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华艺国际2017春拍“古董珍玩”专场精品甄选

2017-05-16 典藏拍讯

“古玩元素网”旗下高端艺术品拍卖信息平台,古玩艺术品市场深度分析!可以关注微信号:guwan1998

华艺2017年春拍预展&拍卖5月24日-27日,广州琶洲南丰国际会展中心二楼古董珍玩部分将继续推出“余香集——古董珍玩专场”,华艺国际按照以质取胜的理念,相对以往减少了上拍的数量,在提升拍品质量的同时,精中选优,着重推出一批来源清晰,传承有序的重要拍品,包括瑞士玫茵堂,英国老牌古董商MARCHANT&SON,美国圣路易斯博物馆,沪上名藏乐笃周旧藏等。


“余香集——古董珍玩专场”将以数个各具特色的专题为主体,推出百余件不同时期的精品佳作。在去年名家藏瓷拍卖成绩良好的基础上,本期将呈现数件近年罕见的清宫御制之器,且均系出名门。如一件首次面世的“清雍正 柠檬黄釉菊瓣盘”,近十数年来在拍卖市场上偶尔能见到各种颜色的雍正菊瓣盘出现,并且屡创佳绩,而纯正的柠檬黄釉可谓极其稀罕,清代文献称之为“西洋黄”、“洋黄”。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唐英撰《陶成纪事》记载了“岁例供御”的57种彩、釉,其中的“西洋黄色器皿”所指便是此类柠檬黄釉瓷器。雍正御窑中,单色釉以匀净、不事雕琢之美闻名,代表了历代颜色釉的最高水准。此件菊瓣盘得自于沪上名家乐笃周的旧藏。乐笃周(1894-1979),北京人,早年留学法国,民国8年(1919年)回国后长期从事药材业,民国20年在北京创办宏仁堂国药号,后又在上海、青岛、天津等地开设分号。解放后曾被选为上海市第一届政协委员,第三、四、五届南京市人大代表,此器为其生前秘藏之一。

★1122

清雍正 柠檬黄釉菊瓣盘

“大清雍正年製”两行六字楷书款

参阅:《中国艺术品经眼录-埃斯卡纳齐的回忆》图432

《官窑名瓷》,图版153号;另一例子1977年展于香港艺术馆

《敏求精舍—明清单色釉瓷展览》中展出;以及伦敦大维德基金会藏品一件,苏玫瑰,伦敦,1989年,图录B597号。

来源:沪上名家乐笃周旧藏

D:17.5cm

RMB:2,800,000-3,800,000


值得重点关注的还有一件“清雍正 外胭脂红釉内洋彩果纹茶碗”,源自瑞士玫茵堂收藏,后经香港苏富比拍出。雍正朝胭脂红釉器见有暗刻纹饰、填绘珐琅彩及粉彩等多个品种,本品乃填绘洋彩之品,以美中添雅取胜,返璞归真,堪称雍窑胭脂红加彩之代表。

雍正皇帝一生勤勉,行事素以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着称。雍窑御瓷烧造历时虽短,但却典雅高贵,品质卓群,正所谓器如其人,人如其器。除以上两件外,本次春拍还重点汇集了如:斗彩郁金花卉纹碗,冬青釉里红五福纹碗,斗彩并蒂莲纹盘,霁红釉鸡心水呈等,皆为种类稀有的雍窑御瓷。

★1114

清雍正 外胭脂红釉内洋彩果纹茶碗

“大清雍正年製”两行六字楷书款

展览:玫茵堂中国瓷器展,大英博物馆,伦敦,1994年。

来源:瑞士玫茵堂旧藏

出版:《玫茵堂藏中国瓷器》,1994-2010年,第二卷,编号957

D:9.2cm

RMB:4,000,000-5,000,000


本次颜色釉中除以上两件雍正朝的扛鼎之作外,更有一件出类拔萃的“清嘉庆 仿定窑白釉雕西番莲纹云口瓶”不得不提,此器制作精细,口沿外翻作垂云状,溜肩圆腹,整体造型柔美匀称,垂云口秀巧工致,不仅可突出此器的形制与纹饰,而且本身意涵多重象征意义。此类反卷式云口在瓷器中甚为罕见,这与其烧造工艺的难度大有关系。嘉庆瓷器承前朝之风,易与乾隆器混淆,其中不乏此等上乘之作,极有可能是嘉庆初期乾隆做太上皇时的佳作。

★1121

清嘉庆 仿定窑白釉雕西番莲纹云口瓶

“大清嘉庆年製” 三行六字篆书款

来源:美国伊利诺伊州埃莉诺·马斯特斯·哈奇森(1900—1985)旧藏

参阅:1、中国嘉德二十周年精品录.陶瓷卷p116,清乾隆仿定窑河池夏景图瓶,成交价:¥4,600,000 

2. 香港佳士得2010秋季拍卖会鹤鸣九皋——放山居御制珍品lot2981清嘉庆 黄地粉彩福寿万年云口瓶 ,成交价:90,260,000港币。

H:23cm

RMB:1,000,000-1,500,000


中国瓷器闻名于世界,康熙青花的大型陈设器更是风靡欧美皇家贵族之官邸。本次有幸征得来自美国圣路易斯博物馆旧藏的一件“清康熙 青花封神演义图大棒槌瓶”,著录于十多年前纽约佳士得及中国嘉德,并创当时康熙瓷器拍卖的最高纪录,此瓶尺寸硕大,发色艳丽,描绘人物细致传神,值得藏家关注。

★1204

清康熙 青花通景“封神演义”图大棒槌瓶

来源:1.美国圣路易斯博物馆旧藏

2.中国嘉德2006年秋季拍卖会lot..2089 

3.纽约佳士得2005年春拍。

H:76.5cm

RMB:2,000,000-3,000,000


除了瓷器部分,该专场还将推出一批重要的宫廷陈设及文房佳器,首推一对乾隆宫廷的铜胎掐丝珐琅双龙捧寿夔耳方觚,极具特色,并且来源清晰,有过出版和展览,值得藏家重点关注。

 

掐丝珐琅既适合宫廷殿阁环境的陈设,又能满足皇家贵族的审美需求,故而从其技术引进伊始便成为皇家工艺品重要的一类。清乾隆朝珐琅器的制造达到鼎盛期,宫廷造办处设有专门的作坊,制作大到宫廷礼器、陈设,小到文房用品、生活用具。乾隆皇帝崇尚师古,下令制作了许多仿古珐琅作品,这些作品多源自商周青铜器,如炉、尊、壶、觥、觚、甗等,其上常饰蕉叶纹、兽面纹等。其特点为造型规范、色彩绚丽、花纹工整、镀金厚重、做工考究、精益求精,具有浓重的宫廷色彩和皇家气息。这些仿古珐琅器既满足了乾隆帝的精神需求,又继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愈发显现出珐琅器的艺术魅力。


此器造型是仿商周青铜觚的样式制作而成,方觚形制非常少见,颇具特色。整器胎体厚重,造型端庄古朴。外壁以掐丝珐琅之法装饰,模仿上古青铜制,器通身以浅蓝釉为地,填红、绿、黄、紫、宝蓝五色釉作花纹。颈部为变形缠枝莲纹,肩部饰夔龙纹,双龙捧寿为主题纹饰,足墙亦以夔龙纹装饰,与肩部相呼应,纹身细致,神情生动。唇口、出戟及圈足皆鎏金处理,鎏金光亮。足墙环饰如意纹、花卉纹。底刻双方框「乾隆年制」楷书款。

此器是宫廷造办处珐琅作之标准器,鎏金极厚,方觚中部的团寿纹为紫地黄字,等级很高,更加引人瞩目的是,此器通身共饰20条龙,加上双夔龙耳则为22条,一对觚共44条龙,且龙纹形态各异,令人叹为观止,可见其等级与艺术性极高,为目前公私收藏中所仅见。

★1155

清乾隆 銅胎掐丝珐琅双龙捧寿夔耳方觚 (一对)

底刻双方框「乾隆年製」楷书款

著录:1.伦敦佳士得2001年秋拍;

2.2013年香港出版《至尊华贵—欧洲私人珍藏御制掐丝珐琅器》,编号14。

展览:2002年伦敦S.Marchant&Son举办《Recent Acquisitions》展览,编号25。

H:31.5cm

RMB:4,500,000-5,500,000


苏合氤氲,飞烟若云。时浓更薄,乍聚还分。


火微难烬,风长易闻。孰云道力,慈悲所熏。

——梁元帝 萧绎 《香炉铭》


文玩,是传统文人学士乃至帝王官宦书斋案头不可或缺的器用,往往造型各异,雕琢精细,既可供设于案几,又可把玩于掌中,可远观,亦可近取。特别是有些赏玩摆件,往往小器大样,芥子须弥。本专场将呈现一件精美的剔红圆盒,盒盖于剔红锦地之上雕琢气韵生动、构图奇巧的“胡人戏狮”之景。造型生动传神,气氛活泼热烈,整体构图犹如戏剧之一幕,极见意趣。盒之下部剔刻折枝牡丹纹,胎质坚韧,髹漆厚实,色泽鲜妍红润,包浆光亮厚泽,刀法犀利流畅,文人雅趣之情尽显方寸之间,绝非庸手所能为。王世襄先生曾于《自珍集》中出版过一件相似藏品,为王老个人收藏,可资比较。

★1166

明 剔红胡人戏狮圆盒

来源:翰海2006年春拍 Lot2403

参阅:《台北故宫藏漆》

D:8cm

RMB:600,000-700,000

 

本场拍卖将推出两柄如意,分别以和田玉和红珊瑚为材,代表了乾隆一朝的工艺水准与审美意趣。其中一柄如意以整块和田白玉雕琢而成,质地光润。所雕如意呈瑞芝状,云叶首,四周起如意云纹边框,中心雕琢寿星与梅花鹿徜徉于由山石、苍松、蝙蝠、祥云等构成的美景之中,一派喜庆祥瑞之气。柄身中部微隆,由上而下渐宽,曲柄浮雕灵芝、水仙、竹子、寿桃、玉兰等祥瑞之物,背面亦琢刻云蝠纹饰,具有“灵仙祝寿”“福寿吉祥”“玉堂富贵”的寓意。整器工艺繁复,线条洗练顺畅,为典型清代乾隆时期玉雕风格,表现了清代宫廷审美“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用意。

★1150

清乾隆 白玉雕福寿双全如意(配盒、座)

著录:香港佳士得1999年秋拍

L:40cm

RMB:1,300,000-1,600,000

 

如意取材广泛,常见玉器、木、竹、铜等各类材质,珊瑚十分少见。另一柄如意取整根珊瑚雕琢而成,珊瑚质地细致光洁,红色纯正,其雕工精细入微,工法娴熟。通体以浮雕、圆雕的手法雕刻石榴、佛手、寿桃、蝙蝠等,表现多福多寿多子的颂祷。如意整体造型灵动优雅,祥韵弥漫,应为贺寿赏玩之礼,明显具有宫廷制作特征,久经盘玩包浆油润自然。如意带原装红木嵌螺钿盒,工艺同样精细华丽,实属难得,极具收藏价值。

★1151

清乾隆 珊瑚雕三多纹福寿如意(带原装盒)

著录:香港苏富比1996年春拍

L:42.5cm

RMB:680,000-800,000


以下是部分拍品展示:


★1101

清光绪 黄地洋彩花卉纹盘(一对)

 “大清光绪年製”青花六字楷书款

此对盘外形隽秀优雅,胎釉轻薄莹润,通身饰黄釉为地,其上满绘洋花,见有银莲花、番莲、百合、罂粟、蝴蝶花、蔷薇、石竹等十余种花卉,花团锦簇,争妍斗芳,色彩斑斓,各式绿叶上以珐琅白料作不规则的点染,表现西洋绘画上的光影明暗技法。本品延续乾隆朝之式样、彩画,品格之高不让前朝,殊为可珍。

D:11cm

RMB:30,000-40,000


★1104

清乾隆 青花莲托八宝纹高足碗

 “大清乾隆年製”青花六字篆书款

形制同明宣德青花缠枝莲托八吉祥纹高足碗,敞口,深弧壁,半高足略外撇,足外侧凸起铉纹一周,足上画卷草纹、朵花纹和圈纹,碗外壁绘莲托八吉祥纹,碗内心写一“寿”字。明宣德所製青花缠枝莲托八吉祥半高足碗多用于佛前供具。

参阅:1.《中国陶瓷全集-明上》PL67,P83

2.《MARCHANT-RECENT ACQUISITIONS 2011》图40

D:28.5cm; H:10.5cm

RMB:100,000-180,000


★1107

清同治 青花缠枝莲纹渣斗(一对)

“大清同治年製”青花两行四字楷书款

同治一朝,御瓷烧造数量远逊前朝,然御窑为皇家精工细作,物料人工俱佳,依然可出隽妙之器予人以简约淡雅而韵味无穷之感。此对渣斗式样可爱,撇口阔颈,鼓腹圈足,通体施釉莹润洁白,外壁以青花装饰,口沿饰如意云头纹,主体绘缠枝莲纹,肩部以回纹分隔,所绘缠枝花卉纹饰生动鲜活,枝叶繁枝缠绕,俊朗灵动,叶脉纤细多姿,花朵宛转盛开,美不胜收,笔触细腻,构图疏密有致,青花发色苍雅淋漓。渣斗,古之望族居家设宴必备之物,用于盛装食物残渣,小型者亦用于盛载茶渣,故名。元人笔记有载“宋季大族设席,几案间必用筋瓶、渣斗”。明清两代渣斗常被放置于床边和几案上,以备存纳微小废弃之物。

来源:国营文物商品旧藏

H:9cm

RMB:360,000-400,000


★1109

明永乐 青花一把莲纹盘

青花一把莲纹盘为永乐官窑瓷器的经典之作,若以口沿纹饰的不同可以区分为两类:一为海水浪涛纹,见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胡惠春先生旧藏等收藏。另一为卷草纹,公私机构均见收藏,本品即属此类。本品胎釉精良,抚之温润如玉,内外壁装饰缠枝四季花卉纹,勾画婉转流畅,盘心则绘莲花、莲蓬、茨菰、浮苹共八枝,以锦带束之,故有“一把莲”之称。莲花是中国的传统纹样,寓有高洁清廉、出污泥而不染的含义。早在东汉随着佛教的传入,莲瓣纹开始在陶瓷器上流行,至北宋成为南北瓷器上常见的图案。束莲图案开始于宋,耀州窑青瓷上饰的三把束莲纹,并印有“三把莲”字样。明代永、宣时期青花瓷上“一把莲”成为典型的装饰图案,其布局疏密有致,画工细腻雅致,莲花柔美风姿,尽在笔端,青花一色秾美苍妍,流露出浓厚的笔墨趣味。底部无釉,胎质缜密。“一把莲”纹饰似为永乐大盘所专用,1994年珠山明代御器厂遗址永乐堆积层曾出土一件相似的作品,但均没发现其它器型有之,与传世品情况一致。后世雍乾二帝对永宣青花心仪不已,曾不遗余力仿製,其中此式盘摹製极多,然仅构图一项就远逊原作,后仿者将“一把莲”纹设计为左右对称式,规整呆板,笔道纤弱,工致有余而古意不足,缺乏永乐时期自然豪迈的气韵。此盘胎釉精良,绘饰精美,为永乐官窑难得精品,当为收藏重器。

来源:中国嘉德2006年秋拍Lot1896

展览:扬州市博物馆“唐宋元明清瓷器精品展”

出版:“藏珎集粹——唐宋元明清瓷器精品汇展图录”图28

D:31.5cm

RMB:2,000,000-3,000,000


★1112

清乾隆 仿汝釉委角八方瓶

“大清乾隆年製” 三行六字篆书款

瓶呈八方形,撇口折肩,直腹内收,圈足。造型周正,寓意“八方升平”。,或称八方一统瓶。外底书青花“大清乾隆年製”六字篆书方形款识,字体隽秀工整。通体施仿汝釉,色泽淡雅肃穆,温润厚腴,秀美天成,抚之似玉,浑然天成。乾隆御窑所仿汝釉,其纯净与细腻的肌肤质感,给人无限的遐想。此种釉色与乾隆一贯追求文雅、素净的审美标准暗合,深得皇帝喜爱。从清文件记载分析,乾隆一朝烧製仿汝釉瓷器主要集中在乾隆十三年以前,本作底款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製”,篆法精妙,笔力遒劲,为典型乾隆早期风格,正是此时典型之作。

本品另一大珍稀之处为其原为日本收藏名家林原一郎旧藏,曾贮藏于林原美术馆中。原林美术馆,位于日本冈山市,是在日本商人林原一郎(1908-1961年)丰富收藏的基础上建立的。其于1964年向公众开放,馆内有瓷器、绘画、漆器等多种类的丰富收藏。在上世纪80年代,林原美术馆曾举行名宝展,并出版图录,引起了业界的关注,其收藏在日本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来源:日本林原美术馆旧藏

参阅:《孙瀛洲的陶瓷世界》,页274,图173

《东京国立博物馆图版目录中国陶瓷篇二》,页184,图721

《清代瓷器赏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1月,页32

《中国古代陶瓷艺术 明清彩瓷与单色釉》,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10月,页266

H:33.5cm

RMB:1,000,000-1,500,000


★1113

清乾隆 仿哥釉如意耳尊

“大清乾隆年製” 三行六字篆书款

哥窑一色古雅,为宋器之精粹,千百年来以古朴典雅之气质折服无数钦慕者,为文人雅士首推之佳器。明张谦德(1577-1643)《瓶花谱》中赞曰:“尚古莫如铜器,窑则柴、汝最贵而世绝无之,官、哥、宣、定为当今第一珍品。”因此哥釉亦备受弘历喜爱。检阅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活记文件之记载,尤其在乾隆早年,每一次仿烧前代瓷器名品的单目中,哥釉一项数量甚多,比如,“乾隆三年六月二十五日:七品首领萨木哈,催总白世秀来说太监高玉交:……哥釉收小八方双管瓶一件,哥釉四喜瓶一件,哥釉太极纸槌瓶一件,哥釉放大天盘口大汉尊一件,哥釉六方双管尊一件,哥釉莲座蒜头瓶一件,哥釉葵瓣笔洗一件,哥窑腰元罐一件,传旨:交与烧造磁器处唐英,……俱照样烧造送来。烧造完时再将交出原磁器缴回,仍交瓷器库。此磁器内有大器皿应画样带去其小瓷器皿俱各带。钦此。”(见于乾隆朝《内务府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江西烧造磁器处》)更有甚者,如乾隆十年(1745)《乾隆记事录》所载,“二月初七日:旨令唐英按渣斗木样烧造哥窑瓷瓶一件,仿旧做不要款,如仿得旧更好”。可见乾隆皇帝对哥釉瓷器仿古的重视。唐英在雍正十三年《陶成纪事碑记》中对当时宫廷仿製哥釉的情况记叙:“仿铁骨哥釉,有米色、粉青二种,俱仿内发旧器色泽。”由于按照清宫旧藏的哥窑实物来临摹仿烧,自然品格不同,达到“仿古暗合,与之无二”之程度。本品正是当时仿古之佳作,彰显了弘历钟情于哥窑的文人性情。其瓶式端庄敦实,古朴典雅,以夔龙为双耳,玲珑曲折,为器身平添起伏婉转之美,实收点睛之妙,所施哥釉几近天蓝之色,淡雅隽永,釉质厚润,纹理变化丰富,耐人寻味,隐现“金丝铁线”之雅。圈足圆润,涂饰铁褐之色,属于唐英《陶成纪事碑记》中所载:“仿铁骨哥釉”之“粉青”品类。底款篆法精到,端庄规整。远观之,于穆穆之中透出高贵雄浑之气,更是历数百年风霜而精光未泯,自有赵宋一道釉之品格。

展览:聚英雅集2002年特展,鸿禧美术馆出版,2002年10月4日lot18

来源:台湾鸿禧美术馆旧藏。

伦敦苏富比06年春拍。

慎德堂有限公司(C.C.TENG & CO.)收藏。

H:22cm

RMB:2,000,000-2,600,000


★1117

清雍正 斗彩并蒂莲纹盘

“大清雍正年製”两行六字楷书款

敞口,弧腹,圈足。胎体轻薄,质细色白,白釉光润。内底心青花双圈内装饰斗彩并蒂莲纹,中心两朵莲花并蒂盛开。外壁绘饰三组并蒂莲花、并蒂忍冬花卉纹,中间均间以并蒂椒,色彩明艳而不失素雅。这件斗彩盘以并蒂纹作为主题,“并蒂相连”,取两两相生、相偎相依之寓意。斗彩,出现于明代早期,成化时期盛行,其后以至清代,兴盛不衰,它采用二次烧成技术,第一次烧白釉和青花,绘彩后再入窑,第二次烧成。

参阅:《故宫清瓷图录》(台北)上,页215,图92

《徐氏艺术馆·陶瓷·清代》(4)图141

D:15.5cm

RMB:300,000-500,000


★1118

清雍正 斗彩缠枝郁金花卉纹碗(带座)

“大清雍正年製” 两行六字楷书款

说明:本拍品碗胎骨细白,内外均施白釉,薄而均匀,釉面光洁莹润,玻璃质感强。外腹部主题花纹为缠枝“郁金”,其下有如意云纹、变体莲纹两条边饰,画工细致,勾线填色一丝不苟,极为精细,青花色泽淡雅,釉彩鲜艳明快,线条勾画自然流畅,布局密而不乱,叶片、花瓣具晕染效果。外底心书青花“大清雍正年製”双圈双行六字楷书款,字体清秀工整。这件器物小巧玲珑,精致可爱,釉色光润,是一件难得的雍正斗彩佳器。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郁金是一种中草药,多产于川蜀、江南、江西等地,因能治疗马疾又名“马述”,以郁金纹如瓷器纹饰者,所见多为青花,彩瓷不多。相同纹饰斗彩花卉纹碗可参考香港苏富比1986年11月18日赵从衍专拍,编号137,清雍正斗彩缠枝花卉纹碗一对。

来源:藏家1998年购于香港

参阅:香港苏富比1986年11月18日赵从衍专拍,编号137

D:14.9cm

RMB:1,000,000-1,600,000


★1120

清乾隆 斗彩螭龙莲托八宝纹大瓶

“大清乾隆年製”六字青花篆书款

“闘彩”一词始见于《南窑笔记》一书。谈明论清,成化闘彩在瓷史中之巅峰地位可算独步藏界。其烧造成就为历代各朝官窑之冠,引来后代各朝之相继仿效。有清乾隆一朝摹古之风更为盛行,几可乱真。乾隆朝仿成化官窑之烧造器物,质精色绝,形神俱佳,堪称经典。

此尊,口外撇,颈微收,丰肩,腹微弧渐收于器底。器底足内挖,且挖足较深。胎细釉腻,器底修足工整。底书“大明成化年製”六字楷书款。器物全身闘彩装饰,四面绘四组相同纹饰。器口及器物近底足处装饰如意云头纹,器身中心以八吉祥为主题纹饰,周围繁密铺陈缠枝莲花卉纹。八吉祥纹饰为明清两代非常盛行之装饰纹样,以不同形式、不同排列方式见于各类器物当中。集各宝为器物主题纹饰于一身,所见稀罕。

成化闘彩器大多为青花勾绘轮廓,而后线内施填五彩,形成釉下青花同釉上五彩相衬之特色。而乾隆朝仿成化之闘彩器多为釉下青花同釉上粉彩相结合。邵蛰民撰“增补古今瓷器源流考”中评论到:“清瓷彩色至乾隆而极,其彩釉之仿他物者亦以乾隆最多最精。”发展至乾隆,闘彩技术已炉火纯青。其闘彩器以製作工艺精致,色彩鲜丽,纹饰更趋图案化为特征,釉上釉下彩已然融为一体,于淡雅中显亮丽,于纤细中见挺隽。此乾隆仿成化本朝器物之青花色泽典雅浅淡,釉上诸彩各具特色,色彩清雅富丽。黄彩娇媚透明,绿彩深者浓艳明亮,浅者淡雅清新。

乾隆闘彩器物多以官窑形制出现,有全部模仿明代成化闘彩器落“大明成化年製”款者,亦有书乾隆本朝年款之物。而前者多为小件器物,大件琢器者稀罕寥寥。遍阅各大文献及馆藏,相类者亦形迹难寻,实属珍罕。

斗彩始烧于明成化时期,是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的一种瓷器装饰品种,自创烧以来就广受喜爱,经雍正朝官窑将其改良为釉下青花与粉彩相结合之后,更显娇嫩明丽,发展到乾隆时期,斗彩技术已是炉火纯青。乾隆朝斗彩器以製作工艺精致、色彩鲜丽、纹饰更趋图案化为特征,釉上釉下彩已然融为一体,于淡雅中显亮丽,于纤细中见挺隽。乾隆御窑斗彩器可视为皇帝本人艺术品位的反应,乾隆时期的斗彩瓷器一改雍正时期灵秀典雅的风格,而倾向追求製作工艺精细,纹饰华丽繁缛。不仅在造型方面趋于多样化,在设色用彩等装饰工艺上更有独特的表现。

此瓶设计新颖别致,造型庄重而不失秀美。器形源自永宣背壶,再加以变通,瓶口及瓶底均作对称的四瓣花叶式的海棠花形,扁腹硕大,也呈对称的四瓣花叶式的海棠花形,属于仿古之化裁式。这一形制仅见于雍正乾隆官窑,乾隆以后不见,弥足珍贵。肩颈部巧妙贴饰对称如意双耳,显得格外高贵典雅。瓶身上下斗彩为饰,边饰具有西洋洛可可风格,使其华丽的外表更添一份异国风情。腹部双面开光,内绘传统九桃纹,中西结合,别具风味。整器纹样线条流畅,描绘细腻,填色准确,层次分明,用色极为丰富,釉上釉下彩已然融为一体。是乾隆官窑斗彩器的集大成之作,亦为乾隆朝华丽彩瓷之代表。

著录:美国佛罗里达州遗产

Bensimon collection No.436。Gaston Bensimon(1884-1969),法国私人收藏家。

1981年11月19日Gaston Bensimon的家人把他的部分藏品卖给了J. Paul Getty Museum博物馆。

H:62cm

RMB:950,000-1,500,000


★1123

清乾隆 洋彩描金仿木纹釉海棠形水仙盆

“乾隆年製”四字篆书金款

本品呈海棠形,下呈如意足,造型典雅饱满。器外满绘木纹釉,器内施松石绿釉,釉面肥糯温润,口沿及下足最为特殊,皆施一道酱釉再以描金绘缠枝不断莲纹,隽巧别致,线条丰富多变,摹仿佳木之纹理,质感逼真,变化无穷,效果奇谲,虽曰人工,宛若天成。摹仿佳木、美石纹理的颜色釉为唐英之首创,深受其钟爱,成为唐窑私物的最重要风格之一。

以红赭、褐色两种彩釉绘製的木纹釉瓷,始烧于雍正时期,乾隆朝尤为流行,造型丰富多样,有花盆、桶、笔筒、碗等制品。造型、呈色、质感均与木制器皿酷似,木质纹理清晰,瓷木莫辨。邵蛰民在《增补古今源流考》记有“清瓷彩色至乾隆而极,其彩釉之仿他物者亦以乾隆为最多最精……。如仿木纹以烧桶,腰有牙箍或铜箍,皆与真木桶无异……。”

器稳重敦厚,粉彩绘製细腻,色彩淡雅柔丽,更增艺术美感。

来源:美国佛罗里达华裔藏家旧藏

L:15cm

RMB:400,000-600,000


★1124

清乾隆 粉彩花卉纹御题诗鼻烟壶

“乾隆年製”矾红四字篆书款

烟壶呈葫芦形,由上下两个扁圆球体形组成,圆口,束颈,腹部略鼓,椭圆形平底。器型饱满雍容华贵,寓意吉祥。壶口描金,壶身上部分及两侧面粉彩饰缠枝花卉,下部分双面开光,一面粉彩绘折枝牡丹花卉,一面墨彩书御题诗文:“薄谷轻消皕午风,画堂人静暮春融。重门难把芳心锁,独露一枝深院东。”落“干”“隆”矾红连珠印。此首诗为乾隆早期诗文作品,收录于《乐善堂全集定本》。底部署矾红“乾隆年製”四字篆书款。葫芦器型,自元代青花器开始已流传,历明清两代而不衰,与葫芦之藤蔓绵延,结实累累,籽粒繁多,万代绵长的寓意有关连。乾隆年间,北京内府造办处开始製造扁平葫芦形玉质鼻烟壶,多刻皇帝喜爱的花卉及御题诗。稍后,球体葫芦形瓷胎鼻烟壶盛行,但瓷胎壶中,如本壶仿软玉壶作扁瓶葫芦造型者则甚为罕有。本品整体胎质细腻,色调柔丽华贵,书法古朴遒劲,造型别致,工艺考究。盖为珊瑚红描金宝顶,细腻精致。此器粉彩工艺精描细画,笔力非凡,造型端庄秀雅,古意盎然,且立意美好,实为等级较高的烟壶佳物,置于掌中,殊为妙事,为乾隆官窑瓷质烟壶之精品。

H:7cm

RMB:480,000-580,000


★1126

明万曆 青花五彩团龙纹碗

“大明萬曆年製” 两行六字楷书款

明代五彩磁器的烧製繁盛于萬曆时期,逐步将釉上彩色与釉下青花结合为饰的意趣发展到“务极华丽”的新境地,改变了前代构图清新疏朗的风格,以图案纹样满密为胜,色彩浓艳而得名。明萬曆时沉德符《敝帚斋余谈》中说道:“本朝窑器,用白地青花间装五色,为今古之冠”。

本品造型规整,碗成敞口,弧壁,圈足。外壁绘四组团龙纹饰,画面布局疏朗有致。圈足内书青花双圈六字款“大明萬曆年製”。为萬曆官窑碗类少见之纹饰。作为萬曆一朝乃至明代晚期最负盛名的瓷器种类,萬曆五彩自清代以来一直颇受藏家喜爱,其艺术地位已无需赘言。风格上,萬曆五彩绘功堪称精细,胎质质坚致密,釉面乳白莹润。色调对比强烈,鲜红嫩绿,浓艳凝重。

参阅:《天民楼珍藏青花瓷器》

D:11cm

RMB:500,000-700,000


★1134

清 白玉雕饕餮纹牌

题刻:徙德修赫、与发用勤

乾隆丙寅,继德堂製

此玉牌以整块上好材质之白玉所精雕细琢而成,玉材呈色温润晶莹,光滑白皙且透光性高,整体玉面几乎没有瑕疵斑点。玉牌为长方形,正反二面雕琢;以细密阴刻线饰万字纹为地,主体纹饰采用剔地阳雕手法琢製夔龙、饕餮纹,纹饰线条流畅,装饰感极强,体现宫廷器物製作的严谨与一丝不苟。两面中心阳雕“徙德修赫、与发用勤”,边款琢“乾隆丙寅,继德堂製”款。

继德堂,又名毓庆宫。位于内廷东路奉先殿与斋宫之间,系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在明代奉慈殿基址上修建而成。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添建大殿壹座并游廊、抱厦,嘉庆六年(1801年)继续扩建,光绪十六年(1890年)和二十三年(1897年)加以修缮。继德堂是康熙年间特为皇太子允礽所建,后作为皇子居所。乾隆帝12岁到17岁间一直居于此宫。

来源:国营文物商店旧藏

L:8.3cm

RMB:180,000-220,000


★1137

清中期 白玉雕仙山访友插屏 (一对)

插屏成对,屏心以上好白玉为材,原配紫檀基座。屏心为圆形片状,玉料厚达1.5厘米,白玉质地上乘,颜色及质地统一,应为同一块玉料切割而成。两件四面以多层浮雕技法琢刻相关联的图案,表现“仙山访友”与“鹤鹿同春”题材。

两块屏心正面皆高浮雕松林、山石、亭台,可以相联为一幅完整的画面。其间表现五老游山雅聚,老者神态各异,或手捻须髯,或策杖而行,或拱手作揖,或手指远方,于苍松之下谈笑风生,身旁还有两位童子相伴。亭台之外流水淙淙,远山之处祥云缭绕,整体呈现一幅悠然惬意之景。屏心背面采用镂雕、高浮雕技法雕琢山石嶙峋、苍松翠柏、亭台深深。一面于山峦环抱之中,现一鹤傲立劲松之下,一鹤盘旋云间,前后以坡石、青松、藤蔓相呼应,意境悠远,妙趣横生。另一面则刻画一只梅花鹿嬉戏于灵秀山水之间,让人深感喜庆祥瑞的气氛。插屏两面所雕皆为山水人物,不仅表现出山林洞府间的静谧恬淡,而且展示了几位老者立于山石之间,松涛之下的悠然雅趣。观之似有清风徐来,伴着鹤鹿徜徉于灵秀山水之中,仿若置身仙境,美轮美奂,令人陶醉。

屏心整体构图准确生动,景物远近有致,人物形态各具特色,整器运用了圆雕、深浅浮雕、透雕、阴刻等多种技法,雕工精美绝伦,动静结合,人景相融,颇得文人山水章法,表现出极大的雅趣。画面上端皆雕饰祥云缭绕,更烘托其意境悠然恬淡。松、鹤、鹿皆为寓意延年益寿的祥瑞之物,松长青不老,遇霜雪而不凋,被视为仙树;鹤、鹿亦有仙气,所以松、鹤、鹿具有“松鹤延年”“鹤鹿同春”的寓意,为造型艺术的传统吉祥题材。

此插屏屏心玉料厚重,质地上乘,抛光细腻,搭配紫檀基座相得益彰。其原配紫檀基座稳重大气,雕刻极为精美,中间镂雕双龙与祥云,下部浮雕莲瓣与缠枝花卉,极尽华美。插屏整体给人富贵典雅之感,可谓工巧弥珍,一派皇家气度。插屏经历两百多年流传至今,仍成对保存完好,十分难得。在香港佳士得2010年秋季拍卖会中,一件形制与工艺类似的清乾隆白玉庆寿图圆插屏以1186万港币成交,可资比较。北京文物公司亦藏有类似插屏。

参阅:1.香港佳士得2010年秋季拍卖会,Lot 3006,成交价HKD 11,860,000;

2.《北京文物精粹大系?玉器卷》,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出版社,2002年,页240,图301。

D:19.5cm W:1.5cm H:39.5cm

RMB:1,500,000-1,800,000


★1140

清乾隆 黄玉辟邪

黄玉辟邪以整块黄玉圆雕而成,玉色明黄,质地致密而温润,圆雕兽作卧伏状,缩颈前视,头呈方形,双眼圆睁,口微张,长须垂胸,双耳紧帖头部,体态圆润修长,蜷曲后仰,神情警觉,背部出脊线 ,长尾从尾部向前弯曲至后腿,呈三绺花状,四足微曲健壮有力。其身背宝瓶,瓶口饰螭龙,龙头上扬,线条流畅。

古人云:拨除不祥,谓之辟邪。后人常以此作为玉雕题材,认为供奉可镇宅辟邪。另外传说辟邪能吞万物而从不泻,可招财聚宝,只进不出,神通特异,后人佩戴也借其招财吉祥之意。此件辟邪玉雕作品雕琢圆润,造型生动,包浆醇厚,黄玉又因其产量较低,尤为珍贵。

H:15cm

RMB:1,800,000-2,200,000


★1153

明 铜胎掐丝珐琅山水紋香瓶

掐丝珐琅既适合宫廷殿阁环境的陈设,又能满足皇家贵族的审美需求,故而从其技术引进伊始便成为皇家工艺品重要的一类。明代宫廷珐琅器的製造达到鼎盛期。

香瓶以红铜为胎,经长年使用盘玩,铜质纯熟,包浆厚润,露胎处鎏金,唇口外撇,短直颈,折肩,四方壁,腹部下收,近底部微微外撇。周身以蓝料为地,掐丝填彩装饰。颈部饰蕉叶纹样,下承花卉纹,主体饰山水纹,纹饰意境悠远。近底部蕉叶纹一周。分别以蓝、红、黄、白、绿各色材料填彩,五彩缤纷,华美可人。整器造型小巧,满工一丝不苟,值得赏鉴。明代在铜胎掐丝珐琅上以山水纹装饰极少,故宫藏“明 掐丝珐琅山水人物图圆盒”纹饰风格一致,可资比较。

“炉瓶三式”,即指香炉,箸瓶及香盒三种器具,是焚香的必备之物,焚香时,中间放置香炉,香炉两边各置香瓶,香盒。焚烧时必须要用到铜箸与铜铲,箸瓶就是用来盛放箸铲的。

参阅:《故宫经典-故宫珐琅图典》

H:10.5cm

RMB:180,000-250,000


★1154

清乾隆 铜胎掐丝珐琅饕餮纹尊(一对)

底刻「乾隆年製」楷书款,「仁」字款。

此对掐丝珐琅喇叭口,圆鼓腹,矮圈足,其形制规整,製作精良,为仿商周青铜之形而製。口及足鎏金,金水厚实靓丽,外壁施天蓝色珐琅釉为地,颈部以鎏金丝带间隔,将纹饰分为两层,上为芭蕉纹,叶面宽大肥厚,叶中茎脉掐丝勾描,填以彩釉。器身上下两圈宝蓝色如意花纹,主体纹饰为对称兽面纹,底刻“乾隆年製”四字两行楷书款。附‘仁’字千字文款。器物精巧玲珑,掐丝细腻,釉色鲜艳,填釉饱满,为乾隆御製的文房精品,殊宜赏玩。

乾隆一朝,珐琅器製作工艺发展突飞猛进,皇帝不仅亲自询问造办处珐琅作的生产情况,还经常对产品的烧造提出意见,故造型式样显示出多方面的发展,许多前所未见的新作品源源不断的涌现出来,如此拍品之类掐丝珐琅文房陈设用具即为其中之一。或作为水丞,或为置于博古架上的赏玩之物。

千字文款大多见于炉、瓶、盒三式当中,像此等器型之物刻千字文款极为少见,法国藏家皮艾尔/梅西耶(PierreMercier)珍藏 清乾隆 铜胎恰丝珐琅勾莲纹橄榄瓶 底刻“则”字款,可做比较。

H:13.5cm

RMB:1,500,000-1,800,000


★1164

明 胡文明制 铜鎏金四季花卉纹筒炉

「胡文明製」款

炉身作筒式,如意纹三足,香炉外壁铜本色满地锦,花卉造型写实,花枝顾盼有致,雕刻精细复施以鎏金工艺。口缘及足胫处各饰以云雷纹。雕刻精细,鎏金绚丽。炉底刻“胡文明製”四字篆书款。整器呈相谙熟,气息穆穆,是胡文明铜炉之典型代表作品。此炉可焚香伴琴,案头清供。

胡文明,明万曆年间铸铜工艺名匠。云间(旧江苏松江府的别称,今属上海市)人。生卒不详。以製作铜鎏金文房用器见长,并能按古式製造彝、鼎、尊、卣之类铜器极精。在当时的价值很高,时称“胡炉”,或称“胡铜”。为人所珍重。可惜他的技艺,不传于人。《云间杂志》记载:“按古式制彝鼎尊卣之属极精,价亦甚高,誓不传他姓。时礼帖称“胡炉”,后亦珍之。”

H:9cm D:11.5cm W:660g

RMB:300,000-400,000


★1167

清 瑞兽钮田黄印章

边款:福田苍雨

嘉庆丁卯完白山民

此田黄方章用料精贵,体量较大,采用上好田黄精雕而成,色泽自然,呈熟栗黄,色泽明快而灿烂。石质细腻光滑,质理通透。方正规整,呈色洁净素雅,表层微有沁黄,更显淳古。此方章精工雕琢,印钮双兽采取圆雕手法,细腻中见刚劲。瑞兽圆眼,如意形隆鼻,脊骨隆起,毛发整齐,表情威武,脚踩祥云,侧身回望,小瑞兽于其旁玩耍,满脸稚气,温顺乖巧的神态令人喜爱。

完白山民即邓石如:初名琰,字石如,避嘉庆帝讳,遂以字行,后更字顽伯,因居皖公山下,又号笈游道人、完白山人、凤水渔长、龙山樵长,少好篆刻,客居金陵梅镠家八年,尽摹所藏秦汉以来金石善本。遂工四体书,尤长于篆书,以秦李斯、唐李阳冰为宗,稍参隶意,称为神品。性廉介,遍游名山水,以书刻自给。有《完白山人篆刻偶存》。

4.8×4.8×4cm W:167g

RMB:800,000-1,200,000


★1169

清中期 紫檀幽兰图笔筒 

刻款:细竹生石间,幽兰与之俱,爱彼有贞节,而此芳不渝。空谷尘躅远,公子为停车。怀人重移植,临风写为图。君子实似之,岁宴聊与娱。春熙,陈。

笔筒紫檀木整挖,筒型周正。材质细腻,色泽乌黑亮丽。筒壁刻有竹石兰花,形象写实。其刀法为阴刻,线条婉转流畅,颇见功力。

陈春熙原名明赐,更名春熙,字明之,号雪厂,一号锡庵,又号厀安,别署金粟山民、雪道人,浙江海宁人,寓居浙江秀水闻川(今嘉兴王江泾)计芬家,后迁居江苏吴江。清布衣书法家、篆刻家。工书法,篆、隶、行、飞白皆能,笔力苍劲,取法高古,或临摹金农、陈鸿寿一派,无不神似,性疏懒,求其墨者必候奇穷,斯援立就。嗜金石,精篆刻,宗法秦汉。与杨龙石、翁陶斋、王石香齐名。尤擅篆刻竹,讲究传神,刀法熟练,扇骨摹钟鼎款识,几可与归安刻竹名手韩潮抗手。

H:15cm

RMB:100,000-150,000


★1174

清早期 顾珏款竹雕二乔拜月图笔筒

笔筒以横云烟岚交织新月梧桐为背景,玲珑湖石矗立,又有曲栏饶台,以剔地深刻手法雕二乔拜月,二乔着霓裳珠玉,膜礼拜月,其仪态万方,婉约秀美。雕法精细,错落有致,具明显的明末嘉定派浮雕效果,场景丰富,颇有画意。笔筒泛红褐色,包浆厚重。

竹刻是明清时期十分流行的艺术形式,尤以文房笔筒较为多见,赵汝珍在《古玩指南?竹刻》中这样概括:“竹刻者,刻竹也。其作品与书画同,不过以刀代笔,以竹为纸耳。”顾珏,字宗玉,嘉定人,活跃于清初康、雍年间,工刻竹。他的刻竹,一反朱氏等人传统的平淡天然的风格,转向精雕细刻。他的作品都要经过数年时间才能完成。独立门庭,自创门派。上海博物馆藏有其竹根雕“群仙祝寿图”,製作精细,用刀细密,是其代表作。

H:15cm

RMB:450,000-650,000


★1175

清 竹雕山水人物纹笔筒

这件笔筒在竹材的选择、雕刻的技巧等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现。筒身镶紫檀口与足,构图新颖,刀法精湛,以高浮雕、圆雕和镂雕等多种技法雕成,人物、景物刻划细腻,神态细致入微,毫髪毕现,背面题诗文。刀法灵透,构图紧凑,通过竹青皮、竹肉的不同色泽和纹理,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景物的层次,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表现出极高的竹雕艺术专业修养和控制力。是一件值得珍爱的竹雕作品。

H:17cm

RMB:150,000-180,000


★1179

清早期 竹雕五子登科摆件

此摆件主体为一寿星,脑丘高凸,弯眉长垂,神色和蔼,笑口大开。唇颌腮,长髯,层次分明,丝丝可辨。右手抓握曲扭仙杖,根首系葫芦,左手怀抱童子。宽衣大袖,衣褶层迭垂然而下。身前刻有童子二人,年龄较小的童子项上套戴项圈,骑在另一童子肩上,左手递仙桃予寿星怀中的童子。四个人物由整节竹料整雕而成。摆件寿星附带有伴童两人,左边手托抱仙桃,右手提双鱼,俯首凝视。右边童子含腰而立,双手提拉玉佩。整个雕刻件置于底座之上,置之案上赏心悦目。人物生动活泼,栩栩如生,极为传神,实为一件难得的竹雕艺术精品。

H:45.4cm

RMB:200,000-300,000


★1185

清雍正 红釉鸡心水呈

“大清雍正年製”两行六字楷书款

本品圆唇、敛口、圆弧腹、卧足,口部有一圆缺口,为置放水匙之处,细微之处体现设计之巧妙,器形小巧可人,胎体轻薄,製作规整。外壁施红釉,内壁及外底施白釉,外底心青花双圈内书“大清雍正年製”六字双行楷书款,青花发色青翠,款识书写工整。

据《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活计清档?记事杂录》记载雍正七年“八月十七日,据圆明园来帖内称本月十四日郎中海望持出碎霁红磁盘边五块。奉旨:此釉水甚厚,新烧的甚薄,不知是何原故,尔将此破磁发给年希尧去,着伊照此破磁釉水烧造,钦此。”上述文献记载了雍正皇帝对于祭红釉器烧造的关注,是统治者间接控制瓷器生产的体现。在如此严密的兼管之下,雍正一朝的祭红釉器便显得尤为出众,加之这一时期小器又为历代收藏的重点,故而本品之收藏价值和艺术价值颇高。同时,本品器小体轻,是为一件文房小品,置于斋室案头,实为佳妙之事。

来源:日本益清阁旧藏。

参阅:《暂得楼清代官窑单色釉瓷器》,暂得楼、上海博物馆、首都博物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2005年,第84-85页,第25号

H:3.2cm

RMB:550,000-650,000


★1194

清乾隆 粉彩百花不落地纹杯(一对)

“大清乾隆年製”矾红三行六字篆书款

百花不落地为粉彩名品,始创于雍正时期,流行于乾隆朝。据乾隆清宫内务府记事记载,绘此种图案之器,为寻常赏花时所用,象征“万花献瑞”。拍品杯体轻盈细薄,小巧怡人,内壁施白釉,外壁粉彩一体绘饰百花图,花团锦簇,各尽其妍,彩料柔美鲜艳。杯口一圈金彩,工致非凡。

来源:伦敦邦翰斯。

D:8.8Cm

RMB:450,000-550,000


★1195

清乾隆 粉彩御题诗鸡缸杯 (一对)

成窑鸡缸杯乃旷世珍品,引得后世摹仿无数,历代仿造者唯恐形神不合,往往百般临摹,惟独乾隆内府化裁为之,更易原貌,独具一格,叹为瓷史之绝唱。本品即为当中之佳例,其形隽巧怡人,胎釉精良,丽质非凡,外壁一侧顽童戏鸡图,雄鸡引颈高吭,前有一顽童,作调戏状,神态可掬;另外一侧书乾隆御题诗《咏鸡缸杯》一文,后落“乾隆丙申御题”,诗尾钤印红彩“≡”、“隆”二章,诗文下更见雌鸡带领数只雏鸡悠然觅食,雏鸡各有盼顾,情态可爱传神。全诗一百三十二字,于方寸之间井然书列,章法之妙堪可独步于世。《饮流斋说瓷》评曰:“所题诗字体有两种:一种字较小,体近虞、王之间;一种字较大,楷法凝重,又颇似颜鲁公矣”,本品即为后者笔法所写。

整器画笔生动细腻,设色妍丽无匹,所绘人物神形俱佳,衣褶刻画细致入微,所置庭院美景,春意荡漾,妍花怒放,洞石玲珑,意趣盎然,所敷彩料,匀净亮丽,尤以蓝彩夺目,所绘山石质感逼真,更胜纸帛。以一器之微,融诗、书、画、印诸美于其中,画工、彩料至精至美,俱可窥见乾隆彩瓷诸般特色,实为难能可贵,不失为御瓷隽品。器身所书之御製诗《咏鸡缸杯》作于乾隆乾丙申年,即为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本品之製作应在其后,故本品据此可为乾隆后期之少有佳作。

其“大清乾隆仿古”之篆款为乾隆官窑之中最为独特之款式,其开宗明义地点破製作之意旨,然而细细审视,未能找到任何摹古之处,不由予人深思弘历诗中之所想。

D:8.2cm

RMB:850,000-1,000,000


★1211

清康熙 黄釉暗刻龙纹碗

“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两行楷书款

本品造型典雅尊贵,胎骨细薄轻盈,外壁以黄釉为地,釉下暗刻江崖海水与赶珠云龙纹,碗内心则装饰弓字型云龙抢珠纹。刻工娴熟流畅,所刻行龙苍健凶猛,气势恢宏,数寸之间,犹有排山倒海之势,难掩皇家气派。黄釉匀净鲜亮,精致无瑕,与精美纹饰上下辉映。

清宫内廷等级严森,以色泽明辨尊贵是皇家一向的风格,决不可僭越。据清乾隆《国朝宫史》卷十七“经费一?铺宫”记载,对内府瓷器的使用有明确的规定,例如皇太后、皇后用里外黄釉器;皇贵妃用黄釉白里器;贵妃、妃用黄地绿龙器;嫔用蓝地黄龙器;贵人用绿地紫龙器;常在用五彩红龙器。本品内外全是黄釉装饰,其当为皇太后、皇后所专用,级别极为高贵。此规定肇始于康熙十九年,故康熙二十年至二十七年第一次官窑烧造当中,按照此例烧造一批内府日常用瓷,传世所见多为这七年里所烧者。然本品烧造时间与之不同,其款式字体端正硬朗,一如雍正初年的宋椠体,故其应为康熙晚期作品。纵观当今康熙御瓷存世状况,晚期者甚少,本品亦然,与之纹饰、书款一样的同类藏品唯见有盘,故其堪称孤品,识者宝之。

因“黄”与“皇”同音,故黄釉是皇家至尊之代表颜色,极为高贵。其中,内外黄釉器又属黄釉器中最高级别的品种。皇家对黄釉器的使用控制十分严格,乾隆早期,民间僭越使用龙纹和黄釉的现象十分普遍,督陶官唐英上书此事,乾隆帝放宽了龙纹的使用范围却继续限制黄釉器的烧造,而肇始于康熙十九年的内府规定即明确说明后宫中仅皇太后、皇后可用里外黄釉器,由此可见皇室对这种釉色地位的极力维护。

D:14.5cm

RMB:200,000-300,000


本次拍卖时间、地点:

预展:2017年5月24-26日

拍卖:2017年5月26-27日

地点:广州琶洲南丰国际会展中心二楼(广州市海珠区新港东路630—638号(广交会展馆旁,地铁新港东站F出口)



更多精彩推荐:

2017香港佳士得春拍妙相圆明 – 佛教艺术精品

1.73亿元一个专场!2017伦敦佳士得首战告捷!

最新2017伦敦苏富比春拍中国艺术珍品专场成交结果火热出炉

最新2017伦敦邦瀚斯春拍 中国艺术珍品成交结果火热出炉!

获取古玩拍卖信请关注典藏拍讯微信公众号

guwan1998

参加拍卖请加微信号

guwanyuansu

广告投放请联系


13641627067 陈先生  13818437994 申先生


典藏拍讯  .  guwan1998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