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成都商报》旗下的谈资App,要打造一款刷爆朋友圈的内容生产利器

2016-06-03 媒记君 媒记

“我们终于找到了方向,做内容供应商。”——在《成都商报》首席记者牛亚皓写下的《一个传统媒体人的艰难转型》中,记录了谈资App项目总监王少华在漫长的沮丧和“怀疑人生”后得出的这个结论。


王少华曾是《成都商报》的首席编辑和旗下杂志《明日·快1周》执行主编。他经历过纸媒的黄金时代,也见证了它的衰落。如今新媒体高歌猛进,传统纸媒却举步维艰。从澎湃新闻华丽转身开始,全国各大报纸相继推出自己的客户端,身处西南腹地的《成都商报》也不例外。


不过,王少华和他的团队更为决绝一些,他们并没有靠报社的版面资源来填充这款App,而是借鉴了美国社会化聚合平台BuzzFeed的模式,持续生产适合社交平台传播的爆款文章。




要做朋友圈最大的病毒式内容供应商


2014年12月5日,谈资App正式上线,它是《成都商报》打造的一款以泛娱乐、趣味社交内容为核心的新媒体产品。截至今年5月,谈资已拥有230万用户。它的目标是做成中国版的BuzzFeed,朋友圈最大的病毒式内容供应商。


项目总监王少华是这样理解“内容供应商”——“它要借助社交传播,就是转发。这种转发对稿件的质量和人们情绪的把握要求很高。我一直给大家强调的是,一定要密切关注各种情绪,自己朋友圈的情绪,工作群、家人、微博的情绪,抓住了就会有很好的传播效果。”


来看看谈资App炮制出的阅读量过10万、100万的文章题目:《自华妃过后,李小璐两口子也沦陷了》《据说超过35岁的人,就再也听不到这个声音了》《16位大隐于市的成都好中医,不收藏怎对得起那些疑难杂症?》……这些从报社走出来的新媒体编辑们已深谙病毒传播式的标题之道,而谈资的微信公众号介绍“我就是你每天要吹的牛B”,也正切合了受众转发文章的心理。


除了App和微信,谈资还进驻了今日头条、一点资讯、腾讯、网易、搜狐、凤凰等众多主流媒体平台,推出专注成都本土化内容的“成都Big榜”以及短视频项目“谈资视频”,他们还刚刚开通了一个叫“谈资有营养”的微信账号,希望为年轻人提供有态度有趣味的知识服务。5月,谈资在凤凰新闻客户端自媒体排名第一,也是首个单月流量突破1000万的自媒体号。

 


媒记君采访到了谈资的项目总监王少华,听听他来讲述《成都商报》的这个新媒体团队是如何打造出一款刷爆朋友圈的内容生产利器。


舶来品的本土化之路

病毒稿件的出炉前后


媒记君:谈资最初的定位是做中国版的BuzzFeed,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个目标呢?

 

王少华:在我的理解中,BuzzFeed最根本的起点,是研究病毒式传播是如何发生的。起初它所做的事情,更多是以技术的方式解决传播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比如发现热点,扩大热点,加速热点传播。这种热点,不是传统的重大新闻,而是大家更愿意分享的资讯和信息

 

媒记君:据说谈资在刚开始借鉴BuzzFeed模式的时候遇到水土不服的情况?

 

王少华:在发现热点、传播热点的意义上,它没有水土不服。甚至对于传统媒体人,有颠覆式的启发。我所谓的不服,是有些在国外传播很高的稿件类型,在国内的传播情况并不尽如人意。这导致我们初期的一些稿件,比如萌宠类稿件、比如主打某些心理共鸣和认同的稿件,传播效果不大好。BuzzFeed标志性的“数字+关键词”的标题模式也不太受欢迎。特别是在我们的起步阶段,用户量不大的情况下,这种稿件的传播显得疲软。

 

媒记君:那么你们是如何进行本土化的改进的?

 

王少华:BuzzFeed开辟了大量值得借鉴的模式。比如它们主打城市心理认同的一系列稿件,我们对这种模式进行了一番改造,做出了后来在很多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的一个系列。标题全都是:《XX,XX,要死就死在你手里的50个理由》,比如成都,成都;杭州,杭州;上海,上海;等等。我们做了11个城市。可以说是屡试不爽。不过这种模式后来被不断抄袭,被改头换面,大家就审美疲劳了。

 

谈资一直尽力遵循BuzzFeed开辟的“分享为王”的核心道路在行进,但是我们的产品却与BuzzFeed有相当大的差异,极具中国化的面貌,符合中国人的分享逻辑,因此我们做出了大量50万+、100万+,甚至1000万+的病毒稿件。

 



媒记君:能具体讲一下这些热门文章是怎么做出来的吗?举一个最近的例子?

 

王少华:最新的有一个《越狱回归,十年后一句brother,泪就下来了》,在微信上现在有240万了。这篇稿子击中了人们怀旧的点。当时预告片一发出来,我们马上就做了。怀旧是一个很好的选题思路,戳中了人心后,一般效果都很好。去年我们App做过一个古惑仔的,后来也超过了120万。



 

内容生产迎来新阶段

传统媒体人自有优势


媒记君:作为媒体机构来做谈资这样一个新媒体项目的优势在哪里?

 

王少华:作为媒体机构,我们的优势是拥有一个非常优秀的团队。这个团队有一半拥有多年传统媒体经验的新闻人,有一半没有受过传统媒体训练但又天然具有新媒体嗅觉的年轻的网络原住民。这个团队汇聚了成都商报最优秀的一群制作内容的高手,其中包括原成都商报首席记者、首席编辑、包括曾获得过荷赛大奖的摄影记者、著名的腾讯大家长期撰稿人等。新媒体的内容生产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传统媒体人的传播经验、创新能力,将会有一个全新的展示舞台。

 

媒记君:谈资的团队在成都,西南地区近年虽然也涌现出不少传统媒体转型做的新媒体,比如封面新闻、上游新闻等,但总体数量和氛围还是比北上广要弱一些。你觉得这对于谈资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王少华:谈资虽然生在成都,但一开始就是面向全国的。因为互联网的内容,地域传播只是传播的一个方面。当然,身处成都,最明显的局限就是,这个产品离资本比较远。类似的内容产品,在北上广,总体而言更容易获得资本青睐,但在成都就要滞后一些。


视频将与图文势均力敌

盈利靠原生广告和活动策划


媒记君:谈资在短视频方面也有一些尝试,请问目前效果如何?


王少华:谈资未来会在短视频领域投注更多的精力和资源。在视频这块,我们起步稍晚。2月份团队组建开始试运行,3月份开始尝试各种类型的内容,已经有了初步的成效。视频上线2个月,目前获得的全网流量有4000万。

 

目前我们有几个小栏目:一种是《彭主任哈哈哈》,是一个板起脸说段子的栏目,每期不超过50秒,但是逐步有了自己的粉丝。

 


还有一个叫《城市野人》的栏目,主要拍摄对象是青年亚文化的群体及个人,传播一种活得很酷很屌很刺激的生活态度。每周一期。城市野人每期的全网流量都会突破百万。我们在脱口秀方面也有几次成功的实验。每次的视频,流量都会破100万,有一期上了300万。

 

还有一个《妖孽哪里跑》的栏目,是剪辑类的。每周两期。谈资视频目前还只有10个人,预计到年底扩展到30-50人,会跟文图编辑势均力敌。

 

媒记君:能介绍一下目前谈资的盈利模式吗?

 

王少华:谈资目前主要通过原生广告和大型活动策划来盈利。去年,谈资生产了原生广告209条。今年1-5月,原生广告超过了136条。然后,谈资根据自身在成都的优势,策划了两届萌宝争萌、萌宠争萌、一次吃货争霸,一次成都火锅50强评选等等,这些大型活动,每一场都有可观的收入(主要是商家客户的冠名费用)。谈资目前正在跟资方接触,有望快速扩张。

 

媒记君:未来除了在视频项目上会有更多投入,谈资还有什么其他方面的计划?

 

王少华:我们会继续加强在泛娱乐领域的人力资源投入,通过明星、影音产品等介入娱乐产业链条;同时会加强在城市生活消费领域的投入,主要是复制谈资旗下子品牌“成都big榜”的模式。做城市生活的口碑发现者,涵盖吃喝玩乐等领域。




* * *

向媒记君投稿,请发至邮箱:tougao@egpress.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