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韓國總統文在寅親筆自傳發佈中文版,書中暗藏哪些信息? |獨家

2018-01-18 江迅、袁瑋婧 獨家


當下的韓國總統文在寅,在外交和內政的一舉一動,都引發世人關注:他是韓國政壇改革前鋒,是東北亞半島局勢熱點人物,也是世界秩序的新角色。文在寅第一部親筆自傳《命運:文在寅自傳》中文版,1月剛在北京出版,旋即登上暢銷書排行榜。此書出版,亮點頻頻。

《命運:文在寅自傳》中文版新書發佈會


文在寅傳記中文版官方授權,兩國外交部直接推動;《命運》的中文譯本是文在寅授權的第一個外文譯本;此書是月前文在寅訪華官方指定國禮;文在寅爲中文版特別撰寫序言,感動中國讀者;驚曝總統私藏照片60餘幅;G20峰會期間習近平和文在寅的「習文會」,這部傳記是他倆的「暖場話題」;中韓兩國高度關注此書出版,向中韓建交二十五周年致敬。


據韓國出版界人士透露,於2011年出版的《命運》原版書,在韓國本土銷量火爆達百萬冊。用文在寅的話說,「當時一股有違歷史發展的風刮得正盛,給韓國政治帶來驚濤駭浪。我看到國民在希望與絕望之間艱難地尋求出路。我的書在當時就是想告訴讀者們,大韓民國經歷了一段多麼不尋常的歷史,我想喚醒他們內心的自傲與自信,讓他們能經受時代考驗,繼續奮勇向前」。


2017年12月,文在寅北大演講後贈送中文版自傳


2018年1月11日下午,這部新書發布會在北京的駐華韓國文化院舉辦。韓國駐華大使盧英敏強調說,讀懂這本書就是讀懂文在寅個人的經歷和政治、經濟飛躍發展的韓國歷史。盧大使表示自己在讀這本書的時候產生強烈共鳴。他說,中韓兩國地理位置毗鄰,語言相似,文化起源相同,幾千年的相依相伴和人與人的關係相同,為活躍兩國關係,文化交流是重要一環。


文在寅的前半生


文在寅在《命運》中回憶了自己前半生的經歷。書中對他與包括盧武鉉等在內的許多關鍵人物的相遇相知、家庭與社會、個體與國家之間的因緣際會、沉浮交疊,都有詳實記述。



文在寅生於韓國慶尚南道巨濟郡的貧寒家庭,畢業於慶熙大學法學院。書中描述了他的逆襲人生,從朝鮮失鄉者、寒門之子、囚徒到特種兵、人權律師、市民活動家,再到盧武鉉幕僚等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歷和政治命運。書中講述了他父母在貧困中掙扎,他感謝父親在苦難中給予他思想上的影響。他講述自己讀了九年大學的始末緣由,與讀者分享他與妻子相遇相戀的經過。他重情義,愛家庭,昵稱「月亮大人」(文的英語是moon)。他曾是特戰司令部士兵,有過極爲艱苦的軍旅生涯,退伍後,與盧武鉉合作開律師事務所,隨後兩人成爲密友。他倆曾爲很多底層人士辯護,爲民請命,成爲韓國有影響力的律師。


文在寅曾以盧武鉉政府青瓦台民政首席、市民社會首席秘書官和秘書長的身份,三次進入青瓦台,成了盧政府主要幕僚,從此開啓從未想過的人生和事業,來到他命運的轉捩點。他做人「乾乾淨淨」,被譽為韓國政壇「清道夫」。他力圖回避權力,最終卻登頂韓國政治高峰。2012年6月,文在寅宣佈競選總統,主張增加社會福利開支和多接觸朝鮮,後以微弱劣勢敗選。2017年5月,文在寅卻在韓國第19屆總統選舉中獲勝。


有學者認為,這本自傳不僅僅是文在寅的個人史,更講述了近代韓國的國情與政治史。文在寅在書中著重介紹自己對韓國政府和社會的看法,力圖給讀者還原一個真實的韓國社會。本書的時間跨度有50年,讀這本書,能瞭解韓國幾十年社會變革,見證韓國發展的一次次陣痛。在自傳裏,文在寅還表達了對韓朝、中韓、韓美等國際關係的看法。


重視中韓關係


2017年11月,被視為「扛起半部韓國現代史」的文在寅,特地為中文版寫了代序《致中國讀者》。他在序中寫道:「中國與韓國,山水相鄰,有許多不同點,但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幾千年文化上的相連,讓我們兩國結下了不解之緣,難分難捨,這就好比人與人、鄰居與鄰居的的相依相伴,彼此共同生活在一起。越是親近,越是覺得自己瞭解對方,可這也往往會造成彼此意想不到的誤會與矛盾。所以,只有常走動,多對話,才能讓彼此的關係保持健康成長,向前發展。」


他說,「我知道有很多中國朋友都希望增進對韓國的瞭解,認識一個真正的韓國。我希望我這本書能起到這個作用,它好比是我向中國朋友發出的一封邀請函,又好比是一葉扁舟,穿行於中韓兩國的友誼之河上。《命運》中講的是『人活著的故事』,『命運』讓我與很多人的人生交織在一起……韓國的近現代史是一部充滿挑戰的歷史。這段歷史,不僅有殖民與分裂的恥辱,也有戰爭與貧困的痛苦,更有發展經濟與追求民主的澎湃浪潮。歷史浪潮的創造者是人,力挽狂瀾的也是人」。


2017年12月中旬,在朝核陰影下,文在寅開啟首次訪華行程。他攜史上最大規模經貿代表團訪華。文在寅在書中寫道,「中國與韓國都走過了驚心動魄的近代與現代,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就像奔流向海的江河終究要匯聚到一起,我們要創造一個和平與和諧發展的世界,這一共同挑戰與課題正擺在我們兩國面前。我希望這本書能為鞏固中韓兩國友誼,加深彼此互信,並一起挽手奔向我們共同嚮往的大海做出貢獻」。


文在寅與盧武鉉的共同回憶


文在寅在《命運》的後記《願為江水,與君重逢》中寫道,「在盧武鉉總統去世兩周年到來前,有人勸我寫書紀念,這是有緣故的。總統生前沒有留下自傳或回憶錄。總統說:記錄最基本的要素就是坦率與真誠,我還沒有自信能夠做到這點,而且自己寫也會力不從心。於是,他邀請了曾一起工作過的朋友共同執筆,提議寫一部『共同回憶錄』。他要我們每個人都記錄下共同走過的那個時代,最後他來統籌。他提出了這個號召後,我們都積極響應。結果,他與我們還沒來得及開始動筆,突然就陰陽兩隔了。那麽,現在最重要的作業顯然就是記錄下與總統在一起的日子。我跟總統在一起的時間算是比較久的,現在又擔任『盧武鉉財團』理事長一職,所有人都說應該由我來開這個頭。但著實難以下筆。此前我一直想著未來該怎麼做,並沒有對過去的事忠實地做過記錄。我們一起經歷了那麼多事情,如果不查看資料,我的記憶也是斷斷續續的」。


左:文在寅,右:盧武鉉


文在寅說,「我依然決定要寫下這本書,理由只有一條:又一屆政府即將結束任期了,國民想要一個希望,他們祈求那段令人絕望的歲月不要再上演。如果說李明博總統與李明博政府已經成了反面教材,那麼為了讓盧武鉉與參與政府成為他山之石,我認為有必要留下不同的聲音,讓它們為歷史做證。我們這些人與盧武錢總統一起走過那個時代,與盧武鉉總統一起打造了參與政府,現在,首要的任務就是為自己親眼所見、親身經歷、親自為之奮鬥的事業留下證詞,將其記錄在歷史,使之成為下一個時代的訓誡與參考」。


他說,「我整理了過去的資料,才發現自己真是跟盧武鉉同行了很久。他是我平生所遇到的人中最溫暖、最炙熱的一位。他和我都出身窮苦家庭,又都用溫暖的目光凝視這個世界,用溫暖的心對待世人。我們也曾想一同改變世界,一起打造希望,並為此付出了努力。帶著這份熱切的希望,參與政府揚帆起航。我們實現了很多願望,也有很多理想未盡。雖說我們一直都在努力,但還是留下了很多遺憾、很多悔恨。有些人與我們政見不同漸行漸遠,『進步、改革陣營』內部很多『老朋友』與我們也多少產生了隔閡。為此,『進步、改革陣營』內部也留下了傷痕與遺憾。但盧武鉉總統的去世為我們帶來了新的契機。為了迎接下一個時代的到來,我們需要齊心,因為只有齊心,才能協力」。


左:盧武鉉,右:文在寅


文在寅在書中說,他與盧武鉉總統就像兩股溪水,「相識於小小的支流,一起流過了艱險的漫漫長路」,「雖然現在我們已陰陽兩隔,但在精神上、價值觀上我與他還會在一條河流裡靜靜流淌。越是接近大海,河流越是要匯聚在一起。也可以說正是因為河流的匯聚,才有了大海。哪種說法都不錯。希望這片土地上的人們也能如此,如同江水,再次相逢……不是有句話叫長江後浪推前浪嗎?歷史的後浪就應該把『盧武鉉參與政府』這朵前浪推開。源遠流長的歷史洪流,才是世間的真理。我的這份記錄雖然有很多瑕疵,但是若能對讀者有所裨益,我也就別無他求了」。


《命運》由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出版,譯者王萌。1月11日的新書發布會由北京鳳凰聯動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主辦。出席的嘉賓除了韓國駐華大使館盧英敏大使外,還有韓國作家高道遠,半島問題論壇主任、北大教授金景一,鳳凰聯動總經理于一爽,鳳凰聯動常務總編輯章曉明以及王萌。


在會上,盧英敏和高道遠都強調此書對活躍兩國關係,加強兩國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希望中國讀者可透過這本書更瞭解韓國的文化和政治,希望這本書「像一葉扁舟穿行於中韓兩國的小河上」,推動中韓兩國的文化交流。高道遠特別表示,希望這本名為《命運》的書,也可以改變眾人的命運;透過讀懂這本書,改變自己的人生。


會上,該書責任編輯申丹丹主持了金景一和王萌的對談環節。金與王分別談到文在寅在自己心中的印象,都強調總統是個淡泊名利的人,重義氣且富有正義感,靠自己的奮鬥改變命運。文在寅的人生用「命運」來形容非常合適。自傳中,他也對自己曾經的從政經歷作了反思,更貼近人民,更關心民主,令他獲得更多民眾支持。2017年5月,文在寅當選韓國總統,正式踏上盧武鉉留下的未完課題。他上台後,一切都在改革。韓國人這樣評價文在寅:謙恭、平和、堅毅、寬容,不戀棧權力。如今韓國國民對他充滿期待,願意給他一些時間,等待他為國家帶來變化。


正如文在寅在自傳《命運》中所寫:「盧武鉉總統與我就像兩股溪水,我們相識於小小的支流,一起流過了艱險的漫漫長路,途中有很多激流險灘,但我們始終在一起。現在我們的肉身雖然分離,但今後在精神上、價值觀上我與他還會在一條河流裏共同流淌。正是因為水流與水流走到了一起,才有了大海。」





(圖片來源於網絡)

本文由作者授權零傳媒《獨家》微信賬號發布

如需轉載請聯繫小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