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初心不改扎根沃野——兴和县乌兰牧骑“送戏下乡”成常态

2018-01-02 乌兰察布日报

乌兰察布

      


兴和县乌兰牧骑的演员表演的二人台对唱《同心共圆中国梦》   


        2017年12月21日,晴空万里。


        一大早,乌兰牧骑要来演出的消息,就迅速在兴和县店子镇店子村传开。听说,他们需要一个宽敞平整的院子做演出场地,左俊云大爷就热情地把乌兰牧骑让到了自家院子里。


        平日冷清的院子,挤满了前来看演出的人,一下子热闹起来,左大爷心里也分外的敞亮。招呼乡亲们一道帮着县乌兰牧骑的演员们在自家院子里拉起横幅,铺好红地毯,一场接地气的“送戏下乡”惠民文艺演出在农家小院里拉开了序幕。


        音乐快板《十九大精神暖心怀》、二人台《菜地情缘》、歌曲《乌兰察布我的爱》,一出接一出的地方小戏、歌舞表演,让村民们大饱耳福、眼福。


        两个多小时的演出,从搬运器械到布置场地,乌兰牧骑的演职人员顾不上喝一口水,事事亲历亲为的场景让村民们倍感亲切。


        82岁高龄的左大爷说,看着这些演员们,让我想起了以前。“那时候,乌兰牧骑来到村里,就是和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一点架子都没有,表演的节目也都充满了乡土气息,乡亲们都喜欢。”


        2017年1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的一封回信中称赞乌兰牧骑是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一代代队员“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为广大农牧民送去了欢乐和文明,传递了党的声音和关怀”。


        成立于1966年的兴和县乌兰牧骑,在半个世纪的起起落落中,初心不改,扎根沃野,用一场场精彩演出,把党的声音和温暖送到了兴和县广大农牧民的心坎上。


        兴和县乌兰骑指导员赵轶兵是一位老乌兰牧骑了。从1983年参加工作至今,没有离开过乌兰牧骑的他,对乌兰牧骑的历史沿革、光荣传统十分了解,也希望通过自己和同事们的努力,把优良传统传承好,发扬好。


        他告诉记者,兴和县乌兰牧骑刚成立时,也不过才九个人,在物质条件十分艰苦的环境下,首任指导员杜杰同志带领队员们,自编自导自演了很多深受当地群众喜爱的节目,也为乌兰牧骑后来的发展开好了头,打好了基础。


        赵轶兵说:“那时候,队员们都能和老百姓打成一片。这样的好传统不能丢,所以我们现在的创作团队,也经常要和演员一起下乡演出,采风。为的是走到群众中去,深入到农村生活中去,和农民交朋友,听他们的心里话,看他们的真实生活,从而创作出更多老百姓喜爱的好文艺作品。”


        “习总书记对乌兰牧骑工作的关注、关怀,让我们对以后的工作充满了信心。”谈到学习近平总书记给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的回信精神,老演员池千寿难掩兴奋。他说,作为一名老演员,他将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的同时,努力在传帮带上多下功夫,把好的演出技巧方法传授给年轻演员,更要把好的传统传承下去。


        这些天,乌兰牧骑演出任务更多了。为了做好十九大精神宣传工作,他们抽组专人编排了不少新节目,队员们一边演出,一边排练,时间排的满满的。


        “我们一年差不多有一半的时间都在基层演出,今天我们的乌兰牧骑的队长就又领着部分队员去兴团结乡台基庙村演出去了。”赵轶兵说。


        出外的演员忙着演出,在家的队员也没闲着,走进兴和县乌兰牧骑排练厅,记者看到演员们正在排练宣传十九大主题的新作品《共圆复兴中国梦》。


        队员张琳说:“前些日子,单位组织我们集体学习了习总书记写给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的回信,同为乌兰牧骑人,我内心激动无比,备受鼓舞,同时也感受到激励和鞭策。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担负起‘草原红色文艺轻骑兵’的职责,深入农村牧区,特别要到偏远地区的农牧民身边,为他们演出,送去党的关怀。”


        采访结束时,兴和县乌兰牧骑指导员赵轶兵说:“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乌兰牧骑必须跟着时代走、跟着生活走、跟着农牧民走,这是我们的根本,也是我们的方向。” 



本报首席记者:  乌云夫

本报摄影记者:张晓鹏

编辑:其木格、晓辉

审核:周曦、白晓东

来源:乌兰察布日报

大家都关注的热点↓↓

明天起,这些新规将影响你的生活!涉及每一个乌兰察布人……

H5 | 2017年乌兰察布十大新闻

不是吹,咱乌兰察布这些“日悬”的地名,你真叫不出来!能顺溜的念出3个算你“日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