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喝个牛奶还要先想有没有毒!自媒体野蛮生长,真相离我们有多远?

2017-03-24 讲义侠 媒记

媒记君说:


自媒体时代,微信似乎已经成了大家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不过自媒体的低门槛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如谣言、标题党盛行,内容良莠不齐。另一方面,传统媒体在自媒体的冲击下,面临着生存危机。在冗杂的信息海洋中,事实成为“奢侈品”。


自媒体在中国为何如此疯狂?如何看待自由的言论与真相之间的矛盾?媒体人在这样的环境下应该怎样做?……我们不妨来听一听几位媒体人对这些问题的探讨。


以下内容来自3月21日在复旦大学(邯郸校区)举行的“自媒体时代,真相离我们有多远?”讲座。由“讲义侠”(zmjiangyixia)整理并授权转载,作者咖喱。



嘉宾介绍:


张力奋,英国《金融时报》Associate Editor, 前FT中文网总编辑 、《FT睿杂志》总编辑。


窦锋昌,高级记者、传播学博士。曾任《南风窗》杂志社社长。


龚晓跃, “有马体育”创始人,曾创办《南方体育》、《竞赛画报》《晨报周刊》。


曲玮玮,复旦大学学生,网红公众号:“曲玮玮”。


社交软件与自知


问题一:为什么自媒体人选择微信公众号作为内容创业第一站?微信是当下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

>>>>


张力奋

技术既能够给我们带来很大的益处,也能给我们带来很大的麻烦。自媒体时代,我们甄别事实真相的时间成本增加了。


以前买牛奶,养牛的人比较忠厚老实,牛的品质也不错,草也是绿色健康,当你买下这瓶牛奶你会直接喝掉。


自媒体时代,当你买下牛奶喝之前,你要搞清楚这头牛是哪个国籍的,健不健康,吃的是什么草,里面有没有有害成分。


不同于国外,自媒体在中国的生态如此旺盛,如此疯狂,为什么?


自媒体时代,我们都是平等的,我们都在使用这个技术,都在为这个技术所困扰,自媒体时代的技术解放了我们的一部分生活。


>>>>

窦锋昌

微信之外的平台(微博、知乎等)对我们来说都有一定的使用价值,相对来说微信的影响力更大,为什么?

 

原因1:互联网巨头之间靠不断地拿出补贴来相互竞争(例如滴滴、UBER),大量的补贴从而吸引了更多的内容创作者加入。


原因2:自媒体时代下,自媒体人找到了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由于自媒体平台门槛低,稍微有点文字功底的人,就能申请开通个人号,在平台上展示和释放自己的才华。


另外,微信公众号创造了一个很好的盈利模式,不同于微博没有形成良性运转的商业模式,自媒体人可以将个人号不断地扩大甚至机构化,在没有更好的盈利模式之前,微信公众平台是最重要的。


>>>>

龚晓跃

虽然2015年到2016年后,微信公众平台的红利期已经过去了,但也有越来越多的职业加入到这个行业,中国自媒体与西方自媒体的是有很大差异的,西方是没有报刊制度。自媒体领域的门槛放低,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自媒体的行业。

>>>>


张力奋

自媒体时代的出现,非常巧合,我们中文里面有很多与“自”相关的词,自恋、自强、自制,自媒体。这些词基本上象征着个人能力和权力的释放,它的源动力来自于本人,是因为自身对新的技术产生了使用的欲望,产生了非常自由化的一种心态。


对于中国来说,意义是非常巨大的。十年前,我们可以用如此低的成本,接触到如此广大的信息。在美国、北欧一些国家,自媒体是整个国家媒体的补充。而在中国,自媒体是当下媒体生态的过度补充。


为什么?


当下媒体生态不健全,我们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去修补,去重建,需要社会各界去建立新的游戏规则。当下的中国,如果要做传播学和传播现象有关的社会研究,最能产生划时代研究意义的结果。


在市场和用户技术深度上的挖掘,没有一个国家能做到中国这样的一种程度。


自媒体时代,我们离真相有多远


问题一:对“公知”的看法以及言论自由和真相之间矛盾如何解决

>>>>


窦锋昌

我非常认可张老师所讲:“自媒体时代,信息的增多压榨了我们审核和阅读的时间。”


但是总体上,我还是比较肯定自媒体所带来的变化。在移动互联网之前,我们生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会体系,我们获取信息的渠道相比于其他国家很狭窄,基本上只能听到一个方面的“声音”,而现在,我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变广了。


虽然其中有些虚假、负能量信息,但是随着当今的“泥沙俱下”现象,经过几轮的反转,已形成基本的言论竞争市场,我们会越来越接近真相。


在这个过程中,所谓的“公知”、“大V”他们的新闻言论自由是离不开法律的限制,在这里,我倡导用法律的手段去规范和限制,这样才是最合理的。


法律是广义的,比如关于互联网的新闻采访许可制度,互联网视频制作制度,在这些行政法规规范之下,我们可以对大量的非法行为有了处理的依据,将新闻的管理法制化。另外的问题交给言论的市场,或许是一个很好的制度。


同时,媒体从业人员还要增强自身媒体素养,当自由给了你之后,应当在法律所允许的范围内,要学会运用这个自由。从而营造一个更加宽松自由的新闻传播环境。

>>>>


龚晓跃

所谓的“真相”是有选择才会有。“公知”是指那些能得到更多的认同和支持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有一部分新的“公知”出现在大家的视野。 


>>>>

张力奋

“公知”这个概念在中国已经完全异化。


每个人都有自己专长的领域,当他们选择在个人专长领域外,以一个公共角色对公共现象和发言时,他们就变成了“公知”。


但是我觉得并没有形成中国这样一个状况,“公知”指某一类的知识分子,所以我觉得“公知”一词不适合用于讨论中国当下的现象,这样的概念是毫无意义和价值的。


第二点,我觉得只有在一个开放的系统,真相才是可能的。只有在一个可选择的系统,真相才是可能的,并且真相的成本是最低的。


当中国的信息自由相对比较大的时候,整个社会的发展是最稳定。技术所带来的的自由,我认为对一个社会的发展是非常良性的。


问题二:如何看待“罗一笑”事件背后的营销手段和舆论翻转?

>>>>


窦锋昌

这里面有两个问题可以发现,看似不起眼的事件,舆论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顶峰。这是当下舆论生态常见的现象。这也不光是罗一笑事件,在去年发生的数起热点事件,都是在短时间内达到顶点,这是在前移动端互联网时代是难以想象的。


传统媒体时代下,热点新闻的传播只能靠传统媒体的介入,仅仅靠网络的传播很难为社会大众所获知。


移动互联网时代之后,新媒体平台自我设置的能力显著得到提高,有几个关键的因素:


1.发帖本人的媒变素养能力是很高的。“罗一笑”事件的主角罗尔是记者出身,他知道如何利用内容来提升转发率。


2.朋友的介入。罗尔的一个朋友靠新媒体营销手段很好的传播了这次事件,只要转发就等于是捐了钱,对于爱心没有施舍的普通大众来说,找到了一个好的传播点。


3.公益慈善问题。这也是近几年公益慈善力普遍出现的高发问题。

 

有了这些因素的存在,经常会存在朋友圈一两篇文章会被冲到顶点。


看待这件事情,我觉得这不是自媒体的罪过,而是自媒体的很大功绩,通过“罗一笑事件”反而让各路网友慢慢开始挖掘出事件的真相。


据统计,当天微信公众平台产出了一千多篇关于“罗一笑”的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去挖掘出了罗尔的“老底”,将罗尔历史上的所有痕迹摆在了广大网友的面前。这样让我们更加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更加接近真相。


新闻的进展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新闻需要通过几千篇文章不断地明细事件的来龙去脉。

>>>>


龚晓跃

我最感兴趣的是对这件事情的传播。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去靠“1块钱”传播获得优越感。偏量传播其实有点“家长里短”的现象。


或许很多媒体都喜欢“家长里短”,但是和我们情形完全不一样,大家在这个问题上有去做挖掘机的自由。


问题三:为什么短时间内能够在朋友圈疯狂转发?为什么有人会介入慈善去做营销的行为,而为什么大家争先恐后地去追捧这种营销行为?

>>>>


张力奋

首先,我和晓跃老师的观点在“家长里短”上有少许不同。


1979年上海有一则新闻:“上海一辆公交司机因驾驶不慎,将公交汽车撞入民房。”这是中国新闻史上重大历史事件,在此之前中国的报纸是没有交通事故的,这也是为什么当《解放日报》在头版发表这则有关公交汽车车祸新闻时,引起了中外震惊。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媒体开始关注“家长里短”这也不是一件坏事情。


其次,近代过去两百多年,人开始以职业划分社会角色的时候,很大程度上我们每个人的专业领域都意味着对知识的钻研。


比如,医生最讨厌的就是病人看病前,在网上查阅相关病历和对应的药方。技术给了我们侵犯对方专业领域的某种权力,所以自媒体游戏规则我们是要重新斟酌的。


“罗一笑”事件,我在这个问题上不仅仅是纯粹的道义立场,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经济水平,他才可以为自己的孩子合法募捐,是不是拥有一套一千万以上的房产,就失去了通过自媒体来获取募捐的权利。我自感觉纯粹的道义谴责可能还不能解决问题,因为你的钱多,所以你不能为你的孩子募捐,我觉得这个系统很正常。


在英国,一个家庭年收入超过10万英镑的家庭,他们的小孩就失去了申请奖学金的权利。所以我觉得游戏规则必须公开透明,这样可能就会真正形成一个好的生态,一个新的技术出现,也伴随着滥用技术,但除了人类来制定规则解决问题,没有任何更好的办法。


我觉得社会各界,特别是专业人士需要在这个游戏规则制定当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


龚晓跃

我跟力奋老师再讨论一下“家长里短”的见解,我觉得从没有到有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当很多媒体调查记者的职务撤销以后,我们却只能“家长里短”。力奋老师所说的新媒体带来的技术,机器是没有价值观的,人是有价值观的。


问题四:假使罗尔告诉大家自己所有财产真相,会不会得到宽容?但是他为什么选择了误导读者?

>>>>


张力奋

自媒体不会取代机构媒体,否则将会对这个生态的运营产生一系列问题。


“罗一笑”事件最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去建立规则,比如我们很痛恨一个公共领域的人物,我们无论怎么“人肉”他都是合法的。前几日“北京地铁骂人”事件,男主角非常恶劣地辱骂两个女生,骂人的男主角没过多久就被“人肉”。


对于被“人肉”问题,无论从伦理还是法律的问题上,我觉得一个成熟的社会是需要作出见解的。但我们常常理解我们自身处在一个道德的高地,当我们看到一则令人引起公愤的新闻时,在愤怒情绪的引导下,我们自然而然地放弃了对规则的追求。


人的伟大之处就在于,要推动社会向前发展,而不能自毁。


BBC(英国广播公司)成立的时候,会专门有一本针对做节目记者的告示,哪些能报哪些不能报,这本告示起先只有20几页,等我离开的时候已经有400多页了。


为什么?


就是因为我们知道,这个社会很复杂。可能在每一页告示之后,我们做记者做报道所得到非常深刻的教训。如果你今天去做一则新闻报道,什么样的情况下,这个采访是可以有的,什么样的情况下,你必须要告诉对方“我到底是谁?”


其实仔细去看,就是不断地在生成游戏规则的过程。


所以,自媒体对于一个正常的社会很难起到有效作用,我认为自媒体很难有一个自我纠正,和一个很难完善的并建立游戏规则的生态。


也许我是错的,但这正是我所担心的。

>>>>


窦锋昌

传统媒体的规则是很明确,但是在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记者的时代,很多没有受过训练的公民记者,对媒体规则还不是很熟悉,所以需要培训和完善。


我认为“罗一笑”事件的男主罗尔已经在这个事件中受到了相应的惩罚,他为隐瞒经济事实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假如罗尔再遇到这起类似事件,他会自觉去改正。


媒体素养一方面不仅需要文笔功夫,另一方面也是最根本的一条是诚实。前移动互联网之前,任何一个人都可以不诚实,可以蒙混过关。


而到了当前互联网时代,谎言是不太可能被遮掩的。例如前几年“成都女司机被打”事件,一开始舆论导向同情女司机,后来随着舆论发酵,女司机和其家人被受舆论的指责,其原因是多次向媒体记者撒谎。


所以,我认为媒体素养是不可缺少的一门课。


问题五:自媒体时代,每个人如何保持独立思考能力?

>>>>


张力奋

一个社会如果让每个公民承担事实甄别责任,是不太现实的。一个社会的交易成本之所以低,是因为大家把基本的诚信看作是常态。每个人都会出现错发消息的事情,如果作为专业记者都难以承担这样一个责任,是不可能让一个普通公民承担的。


但是媒体人毕竟是经过专业训练的,你如何让一个非专业的媒体人去甄别?


为什么大家对舆论的形成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技术的产生赋予了一种可能性。如果舆情可以经过2-3天逐渐形成的话,特别是经过大众传播,现在可能就几分钟。这个东西是跟我们个人的意志力没有任何关系,并且因为技术产生后,我们就会产生新的认知方式。


转发就是认可观点?


经过实验调查发现,70%的人转发是表明认可这篇文章的观点,人和人之间沟通的语法是自然生存的东西。


你如果要转发一篇文章,没有写明任何观点,或者表达什么。有的时候转发无非就是为了转发而转发。你转发没有标明任何的观点,那就是同意。


转发生成了一种新的语言,这是新媒体时代下产生的。

>>>>


龚晓跃

我从来不会在第一时间转发,是出于对自己的保护,当我真的非常想去转发一条文章时,我会去找非常信任的朋友和他们讨论。可能会出现失误,也会立马删除。

>>>>


窦锋昌

媒体素养的提升是最大的的问题。


比如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以后,产品供给大幅度提升,让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也出现了很多假冒伪劣产品,但是整个社会潮流是向前走的。在这个过程当中,作为消费者要争取有一双“火眼金睛”,让那些假冒伪劣产品无处可逃,我们获取信息的时候也是一样。


这样的一个素质和素养,就算你不去着力培养,也会有一个慢慢的升华过程。通过我们的挑选,在市场信息产品竞争当中,假冒伪劣本身的市场容量会下降,久而久之就会被淘汰。如果一个号经常发假新闻,其关注度和粉丝量会极速下降,在市场上无处生存。


问题六:如何正确培养媒体人避免故意煽动情绪来吸引读者?


>>>>

张力奋

自媒体对媒体生态的作用非常重要,中国目前的媒体生态里面,正在经历这样一个有趣的过程,机构媒体因为各种原因造成人才大量流失。


如果自媒体真的要成为一个具有一定公信力的媒体,它自然而然会完成其机构化。所以如果当一家新闻机构放弃他们应该要做的事情,这个生态当中自然会有一个好的自媒体来取代他们,而这时候的自媒体一定是站在高度的机构。


另外一方面,我认为中国自媒体服务功能的深度挖掘要比西方媒体好得多。


技术发展太快了,所以我们对技术产生的秩序感到困惑,我们目前仍找不到一个好的方法建构一个新的游戏规则。


我还是相信专业主义,即便电脑和机器人能够告诉我们如何看病,我还是希望有一个医生,这是人和人之间的交流。但对于机器人写作一事,我持保守态度。

>>>>


龚晓跃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无论技术什么发展,新媒体可以靠一些污和黄下三路的招数让一些小青年看到标题就迅速传播开,而我所做的事情,就是去监督哪些内容可发,哪些要修改。

>>>>


窦锋昌

不能说所有的传统媒体都不行,这里面至少要分成两类。一类是纯正的党媒,像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以及各省市的地方党媒。比如浙江日报,估值一直在升高,党媒的发展会越来越壮大。


另外一类走市场化道路的传统媒体,本身是非常有潜力的,有着一群训练有素的媒体人,但是却比不过一些日益壮大的自媒体。党媒,市场化媒体还是有大把空间去开阔的。比如现在一些新闻只有观点,没有事实。


事实让谁去挖掘?


自媒体没有记者采访权,他是没有权力去调查一个事件。事实的评估完全可以由传统媒体来评估。关键看传统媒体能不能拿出有竞争力的产品。

>>>>


张力奋

我们现在完全可以知道一个明星有多少女友,但当你对社会问题做大的判断时,这些问题虽然看起来不大,但非常之重。


我是相信机构化,自媒体和机构媒体之间是有很大区别的,机构媒体有相对好的保险和避免风险机制,此外我们常常谈到机构媒体编辑部的成本,新闻是非常昂贵的商业。


我觉得新闻是需要靠非常强有力的资源和资本,从而保证一个社会公民能得到最基本的信息,这些信息对一个公民来讲是必需的。


中国必须要产生一个有公信力的公共媒体,无论是从自媒体过渡到公共媒体,还是有些党媒走出勇敢的一步成为公共媒体,但是这个过程是无法避免的。

自媒体的未来


问题一:娱乐至死的效应,为什么现在明星不再是靠作品,而是社交平台的二次加工传播,随着自媒体不断介入社交平台发展,会不会也干扰着现实社会秩序?

>>>>


窦锋昌

据我观察,中国的自媒体领域里,发展比较好的自媒体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娱乐、体育综合类,还有一类则是垂直领域,比如说房产、汽车。相对于这两大类,主打时政的自媒体发展就很困难。

 

娱乐体育综合类自媒体发展的比较好,根本原因在于其远离意识形态,自媒体盈利的前景和未来的发展是非常可观的。


>>>>

张力奋

我个人非常喜欢段子,我从小就觉得幽默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段子代表了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活力。我觉得一个社会有娱乐总比没娱乐好,但你当觉得娱乐过度时,那么娱乐将会被市场信息慢慢调整。


关于表情包,我认为不用表情包很难完整地表达自我思想,为什么我本来一个很难表达想法的人,一个简单的表情包却能解决我的问题,一些聊天上的信息居然完全可以被表情包取代。有一个好的表情包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是一种很满足的成就感。

>>>>


龚晓跃

表情包是日常阅读方式,人们很少再去翻阅一些经典的读物。

>>>>


张力奋

目前还没有一家真正称得上机构化的媒体。最好的媒体,最好的媒体人一定是社会上的“精英”,一个国家当中的确是要靠最有才华,最有抱负,对公众事务最有付出精神的人。


中国的媒体机构,目前正在大量地流失人才。虽然国外媒体也在转型,但是没有大量地流失人才。

>>>>


窦锋昌

中国缺的就是一个严肃的,真正传播“中国之声”的媒体,但因为各种条件的制约,可能不太理想。


从事媒体行业的建议:

>>>>


窦锋昌

1.记者是一个挺有尊严感和自我实现新闻理想的成就感的行业。

2.各地党报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毕竟新闻要回归公共视野,财政要支撑党的新闻发展。

3.自媒体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


张力奋

社会进步,信息多了,选择也随着多了。媒体之所以能成为好的媒体,公共利益要由什么样的人来生成?


首先这个人需要一辈子的专业训练为了这个行业,一个好的记者和一个好的外科医生是一样的,记者需要靠经验的积累,需要传承。


总  结

自媒体时代下,媒体信息泛滥的今天,浅阅读和碎片化阅读不可避免,我们有太多的信息需要去筛选和甄别。

 

“泥沙俱下”,最终我们也会看清那些虚假负面信息的真相。在法律允许的条件下,规范自身的言论,作为一名普通公民也应当具备的认识、理解、甄别媒体信息的能力。


当我们看待网络疯转的舆情时,不跟风转帖,不随意散发谣言;当我们在传播新闻内容时,保证新闻来源真实,做一个合格的自媒体人!


* * *

欢迎投稿,邮箱:editor@newrank.cn。一经采用,即付稿酬。

| 媒记热文 |


汉拿山 | 乐天董事长 | 性教育课本

 记者变钢铁侠黎瑞刚 | 奥斯卡乌龙

爆文反转 | 董卿 | 红星新闻专访
新闻晨报新媒体 | 风端 | 短标题已死

都市报“千万粉丝” | 央媒人事改革

CGTN | 返乡见闻 | 春节补剧指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