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科技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报告(2022)
❑ 导 读
在金融科技4.0时代,金融与科技高度融合发展,科技赋能、金融创新已经成为金融科技发展的基本特征。
来源 | 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转载请注明来源)
01 金融科技行业发展篇
2021年,在全球向后疫情时代过渡的背景下,金融科技也重新进入平稳增长态势。各国在金融科技关键底层技术布局加快,跨国协作加强,监管力度加大,金融科技在经济复苏过程中正发挥重要作用中国金融科技在经过前期爆发式增长后,行业发展在规范化和标准化方面的滞后性越发突出。在此情况下,国家不断强化对于金融科技领域的政策监管,中国金融科技产业逐步进入更加规范的发展阶段,对于金融科技应用的识别、管理将更加严格。
国际金融科技发展情况
国际金融科技行业仍保持增长态势。从区域发展来看,北美洲和亚洲仍是金融科技投融资的热点地区,保持良好的发展的势头,东南亚及拉美地区在今年发展速度加快。从业务领域来看,数字银行、数字货币以及绿色金融都是各国关注和发展的热点。从监管环境看,各国政府都在持续加强对金融科技行业的数据规则、竞争规则以及监管规则制定。中国香港、韩国、新加坡、欧盟、英国以及美国地区/国家的金融科技发展态势良好,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
市场:产业规模继续增大
东南亚、拉美地区金融科技领域发展迅速。
各国数字银行进度加速。
数字货币跨国跨境实验合作增加,各国政府持续关注其面临的监管挑战。
金融科技在绿色金融领域实践场景增多。
大型互联网科技公司增强与其它金融科技企业的合作。
融资:投融资增长强势
金额:2021年前三季度,全球融资金额947亿美元。
数量:2021年北美地区融资数量最高,占总融资笔数的约40%;亚洲和欧洲各占全球融资笔数的20%。
分布:北美洲和亚洲依然是金融科技投资热门地区。
阶段:早期融资占比仍然最高,其中种子/天使轮占比超过30%。
监管:力度加大
多国和地区关注以非主权数字货币为代表的加密资产风险。
多国和地区加强数字隐私监管与金融消费者保护力度。
监管部门和国际组织加大对大科技公司和大型金融科技公司金融活动的监管,以促进市场公平竞争。
国际组织与多国加强金融科技跨境监管合作和信息共享。
金融科技重点地区发展
美国:金融创新与风险监管的再平衡。
英国:前沿监管政策提供制度保障。
欧盟:多方位布局数字经济战略。
新加坡:大力支持,谨慎推进金融科技发展。
韩国:政策推动金融科技规范化创新发展。
中国香港:与内地联动,持续发挥金融科技优势。
中国金融科技发展情况
2021年,中国金融科技产业在全球仍处于领先地位,在市场规模、应用场景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果。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以来, 部分金融机构及科技企业依托前期积累的金融科技优势,确保了基本金融服务的提供,有效支持了疫情的防控和经济恢复。与此 同时,金融科技监管力度加强,标准化建设逐渐形成,对金融科技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规范化要求。
市场
产业发展规模继续领先
金融科技企业市场规模稳定增长。
北上深成为金融科技创新型企业聚集地。
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逐步拓展。
金融机构全流程数字化转型力度加强。
金融科技赋能绿色金融实现碳达峰。
数据隐私保护更加全面规范。
国内企业加速入局元宇宙市场。
互联网平台类金融科技企业监管力度加强。
融资
后疫情投融资活跃度相比上升
2018年中国金融科技投融资数量约为615笔,投融资额为近六年最高,达到今年前三季度投峰值。
经历了 2018 年的大规模投融资后,2019 年之后中国金融科技热度有所减退,受2020年新冠疫情影响,达到最低值。
2021年融资金额以及数量都有一定回暖上升,整体已超过去年。
监管
金融科技监管进一步完善
金融科技监管规则体系陆续完善。2021年是《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 》实 施的收官之年。规划期间,监管机 构发布了风控与安全、行业规范与 标准和行业监督管理办法等一系列 文件和政策。
金融科技标准化建设逐渐加强。央行已发布实施支付标记化、支付信息保护、受理终端注册管理、移 动终端可信执行环境、移动金融客 户端应用软件等技术标准。“监管沙箱”持续扩容,机制不 断完善。截至2021年6月,全国9个地区共有 90个项目开展创新试点工作。
国内重点城市金融科技发展概况
京沪深连续多年稳居第一梯队,在金融科技产业方面的实力和政策支持力度遥遥领先国内其他城市。从地理位置上看,金融科技实力较强的企业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广东、江苏、浙江等省份城市在今年较其它地区展现出强劲势头。
北京:金融科技实力强劲,建设成果显著。
青岛:政策发力,积极打造金融科技中心。
南京:金融业基础良好,高度重视数字金融发展。
苏州:高度重视区块链产业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金融科技创新中心。
杭州:创新高科技人才引入机制,壮大数字产业集群。
广州:政策大力支持,打造 “金融+绿色”金融高地。
西安:多方位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成都:政策促进打造西南地区金融科技发展高地。
深圳:发挥特区优势, “政策引导+产业集聚”
02 金融科技创新应用与实践篇
2020-2021年,金融科技底层技术适用范围不断扩大,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ABCD+”技术与业务融合更加深入。我国银行数字化转型步伐进一步加快,互联网保险业务持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智能投顾、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第三方支付和监管科技发展稳定,技术应用水平进一步提高。
金融科技底层技术——人工智能技术
2020-2021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投融资热度持续升温,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行业融合应用不断深入。从产业布局来看,依托科技创新和互联网产业发展优势,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已成为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三大区域性引擎。
人工智能产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2021年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800亿元,至2025年预计超过4500亿元,2021-2025年人工智能核心产品复合增长率24%。2021年人工智能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7400亿元,至2025年将突破16000亿元。
投融资热度持续升温。2021年1-7月,共有融资事件506起,融资金额达到1840亿元,远超2020全年投资总额。
依托科技创新和互联网产业发展优势,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已成为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三大区域性引擎。
金融科技底层技术——区块链技术
2021年6月,工信部、中央网信办发布《关于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推进区块链在重点行业、领域的应用。2020-2021年,区块链产业规模快速增长,投融资逐步回归理性,区块链技术创新趋向多元化发展。在布局上,我国区块链企业地域分布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湘黔渝四大聚集区。
区块链产业规模快速增长。2021年我国区块链行业规模将突破5亿美元。预计到2024年我国区块链以及相关衍生产业的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5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54.6%,增速位列全球第一。
投融资逐步回归理性。 2021年,我国区块链产业共发生105笔融资事件。从投融资方向来看,主要集中于区块链底层及基础设施、拓展性技术及解决方案和行业应用等三大领域。
区块链企业地域分布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湘黔渝四大聚集区。
产业园区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初步形成。目前,全国共有15个省、27个城市成立45家区块链产业园区。从园区企业分布看,金融科技、供应链、政务服务等为主营业务的企业是入住产业园区的主力。
金融科技底层技术——云计算技术
2020-2021年,云计算市场规模持续保持较快增长,原生云逐渐成为热门投资赛道,云网边端一体化不断加深。在产业链运行中,上游相关基础设备提供商持续受益,中游第三IDC厂商市场份额正在快速提升,下游金融云已经发展到联结产业供应链的新阶段。在产业布局上,城市云计算发展水平分层现象明显,数量上呈“金字塔”型结构。
云计算市场规模持续保持较快增长。2020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2091亿元,较2019年增长56.6%。预计2021年中国云 计算市场规模仍将保持较快增长,有望突破3000亿人民币。
原生云逐渐成为热门投资赛道。据不完全统计,2020-2021年至少有33家云原生领域的公司获得融资,涉及容器、编排、运维、PaaS平台、消息系统、云原生安全等细分领域。
云网边端一体化不断加深。根据调查显示,2021年约有53.6%的企业对本地数据中心与云资源池间的互联需求强烈;已经应用和计划使用边缘计算的企业占比分别为4.9%、53.8%。
城市云计算发展水平分层现象明显。中国大陆的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分为5个梯队,数量上呈“金字塔”型布局。
金融科技底层技术——大数据技术
2020-2021年,大数据产业规模稳步增长,数据中心建设步伐加快,大数据科研创能力持续提升。在产业布局上,我国大数据企业地域分布以北上广为主,大数据产业园蓬勃发展,成为大数据产业发展的集聚空间和创新中心。
大数据产业规模稳步增长。2021年中国大数据产业规模达7512亿元,同比增长17.6%,预计未来两年增速保持15%以上,到2023年产业规模将超过10000亿元。
数据中心建设步伐加快。2020年中国IT支出达到2.84万亿,其中数据中心系统支出2508亿元,占IT支出比重达8.85%。
大数据企业地域分布以北上广为主。我国目前大数据领域的企业超3000余家,主要分布在北京、广东、上海、浙江等经济发达、数据资源丰富的省份。从园区分布区域来看,华东、中南地区大数据产业园数量最多。
金融科技底层技术——互联技术
目前应用最广的是移动互联技术和物联网技术。
移动互联网用户稳步增长,但增速有所放缓。2020年我国4G用户总数达到12.89亿户,占移动电话用户数的80.8%。我国5G用户规模快速扩大,5G终端连接数突破2亿户。从移动互联网用户增速上看,2020年月活跃用户数的月均增长率已由2019年的2.3%放缓至1.7%,市场日趋饱和。
5G网络建设快速推进。截至2021年8月,我国累计开通5G基站超过100万个,实现所有地级市以上城市5G网络全覆盖。预计到2025年,5G在中国将累计带动1.2万亿元左右的网络建设投资。
重点领域5G应用初见成效。据有关部门统计,中国5G应用案例已超过1万多个,覆盖了工业、交通、医疗等22个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和有关领域,形成了一大批丰富多彩的应用场景,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融资规模稳步上升,互联网金融等成为重点投资领域。2020年中国互联网行业共发生投融资事件1719笔,完 成融资额360.7亿美元,同比2019年增长10.37%,资本市场活跃度有所提升。受疫情影响,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在线教育、医疗健康、企业服务等行业迎来发展窗口期,成为2021年互联网领域投融资重点领域。
金融科技底层技术——物联技术
物联网产业规模继续保持高速增长。2021年,我国物联网产业迅猛发展,产业规模突破1.85万亿元,十三五期间物联网总体产业规模保持20%的年均增长率。截至2020年底,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发展蜂窝物联网用户达11.36亿户,全年净增1.08亿户,其中应用于智能制造、智慧交通、智慧公共事业的终端用户占比分别达18.5%、18.3%、22.1%。
物联网连接结构发生改变,产业物联网后来居上。 2021年中国物联网连接数中产业物联网已超过消费物联网,预计到2025年,物联网连接数的大部分增长来自产业市场,产业物联网的连接数将占到总体的61.2%。
AIoT赛道投融资持续火热。2021年国内与AIoT相关的投融资事件超过800起,企业服务、元器件、医疗健康以及工业互联网等AIoT相关领域成为重点投资细分领域。
金融科技底层技术——安全技术
在密码技术领域,相关标准体系日益完善,创新应用研究加速推进
2021年3月,《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密码应用基本要求》正式发布,该标准从物理和环境安全、网络和通信安全、设备和计算安全、应用和数据安全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密码应用技术要求,成为商用密码应用与安全性评估工作的重要里程碑。
在量子技术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创新成果竞相涌现
中国已拥有3000多项量子技术相关专利,大约是美国的两倍。
在生物识别技术领域,非接触式生物识别技术应用兴起,多模态混合生物识别技术加速发展
据统计,中国生物识别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127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26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0.6%。预计到2021年底,中国生物识别行业的市场规模将突破326亿元。
在技术应用上,随着非接触式生物识别技术逐渐成熟,特别是在新冠疫情的催化下,非接触式生物识别产品获得更大程度的推广,相关产品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在隐私计算技术领域,顶层设计日益完善,应用范围较国外更加广泛、多元
随着《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相继出台,国家对于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重视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安全多方计算、联邦学习等隐私计算技术关注度快速提升。
国内示范场景已包含授信风控、产品营销、移动支付人脸识别、跨境结算、反洗钱等,其应用范围较国外更加广泛、多元。
金融科技在银行业的创新和发展
一、银行数字化转型概况
我国银行数字化转型步伐进一步加快,银行金融科技战略布局走向纵深,各家银行在数字新基建、科技治理等领域加速布局,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创新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民营银行发展依然强劲,虚拟银行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
银行数字化转型步伐进一步加快。2020年中国银行业IT解决方案市场的整体规模达到384.6亿元,比2019年增长25.2%,创下历史新高。预计到2025年,中国银行业IT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将达到1181.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5.1%。
银行金融科技战略布局走向纵深。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各家银行积极推动金融科技战略布局。无论是大型银行金融科技走向纵深还是中小银行全面拥抱金融科技,在金融科技战略上都在积极掌握金融科技发展的全局性以及主动性,并且在根据自身的优势制定差异化的金融科技战略。
数字新基建、科技治理等领域加速布局。在金融科技国产化趋势下,为适应金融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银行纷纷加速自主技术研发速度,核心系统转型不断取得新进展。
二、银行数字化转型发展措施
2020-2021年,直销银行迈入全新发展阶段,开放银行模式更加普及,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创新发展。民营银行发展依然强劲,虚拟银行有条不紊推进。
直销银行迈入全新发展阶段
牌照开闸叠加市场驱动推动直销银行创新发展。2020年12月,招商拓扑银行和邮惠万家银行相继成立,成为继2017年百信银行成立后的第二批独立法人直销银行。独立法人直销银行将成为直销银行从线上渠道的补充向数字银行进一步的探索尝试,为陷入发展瓶颈的直销银行发展带来新的想象空间。
“差异化”将成为直销银行数字化转型新路径。随着牌照再次开放,我国直销银行将迈入全新发展阶段,利用技术赋能,产品与服务将从单一化、标准化,转向面向不同客户类型探索差异化服务,从业务承载走向产品创新、业务生态创新发展。
开放银行模式更加普及
开放银行标准化建设日益完善。2020年2月,央行先后发布《商业银行应用程序接口安全管理规范》和《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技术规范》,对银行开放API进行了规范,为个人金融数据安全提供框架指导和风险控制底线。
开放银行迈入“Open API+”新阶段。
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创新发展
新设金融科技公司进一步增多。截止到2021年11月,我国已有16家银行金融科技子公司成立,包括5家国有银行、7家股份行、3家城商行、1家省联社。
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创新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三、民营银行发展依然强劲
民营银行总资产规模增速远超行业平均。截至2020年底,19家民营银行总资产1.28万亿元,同比增长38.64%,增速远超行业平均。
多数民营银行不良率有所上升。多数民营银行的资产质量在2020年出现了进一步恶化,且部分银行的不良率上升幅度还比较大。但与其它类型银行相比,由于我国民营银行整体规模相对较小,不良贷款率处于行业较低水平。
四、虚拟银行有条不紊推进
2020年3月,8家虚拟银行陆续登场,从内测、试业逐步向正式开业阶段迈进。整体上看,获牌虚拟银行的股东背景多为传统金融机构或科技巨头,金融科技属性明显,运用前沿技术作为底层技术以及核心驱动力,重构业务流程、驱动产品研发、增强风控能力以及改善客户体验,所推出的产品与服务体现出基于金融科技背景下的高效、便捷、无接触。
虚拟银行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截至2020年12月,所有虚拟银行的存款总额约为158亿港元,占整个银行业存款总额的0.11%。众安银行和Mox Bank占所有虚拟银行的存款比重最大,分别为38%和33%。
民营银行经营业绩分化较为明显。微众银行、网商银行分别位列第一梯队与第二梯队,两家银行2020年分别实现净利润分别达到49.57亿元和12.86亿元;第三梯队大致包括新网银行、苏宁银行和三湘银行,2020年分别实现净利润7.06亿元、4.27亿元和3.67亿元;其它几家民营银行大致可以划分为第四梯队与第五梯队。
金融科技在保险业的创新和发展
智能化、数字化成为各行业谋发展的普遍趋势,保险行业也在此契机下谋求转型。截至2020年底,我国共有134家保险公司开展互联网财产保险业务,约占保险公司总数的57%。其中,参与互联网人身险公司为61家,参与互联网财产险的公司为73家。
经营主体保持稳定,业务渗透率企稳回升、态势向好
经营主体保持稳定
保费规模平稳增长
人身险占据主流市场
业务渗透率企稳回升
互联网人身保险行业保持平稳增长,渠道业务仍占据主导
市场规模保持平稳增长
市场集中度同比下降
渠道业务仍占据主导
互联网健康保险持续稳定增长
投融资总体向好,科技投入持续加码
股权融资规模稳中有升
资金集中流向头部企业态势明显
融资轮次整体向中后期转移
科技投入力度逐年加大
互联网财产保险行业呈恢复性增长,市场竞争更加充分
保费规模呈恢复性增长
非车险业务发展优于车险业务
互联网财产保险市场集中度下降,竞争更加充分
业务渠道呈差异化发展
监管政策日趋完善,引导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持牌经营理念得到强化
互联网保险经营环境进一步规范
2020-2021年,在监管和业务内生需要的双重推动下,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在银行保险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保险中台建设已经成为保险机构实现科技赋能及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前沿技术的落地应用在降低成本提升业务效率的同时,也从用户交互体验,服务质量等方面重新定义保险服务。
政策加持保险行业,推动新技术加速渗透能
通过运用现代科技技术改造和优化传统保险业务流程,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步伐。
科技中台重塑保险业务生态
保险中台建设成为保险企业实现科技赋能及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通过构建数字化智能中台,沉淀业务能力,赋能前后端运营第三方保险科技服务商以数字化智能服务平台输出轻量级服务,赋能保险行业上下游。
金融科技赋能保险业务全流程
在产品设计环节,科技赋能保险产品开发创新。
在渠道营销环节,借助大数据等技术实现精准定向投放,提升引流转化率。
在投保核保环节,金融科技可以协助保险机构提升风控能力和效率,并且改善用户体验。
在理赔及售后服务环节,数字化升级的理赔服务能够解决保险行业长期以来面对的核赔成本和骗保风险的平衡问题。
挑战:部分保险科技应用重销售、轻服务。当前保险科技的应用更多地倾向销售以及产品设计端,侧重于获取客户信息、塑造场景化保险购买体验,提升产品设计能力以及客户购买意向,但对于售后、理赔便利性等环节的技术运用仍有待提升。
数据安全管理仍需加强。在数字化技术深化发展的过程中,保险行业亟需采取新的战略,加强数据安全管理建设,从多个维度保证数据安全。
金融科技在其他金融相关领域的创新发展
智能投顾
发展概况
智能投顾管理资产规模稳步提升。持续的疫情推动了中国财富管理市场数字化转型步伐,线上理财、智能投顾等成为各家机构布局重点。根据Statista估算,我国智能投顾管理的资产总额在2022年可达6650亿美元,用户数量超过1亿。
智能投顾主体资源禀赋各异。商业银行发展智能投顾的优势主要在数据、渠道等方面;证券公司凭借研究所等资源,在投资研究、组合构建方面具有优势;基金公司发展智能投顾的核心优势在于强大的投研能力;第三方独立销售机构以互联网企业为代表,在优化用户体验及技术能力方面独具特色。
银行智能投顾整改步伐加快。工商银行和招商银行宣布暂停智能投顾产品的购买功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等在内的多家商业银行也对自己的智能投顾服务进行了调整。
技术与应用创新
虽然目前智能投顾尚且处于探索期,但是随着金融科技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的不断突破,全球财富管理市场数字化转型加速。特别是在基金智能投顾领域,通过机器算法根据客户需求及风险承受能力,帮助客户进行基金投资,从简单的基金代销转为投资人的资产配置顾问,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基金投顾试点机构不断增加。公募投顾试点运行两年多以来,已经有60家机构获得基金投顾资格试点的批文,包括25家公募基金,29家证券公司,3家银行,3家第三方独立销售机构。
供应链金融
发展概况
政策持续利好推动供应链金融创新发展。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单独提及“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这标志着供应链金融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其在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和金融脱实向虚等方面的作用得到了国家层面的认可和扶持。
供应链金融已逐渐成为各商业银行的重点业务。截至2020年,中国共有4117家银行,银行提供的供应链金融总金额达17.4万亿元。据中国银行协会统计,供应链金融将会占银行未来发展金融业务的45.9%。除商业银行外,证券公司、信托公司及保险公司等其他金融机构在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技术与应用创新
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供应链金融科技应用正在从理论转化为实际落地,帮助金融机构优化客户体验、提高操作效率,拓展产品覆盖,提升风险管理,全面提升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差异化竞争力。未来,供应链金融将以产业互联网为基础,充分结合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渗透整个供应链管理与运营,实现全供应链的信息化、数字化、集成化和自动化,从而完成向智慧化供应链金融的转变与升级。
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逐年递增。各种供应链交易和业务的增长促使资产持续增长,供应链资产余额从2016年的16.7万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24.9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5%,并预计到2021年将进一步增至28.6万亿元。从规模结构来看,主要包括应收账款、预付款项及存货等多种类型。其中,应收账款融资已成为供应链金融重要的融资模式。
消费金融
发展概况
消费金融公司数量不断增加
截至2021年9月,全国共设立消费金融公司30家。超过一半的消费金融公司注册资本在10亿(含)以上,注册资本在5亿至10亿元之间的消费金融公司有12家。
消费金融行业参与主体更加多元
消费金融公司大致可以分银行系、产业系和互联网系三大类。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背靠银行机构,拥有非常强的风险控制、资金来源和成本优势,但同时也存在场景构建、客户体验方面的短板。产业系消费金融公司股东多为大型实体零售企业或集团,天然具备优良的消费场景,拥有更为庞大的供应链体系与B端优势。互联网系消费金融公司股东拥有广泛的用户基数、庞大的流量优势以及丰富的数字生态圈。
消费金融公司地域分布相对集中
从地区分布上看,国内消费金融公司大多设立在经济发达地区。
消费金融公司经营业绩分化较为明显
由于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开业时间前后、股东背景差异等因素,业务体量和发展阶段各不相同,形成一定的梯队,业绩分化较为明显。
消费金融公司已逐步形成多元化融资体系
多家消费金融公司通过发行金融债和ABS产品,获得较低成本的资金,扩大业务规模。
技术与应用创新
消费金融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
当前,头部消费金融公司高度重视自主研发,已经建立了较为成熟的业务平台,通过全流程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提升运营效率和风控能力,同时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且低成本的服务。
数字科技助力乡村振兴
2021年6月,央行、银保监会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开展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探索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因地制宜打造惠农利民金融产品与服务。
第三方支付
发展概况
第三方支付市场规模稳步增长。2021年,第三方移动支付与第三方互联网支付的总规模将达到311万亿元支付交易规模。
存量支付牌照持续减少。截至2021年5月27日,已获支付牌照的机构有228家,已注销牌照的有39家,4家目前牌照未能续展但仍未注销。
移动支付双寡头地位依然稳固。2020年,在第三方移动支付领域,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合计市场份额为94.4%。
第三方跨境支付市场增长强劲。随着国内第三方支付市场渗透率达到饱和水平,利润逐渐压缩,第三方机构纷纷转战海外市场;中国第三方跨境支付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2437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4285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42.4%。
支付领域反垄断监管趋严。2021年1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非银行支付机构条例(征求意见稿)》,并首次提出支付领域反垄断的监管措施。
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支付创新产品高效落地。在生物识别、智能客服、智能风控反欺诈等多个应用场景助力支付向 更加安全、智能和人性化的方向迈进。
借助前沿技术积极拓展增值服务业务。积极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科技进行金融服务、营销、风控等增值服务业务的拓展,为外部企业和行业进行更加深度的赋能,并借此实现自身业绩的进一步增长。
技术与应用创新
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支付创新产品高效落地。在生物识别、 智能客服、智能风控反欺诈等多个应用场景助力支付向 更加安全、智能和人性化的方向迈进。
借助前沿技术积极拓展增值服务业务。积极利用人工智 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科技进行金融服务、营销、 风控等增值服务业务的拓展,为外部企业和行业进行更 加深度的赋能,并借此实现自身业绩的进一步增长。
监管科技
发展概况
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北京、上海、深圳、甘肃等16个省市开展了创新试点工作,项目近120个。从试点类型来看,甘肃、河南、湖北等首批公示创新应用项目的地区,公示项目多为“金融服务”类别,面向供应链、运营管理等领域,偏向于提高金融机构或企业的经营效率,增强客户黏性等。而北京、上海、杭州等试点地区披露的“科技产品”类别项目,主要针对风险监控、支付等领域,以提升金融机构或者企业的风险防控能力,保障资金或者数据的安全。
信贷领域是金融科技创新监管中的重点,有超40个项目面向此领域;运营管理、支付、多场景这三个领域也是试点地区较为青睐的,共计超30个项目。
中国监管科技服务商主要有IT软件巨头、互联网巨头和监管科技服务公司三类,IT软件巨头和互联网巨头的监管科技业务份额占据主导地位。
技术与应用创新
过去几年的监管科技创新主要集中在利用数字化提高监管与合规效率、行为监控与辅助监管决策等方面。随着我国监管科技相关的指引和规划不断完善,监管机构将加快监管科技的全方位应用,通过强化数字化监管能力建设,对金融科技创新实施穿透式监管,筑牢金融与科技的风险防火墙。
03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实践篇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创新应用日益广泛,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实践愈加丰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走在国际前列。
2020年,《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 年)》如期收官,中国基本建成了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2020-2021年,在数字技术的赋能下,数字普惠金融服务链条更加顺畅,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制度保障更加健全。同时在乡村振兴、绿色普惠金融、小微企业融资与民生领域等场景,新服务、新产品、新模式不断涌现。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概况
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已经形成以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互联网巨头、金融科技企业等为服务主体,以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智能投顾、保险科技、数字银行为服务途径,以乡村振兴、绿色普惠金融、小微企业融资和民生领域等为服务对象,以支付体系、信用体系、资本市场等为基础设施,以政策体系、法律体系等为制度保障的生态系统。
主体发展
银行类金融机构:转型数字银行,积极构建产业互联网生态圈。
非银行金融机构:寻求产业、技术多方合作,下沉客户群体。
互联网巨头:贯彻科技向善理念,加大数据安全投入。
金融科技技术公司:布局隐私计算,发力数据流通领域。
制度保障
顶层设计加强,数字普惠金融扶持力度加大。
积极推进数字普惠金融政策体系建设。
普惠金融监测维度数字化特征日趋明显。
基础设施建设
网民规模及互联网普及率不断提高。
数字支付服务进一步下沉。
征信体系日益完善。
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更加深入。
金融数字身份认证应用逐步扩大。
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模式与创新实践
2020-2021年,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实践愈加丰富,在推动乡村振兴、绿色普惠金融、小微企业融资与民生领域等方面,新服务、新产品、新模式不断涌现。
服务“三农”推动乡村振兴战略
打造集交易管理 、担保赋能、数据风控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供应链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创新推广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为核心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提升农业产业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
推动绿色普惠金融可持续
金融机构拓展新技术在绿色普惠金融场景中的应用,加强绿色普惠金融产品的研发力度,发放碳减排为导向的绿色普惠金融贷款,支持低碳企业可持续发展。
优化小微企业融资环境
我国不断完善多层次直接融资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投早投小的作用,稳妥降低小微企业挂牌融资门槛,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专精特新企业开展直接融资。
丰富民生领域供给
金融科技积极推进人社、医保、税务、民政、公积金等民生领域数字化转型,促进系统互联互通和数据汇聚共享。另一方面,金融科技着力破解群体间数字化应用鸿沟。
04 金融科技和数字普惠金融趋势篇
金融科技发展逐渐向“积厚成势”的共赢阶段过渡。
乡村振兴成为数字普惠金融服务的“蓝海”。
金融信创带动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更加深入。
产业互联网与元宇宙数字技术融合更加深入。
大数据平台逐渐从部门级走向企业级建设。
金融科技赋能可持续金融效应凸显。
数字人民币加快落地,应用场景不断丰富。
金融科技标准体系更加完善。
隐私保护将成为金融数据安全的重点关注方向。
金融科技治理体系更加系统。
金融科技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趋势
趋势一:金融科技发展逐渐向“积厚成势”的共赢阶段过渡
我国正处于技术与金融高度融合的金融科技发展4.0时代,这个时代会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分别是双稳阶段、集聚阶段和共赢阶段。目前我国金融科技的发展正向共赢阶段迈进,这一时期前沿技术融合创新加速,大量金融科技应用不断涌现,金融服务的“质、效”得到大幅度提升。
数字经济成为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在数字经济大发展的背景 下,数据互联互通机制将加速构建,数据跨机构、跨行业、跨地域的交易新范式将形成,数据价值的潜能将得到充分释放。
随着数据资源的快速流通,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将驱动金融行业的深度变革,金融交易的边界将得以重塑,科技与金融的融合将创造出更多的新模式、新场景,合作共赢、开放共享将成为金融科技发展的主要特征,金融科技“积厚成势”集聚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大动能。
趋势二:乡村振兴成为数字普惠金融服务的“蓝海”
2021年,我国进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阶段。普惠金融服务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服务更加下沉、覆盖群体更加广泛。
在金融科技的应用下,数字普惠金融在服务乡村振兴方面开展了大量有益探索。一是涉农金融科技应用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二是涉农金融科技产品和服务逐渐丰富,三是农村数字金融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同时,银行相继开展成立乡村振兴金融部,设立乡村振兴办公室,制定金融支持乡村振兴行动方案等举措,完善农村产业链金融服务体系,构建立体协同的乡村振兴触达体系。
农村金融服务空间巨大,利用数字金融技术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将迎来巨大发展机遇。
趋势三:金融信创带动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更加深入
在数字技术的驱动下,金融机构加大金融科技布局,将发展金融科技提高到总体战略层面,数字化转型更加深入。
在信创发展成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金融业面临新一轮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机遇与挑战。2022年1月,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指出提到新技术应用和自主可控能力,对业务经营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关键平台、关键组件以及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要形成自主研发能力,降低外部依赖。
金融机构将利用信创这一发展契机,开启从底层架构、管理系统、业务系统到核心系统的全面数字化重构,带动业务、人才、组织的全方面转型。金融信创作为金融机构的主要投入方向,未来增长可期。
趋势四:产业互联网与元宇宙数字技术融合更加深入
目前互联网发展的重心已经由消费互联网逐渐向产业互联网转变。
《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将数字经济产业分为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大部分,数字产业化为产业数字化提供技术支撑,产业数字化为数字产业化丰富应用场景,二者互补互促、协同发展。随着“上云用数赋智慧”等一系列政策的引领,产业互联网平台通过新技术赋能,将变革传统产业的生产方式、服务体系和价值创造过程。
元宇宙通过AR、VR、区块链、5G、人工智能、数字孪生、虚拟现实等多种前沿技术,成为融合物理世界与虚拟世界的入口,将可能产生与当下完全不同的经济模式和增量市场空间,为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注入新动力,有望带动金融机构进行深层次的业务思考与服务升级,无感体验金融产品、沉浸式的金融客户陪伴、金融产品实时创造将成为未来金融服务的主要方向。
趋势五:大数据平台逐渐从部门级走向企业级建设
数智化金融对金融机构的数据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需要更优质更多元的数据资源以适配更复杂的投研、风控、营销、运营等应用场景,需要快速响应数据开发,需要更全面地挖掘企业数据资产的价值。
未来的数据平台会从部门级的大数据平台向企业级大数据平台发展。企业级大数据平台有利于企业内部生态协同创新,提升企业数字文化,从而实现数据质量、数据安全等数据治理能力提升。
趋势六:金融科技赋能可持续金融效应凸显
2021年11月,人民银行创设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这一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等重点领域的发展,并撬动更多社会资金促进碳减排。人民银行通过碳减排支持工具向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鼓励社会资金更多投向绿色低碳领域,向企业和公众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循环经济等理念,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在碳减排的大背景下, 金融科技赋能可持续金融效应凸显。可持续金融包含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投资、绿色金融等理念,金融科技以不断创新的核心技术为驱动,可助力搭建更客观、全面的ESG评价体系,进行更高质量、长期跟进的ESG评分。随着 ABCD技术更加广泛的应用于可持续项目投融资、可持续项目贷款等方面,金融科技和可持续金融场景融合探索进一步扩大。
趋势七:数字人民币加快落地,应用场景不断丰富
数字人民币遵循“先试点、再推广”的政策导向,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场景应用。截至2021年10月8日,数字人民币累计开立个人钱包1.23亿个,交易金额约560亿元,试点场景已超过350万个,已顺利落地冬奥场景近40万个,实现交通出行、餐饮住宿等七类场景全覆盖。
目前,数字人民币已完成技术储备,具备了落地条件,试点范围不断扩大。同时,越来越多的银行包括城商行、农商行等中小银行加速入局数字人民币应用试点,为数字人民币深入市场一线、下沉服务群体、扩大应用场景提供基础支撑。未来,数字人民币生态体系建设将更加完善,数字人民币普惠性和可得性将大幅提升。
趋势八:金融科技标准体系更加完善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陆续发布实施了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金融应用规范及移动金融客户端应用软件安全管理规范等多个金融科技技术与应用标准,为金融科技标准化的实施提供了标准依据。金融标准化是推动金融科技守正创新、防范风险的关键,将在传统的政府监管、行业自治、社会监督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引入第三方检测认证专业机构,全面评估金融科技安全性和有效性。
金融科技标准体系框架逐渐完善,金融科技标准实施将更好地与金融科技监管相结合,通过标准、测评和认证三个环节金融科技创新应用逐渐规范,金融科技监管效能得以提升,金融科技创新监管机制也不断成熟。通过金融科技认证和标准化服务工作探索金融科技新模式、新经验,为金融科技创新发展提供解决方案。
趋势九:隐私保护将成为金融数据安全的重点关注方向
金融科技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金融体系引入了新的风险因素,随着互联网平台大举进军金融领域,数字鸿沟、算法歧视、信息泄露等问题层出不穷。2021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金融数据监管政策,包括《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通知》、央行金融数据反垄断治理、“断直连”文件、《征信业务管理办法》等,以及两个立法性文件《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体现了国家打破金融数据滥用、垄断的局面,将金融数据流通纳入监管范围的决心。
在数字经济大发展的时代下,将在确保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建立数据流通机制,打破金融数据滥用、垄断的局面,探索实现更精准的数据确权,更便捷的数据交易与更合理的数据使用。
趋势十:金融科技治理体系更加系统
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探索建立无人驾驶、在线医疗、金融科技、智能配送等监管框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审查规则。2021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委员会将“推动金融领域科技伦理治理体系建设,强化金融科技创新活动的审慎监管”作为2021年的重要工作任务。近些年,金融科技显著提升金融业务运营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突出问题。一是互联网科技平台的市场垄断风险,二是数据“孤岛”引发数据共享不足,三是数据滥用导致隐私泄露问题,四是无牌照或超范围从事金融业务引发的系统性风险。
《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开篇提出健全金融科技治理体系,从加强行业自律角度提出加强金融科技伦理建设,出台金融科技伦理制度、制定金融科技伦理自律公约和行动指南。未来,将着力防范金融科技重大风险、健全金融科技治理体系,推动金融科技行稳致远。
具体内容如下
文琳编辑
免责声明:转载内容仅供读者参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构成投资意见,也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若文章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添加 wenlin-swl 微信联系删除。
为便于研究人员查找相关行业研究报告,特将2018年以来各期文章汇总。欢迎点击下面红色字体查阅!
文琳编辑
文琳行研报告,为各机构提供专业的信息、数据、研究和咨询服务。欢迎关注【文琳行业研究】
《文琳资讯》
提供每日最新财经资讯,判断经济形势,做有价值的传播者。欢迎关注
《文琳阅读》 有态度、有品位,阅读带来快乐,做时间的朋友,欢迎关注!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公众号 :文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