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形宇內復幾時?曷不委心任去留,胡為乎遑遑欲何之?
——陶淵明《歸去來辭》
在香港有這麼一處避世天堂—荔枝窩。它毗鄰船灣郊野公園及印洲塘海岸公園,對出海灣即為吉澳海,同時也是香港國家地質公園的「荔枝窩自然步道」所在地。這處位於新界北區沙頭角的原住民村落,自17世紀便已有人定居。從岸邊望去它隱於林中,村內共有211間村屋,全都循「九橫三直」的傳統客家風水佈局興建,村後的風水林孕育了超過100種樹木及蝴蝶,部分更是香港罕有樹種。
什麼是原住民村落?在香港原住民的定義是:和英國簽訂不平等條約之前就居住在香港的居民。這些人多數是四百年前從中原南遷的人。所以若你的祖譜能夠證明你的祖先19世紀末以前就住在香港,你就是原住民的後代。他們大多選擇土壤肥沃的地方,而那些後來的人,只能退而求其次,去尋找密林、海邊或者山腳下的淡水良田。這些部落散落在一百多處地方,形成了香港最早的圍村。
據資料了解,在香港九十年代末發生了一件事,麥理浩徑大浪灣附近一個幾乎被廢棄的圍村,原住民要麼移民要麼去世,其中一個擁有地契的後代把整個村的土地賣給富商,富商把這塊土地打造成自己的別墅。他的行為是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把農地量化為賣地賣樓的收益,也沒有侵犯到任何政府規定,但有社會學家認為,如此一來,這個村落在香港存在過的印記將被完全抹乾淨了。
荔枝窩便是這樣一處圍村,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大移民浪潮下,村中大部份的村民陸續遷出,去了英國和澳洲定居。村中許多房子已失修許久,破落不堪。
香港有很多這樣的圍村散落在郊野公園裏面,但又屬於私人土地,所以政府給它們起名「郊野公園不包括土地」。現在香港存有60多處「不包括土地」,這些土地中有一百多處圍村。在歷史的洪流之中,這些村落經歷世世代代的變遷和荒廢,有些早已變得不再宜居,卻也有一些在外漂流許久的老者選擇落葉歸根。
雖然起樓的被稱呼為「發展商」,但「永續起樓」不是永續發展。我們需要考慮整個生態,人類如何跟大自然共存。下一代要願意繼續在這地方開枝散葉,才能談永續。——林超英2013 年,香港天文台前台長林超英先生在村外遇到一位老村民,他努力地揮鋤開墾,想要將此地恢復成兒時風貌。林先生被其感動,於是另邀了港大教授參與,開始了荔枝窩的復村之路。但是開墾荒地技術門檻很高。幾十年間大自然的力量已把本來的良田土質改變了,引水道也得重新規劃,需要村民的傳統智慧、學者的知識,機構的動員等等合力,不斷從錯誤中學習,才有希望把事情做好。
該次計劃的目標不但是復耕,而是要復村 – 保留村內的客家傳統文化,吸引原居民的子孫回來定居。村中建築的業權很複雜,大部份業權人在國外,要村民合力幫忙聯絡追踪。林先生還推行把部份房子改建成民宿的「客家生活體驗村」計劃,把十幾棟房子修整出租給城市人體驗。小小的一條村落,可讓城市人學習永續發展的真義。這次荔枝窩之行,認識了村民Keith,Keith 不是原村民,是由復耕計劃而來,他放棄從事了多年的工作,在荔枝窩村租了一棟房子定居,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他每天約五時起床,在廣場做一輪運動後落田工作,十時左右回家休息,黃昏前再落田工作一會後便回家。
他們家會賣一些有機水果和冰激凌供遊客和村民,冰激凌十分特別。Keith和家人十分熱情,邀請我們一同午餐,食他們自做的披薩,和印度奶茶。「這裏生活很慢,我們平常很少用空調這些,但你現在坐的位置,早上可以看到很美的日出,傍晚可以看日落,我們吃自己種的食物很快樂,比在城市中快樂」。
假日,村民會做一些糕點賣。在廣場上有各式客家茶果,也有天然手工皂、花茶、水果等。現時村中有些農產品會運出去市場出售。收入當難以跟在城市打工相比,但村民也坦言:「在這裏,其實有錢也用不著。」除了用作交租和水電費,現金在村中沒什麼用途。事實上,人住了在村中,欲求少了,錢也變得沒那麼重要。
荔枝村與大自然共生,讓都市人接觸自然有了可能;雖然它離能完全自給自足還有距離,但卻跟城市的節奏和價值觀鬆綁了,城市人覺得理所當然的生活態度在這裏並不適用。鄉村生活的價值觀可能比城市更多元,也能給到城市人對於自身和世界擁有更多的思考。
(圖片來源於網絡)
本文由作者授權零傳媒《獨家》微信賬號發布
如需轉載請聯繫小編
獨家新聞
獨家觀點
等你來掃!