业链其他环节厂商谋求合作,通过强强联合的方式形成一股合力,促进我国 C-V2X 产业链朝着上下游企业联系更加紧密的方向发 展,形成产业集群。

按照 C-V2X 标准化工作规划,结合新品研发周期及上市时间,预计到 2022 年 C-V2X 具备大规模部署的基础。而在此前,示范区、先导区的试点示范工作 会持续展开。随着 C-V2X 部署工作落地,首先将带来芯片、模组、终端设备、 管理平台、安全认证等的海量需求,同时实施能力较强的交通信息化厂商也将直 接受益。而基础设施工作建设完成之后,平台运营有望衍生出更大价值。


(4)自动驾驶板块机会空间巨大

四维图新:公司成立于 2002 年,是中国导航地图产业的开拓者。经十余年 的创新发展,四维图新已成为导航地图、导航软件、动态交通信息、位置大数据 以及乘用车和商用车定制化车联网解决方案领域的领导者。经过多年的发展,公 司已形成高精度地图、位置大数据、高级辅助驾驶及自动驾驶、车规级芯片和车 联网的五位一体的业务布局,产品布局全面。

千方科技:国内智能交通龙头。公司成立于 2000 年,主营业务为智慧交通 和智慧城市,可基于 V2X 技术提供从智能车载终端及路侧设备等产品和整体解 决方案。已参与 V2X 相关标准制定,行业地位领先。近期,公司携手大陆集团 增资联陆智能(主要产品包括 4G T-box、5G/V2X OBU、路侧 RSU、IRU、云端 FMS+等一系列产品和解决方案),进入智能驾驶和车联网前装市场,公司产品 线从“道路网联化”向“车端网联化”进行延伸。(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5、重点公司分析

5.1、中科创达:智能操作系统领先厂商,卡位优 势明显

2021 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 26.72 亿元,同比增长 49.51%;实现归母净利 润 4.50 亿元,同比增长 54.24%;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4.06 亿,同比增长 52.09%。

全球领先的智能操作系统产品和技术提供商:公司成立于 2008 年,致力于提 供卓越的智能操作系统产品、技术及解决方案,立足智能终端操作系统,聚焦人 工智能关键技术,助力并加速智能手机、智能物联网、智能网联汽车、智能行业 等领域的产品化与技术创新。公司在全球拥有超过 500 家客户,并覆盖了超过 1/4 的产业链内世界五百强企业。受益于操作系统天然的垂直整合优势,公司与 产业链内包括芯片、终端、运营商、软件与互联网厂商等建立了多渠道、多方位 的合作关系。

技术和市场双轮驱动:技术方面——源于多年在 Android、Linux、Windows 和 HTML5 等操作系统技术的研发与创新,中科创达形成了从硬件驱动、操作系 统内核、中间件到上层应用全面的技术体系。公司在通信协议栈、操作系统优化、 系统安全、图形图像处理、人工智能算法等领域均形成了自有 IP 和核心关键技 术。市场方面——公司起步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 2013 年前瞻性布局新一代 智能网联汽车业务,汽车业务收入占比由 16 年的 5.45%提高至 19 年的 26.33%, 16-19 年收入复合年均增长率高达 118.37%。此外,2016 年推出“核心板+操作 系统+核心算法”一体化的 SoM 产品,开始在机器人、AR/VR、可穿戴等 IoT 领 域进行产业布局。持续的市场开拓和自身的技术壁垒将为公司提供长期增长驱动 力。

智能座舱正在成为新车比拼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深度参与鸿蒙生态建设:智能 座舱正在成为新车比拼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公司在智能座舱领域和高通深度绑 定,公司在智能座舱相关产品有望受益于高通芯片在智能座舱领域的渗透率持续 提升。此外,公司也深入布局自动驾驶域,新领域的布局将为公司带来新的市场 增量。公司是 HarmonyOS 2.0 首批官方正式宣布的生态共建者,参与了鸿蒙 OS 的开发,并在智能汽车和物联网方面与华为展开合作。2021 年 5 月,旗下 子公司创思远达发布基于 RISC-V 的 WiFi+BLE 芯片的鸿蒙操作系统发行版,并 已经开始逐步量产出货,支持鸿蒙碰一碰配网以及 Harmony OS Connect,能 有效缩短客户产品鸿蒙适配、HiLink 对接周期。

5.2、金山办公:国产办公软件龙头,受益于国产 化和云化

2021 年年前三季度实现收入 23.72 亿元,同比增长 57.82%;实现归母净 利润 8.48 亿元,同比增长 42.44%;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7.03 亿元,同比增 长 78.17%。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 12.05 亿元,同比增长 48.78%,各项财务指 标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成长路径清晰的自主办公软件龙头:公司主要面向机构客户和个人用户提供 WPS Office 办公套件授权及订阅服务,并基于庞大用户群开展在线广告业务。截至 2021 年 6 月,公司主要产品月活超过 5.01 亿,同比增长 10.35%;其中 WPSOffice 桌面版月活超过 1.99 亿,同比增长 15.03%,移动版月活用户数 2.96 亿,同比增长 7.64%。技术立业是金山办公不变的初心,也奠定了公司产品与 国际巨头同台竞技的基础。在价格和可得性体验更优的背景下,公司以免费+增 值服务的 C 端策略,叠加国内市场渗透和国际市场拓展带来持续扩大的用户基 础,付费转化率的持续提升将带来广阔的成长空间。在机构客户市场,公司具备 品牌、价格、可控的优势,信创将带来额外的市场新增量。

信创客户需求和 C 端云订阅服务需求快速增长拉动公司整体收入快速增长:21 年 H1 公司办公软件授权业务收入为 6.40 亿元,同比增长 199.79%,信创客 户采购需求旺盛以及政企客户对于云协作办公服务需求增加,推动办公软件授权 业务高速增长;办公服务订阅业务收入为 7.35 亿元,同比增长 37.92%,截止 2021 年 6 月 30 日,公司累计年度付费个人会员数达到 2,188 万,同比增长 30.16%,增速快于总用户增长速度,付费意愿进一步增强,C 端用户对云办公 服务的使用习惯及粘性提升推动订阅服务持续增长;互联网广告推广及其他业务 收入为 1.90 亿元,同比增长 12.15%。



5.3、恒生电子:国内金融 IT 龙头,新制度新产 品带来新的增长点

2021 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 31.21 亿元,同比增长 33.48%;实现归母净利 润 6.84 亿元,同比增长 60.78%;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2.74 亿元,同比增长 5.96%。

国内金融 IT 龙头:公司是国内领先的金融 IT 软件和服务厂商,目前业务范围 已经覆盖券商、期货公司、公募基金、信托公司、保险公司、银行、交易所、私 募基金等多个金融行业,且多款产品多年来保持市场占有率的龙头地位。

核心产品稳步落地,后续推广值得期待:公司核心产品如 UF3.0、O45、新一 代 TA、估值 6 等均有新签客户落地并实现部分功能上线,继续保持技术领先地 位。UF3.0 新签一家客户,新一代 TA、理财 5.0、银行综合理财 6.0 新签多家客 户。在高性能领域,LDP 技术平台在多家客户进行了 POC 测试,LDP 交易、行 情都在客户方落地。投资交易系统 O45 产品在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 等客户群体中,均实现了核心客户的重点覆盖。新一代的 i2 解决方案在外资和 QFII 领域形成突破。后续推广值得期待。

静待行情和政策落地催化业绩稳健增长:考虑到当前市场交易量处在高位,预 计今年券商的信息化投入还将保持稳健增长,公司作为证券信息化龙头有望优先 受益。此外,政策加速推进公募投顾和公募 REITS 等新业务和新交易制度的落 地,截至 2021 年 7 月 3 日,已有超过 50 家机构获得基金投顾试点资格,考虑 到公司已在新业务领域提前布局,新业务和新交易规则的持续落地有望为公司业 务增长提供基础。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


文琳编辑

免责声明:转载内容仅供读者参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构成投资意见,也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若文章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添加 wenlin-swl  微信联系删除。


为便于研究人员查找相关行业研究报告,特将2018年以来各期文章汇总。欢迎点击下面红色字体查阅!


文琳行业研究 2018年—2021年文章汇总


文琳编辑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公众号 :文琳行业研究

  1. 如虎添易-2022年货节社媒营销风向洞察-微播易

  2. 2022年快手年货节营销趋势报告:新市井·过大年

  3. 2021年营销数智化趋势洞察报告-波士顿咨询&阿里妈妈

  4. 2021快手私域经营白皮书

  5. 2021年度私域经营洞察报告-有赞

  6. 2021快手私域经营白皮书

  7. 新流量·新渠道·新品牌-消费新势力行业洞察报告-TalkingData

  8. CMI2022年B2B内容营销白皮书解读版

文琳行研报告,为各机构提供专业的信息、数据、研究和咨询服务。欢迎关注【文琳行业研究】


《文琳资讯》

提供每日最新财经资讯,判断经济形势,做有价值的传播者。欢迎关注





《文琳阅读》    有态度、有品位,阅读带来快乐,做时间的朋友,欢迎关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